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全城抓捕!我那蠢货兄弟,竟一头撞上中统的枪口!-《黄埔刚毕业,系统逼我当谍战之王》

  夜色,开始侵蚀南京城的天际线。

  黑色的福特轿车平稳地行驶在中山大道上,将鼓楼饭店的喧嚣甩在身后。

  吴融靠在后座,闭着双眼,车窗外的光影在他脸上快速掠过。

  苏联人维克多的每一个微动作,每一句话,都在他的脑海中被反复拆解、分析。

  就在这时。

  脑海深处,那张覆盖整个南京城的幽蓝色三维沙盘,再次毫无征兆地亮起。

  城南,秦淮河畔那片老旧的城区。

  前一天仅仅短暂闪烁了一下便消失的红色信号源,此刻,竟稳定地亮了起来,持续不断地向外发射着微弱的电波。

  它像一颗顽固的心脏,在南京城的腹地,开始了有规律的搏动。

  吴融的身体没有任何动作,但意识已经完全沉入系统。

  “锁定信号源,启动【区域网络渗透】,进行深度分析。”

  【指令确认。】

  【精神能量-700点。】

  【正在解析信号……】

  下一秒,一连串数据流在吴融的意识中瀑布般刷过。

  【信号类型:脉冲式短波。】

  【加密方式:‘井冈山’二式,早期红军通讯密码。该密码体系在1934年后已逐步被淘汰。】

  【信号源位置:城南,夫子庙贡院街,万福茶楼后院,柴房。】

  【信号轨迹分析:目标在南京城内拥有至少三个备用据点,活动频繁,反侦察意识极强。】

  井冈山二式密码。

  使用这种老旧密码的,绝不可能是南京地下党组织的新人。

  这背后,是一个来自过去的幽灵。

  “系统,以‘井冈山二式密码’为特征,匹配黄埔军校学员数据库,筛选可能目标。”

  这是一个大胆的假设。

  但吴融有自己的判断。

  【指令确认。】

  【数据库交叉比对中……】

  【匹配度超过70%的目标:3人。】

  【匹配度超过80%的目标:1人。】

  【匹配度92%……目标确认。】

  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名字,连同一张黑白色的、略显青涩的军装照,直接投射在吴融的意识深处。

  【姓名:杨立青。】

  【籍贯:湖南醴陵。】

  【履历:黄埔军校三期毕业。1927年参与南昌起义,后随部队上井冈山。现红四方面军高级指挥员。】

  吴融的呼吸,出现了一瞬间的凝滞。

  杨立青。

  那个在原本历史轨迹中,嫉恶如仇、热血冲动的杨家三弟。

  他怎么会出现在南京?

  而且,是以这种秘密潜伏的方式。

  吴融脑中关于那个时代的历史记忆碎片,开始飞速重组。

  杨立青在红四方面军,以骁勇善战着称。

  他出现在南京,绝不可能是来旅游观光。

  他背后,必然带着极其重要、甚至可能关系到红军战略布局的秘密任务。

  吴融的意识在系统沙盘上快速操作。

  【风险评估:杨立青性格冲动,缺乏白区工作经验,在南京城内暴露风险极高,概率87%。一旦被捕,将对红军造成重大打击。】

  【机遇评估:杨立青是连接红军高层的直接线路。若能将其纳入情报网络,宿主将获得一条稳定、高级别的军事情报来源。】

  风险与机遇,如同硬币的两面。

  一次冲动的兄弟重逢,可能会将两人一同拖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吴融没有任何犹豫。

  他做出了最理性的选择。

  “系统,暂不进行任何接触。将杨立青列为‘幽灵’目标,启动最高级别被动监视。”

  他必须先搞清楚,杨立青来南京,到底是为了什么。

  他又是否知道,自己早已陷入了一张看不见的大网。

  “以万福茶楼为中心,半径三公里内,叠加军统、中统所有已知监视网络。”

  【指令确认。】

  沙盘的视角,瞬间聚焦到那片灯红酒绿的秦淮河畔。

  下一刻,吴融的后背感到一丝寒意。

  以万福茶楼为中心,无数代表着监视与杀机的蓝色与灰色光点,骤然浮现,如同一张由无数蜘蛛网交织而成的天幕,将那片区域彻底封死!

  蓝色,代表军统。

  灰色,代表中统。

  茶楼对面的布庄阁楼,有一个军统的长期观察哨。

  隔壁巷子里的当铺,是中统的一个联络站。

  甚至在秦淮河的画舫上,都有伪装成船夫的特务,在用望远镜监视着来往的每一个行人。

  这张网,比吴融想象的,还要严密,还要致命。

  杨立青就像一个闯入蛛网的飞蛾,他每一次发出信号,都在让这张网,收得更紧。

  “系统,推演杨立青未来二十四小时内的所有可能行动路线,并标记出高危区域。”

  【指令确认。】

  【战争推演模块启动……模拟中……】

  沙盘上,从万福茶楼的位置,延伸出十几条代表着可能行动路线的红色虚线。

  有的通往城西的码头。

  有的指向城北的中央大学。

  有的,则深入到更复杂的贫民窟里。

  但无论哪一条路线,都不可避免地,会与那些蓝色和灰色的监视点,发生交汇。

  系统用刺眼的红色,标记出了三个死亡率最高的地点。

  贡院街西口,一处三岔路口,是军统巡逻队的必经之路。

  长乐路的一家米铺,是中统安插的眼线,负责盘查所有陌生面孔。

  还有通往城外的中华门,那里的城防司令部,刚刚换上了戴隐的人。

  杨立青,几乎是寸步难行。

  吴融没有让司机返回侍从室安排的住所。

  “去一趟鸡鹅巷。”

  司机从后视镜里看了一眼,没有任何疑问,方向盘一转,汇入了另一条车流。

  轿车停在鸡鹅巷口。

  吴融独自下车,走进这条巷子。

  他来到一座公馆前,抬头看了一眼。

  叶秀峰的府邸。

  他没有进去,只是在巷口的阴影里,静静地站着。

  他在等。

  等一个验证自己猜想的机会。

  果然,不到十分钟,一辆黑色的别克轿车,从巷子深处驶出,停在了吴融不远处。

  车窗降下,露出一张精明而警惕的脸。

  中统局总干事,叶秀峰。

  “吴顾问,真是巧啊。深夜到访,不知有何贵干?”

  叶秀峰的声音,带着明显的戒备。

  “没什么,只是睡不着,出来走走。”

  吴融的回答滴水不漏,“倒是叶总干事,这么晚了,还要出去办公?”

  “南京城里,最近不太平啊。”

  叶秀峰意有所指,“总有些不怕死的红老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