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事馆门口的卫兵,看着眼前这个深深鞠躬的女人,紧绷的脸上没有丝毫变化。
其中一人上前一步,伸出手。
“证明。”
声音生硬,带着军人固有的冷漠。
陈若琳,或者说“山下雅子”,直起身子,从手提箱里取出一份文件,双手递上。
那是她的身份证明和由日本外务省开具的推荐信。
卫兵接过文件,仔细地检查着每一个印章、每一个签名。
他的目光在“山下雅子”的脸上停留了几秒,又对照了一下照片。
“在这里等着。”
卫兵说完,转身走进岗哨亭,拿起电话,拨通了一个内部号码。
陈若琳站在原地,晨风吹起她的发梢。
她能感觉到,不远处一栋建筑的二楼窗户后面,有不止一道目光,正通过望远镜,死死地盯着她。
任何一丝不自然的动作,都可能让她前功尽弃。
在虚拟训练营里,教官“面具”曾让她在一百个日本人中,找出那个唯一的伪装者。
她失败了九十九次。
最后一次,她才明白,伪装的最高境界,不是模仿,而是成为。
你必须从心底里相信,你就是那个人。
此刻,她就是山下雅子。一个初来乍到、对未来充满期待与忐忑的见习翻译。
几分钟后,卫兵走了出来,将文件还给她。
“进去吧,去二楼找田中副武官。”
他的语气依旧冰冷,但紧绷的嘴角,出现了一丝难以察觉的松动。
陈若琳再次鞠躬。
“多谢。”
她提着手提箱,迈步走进了那扇象征着日军在南京权威的沉重铁门。
……
侍从室办公室。
吴融的眼前,是领事馆的实时三维结构图。
一个代表着陈若琳的绿色光点,已经成功进入了建筑内部。
【警告:已进入高强度监控区。】
【已检测到内部安保网络,正在进行破解……破解成功率21%。】
吴融的眉头紧锁。
他无法完全掌控内部的监控,只能通过系统分析,为陈若琳标出那些巡逻卫兵的视觉死角和行动路线。
“红樱,保持冷静,你做得很好。”
他通过一个植入在陈若琳耳中的微型接收器,发出了第一条指令。这个接收器伪装成了一颗普通的耳钉。
声音经过加密处理,变成了微弱的电流声,只有经过特殊训练的人才能分辨。
领事馆二楼,副武官办公室。
陈若琳敲响了房门。
“请进。”
一个轻浮的声音传来。
她推门而入,看到了田中信。
一个三十岁左右的男人,穿着笔挺的军服,头发梳得油光锃亮,正翘着腿,看一份赛马画报。
看到陈若琳,他的眼睛一亮,立刻站了起来。
“你就是山下雅子小姐?”
“是的,田中副武官,初次见面,请多关照。”
陈若琳再次献上一个完美的鞠躬。
田中信的目光,毫不掩饰地在她的身材上游走。
“欢迎来到南京。你的家族,我听父亲提起过,是有名望的商人。”
田中信装模作样地说道。
“家父已经过世多年,家族也早已败落。”陈若琳的语气带着一丝疏离。
“哦,真是遗憾。”田中信的脸上看不出任何遗憾,“不过没关系,以后在这里,我会好好‘关照’你的。”
他特意加重了“关照”两个字。
陈若琳低着头,没有回应。
这种恰到好处的冷淡,反而更激起了田中信的兴趣。
“你的工作,主要是协助我处理一些文件翻译和日常联络。很简单。”
田中信把她带到办公室角落的一张小办公桌前。
“这是你的位置。先熟悉一下环境吧。”
说完,他又坐回自己的老板椅,继续研究他的赛马报了。
陈若琳坐了下来。
她知道,第一关,她过了。
接下来的几天,陈若琳的工作确实很简单。
翻译一些无关紧要的商务文件,接听几个寻常的电话。
田中信每天都会找各种借口来骚扰她,时而邀请她共进晚餐,时而送一些廉价的礼物。
陈若琳都用冷淡而礼貌的态度,一一回绝。
她表现得像一个涉世未深,但家教严格的传统女性。
这种若即若离,让田中信更加心痒难耐。
在吴融的远程指导下,陈若琳一边应付着田中信,一边不动声色地熟悉着领事馆的每一个角落。
她记下了每一条走廊的长度,每一个卫兵换岗的时间,每一把钥匙对应的房门。
但关于华北作战计划,她一无所获。
整个领事馆,对此事讳莫如深。仿佛这个计划根本不存在。
这天下午,领事馆的最高军事顾问,大佐寺内健,突然把田中信叫了过去。
田中信回来时,脸色很难看。
“八嘎!那老家伙,又让我整理那些该死的旧档案!”
他烦躁地把一摞文件摔在桌上。
“山下君,你过来。”
陈若琳走了过去。
“这些文件,都是寺内大佐从华北带回来的,需要重新分类归档。你去处理一下。”
田中信说完,拿起帽子,骂骂咧咧地出了门。
“该死的,今晚的牌局要迟到了。”
陈若琳的眼中,闪过一丝微光。
机会来了。
她抱着那摞文件,走进了档案室。
【警告:档案室门口有两名卫兵,内部有红外线感应器。】
耳边传来吴融的提醒。
陈若琳向卫兵出示了田中信的手令,顺利进入。
档案室里,堆满了积灰的卷宗。
她按照田中信的吩咐,开始整理那些来自华北的文件。
大部分都是一些驻军的日常报告和后勤记录。
就在她快要整理完时,她的指尖,触碰到了一个材质不同的文件夹。
那是一个深红色的硬皮文件夹,上面没有任何标签。
但侧面,用烫金的德语,印着一行小字。
“Fall u Nord-Porzen”。
蓝色方案-北瓷。
陈若琳的心脏猛地一跳。
瓷器(Porzen),是德国顾问对中国的蔑称之一。
北瓷,指的就是华北。
她悄悄打开文件夹。
第一页,就是一张巨大的华北地图。
地图上,无数红色的箭头,从四个方向,直指山东、河北、山西三省的腹地。
下面是一行醒目的标题。
【帝国对华北地区“肃正”作战第一阶段部署(绝密)】
就是它!
陈若琳的呼吸变得急促。
她迅速从发髻中,取出一根细长的钢笔。
这支钢笔的内部,是吴融通过系统兑换的【莱卡原型机微缩相机】。
她将文件夹放在一个隐蔽的角落,打开钢笔的镜头盖,对准文件,一页一页地快速拍摄。
就在她拍到最后一页时。
【警告!寺内健大佐正在返回办公室!预计三分钟后,他会经过档案室!】
吴融的声音,在耳边炸响。
陈若琳的手,微微一颤。
她迅速合上文件夹,将它放回原位,然后把钢笔重新插回发髻。
她抱着一摞整理好的普通文件,快步走出档案室。
刚走到走廊的拐角。
她就看到寺内健大佐,正背着手,迈着沉稳的步伐,朝这边走了过来。
他的身后,还跟着两名表情严肃的副官。
陈若琳立刻停下脚步,靠墙站立,深深鞠躬。
全身的血液在那一刻几乎凝固。
寺内健从她身边走过,目不斜视。
但就在擦身而过的一瞬间,他忽然停下了脚步。
陈若琳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她能听见自己耳膜里血液奔流的轰鸣。
寺内健的目光,落在了她的脸上,眉头微皱。
他没有看她的眼睛,而是用鼻子,轻轻嗅了一下空气。
“樱花香。”
他用不带感情的语气说道,“春天的味道,用在秋天,不合时宜。”
其中一人上前一步,伸出手。
“证明。”
声音生硬,带着军人固有的冷漠。
陈若琳,或者说“山下雅子”,直起身子,从手提箱里取出一份文件,双手递上。
那是她的身份证明和由日本外务省开具的推荐信。
卫兵接过文件,仔细地检查着每一个印章、每一个签名。
他的目光在“山下雅子”的脸上停留了几秒,又对照了一下照片。
“在这里等着。”
卫兵说完,转身走进岗哨亭,拿起电话,拨通了一个内部号码。
陈若琳站在原地,晨风吹起她的发梢。
她能感觉到,不远处一栋建筑的二楼窗户后面,有不止一道目光,正通过望远镜,死死地盯着她。
任何一丝不自然的动作,都可能让她前功尽弃。
在虚拟训练营里,教官“面具”曾让她在一百个日本人中,找出那个唯一的伪装者。
她失败了九十九次。
最后一次,她才明白,伪装的最高境界,不是模仿,而是成为。
你必须从心底里相信,你就是那个人。
此刻,她就是山下雅子。一个初来乍到、对未来充满期待与忐忑的见习翻译。
几分钟后,卫兵走了出来,将文件还给她。
“进去吧,去二楼找田中副武官。”
他的语气依旧冰冷,但紧绷的嘴角,出现了一丝难以察觉的松动。
陈若琳再次鞠躬。
“多谢。”
她提着手提箱,迈步走进了那扇象征着日军在南京权威的沉重铁门。
……
侍从室办公室。
吴融的眼前,是领事馆的实时三维结构图。
一个代表着陈若琳的绿色光点,已经成功进入了建筑内部。
【警告:已进入高强度监控区。】
【已检测到内部安保网络,正在进行破解……破解成功率21%。】
吴融的眉头紧锁。
他无法完全掌控内部的监控,只能通过系统分析,为陈若琳标出那些巡逻卫兵的视觉死角和行动路线。
“红樱,保持冷静,你做得很好。”
他通过一个植入在陈若琳耳中的微型接收器,发出了第一条指令。这个接收器伪装成了一颗普通的耳钉。
声音经过加密处理,变成了微弱的电流声,只有经过特殊训练的人才能分辨。
领事馆二楼,副武官办公室。
陈若琳敲响了房门。
“请进。”
一个轻浮的声音传来。
她推门而入,看到了田中信。
一个三十岁左右的男人,穿着笔挺的军服,头发梳得油光锃亮,正翘着腿,看一份赛马画报。
看到陈若琳,他的眼睛一亮,立刻站了起来。
“你就是山下雅子小姐?”
“是的,田中副武官,初次见面,请多关照。”
陈若琳再次献上一个完美的鞠躬。
田中信的目光,毫不掩饰地在她的身材上游走。
“欢迎来到南京。你的家族,我听父亲提起过,是有名望的商人。”
田中信装模作样地说道。
“家父已经过世多年,家族也早已败落。”陈若琳的语气带着一丝疏离。
“哦,真是遗憾。”田中信的脸上看不出任何遗憾,“不过没关系,以后在这里,我会好好‘关照’你的。”
他特意加重了“关照”两个字。
陈若琳低着头,没有回应。
这种恰到好处的冷淡,反而更激起了田中信的兴趣。
“你的工作,主要是协助我处理一些文件翻译和日常联络。很简单。”
田中信把她带到办公室角落的一张小办公桌前。
“这是你的位置。先熟悉一下环境吧。”
说完,他又坐回自己的老板椅,继续研究他的赛马报了。
陈若琳坐了下来。
她知道,第一关,她过了。
接下来的几天,陈若琳的工作确实很简单。
翻译一些无关紧要的商务文件,接听几个寻常的电话。
田中信每天都会找各种借口来骚扰她,时而邀请她共进晚餐,时而送一些廉价的礼物。
陈若琳都用冷淡而礼貌的态度,一一回绝。
她表现得像一个涉世未深,但家教严格的传统女性。
这种若即若离,让田中信更加心痒难耐。
在吴融的远程指导下,陈若琳一边应付着田中信,一边不动声色地熟悉着领事馆的每一个角落。
她记下了每一条走廊的长度,每一个卫兵换岗的时间,每一把钥匙对应的房门。
但关于华北作战计划,她一无所获。
整个领事馆,对此事讳莫如深。仿佛这个计划根本不存在。
这天下午,领事馆的最高军事顾问,大佐寺内健,突然把田中信叫了过去。
田中信回来时,脸色很难看。
“八嘎!那老家伙,又让我整理那些该死的旧档案!”
他烦躁地把一摞文件摔在桌上。
“山下君,你过来。”
陈若琳走了过去。
“这些文件,都是寺内大佐从华北带回来的,需要重新分类归档。你去处理一下。”
田中信说完,拿起帽子,骂骂咧咧地出了门。
“该死的,今晚的牌局要迟到了。”
陈若琳的眼中,闪过一丝微光。
机会来了。
她抱着那摞文件,走进了档案室。
【警告:档案室门口有两名卫兵,内部有红外线感应器。】
耳边传来吴融的提醒。
陈若琳向卫兵出示了田中信的手令,顺利进入。
档案室里,堆满了积灰的卷宗。
她按照田中信的吩咐,开始整理那些来自华北的文件。
大部分都是一些驻军的日常报告和后勤记录。
就在她快要整理完时,她的指尖,触碰到了一个材质不同的文件夹。
那是一个深红色的硬皮文件夹,上面没有任何标签。
但侧面,用烫金的德语,印着一行小字。
“Fall u Nord-Porzen”。
蓝色方案-北瓷。
陈若琳的心脏猛地一跳。
瓷器(Porzen),是德国顾问对中国的蔑称之一。
北瓷,指的就是华北。
她悄悄打开文件夹。
第一页,就是一张巨大的华北地图。
地图上,无数红色的箭头,从四个方向,直指山东、河北、山西三省的腹地。
下面是一行醒目的标题。
【帝国对华北地区“肃正”作战第一阶段部署(绝密)】
就是它!
陈若琳的呼吸变得急促。
她迅速从发髻中,取出一根细长的钢笔。
这支钢笔的内部,是吴融通过系统兑换的【莱卡原型机微缩相机】。
她将文件夹放在一个隐蔽的角落,打开钢笔的镜头盖,对准文件,一页一页地快速拍摄。
就在她拍到最后一页时。
【警告!寺内健大佐正在返回办公室!预计三分钟后,他会经过档案室!】
吴融的声音,在耳边炸响。
陈若琳的手,微微一颤。
她迅速合上文件夹,将它放回原位,然后把钢笔重新插回发髻。
她抱着一摞整理好的普通文件,快步走出档案室。
刚走到走廊的拐角。
她就看到寺内健大佐,正背着手,迈着沉稳的步伐,朝这边走了过来。
他的身后,还跟着两名表情严肃的副官。
陈若琳立刻停下脚步,靠墙站立,深深鞠躬。
全身的血液在那一刻几乎凝固。
寺内健从她身边走过,目不斜视。
但就在擦身而过的一瞬间,他忽然停下了脚步。
陈若琳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她能听见自己耳膜里血液奔流的轰鸣。
寺内健的目光,落在了她的脸上,眉头微皱。
他没有看她的眼睛,而是用鼻子,轻轻嗅了一下空气。
“樱花香。”
他用不带感情的语气说道,“春天的味道,用在秋天,不合时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