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因缘际会:当热爱化作砖瓦-《卷不动了,回村种田放松一下》

  盛大婚礼的欢庆余温尚未散尽,庞庄村迎来了新一天的晨曦。大部分远道而来的宾客已在昨日宴席后踏上归程,喧闹的村庄恢复了往日的宁静,只留下满院的喜庆装饰和空气中若有似无的爆竹硝烟味,提醒着人们刚刚发生过怎样的盛事。

  王龙飞和李静和父母聊完天后,虽然昨日的疲惫尚未完全消退,但作为主人,他们还是打起精神,准备处理婚后的首日事务感谢帮忙的乡亲,清理场地。

  农庄大院门口,并非预想中的冷清,而是聚集着二三十个年轻的身影。他们并非本村人,从穿着打扮看,正是昨日那些不请自来的“本味”铁杆粉丝。此刻,他们没有人拿着行李,反而都穿着便于活动的衣服,有些人手里还拿着扫帚、水桶,甚至有人自带了些简单的工具。看到王龙飞和李静出来,他们立刻围了上来,脸上带着热情而略显腼腆的笑容。

  一个戴着眼镜、学生模样的男生率先开口,语气有些激动:“王总,李工!恭喜新婚!我们……我们商量了一下,不想就这么走了。”

  一个扎着马尾辫的姑娘紧接着说:“对!昨天感受太好了!我们想留下来,看看能不能帮上点忙!”

  “我们看到那边‘田园共创驿站’好像快建好了,但收尾工作肯定需要人手吧?”一个看起来年纪稍长、像是从事技术工作的男士指着远处驿站的工地,“我们都是‘本味’的老粉了,线上支持了这么久,特想为农庄做点实实在在的事!不要工钱,管饭就行!”

  王龙飞和李静面面相觑,心中涌起一股巨大的暖流和惊讶。他们预想了各种情况,唯独没料到粉丝们会主动要求留下参与建设。

  “这……这怎么好意思!”王龙飞连忙摆手,“大家远道而来参加婚礼,我们已经非常感激了!怎么能再让大家干体力活!”

  李静也又感动又为难:“是啊,太辛苦了!而且这涉及工程,有安全问题……”

  “王总,李工,您别担心!”那位技术男赶紧解释,“我们不是瞎帮忙。自我介绍一下,我叫陈明,是搞机械工程的,懂点图纸和安装。这位小林,”他指了指旁边一个文静的女孩,“是学室内设计的。还有小王,是做IT的。我们都有点专业技能,就算没专业的,我们有力气,听从安排,打扫卫生、搬运材料总没问题!我们就想亲身参与一下,感觉一下‘本味’是怎么一点点建起来的!”

  粉丝们纷纷点头,眼神诚恳而热切。这份纯粹的支持,让王龙飞和李静无法轻易拒绝。

  王龙飞和李静低声交换了一下意见。这虽是意外,但确是粉丝深厚情谊的体现,粗暴拒绝会伤人心。但安全和管理是首要原则,必须妥善安排。

  “非常感谢大家的信任和支持!”王龙飞提高声音,语气真诚而郑重,“这份心意,我和静静,还有我们整个‘本味’团队,都收到了,特别感动!既然大家有这个心,我们欢迎!”

  人群发出一阵小小的欢呼。

  王龙飞话锋一转,神色严肃起来:“但是,工地有工地的规矩,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所以,我们要约法三章:

  第一,必须绝对服从现场管理。 一切行动听从事先指定的农庄负责人(李强)指挥,不能擅自行动。

  第二,自愿参与,安全自负。 我们会提供必要的劳保用品(手套、安全帽),但大家要对自己负责,量力而行,绝对不能从事高空、带电等危险作业。

  第三,工作可以志愿,但伙食我们必须管好! 春燕姐食堂给大家提供工作餐,必须吃饱吃好!

  同意的,现在找我们张小梅登记一下姓名、联系方式、特长和可参与天数。我们会根据情况分组安排任务。不同意的,我们也万分感谢,欢迎在农庄逛逛,体验一下田园生活再回去!”

  王龙飞条理清晰、考虑周全的安排,立刻赢得了粉丝们的赞同。大家纷纷表示同意,有序地到张小梅临时搬来的桌子前登记。

  登记完毕,李强迅速对这批特殊的“志愿者”进行了简单的安全培训,分发了手套和安全帽。然后,根据登记表上的特长,进行了初步分工:

  * 有设计背景的小林等几人,被安排协助李静和设计师,进行驿站室内软装方案的细节优化,比如色彩搭配、家具选型建议、小景观点缀创意等。这正是李静需要集思广益的地方。

  * 陈明等有工程、机械背景的,跟着李强进入驿站工地,协助进行一些灯具安装、开关面板组装、家具拼装、设备调试等技术性不强的辅助工作。他们的专业知识甚至能发现一些安装细节问题。

  * 其他大部分志愿者,则组成了“清洁整理大队”,在赵大虎的带领下,负责清扫建筑垃圾、擦拭门窗玻璃、清理户外公共区域、搬运轻质建材等基础工作。

  原本略显沉寂的驿站工地,因为这群充满活力的年轻人的加入,顿时变得热火朝天。清扫组干劲十足,欢声笑语不断;安装组认真细致,讨论声此起彼伏;设计组则围在李静身边,对着图纸和样品,热烈地提出各种有趣的点子。

  “李工,我觉得这个共享书架的角落可以放一些绿植,更有生机!”

  “强哥,这个螺丝的扭力可能有点问题,我帮您看看扳手?”

  “虎哥,那边的建筑垃圾堆我们已经清理完了,下一步干什么?”

  这些志愿者虽然专业程度不一,但极高的热情、认真的态度和快速的学习能力,极大地提升了收尾工作的效率,尤其是那些繁琐、需要人手的清洁和整理工作。他们的存在,更像是一种精神鼓舞,让农庄原有的工人们也倍感干劲。

  四、 深度联结:从线上关注到线下共建

  中午,春燕姐食堂为志愿者们准备了丰盛的工作餐——依旧是农庄自产的食材,量大管饱,味道鲜美。大家围坐在一起吃饭,气氛融洽得像一家人。志愿者们兴奋地交流着上午的“工作成果”,对能亲身参与驿站建设感到无比自豪。

  王龙飞和李静也端着饭碗,坐到大家中间,边吃边聊。

  “真没想到,咱们的粉丝里真是藏龙卧虎!”王龙飞感慨道,“陈工,刚才那个线路接口的小问题,多亏你提醒!”

  陈明不好意思地笑笑:“王总过奖了,就是一点职业习惯。能用自己的手艺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