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借刀杀人,黑暗中的棋子-《黄埔刚毕业,系统逼我当谍战之王》

  清晨的雾气还未散尽,李强和陈默已经脚步匆匆地赶到了吴融的办公室。

  两人脸上都带着一丝疑惑,这么早被叫来,一定是出了大事。

  “组长。”

  “坐。”

  吴融指了指沙发,自己则走到了那幅巨大的全国地图前。

  他的手指,点在了华北,平型关的位置。

  “这里,很快会有一场大战。”

  他的声音很平静,但李强和陈默都能听出其中蕴含的惊涛骇浪。

  吴融没有隐瞒,将系统预警的情报,简明扼要地复述了一遍。

  当听到日军板垣师团第二十一旅团的行军路线,以及携带了大量辎重时,陈默的眼睛瞬间亮了。

  “组长,这是天赐良机!”

  “如果八路军能提前设伏,绝对能把这支日军一口吞下!”

  陈默猛地站了起来,因为激动,脸色涨得通红。

  “组长,你知道吗?”

  “我哥就是死在板垣师团手上的!”

  “一九三三年,长城抗战,我哥在喜峰口阻击日军,整个连队,一百二十三个人,最后只活下来七个。”

  “我哥临死前给家里写了封信,说他不后悔,因为他是为国家而死。”

  “但是……”

  陈默的声音突然哽咽了。

  “但他也说,他恨!”

  “恨自己没能多杀几个日本鬼子!”

  “组长,如果我们能把这个情报送出去,八路军能全歼这支日军,那我哥在天之灵,也能瞑目了!”

  办公室里,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李强看着陈默通红的眼眶,欲言又止。

  吴融走到陈默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

  “我明白。”

  他的声音很轻,但无比坚定。

  “所以,我们一定要成功。”

  相比之下,李强则要冷静得多。

  他眉头紧锁,沉默了片刻,才开口道:“组长,情报怎么送出去?”

  这个问题,一盆冷水,瞬间浇灭了陈默的热情。

  是啊,怎么送?

  这里是南京,是军统总部,是戴隐的老巢。

  向八路军传递情报,这和叛国投敌,在戴隐看来,没有任何区别。

  “我有一个计划。”

  吴融转过身,看着自己最信赖的两个部下。

  “这个计划,需要你们两个的完美配合。”

  他将自己连夜构思的“借刀杀人”之计,详细地说了出来。

  从伪造一份“东北抗日义勇军残部”的情报,到筛选出那个思想左倾的电报员孙明轩,再到如何“不经意”地将情报泄露给他。

  整个计划听下来,陈默的额头已经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组长,这……这也太冒险了!”

  陈默的声音有些发干。

  “那个孙明轩,万一他不上钩怎么办?”

  “万一他直接向上面报告,我们……”

  “他会的。”

  吴融打断了他,语气笃定。

  “一个哥哥死在日本人手上,自己在军统内部又被排挤的失意者。

  当他看到一份可能改变华北战局,为他哥哥报仇雪恨的情报时,他内心的天平,会倾向哪一边,不言而喻。”

  “更何况,”

  吴融的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弧度。

  “我们还要给他加一把火。”

  李强抬起头:“怎么加?”

  “李强,你的任务,是动用你所有的记忆,为这份假情报,构建一个完美的背景。”

  吴融看向李强。

  “我要你回忆起,东北抗日义勇军所有残部的番号、领导人、活动区域,以及他们的行事风格和联络暗号。”

  “这份情报,必须看起来,就像是真正的义勇军写的。”

  “每一个字,每一个标点,都不能有任何破绽。”

  李强的眼中,闪过一抹亮光。

  “没问题,组长。”

  “关于东北义勇军的资料,我脑子里至少有三百份以上不同来源的档案。”

  “很好。”

  吴融点了点头,又转向陈默。

  “陈默,你的任务,更关键。”

  “我要你利用你在电讯方面的技术,为孙明轩,创造一个的错觉。”

  陈默愣了一下:“组长,您的意思是?”

  “戴隐的电讯监控网络,虽然严密,但并非没有漏洞。”

  吴融的目光变得深邃。

  “任何系统,都有它的盲区和惰性。”

  “我要你在接下来两天,对孙明轩所在的电讯处,进行持续的、低强度的电波干扰。”

  “这种干扰,要非常轻微,轻微到只会被当做是设备老化或者天气原因造成的杂音。”

  “但它要能恰好掩盖掉,孙明轩在某个特定时间段,发出的那封极短的密电。”

  陈默的大脑飞速运转起来。

  他明白了吴融的意图。

  这就像是在一场嘈杂的音乐会里,说一句悄悄话。

  只要音乐足够响,时间足够短,就不会有人注意到。

  “组长,这在技术上可以实现。”

  陈默的呼吸有些急促。

  “我可以模拟出一种类似太阳黑子爆发时产生的背景电磁辐射,它会造成大范围的、无规律的信号衰减。”

  “军统的监听站,只会记录为信号异常,而不会怀疑是人为干扰。”

  “但是……”

  陈默的脸上,露出一丝为难。

  “要做到精准控制,我需要进入军统的中心机房,对他们的主信号放大器,进行一点小小的。”

  “这不可能。”

  李强立刻否定。

  “中心机房是军统的禁区,二十四小时有人看守,连戴老板进去都要签字。”

  办公室里,陷入了沉默。

  计划最关键的一环,似乎走进了死胡同。

  吴融没有说话,他走到办公桌前,拉开抽屉,从里面拿出了一个不起眼的木盒子。

  打开盒子,里面静静地躺着一枚小巧的、泛着黄铜色光泽的甲虫。

  “这是什么?”

  陈默好奇地问。

  “金龟子。”

  吴融淡淡地说道,但他的眉头皱了一下,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沉重。

  “我让李文轩从黑市上淘来的,德国最新款的线路窃听器。”

  “为了拿到它,我欠了老何一个人情。”

  李强的脸色微变:“老何?”

  “组长,那个人……”

  “我知道他不是什么好东西。”

  吴融打断他。

  “但我们现在需要这个东西。”

  “它的原理,不是窃听声音,而是通过感应电线周围的微弱磁场变化,来解析流经的电讯号。”

  “也就是说,只要把它贴在电话线或者电报线的外部,就能神不知鬼不觉地,截获所有的信息。”

  吴融顿了顿,语气更加严肃。

  “但它有一个致命缺陷——一旦启动,产生的微弱电磁波会在七十二小时后被精密仪器侦测到。”

  “也就是说,我们只有三天时间完成整个计划,然后必须回收它,否则就会暴露。”

  陈默的眼睛瞪大了,但很快,他明白了这个限制意味着什么。

  “三天……”

  他喃喃自语。

  “组长,这时间太紧了。”

  “所以我们不能有任何闪失。”

  吴融的目光扫过两人。

  “这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输了,我们都得死。”

  “我不需要你进入中心机房。”

  吴融的声音,将陈默从技术的狂热中拉了回来。

  “你只需要找到连接中心机房和电讯处的那根主通讯电缆。”

  “然后,把这个小东西,装上去。”

  “它不仅能帮你监控电缆中的信号,还能在关键时刻,向里面注入一股微弱的干扰电流。”

  “这股电流,足以掩盖一封短电报的痕迹,但又不会强大到触发警报。”

  陈默握着那只“金龟子”,手心因为激动而微微出汗。

  “组长,我明白了!”

  “好。”吴融点了点头,“现在,计划的第一步,开始了。”

  他拿起桌上那部通往戴隐办公室的红色专线电话。

  深吸一口气,然后拨通了号码。

  电话接通,戴隐那独有的、带着浓重鼻音的声音传来。

  “吴融啊,什么事?”

  “戴老板。”吴融的语气,恭敬中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急切,

  “我这边,刚刚通过东北的渠道,收到了一个……可能很重要的情报。”

  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

  吴融能听到戴隐划燃雪茄的声音。

  “哦?说来听听。”戴隐的语气,听不出喜怒。

  “是关于华北的。”吴融控制着自己的语速,

  “我手下的人,联络上了一支还在活动的东北抗日义勇军残部。他们最近流落到了晋察冀一带,似乎侦察到了一些日军的动向。”

  “东北义勇军?”戴隐的语气里,带上了一丝不屑,但很快,他的声音突然变得锐利,

  “吴融,你怎么突然和义勇军搭上线的?这条渠道,我怎么不知道?”

  吴融的后背瞬间渗出一层冷汗。

  他知道,戴隐这是在试探他。

  “戴老板,这条线是李强之前在东北时留下的。”

  吴融的声音依旧平静,

  “当时他接触过几个义勇军的散兵,后来那些人逃到了华北。前几天,其中一个人突然联系了李强,说手上有情报。”

  电话那头,沉默了两秒。

  “哦?那为什么不直接向我汇报,而是先经过你的手?”戴隐的语气更冷了。

  吴融的大脑飞速运转。

  这个问题,是个陷阱。

  如果他说“情报还未核实,不敢贸然打扰戴老板”,戴隐会质疑他对情报的判断力。

  如果他说“这是李强私人的关系”,戴隐会怀疑第六组内部有私自联络外部的渠道。

  “戴老板,因为那个义勇军联络人,只信任李强,不信任其他人。”

  吴融的语气诚恳,

  “您也知道,东北义勇军这些人,对中央的态度一直暧昧。如果贸然派其他人去接触,可能会吓跑他们。”

  “所以,我让李强先稳住他,把情报拿到手,然后立刻向您汇报。”

  又是一阵沉默。

  吴融能听到电话那头,戴隐点燃雪茄的声音。

  “这样吧。”戴隐沉吟片刻,语气里的试探消失了,反而带着一种玩味,

  “你把情报整理一下,搞清楚真伪。如果是真的,那这群义勇军,还有点用处。如果是假的,哼,以后你那条东北渠道,也就没什么存在的必要了。”

  “另外,”戴隐的声音突然压低,

  “吴融,我希望你记住一件事——在我这里,没有任何私人渠道。所有的情报来源,都必须在我的掌控之内。明白吗?”

  “明白!”吴融的声音坚定,但握着话筒的手指,已经微微发白。

  挂断电话,吴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第一步,成功了。

  他已经成功地将“东北义勇军情报”这个概念,植入了戴隐的脑中,并且拿到了“秘密调查”的尚方宝剑。

  接下来,就是如何将这份“尚方宝剑”,变成一把刺向敌人的利刃。

  他看向李强和陈默:“你们都听到了。我们现在,要开始情报了。”

  李强和陈默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一丝紧张和兴奋。

  一场瞒天过海的大戏,即将拉开帷幕。

  而他们,将是这场大戏中,最重要的演员。

  吴融走到地图前,目光再次落在了平型关的位置。

  他的手指,在地图上轻轻敲击。

  一下,两下,三下。

  “李强,立刻开始撰写情报。记住,要用义勇军的口吻,粗俗、直接,但要充满国仇家恨。”

  “陈默,去准备你的金龟子。我要你在今晚之前,找到那根主电缆。”

  “是!”

  两人领命,转身快步离去。

  但就在他们即将走出办公室时——

  “等一下。”吴融突然开口。

  李强和陈默同时回头。

  吴融的目光,在两人脸上停留了两秒,然后缓缓开口:

  “如果这次行动失败,我会承担所有责任。但在那之前,我需要你们记住一件事——”

  “无论发生什么,都不要暴露自己的真实身份。活着,比什么都重要。”

  李强和陈默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一丝复杂的情绪。

  “组长,您呢?”陈默问。

  吴融没有回答,只是转过身,看向窗外。

  黎明前的黑暗,正被天边泛起的一抹鱼肚白,悄悄撕开一道口子。

  新的一天,即将来临。

  而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也即将在南京城的上空,悄然打响。

  但现在,他必须先过的第一关,不是戴隐——

  而是那个名叫“孙明轩”的电报员。

  如果他不按计划行动,或者直接向上级告密,那整个计划,将在起步阶段就全盘崩溃。

  吴融闭上眼睛,脑中再次调出“谍影系统”的“人才洞察”模块。

  关于孙明轩的所有资料,在眼前展开——

  【姓名:孙明轩】

  【职位:军统电讯处三等电报员】

  【忠诚度评估:对军统40%,对国民政府65%,对抗日事业90%】

  【心理弱点:对哥哥之死耿耿于怀,对军统内部排挤极度不满,渴望证明自己的价值】

  【预测:若接触到有价值的抗日情报,有83%概率会私自传递】

  “83%……”

  吴融喃喃自语,

  “不够高,但这是我唯一的选择。”

  他睁开眼睛,目光变得锋利。

  “孙明轩,希望你不要让我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