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核心机密!潜伏难度再次升级!-《黄埔刚毕业,系统逼我当谍战之王》

  党务调查科,处长办公室。

  百叶窗将午后的阳光切割成一条条光带,投射在光洁的地板上。

  空气中飘浮着细小的尘埃,和雪茄的醇厚味道。

  杨立仁坐在他的办公桌后,桌上那份关于孙传芳勾结日本人的译文,已经被他收进了最机密的保险柜。

  “坐。”

  他对站在办公桌前的吴融说。

  吴融依言坐下,腰背挺直,双手放在膝上,这是一个标准的下级见上级的姿态。

  “粤省那件事,你办得不错。”

  杨立仁的开场白很直接,

  “陈铭那边,我已经派人去处理了。你挖出了一条大鱼。”

  “都是处座指挥有方。”

  吴融回答得滴水不漏。

  杨立仁拿起一根雪茄,用专门的雪茄剪剪开,却没有点燃,只是放在指间把玩。

  他的目光落在吴融脸上,带着一种穿透人心的审视。

  “我更欣赏的,是你识人的眼光。”

  杨立仁缓缓开口,

  “一个在档案室里快要发霉的年轻人,被你一眼看中,

  转眼就破了整个电讯科都束手无策的密码。

  吴融,告诉我,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这是一个陷阱。

  回答得太玄乎,会引来猜忌。

  回答得太简单,又显得自己无能。

  吴融早就预备好了说辞。

  “报告处座,我看不出他的天赋。”

  吴融的表情很坦诚,

  “我只是在整理旧档案时,发现这个陈默,经常借阅一些关于无线电和密码学的闲书。

  而且,他整理的档案,编号和归类方式,有一种独特的数字规律。

  我当时觉得,这个人对数字很敏感,或许可以试试。”

  他将一切归功于观察和巧合。

  “一个对数字敏感的人,未必就是密码天才。”

  杨立仁显然对这个答案不完全满意。

  “是的,处座。所以我只是让他试试,没想到他真的做到了。

  这是运气,也是处座的栽培给了他机会。”

  吴融微微低头,姿态放得更低。

  杨立仁看着他,忽然笑了。

  那笑容里,有赞许,也有警告。

  “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

  他话锋一转,

  “党务调查科,就是一个大染缸。

  有的人想往上爬,有的人想捞钱,

  有的人,想拉帮结派。”

  他开始向吴融讲述一些科室内部的人事关系。

  行动组的组长是哪个派系的,审讯科的科长和谁走得近,总务科的负责人又是谁的小舅子。

  这些话,他说的很随意,像是闲聊。

  但吴融知道,真正的试探,现在才开始。

  杨立仁在观察他的反应,看他会对哪个派系表现出兴趣,看他是否会流露出野心。

  吴融始终保持着聆听的姿态,脸上没有任何多余的表情。

  他没有附和,没有点评,更没有打听。

  就像一块海绵,默默吸收着所有信息,却不留下任何痕迹。

  “处座,这些事情太复杂,我……我听不懂。”

  在杨立仁停下话头时,吴融开口了,语气里带着一丝“单纯”的困惑,

  “我只知道,我是处座一手提拔起来的。

  处座的命令,就是我的方向。

  完成您交代的任务,不给您丢脸,就是我唯一要务。”

  这番表态,堪称完美。

  它精准地切中了杨立仁的心理。

  杨立仁需要的是一把刀,一把锋利、听话,而且不会思考刀鞘以外问题的刀。

  他不需要一个有太多自己想法,甚至想拉帮结派的下属。

  “很好。”

  杨立仁终于点燃了那根雪茄,深深吸了一口,吐出浓白的烟雾。

  烟雾缭绕中,他的眼神变得柔和了一些。

  “你这种纯粹,在党国里,不多了。”

  他对吴融的“单纯”和“忠诚”,感到满意。

  “从明天起,你除了行动组的工作,再兼一个职务。”

  杨立仁从抽屉里拿出一把钥匙,放在桌上,推到吴融面前,

  “核心档案室的副理。以后,一些甲级、甚至绝密的卷宗,需要你和另外几个人一起整理、归档。”

  吴融的呼吸,有那么一瞬间的停滞。

  核心档案室!

  那里存放着整个党务调查科,乃至国民党高层最核心的机密!

  这把钥匙,代表着杨立仁对他信任的初步升级。

  “是!保证完成任务!”

  吴融站起身,拿起钥匙,声音铿锵有力。

  走出办公室,南京午后的阳光照在身上,吴融却感到了一股寒意。

  信任的背后,是更严密的监视。

  他知道,从明天起,他的一举一动,都会被放在显微镜下。

  任何一丝异常,都可能引来杀身之祸。

  潜伏的难度,再次升级。

  但同时,他也看到了窃取核心情报的更大机会。

  当天晚上,还是那个废弃的仓库。

  吴融将这个消息告诉了李强和陈默。

  “核心档案室?”

  李强的眼睛亮了,

  “队长,那里的东西……”

  “那里的东西,每一个字都可能要我们的命。”

  吴融打断了他,

  “从现在开始,我们的纪律必须提升到最高等级。”

  他利用刚刚获得的权限,从普通档案室里,调取了几份非核心,但依旧敏感的卷宗。

  一份是《国民革命军第一军近期兵力调动及驻防图》。

  一份是《民国二十年度财政部盐税收入报表》。

  还有一份,是《广州卫戍司令部下辖各团武器装备配置清单》。

  他将这些文件的复制件,摊在李强和陈默面前。

  “李强,我给你三天时间,把这三份文件里所有的数字、地名、人名,全部背下来,做到可以任意抽查,倒背如流。”

  “陈默,我给你三天时间,分析这三份文件。

  我要你告诉我,从兵力调动里,能不能看出高层的战略意图?

  从盐税收入里,能不能看出哪些省份的经济出了问题?

  从武器配置里,能不能看出哪支部队是嫡系,哪支是杂牌?”

  这不是任务,这是训练。

  吴融在训练他们,如何从海量、枯燥、看似无关的信息中,提取出真正的价值。

  为将来接触到更重要的情报,做好准备。

  李强和陈默看着面前的文件,神情无比严肃。

  他们知道,吴融正在用自己的命,为他们铺开一条通往敌人心脏的道路。

  而他们,必须尽快成长起来,成为吴融最可靠的左膀右臂。

  吴融看着他们,心中清楚。

  杨立仁的信任,是一把双刃剑。

  用好了,可以直取敌人首级。

  用不好,第一个被割断喉咙的,就是自己。

  他必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小心,更加谨慎。

  这条无间之路,他才刚刚踏上最危险的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