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代号K!我一眼看穿,这是鸿门宴!-《黄埔刚毕业,系统逼我当谍战之王》

  吴融还没来得及将那份关于“画眉”的报告细看,办公室的门就再次被敲响。

  这一次,是侍从室主任张治亲自登门。

  张治的脸上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严肃,进门后先将门反锁,然后才走到吴融面前。

  “吴顾问,校长有一项特殊任务要交给你。”

  吴融放下手中的文件,起身立正。

  “请主任示下。”

  张治从公文包里取出一份文件,上面只有寥寥几行字。

  “明天下午两点,会有一位重要客人抵达南京。校长要你全程接待,并在三天内提交一份详细的观察报告。”

  张治的声音压得很低。

  “这位客人的身份极为特殊,你只需要陪同、观察,不要多问。记住,这次任务的重点不是外交礼仪,而是你的判断力。”

  吴融接过文件,上面连客人的名字都没有,只有一个代号。

  “K”。

  “明白了,主任。”

  张治深深地看了吴融一眼。

  “校长很看重你,别让他失望。”

  说完,他转身离开。

  门关上的瞬间,吴融的眉头皱了起来。

  一个连名字都不能写在纸上的“重要客人”。

  一次重点不在外交、而在“判断力”的接待任务。

  这是一场考试。

  一场比破获“红樱”案更危险的考试。

  吴融闭上眼睛,意识沉入系统。

  “扫描明天下午所有预定抵达南京的外国人航班和客轮名单。”

  【指令确认。】

  【启动【区域网络渗透】,调取海关、码头、机场的入境登记数据。】

  【精神能量-600点。】

  幽蓝色的数据流在吴融脑海中涌动。

  南京明故宫机场,预定抵达的航班有三架。

  下关码头,预定停靠的客轮有五艘。

  但大部分都是常规的商务旅客或外交人员。

  只有一个名字,被系统用刺眼的红色标注了出来。

  【姓名:维克多·列昂诺夫】

  【国籍:苏联】

  【职业:塔斯社驻华记者】

  【抵达时间:明日14:17,下关码头。】

  【警告!检测到多层背景加密!常规情报系统无法获取。关联分析指向:‘共产国际’、‘远东局’。目标为高级别人员概率:89%。】

  吴融的心跳漏了一拍。

  苏联。

  记者。

  共产国际。

  这几个关键词组合在一起,答案已经呼之欲出。

  “深度扫描,调取国际共产国际在远东的活动记录,交叉比对维克多·列昂诺夫。”

  【指令确认。】

  【精神能量-1200点。】

  【警告:此操作涉及国际情报网络,风险等级极高。】

  吴融没有犹豫。

  下一秒,海量的加密信息如潮水般涌入他的脑海。

  莫斯科,共产国际远东局。

  上海,秘密联络站。

  香港,转运枢纽。

  无数条看不见的红色丝线,在欧亚大陆的地图上交织成网。

  而“维克多·列昂诺夫”这个名字,赫然出现在了一份绝密档案的封面上。

  【身份推演:共产国际远东局高级联络员。】

  【代号(可能):北极星。】

  【任务推演:评估国共合作稳定性(94%),探讨国际援华可行性(88%),联络本地组织(75%)。】

  吴融眼中的幽蓝光芒缓缓隐去。

  委员长让自己接待的,不是什么普通的外国记者。

  而是一个代表着莫斯科意志的、能够左右国际援华政策的关键人物!

  这个任务的真正目的,已经昭然若揭。

  委员长想通过自己的观察报告,来判断这位“北极星”的真实意图。

  更重要的,他想看看自己这个新晋的“特别顾问”,能否在这种复杂的国际博弈中,做出正确的判断。

  吴融睁开眼睛。

  他拿起内线电话,拨给了秘书小陈。

  “明天下午两点前,给我准备一辆车,备用司机。另外,通知礼宾处,准备鼓楼饭店的贵宾套房。”

  “是,吴顾问。”

  放下电话,吴融再次启动系统。

  “基于现有情报,推演‘北极星’此行的所有可能目标和行动路径。”

  【指令确认。】

  【精神能量-1000点。】

  沙盘上,南京城的三维地图再次展开。

  一个代表着维克多·列昂诺夫的蓝色光点,从下关码头亮起。

  系统开始模拟他可能的行动轨迹。

  拜访国民政府高层?

  概率:72%。

  秘密接触地下党组织?

  概率:85%。

  收集国民党与日本人的情报?

  概率:63%。

  试探国共合作的实际状况?

  概率:94%!

  吴融的手指在虚空中轻点,将“秘密接触地下党组织”与“试探国共合作”两条路线连接起来。

  【关联推演:目标极有可能通过接触中共代表,来侧面验证国共合作的真实性。这是一个绝佳的试探机会,也是一个巨大的陷阱。】

  一切都清楚了。

  吴融知道,接下来的三天,自己要做的,不是陪着这位“记者”游山玩水。

  而是要在不暴露自身立场的前提下,既让对方觉得自己是个“可以信任的国民党官员”,又要从对方口中,套出更多关键情报。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一场关于信任、试探和反试探的心理博弈。

  ……

  次日,下午两点。

  下关码头。

  江风吹拂着青天白日旗,发出猎猎声响。

  吴融身着笔挺的上校军服,站在码头的贵宾通道旁。

  身后是两名荷枪实弹的警卫,以及一辆黑色的福特轿车。

  两点十七分。

  一艘悬挂着英国国旗的客轮,缓缓靠岸。

  舷梯放下。

  乘客们陆续下船。

  吴融的目光,锁定在一个身材高大、戴着黑框眼镜的中年男子身上。

  他穿着一身灰色的西装,左手提着一个棕色的皮箱,右手夹着一本俄文报纸。

  维克多·列昂诺夫。

  代号,北极星。

  吴融的脑海中,系统界面上,关于这个人的所有信息,正在飞速更新。

  【人才洞察模块启动。】

  【扫描目标:维克多·列昂诺夫。】

  【身份确认:共产国际远东局高级联络员。】

  【能力评估:情报分析A级,政治敏感度S级,伪装能力A 级。】

  【性格弱点:理想主义倾向(对国际共产主义事业抱有近乎宗教般的信仰),警惕性SS级(对任何试探都保持高度戒备)。】

  【综合评价:一个真正的职业情报人员。他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都可能是在试探你。】

  吴融收回目光,脸上露出一个标准的、公式化的微笑。

  他上前一步。

  “列昂诺夫先生,欢迎来到南京。我是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侍从室特别顾问,吴融。”

  维克多转过身,镜片后的双眼在吴融身上停留了三秒。

  他伸出手。

  “吴顾问,久仰大名。”

  他的中文,带着浓重的俄语口音,但语法准确,用词考究。

  两人握手。

  吴融感觉到,对方的手掌干燥而有力,握手的力度恰到好处。

  “车已经准备好了,鼓楼饭店的套房也已安排妥当。列昂诺夫先生,请。”

  维克多点点头,跟着吴融上了车。

  车门关上。

  轿车缓缓驶离码头。

  车厢内,一片安静。

  吴融没有主动开口,只是看着窗外飞速倒退的街景。

  维克多同样没有说话,只是偶尔从公文包里拿出一个小本子,记录着什么。

  这种沉默,一直持续到车子驶入鼓楼饭店的院子。

  下车后,吴融引着维克多进入贵宾套房。

  房间很大,陈设考究,窗外能看到紫金山的轮廓。

  “列昂诺夫先生,如果需要什么,可以随时联系我。这是我的联络方式。”

  吴融递过一张名片。

  维克多接过名片,看了一眼,然后抬起头。

  “吴顾问,我听说,你最近破获了一起很重要的案子?”

  来了。

  第一次试探。

  吴融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变化。

  “只是运气好,恰巧发现了一些异常。”

  “运气?”维克多笑了,“吴顾问太谦虚了。能在委员长眼皮底下找出日本间谍,这可不是运气能解释的。”

  吴融没有接话。

  他只是礼貌地笑了笑。

  “列昂诺夫先生,您远道而来,想必很疲惫了。我就不打扰您休息了。明天上午九点,我会来接您,去拜访几位朋友。”

  说完,吴融转身就走。

  他没有给对方继续试探的机会。

  门关上的瞬间,维克多脸上的笑容消失了。

  他走到窗前,看着吴融的背影消失在院子里。

  然后,他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小的笔记本,用俄文写下一行字。

  “目标人物:吴融。初步判断:高度警惕,不易接近。需进一步观察。”

  ……

  车上。

  吴融闭上眼睛,意识再次沉入系统。

  “记录维克多·列昂诺夫的所有言行细节,建立行为模式分析档案。”

  【指令确认。】

  【目标首次试探:话题切入点为红樱案,意图判断宿主的情报能力和政治立场。】

  【宿主应对:回避核心问题,未提供任何有价值信息。】

  【评价:应对得当。】

  吴融睁开眼睛。

  接下来,才是真正的考验。他必须在陪同维克多的过程中,既不能让对方察觉自己的真实立场,又要从对方的言行中,挖出更多情报。

  而他唯一的优势,就是系统。

  就在此时。

  系统沙盘的右下角,南京城东南方向,一个代表地下党联络点的光标,在沉寂数日后,突然短暂地闪烁了一下。

  然后,瞬间消失。

  吴融的呼吸停顿了半秒。

  那个信号的位置,是秦淮河畔的一片老城区。

  根据系统此前的分析,那里是“杜鹃”小组最可能的活动区域。

  “画眉”……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