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昊天踏上十六铺码头的时候,上海的清晨,正被一层灰蒙蒙的江雾笼罩。
空气中,混杂着海水的咸腥,煤烟的呛鼻,还有一种更熟悉的味道。
硝烟。
它很淡,从苏州河以北的闸北方向飘来,被十里洋场的靡靡之音冲刷,只剩下一缕幽魂。
但张昊天闻到了。
他的脚下是法租界,身后是黄浦江。
江面上,一艘挂着太阳旗的驱逐舰正缓缓驶过,黑洞洞的炮口,俯瞰着这座城市。
街上,电车发出叮叮当当的声响。
穿着西装的洋行买办,高声谈笑。
穿着旗袍的女人,挽着手臂,走进霓虹闪烁的百货公司。
歌舞升平。
可就在街角,一个衣衫褴褛的小女孩伸出手乞讨,被路过的法国巡捕一脚踢开,像踢开一条野狗。
张昊天没有在码头停留。
他穿着一身码头苦力的短褂,肩上扛着一个半旧的麻袋,混在人流中,朝着法租界深处走去。
步伐沉稳,每一步的距离都完全一致。
他那双看过太多死亡的眼睛,冷静地扫过周围的一切。
巡捕房的法国警察,腰间的警棍。
街角日本浪人的木屐和武士刀。
匆匆而过的军车上,日本士兵钢盔下的脸。
这里是远东第一大都市。
也是一座巨大的,充满了火药、阴谋、欲望和鲜血的杀戮场。
一个小时后,他出现在霞飞路附近的一条小巷里。
巷子很窄,两旁是典型的石库门建筑,墙壁上爬满了青苔。
他走进一栋不起眼的三层小楼,沿着吱呀作响的木质楼梯,走上了顶层的阁楼。
这里,是吴融为他选定的据点。
张昊天放下麻袋,没有休息。
他走到窗前,推开一道缝隙。
从这里,可以清楚地看到巷口和对面街道的交叉路口。
视野极佳,是完美的观察哨和狙击点。
他又检查了房间的另一侧。
那里有一扇不起眼的小门,通往隔壁楼房的天台。一条绝佳的撤退路线。
房间里只有一张铁床和一张破桌子。
张昊天从麻袋里,拿出他的“行李”。
没有换洗的衣服。
只有几块用油布包好的枪械零件,一部小型的电台,还有那个装着派克钢笔的黑色丝绒盒子。
他将枪械零件熟练地组装起来。一支斯普林菲尔德M1903步枪,配上一个德制的瞄准镜。
他没有把电台拿出来。在上海,私设电台是重罪,不到万不得已,不能启用。
做完这一切,他走到桌前,坐下。
将那个丝绒盒子,放在了自己面前。
然后,他一动不动。
他不是岩石,而是一头潜伏在草丛中的孤狼,耐心等待着另一头狼的出现。
---
三天后。
一艘悬挂着红十字旗的日本医疗船,缓缓靠泊在了虹口码头。
码头上,早已聚集了一群人。
为首的,是日本驻上海总领事和侨民会的会长,他们身后,是几十名穿着和服的日本侨民,手里挥舞着小太阳旗。
船上的舷梯被放下。
一群穿着白色护士服的日本女人,簇拥着一个身穿素色和服的年轻女人,缓缓走了下来。
她就是“雨宫纪子”。
陈若琳。
她的脸上未施粉黛,神情中带着一种恰到好处的哀婉与娴静。
那双美丽的眼睛里,没有“红樱”的锋芒,只有属于“雨宫纪子”的,因国仇家恨而蒙上的,一层淡淡的忧伤。
她的出现,立刻引起了人群的一阵骚动。
“是雨宫夫人!”
“为帝国玉碎的雨宫技师的遗孀!”
侨民会的会长立刻迎了上去,深深地鞠了一躬。
“雨宫夫人,欢迎您来到上海。您的到来,是对前线将士们最大的鼓舞!”
陈若琳微微还礼,用一种带着长崎口音的、轻柔而又清晰的日语说道:
“国难当头,纪子能做的,只有为帝国的勇士们,祈祷和祝福。”
她的声音,她的姿态,她那柔弱中又透着坚毅的气质,完美地契合了所有人对一个“烈士遗孀”的想象。
没有人怀疑。
在侨民会的簇拥下,陈若琳坐上了一辆为她准备好的黑色轿车。
车队缓缓驶离码头,朝着虹口道场的方向开去。那里,将为她举办一场欢迎仪式。
车队行至一半,经过一条岔路口。
就在这时。
“砰!”
一声闷响。
一辆拉着货物的黄包车,不知从哪里冲了出来,车夫似乎是脚下打滑,整辆车失去了控制,重重地撞在了陈若琳所乘轿车的侧面。
“八嘎!”
护卫的日本士兵立刻冲了上来,举起枪托,对着倒地的车夫的头就狠狠砸了下去!
车夫闷哼一声,在地上痛苦地翻滚,车上的货物散落一地。
周围的路人惊恐地四散奔逃。
一片混乱。
车内的陈若琳,身体只是随着撞击,轻轻晃动了一下。
她的脸上,闪过一丝恰到好处的惊慌。
“请住手!”
她用那柔弱的声音,对身边的侨民会会长说道,
“他不是故意的,不要再伤害他!”
会长连忙点头哈腰,对着外面的士兵呵斥了几句。
士兵们这才停手,只是用脚狠狠地踢了那个车夫几脚。
陈若琳的目光,透过车窗,落在了那个挣扎着从地上爬起来的车夫身上。
车夫的脸上,沾满了泥污,看不清长相。
但他抬起头,看向轿车的方向时,那双眼睛,沉静,古井无波。
陈若琳在那双眼睛里,看到了孤狼。
四目相对。
只有一瞬。
陈若琳的目光,掠过车夫身后那辆黄包车上,一个用白色粉笔画出的,极其不显眼的标记。
一个倒写的“工”字。
那是“铁骨”的印记。
她收回目光,对着会长微微颔首,示意自己无碍。
轿车重新启动,缓缓驶离了这片混乱。
车内的陈若琳,整理了一下自己和服宽大的衣袖。
她的指尖,触碰到了一片冰凉的凸起。
那是在撞击的瞬间,一枚用细线绑着的小石子,精准地弹进了半开的车窗,落在了她的衣袖里。
石子上,同样刻着一个倒写的“工”字。
冰冷的石子硌着温润的皮肤,将她从“雨宫纪子”的温婉中,拉回了一瞬属于“红樱”的杀戮现实。
她不动声色地将石子握在掌心。
---
南京,侍从室第六组。
陈默的耳朵上,戴着一副经过他亲手改造的耳机。
他的手指,在一排复杂的旋钮上飞快地转动、微调。
滋……滋滋……
无数混杂着杂波的无线电信号,在他的脑海中奔流而过。
突然。
他的手指,停住了。
在无数狂乱的杂波深处,他捕捉到了一段极其微弱,但加密等级却异常高的信号。
是日军海军的“紫电”密码。
陈默的精神高度集中。
他的大脑,在飞速运转,将那段无序的电波,拆解,重组,代入吴融教给他的破译模型。
几分钟后。
陈默猛地睁开了眼睛。
他拿起笔,在纸上飞快地写下了一行字。
“三日后,阿斯特饭店,海军爱国债券募捐晚宴……安保方案……总司令长谷川清,将亲自出席……”
他写下最后一行字,抬起头。
“……井上源一,随行。”
他停顿了一下,脸色变得有些凝重,又在纸上补了一句。
“但还有个麻烦,根据另一份情报,戴老板的人,也在晚宴宾客名单里。”
猎物即将步入猎场。
但猎场里,不止一个猎人。
空气中,混杂着海水的咸腥,煤烟的呛鼻,还有一种更熟悉的味道。
硝烟。
它很淡,从苏州河以北的闸北方向飘来,被十里洋场的靡靡之音冲刷,只剩下一缕幽魂。
但张昊天闻到了。
他的脚下是法租界,身后是黄浦江。
江面上,一艘挂着太阳旗的驱逐舰正缓缓驶过,黑洞洞的炮口,俯瞰着这座城市。
街上,电车发出叮叮当当的声响。
穿着西装的洋行买办,高声谈笑。
穿着旗袍的女人,挽着手臂,走进霓虹闪烁的百货公司。
歌舞升平。
可就在街角,一个衣衫褴褛的小女孩伸出手乞讨,被路过的法国巡捕一脚踢开,像踢开一条野狗。
张昊天没有在码头停留。
他穿着一身码头苦力的短褂,肩上扛着一个半旧的麻袋,混在人流中,朝着法租界深处走去。
步伐沉稳,每一步的距离都完全一致。
他那双看过太多死亡的眼睛,冷静地扫过周围的一切。
巡捕房的法国警察,腰间的警棍。
街角日本浪人的木屐和武士刀。
匆匆而过的军车上,日本士兵钢盔下的脸。
这里是远东第一大都市。
也是一座巨大的,充满了火药、阴谋、欲望和鲜血的杀戮场。
一个小时后,他出现在霞飞路附近的一条小巷里。
巷子很窄,两旁是典型的石库门建筑,墙壁上爬满了青苔。
他走进一栋不起眼的三层小楼,沿着吱呀作响的木质楼梯,走上了顶层的阁楼。
这里,是吴融为他选定的据点。
张昊天放下麻袋,没有休息。
他走到窗前,推开一道缝隙。
从这里,可以清楚地看到巷口和对面街道的交叉路口。
视野极佳,是完美的观察哨和狙击点。
他又检查了房间的另一侧。
那里有一扇不起眼的小门,通往隔壁楼房的天台。一条绝佳的撤退路线。
房间里只有一张铁床和一张破桌子。
张昊天从麻袋里,拿出他的“行李”。
没有换洗的衣服。
只有几块用油布包好的枪械零件,一部小型的电台,还有那个装着派克钢笔的黑色丝绒盒子。
他将枪械零件熟练地组装起来。一支斯普林菲尔德M1903步枪,配上一个德制的瞄准镜。
他没有把电台拿出来。在上海,私设电台是重罪,不到万不得已,不能启用。
做完这一切,他走到桌前,坐下。
将那个丝绒盒子,放在了自己面前。
然后,他一动不动。
他不是岩石,而是一头潜伏在草丛中的孤狼,耐心等待着另一头狼的出现。
---
三天后。
一艘悬挂着红十字旗的日本医疗船,缓缓靠泊在了虹口码头。
码头上,早已聚集了一群人。
为首的,是日本驻上海总领事和侨民会的会长,他们身后,是几十名穿着和服的日本侨民,手里挥舞着小太阳旗。
船上的舷梯被放下。
一群穿着白色护士服的日本女人,簇拥着一个身穿素色和服的年轻女人,缓缓走了下来。
她就是“雨宫纪子”。
陈若琳。
她的脸上未施粉黛,神情中带着一种恰到好处的哀婉与娴静。
那双美丽的眼睛里,没有“红樱”的锋芒,只有属于“雨宫纪子”的,因国仇家恨而蒙上的,一层淡淡的忧伤。
她的出现,立刻引起了人群的一阵骚动。
“是雨宫夫人!”
“为帝国玉碎的雨宫技师的遗孀!”
侨民会的会长立刻迎了上去,深深地鞠了一躬。
“雨宫夫人,欢迎您来到上海。您的到来,是对前线将士们最大的鼓舞!”
陈若琳微微还礼,用一种带着长崎口音的、轻柔而又清晰的日语说道:
“国难当头,纪子能做的,只有为帝国的勇士们,祈祷和祝福。”
她的声音,她的姿态,她那柔弱中又透着坚毅的气质,完美地契合了所有人对一个“烈士遗孀”的想象。
没有人怀疑。
在侨民会的簇拥下,陈若琳坐上了一辆为她准备好的黑色轿车。
车队缓缓驶离码头,朝着虹口道场的方向开去。那里,将为她举办一场欢迎仪式。
车队行至一半,经过一条岔路口。
就在这时。
“砰!”
一声闷响。
一辆拉着货物的黄包车,不知从哪里冲了出来,车夫似乎是脚下打滑,整辆车失去了控制,重重地撞在了陈若琳所乘轿车的侧面。
“八嘎!”
护卫的日本士兵立刻冲了上来,举起枪托,对着倒地的车夫的头就狠狠砸了下去!
车夫闷哼一声,在地上痛苦地翻滚,车上的货物散落一地。
周围的路人惊恐地四散奔逃。
一片混乱。
车内的陈若琳,身体只是随着撞击,轻轻晃动了一下。
她的脸上,闪过一丝恰到好处的惊慌。
“请住手!”
她用那柔弱的声音,对身边的侨民会会长说道,
“他不是故意的,不要再伤害他!”
会长连忙点头哈腰,对着外面的士兵呵斥了几句。
士兵们这才停手,只是用脚狠狠地踢了那个车夫几脚。
陈若琳的目光,透过车窗,落在了那个挣扎着从地上爬起来的车夫身上。
车夫的脸上,沾满了泥污,看不清长相。
但他抬起头,看向轿车的方向时,那双眼睛,沉静,古井无波。
陈若琳在那双眼睛里,看到了孤狼。
四目相对。
只有一瞬。
陈若琳的目光,掠过车夫身后那辆黄包车上,一个用白色粉笔画出的,极其不显眼的标记。
一个倒写的“工”字。
那是“铁骨”的印记。
她收回目光,对着会长微微颔首,示意自己无碍。
轿车重新启动,缓缓驶离了这片混乱。
车内的陈若琳,整理了一下自己和服宽大的衣袖。
她的指尖,触碰到了一片冰凉的凸起。
那是在撞击的瞬间,一枚用细线绑着的小石子,精准地弹进了半开的车窗,落在了她的衣袖里。
石子上,同样刻着一个倒写的“工”字。
冰冷的石子硌着温润的皮肤,将她从“雨宫纪子”的温婉中,拉回了一瞬属于“红樱”的杀戮现实。
她不动声色地将石子握在掌心。
---
南京,侍从室第六组。
陈默的耳朵上,戴着一副经过他亲手改造的耳机。
他的手指,在一排复杂的旋钮上飞快地转动、微调。
滋……滋滋……
无数混杂着杂波的无线电信号,在他的脑海中奔流而过。
突然。
他的手指,停住了。
在无数狂乱的杂波深处,他捕捉到了一段极其微弱,但加密等级却异常高的信号。
是日军海军的“紫电”密码。
陈默的精神高度集中。
他的大脑,在飞速运转,将那段无序的电波,拆解,重组,代入吴融教给他的破译模型。
几分钟后。
陈默猛地睁开了眼睛。
他拿起笔,在纸上飞快地写下了一行字。
“三日后,阿斯特饭店,海军爱国债券募捐晚宴……安保方案……总司令长谷川清,将亲自出席……”
他写下最后一行字,抬起头。
“……井上源一,随行。”
他停顿了一下,脸色变得有些凝重,又在纸上补了一句。
“但还有个麻烦,根据另一份情报,戴老板的人,也在晚宴宾客名单里。”
猎物即将步入猎场。
但猎场里,不止一个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