“等等。粮草中似乎没有油?”景泰帝疑惑地道。
“粮草中没有,我们有啊。”李青竹浑不在意地道,“宜姐儿不是开粮铺医馆么?我有入股的,粮铺正好有存粮,既然国库不很丰裕,那就先借用粮铺的,跟宜姐儿商量,她担心父兄,倒也愿意。只是……”
“只是怎样?”景泰帝见他神色迟疑,追问道。
“只是粮铺总不能只卖一、两种粮食,库存就比较杂,只要能入口的,乱七八糟的什么都有,猪油也在其中。也不是国家筹粮,哪能挑呢?就什么都运去了,好歹能饱腹不是?侄儿只想着能多尽一分力,替皇伯父分忧,考虑得不是很周全,皇伯父可别笑话。”说着就微微红了脸,有点惭愧的样子。
景泰帝心中感动,神色愈发温和:“傻孩子,你一心替朕着想,朕又怎么会笑话你呢?”
李青竹眼睛亮了亮,眉眼弯弯:“万没料到,猪油竟派上了大用场,烧滚了,浇得匈奴兵哭爹骂娘的。”
“后来呢?”孙峨听得津津有味,催促道,“你快说啊!”
“后来,匈奴王见偷袭不成,改变策略,以弩车强攻。他们有千矢同发的弩车,我们就守得很吃力了。还好有宜姐儿。”李青竹眸子晶亮,唇畔弯起温柔弧度。
“承恩侯夫妇求见陛下。”小宫女在门口禀道。
“宣。”景泰帝心情正好,挥了挥手,“宜姐儿怎么去玉门关了?”
“她担忧父兄,求侄儿携带,侄儿怎忍心拒绝她?就带她一起去了。这次她可出大力了。”
承恩侯孙建携崔氏进殿,行了大礼:“臣叩见陛下,皇后娘娘。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快起来,坐下听青竹讲玉门关的事。青竹你继续讲,宜姐儿怎么出大力了?”景泰帝催促道。
孙建和崔氏恭恭敬敬谢了恩,才在宫女搬来的椅子上轻轻坐下。
“宜姐儿医术高超,又不藏私,认真教授军医,尤其是战场急救,挽救了许多将士的性命。她制的药也好,将士恢复很快,一好了马上就投入战斗。”李青竹神情格外温和。
“后来呢?”景泰帝看一眼他。
“也不知道匈奴王为这次侵略大夏做了多久的准备?只知道那利箭就跟用不完似的!皇伯父请想想,一辆弩车便是千矢同发,五辆弩车一天要发多少支箭?匈奴一轮接一轮强攻,渐渐地我们便有些扛不住了。偏偏此时,粮草也即将告罄,将士们撑得十分辛苦。”李青竹端起茶盏,拿盖子撇开浮沫,吹了吹,啜了一口。
景泰帝不由得身体前倾,神色急切:“快讲。后来呢?”
“幸好此时,孙侍郎押运粮草到了!”李青竹目光越过院落,望着天边渐渐淡去的霞光,陷入沉思,“皇伯父也知道,孙侍郎这人,虽然嚣张跋扈了些,功夫却好。张将军想出个‘围魏救赵’之计。我俩带了一千精锐,淌沼泽,过沙漠,翻雪山,夜袭龙庭,迫使匈奴王回撤。”
孙建和崔氏听到说起儿子,都不由身子前倾,紧紧盯着李青竹,生怕漏掉一个字。
“匈奴王往回一撤,士气消退。张将军率精锐追击,杀敌无数!”李青竹说到这里,又笑了笑,“皇伯父,侄儿可是立功了的,有没有赏?”
“赏!必须赏!”景泰帝哈哈大笑,“青竹想要什么赏赐?”
李青竹“扑通”一声就跪下了:“谢皇伯父赏。侄儿心仪宜姐儿,求皇伯父赐婚!”
景泰帝……
“没出息!这么的大功劳,就求个赐婚?”
“侄儿自小身子骨不怎么好,也没什么大志向,能有个心悦之人相伴,富贵荣华一生便满足了!宜姐儿性情爽利,又懂医。还可以替侄儿调理身子,保不定就能多活几年。岂不美哉?”
众人……
敢情你是看上人医术了?
孙峨笑道:“陛下,青竹想多活几年也不过是人之常情,陛下何不成全了他?”
景泰帝笑着睨她一眼:“阿峨也这样说,朕就成全他吧!拟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柱国将军张卫国之女张秀宜,人品贵重,姿容秀美,温婉贤淑,堪为闺中典范,特恩封‘敏嘉县主’,赐与贤王世子李青竹为妃!望尔等不负朕望,夫唱妇随,白头偕老。
钦此
景泰帝二十九年某月某日。”
“谢皇伯父恩典。”李青竹喜滋滋跪下去,诚心诚意地连叩三个头。“咚咚咚”的声音听得景泰帝牙酸,忙道:“没出息的,还不快起来?”
李青竹笑嘻嘻地站起来,额头红了一片。
孙峨笑盈盈望着他,眸底有心疼:“你和阿涵吃大苦了。”
“多谢皇伯母关心。能为皇伯父分忧,再苦也值得。”李青竹感激地道,望着景泰帝的双眸里充满了孺慕之情,看得景泰帝大为受用,心中暗暗可惜这个侄子不是亲儿子。又一想,若是儿子,说不定便会觊觎皇位,可未必还会这样敬爱自己。倒不如侄儿更好!
心中想着有的没的,口中便道:“青竹还想要什么赏赐?”
李青竹喜滋滋地摇摇头:“侄儿已得偿所愿,再无所求。不过……”
“不过什么?”景泰帝心中有点不悦,面上并不带出来。
李青竹只作不知,笑盈盈道:“不过侄儿送去玉门关的粮,折成银子可有十多万两,皇伯父可不可以把属于宜姐儿那五万两赏她?免得她嫁妆过于寒酸,惹人笑话。”
景泰帝暗暗松了口气,笑骂道:“什么了不起的事?这样郑重其事的!朕赐她十万现银就是。”
孙峨也笑道:“陛下欢喜,臣妾也添个彩头,赐她云锦两匹,翡翠、珍珠、黄金头面各一副,手镯各一对,一并送去鬼医府上。”
“好!还是阿峨懂得朕的心。”景泰帝哈哈大笑。
众人附和着笑,纷纷凑趣。
一时间坤宁宫里人人欢喜,笑声不断。
“粮草中没有,我们有啊。”李青竹浑不在意地道,“宜姐儿不是开粮铺医馆么?我有入股的,粮铺正好有存粮,既然国库不很丰裕,那就先借用粮铺的,跟宜姐儿商量,她担心父兄,倒也愿意。只是……”
“只是怎样?”景泰帝见他神色迟疑,追问道。
“只是粮铺总不能只卖一、两种粮食,库存就比较杂,只要能入口的,乱七八糟的什么都有,猪油也在其中。也不是国家筹粮,哪能挑呢?就什么都运去了,好歹能饱腹不是?侄儿只想着能多尽一分力,替皇伯父分忧,考虑得不是很周全,皇伯父可别笑话。”说着就微微红了脸,有点惭愧的样子。
景泰帝心中感动,神色愈发温和:“傻孩子,你一心替朕着想,朕又怎么会笑话你呢?”
李青竹眼睛亮了亮,眉眼弯弯:“万没料到,猪油竟派上了大用场,烧滚了,浇得匈奴兵哭爹骂娘的。”
“后来呢?”孙峨听得津津有味,催促道,“你快说啊!”
“后来,匈奴王见偷袭不成,改变策略,以弩车强攻。他们有千矢同发的弩车,我们就守得很吃力了。还好有宜姐儿。”李青竹眸子晶亮,唇畔弯起温柔弧度。
“承恩侯夫妇求见陛下。”小宫女在门口禀道。
“宣。”景泰帝心情正好,挥了挥手,“宜姐儿怎么去玉门关了?”
“她担忧父兄,求侄儿携带,侄儿怎忍心拒绝她?就带她一起去了。这次她可出大力了。”
承恩侯孙建携崔氏进殿,行了大礼:“臣叩见陛下,皇后娘娘。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快起来,坐下听青竹讲玉门关的事。青竹你继续讲,宜姐儿怎么出大力了?”景泰帝催促道。
孙建和崔氏恭恭敬敬谢了恩,才在宫女搬来的椅子上轻轻坐下。
“宜姐儿医术高超,又不藏私,认真教授军医,尤其是战场急救,挽救了许多将士的性命。她制的药也好,将士恢复很快,一好了马上就投入战斗。”李青竹神情格外温和。
“后来呢?”景泰帝看一眼他。
“也不知道匈奴王为这次侵略大夏做了多久的准备?只知道那利箭就跟用不完似的!皇伯父请想想,一辆弩车便是千矢同发,五辆弩车一天要发多少支箭?匈奴一轮接一轮强攻,渐渐地我们便有些扛不住了。偏偏此时,粮草也即将告罄,将士们撑得十分辛苦。”李青竹端起茶盏,拿盖子撇开浮沫,吹了吹,啜了一口。
景泰帝不由得身体前倾,神色急切:“快讲。后来呢?”
“幸好此时,孙侍郎押运粮草到了!”李青竹目光越过院落,望着天边渐渐淡去的霞光,陷入沉思,“皇伯父也知道,孙侍郎这人,虽然嚣张跋扈了些,功夫却好。张将军想出个‘围魏救赵’之计。我俩带了一千精锐,淌沼泽,过沙漠,翻雪山,夜袭龙庭,迫使匈奴王回撤。”
孙建和崔氏听到说起儿子,都不由身子前倾,紧紧盯着李青竹,生怕漏掉一个字。
“匈奴王往回一撤,士气消退。张将军率精锐追击,杀敌无数!”李青竹说到这里,又笑了笑,“皇伯父,侄儿可是立功了的,有没有赏?”
“赏!必须赏!”景泰帝哈哈大笑,“青竹想要什么赏赐?”
李青竹“扑通”一声就跪下了:“谢皇伯父赏。侄儿心仪宜姐儿,求皇伯父赐婚!”
景泰帝……
“没出息!这么的大功劳,就求个赐婚?”
“侄儿自小身子骨不怎么好,也没什么大志向,能有个心悦之人相伴,富贵荣华一生便满足了!宜姐儿性情爽利,又懂医。还可以替侄儿调理身子,保不定就能多活几年。岂不美哉?”
众人……
敢情你是看上人医术了?
孙峨笑道:“陛下,青竹想多活几年也不过是人之常情,陛下何不成全了他?”
景泰帝笑着睨她一眼:“阿峨也这样说,朕就成全他吧!拟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柱国将军张卫国之女张秀宜,人品贵重,姿容秀美,温婉贤淑,堪为闺中典范,特恩封‘敏嘉县主’,赐与贤王世子李青竹为妃!望尔等不负朕望,夫唱妇随,白头偕老。
钦此
景泰帝二十九年某月某日。”
“谢皇伯父恩典。”李青竹喜滋滋跪下去,诚心诚意地连叩三个头。“咚咚咚”的声音听得景泰帝牙酸,忙道:“没出息的,还不快起来?”
李青竹笑嘻嘻地站起来,额头红了一片。
孙峨笑盈盈望着他,眸底有心疼:“你和阿涵吃大苦了。”
“多谢皇伯母关心。能为皇伯父分忧,再苦也值得。”李青竹感激地道,望着景泰帝的双眸里充满了孺慕之情,看得景泰帝大为受用,心中暗暗可惜这个侄子不是亲儿子。又一想,若是儿子,说不定便会觊觎皇位,可未必还会这样敬爱自己。倒不如侄儿更好!
心中想着有的没的,口中便道:“青竹还想要什么赏赐?”
李青竹喜滋滋地摇摇头:“侄儿已得偿所愿,再无所求。不过……”
“不过什么?”景泰帝心中有点不悦,面上并不带出来。
李青竹只作不知,笑盈盈道:“不过侄儿送去玉门关的粮,折成银子可有十多万两,皇伯父可不可以把属于宜姐儿那五万两赏她?免得她嫁妆过于寒酸,惹人笑话。”
景泰帝暗暗松了口气,笑骂道:“什么了不起的事?这样郑重其事的!朕赐她十万现银就是。”
孙峨也笑道:“陛下欢喜,臣妾也添个彩头,赐她云锦两匹,翡翠、珍珠、黄金头面各一副,手镯各一对,一并送去鬼医府上。”
“好!还是阿峨懂得朕的心。”景泰帝哈哈大笑。
众人附和着笑,纷纷凑趣。
一时间坤宁宫里人人欢喜,笑声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