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樱花死局!吴融献上日谍死亡名单-《黄埔刚毕业,系统逼我当谍战之王》

  长江的江水浑浊而湍急,夹杂着上游冲下来的枯枝败叶。

  货船的柴油机轰鸣震耳,混合着刺鼻的柴油味和江水的腥气,让人头晕目眩。

  甲板上的铁皮因夜露变得湿滑冰冷,踩上去发出咯吱的声响。

  甲板上,没有人说话。

  那些刚刚从地狱边缘逃出来的学者们,一个个面色惨白,眼神空洞地望着南京的方向。

  一个头发花白的老教授紧紧抱着怀里的女儿,嘴唇颤抖着重复:回不去了,家没了。

  女孩的哭声压抑而绝望,在江风中显得格外刺耳。

  吴融站在船头,任由冰冷的江风吹过脸颊,将血污凝成薄薄的硬壳。

  没有去安慰任何人。

  因为很清楚,那些话毫无意义。

  能活着离开,已经是最大的幸运。

  处长。

  陈默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打断了吴融的思绪。

  手里拿着一个用油布包裹的小本子,还有一枚金属徽章。

  都是从田中信尸体上搜出来的。

  这是那个日本特务的。

  吴融接过来,先打开本子。

  里面用日文密密麻麻地记录着人名、地址和数字。

  吴融看不懂日文,但能看懂那些名字。

  赵忠尧、童第周、张长庚。

  都是这次营救名单上的人。

  而在这些名字后面,都用红笔画了一个叉。

  吴融的指尖在那些叉号上停留片刻,眼神越发冰冷。

  这不是什么潜伏计划。

  这是一份死亡名单。

  蝎子的任务,不是引导日军击沉货船。

  任务是在船上将这些中国的科学火种挨个灭杀。

  吴融又拿起那枚金属徽章。

  徽章上刻着一朵盛开的樱花,花瓣纹理极其精致。

  樱花下方,是一个清晰的数字,7。

  樱花小组,第七号。

  吴融将徽章翻转过来,背面刻着一行极小的日文:为帝国献身,樱花永不凋零。

  眼睛眯了起来。

  这个组织,绝不简单。

  能够渗透到国民政府的疏散行动中,能够伪装得如此完美,能够制定如此精密的刺杀计划。

  樱花小组的能量,远超想象。

  更让吴融警惕的是,既然有第七号,那就必然还有第一号、第二号。

  还有多少人?

  又在中国的土地上,埋下了多少像蝎子这样的毒针?

  吴融将徽章和本子都收进怀里。

  尸体处理了?

  已经沉江了。

  陈默回答道,田中信的身份证件也都销毁了。

  很好。

  吴融点头,通知下去,就说抓到一个企图搞破坏的汉奸,已经就地正法。

  让大家安心休息,很快就到武汉了。

  是。

  陈默领命而去。

  吴融重新点燃一支烟。

  烟雾被江风吹散,化作一缕缕灰白的轨迹消失在夜色中。

  蝎子的出现,给吴融敲响了警钟。

  通往武汉的路,远没有想象的那么安全。

  而武汉,就真的是安全的终点吗?

  不确定。

  但确定的是,手里这两样东西,将会在武汉掀起一场巨大的风暴。

  而要做的,就是在这场风暴中,牢牢抓住主动权。

  两天后。

  货船抵达武汉码头。

  与南京码头的混乱不同,武汉码头井然有序。

  军统武汉站的特务们穿着便衣,但个个神色警觉,将码头周围控制得滴水不漏。

  带队的是武汉站站长李涯,一个看上去文质彬彬,但眼神异常精明的中年人。

  吴处长,一路辛苦了。

  李涯快步上前,热情地握住吴融的手。

  戴老板可是念叨您好几天了,说您这次可是立了大功。

  目光在吴融脸上停留片刻,眼底闪过一丝好奇。

  这个年轻人,到底有什么本事,能让戴老板如此看重?

  有劳李站长了。

  吴融和李涯握了握手。

  李站长,这些学者的安置。

  您放心,都安排妥当了。

  李涯压低声音,戴老板亲自指示,分散安置在三个秘密地点,每个地点都有我们的人二十四小时守卫。

  顿了顿,意味深长地补充:不过吴处长,听说您这一路不太平?

  吴融眼神微微一凝。

  这个李涯,不简单。

  确实遇到了点麻烦。

  吴融淡淡道,不过都解决了。

  那就好。

  李涯笑了笑,戴老板在办公室等您。

  让我转告您,一到武汉,立刻去见他。

  好。

  军统武汉总部。

  戴隐的办公室里烟雾缭绕,巨大的军用地图铺在墙上,上面插满了红蓝两色的旗帜。

  戴隐背着手站在地图前,目光死死盯着南京那个位置。

  南京的战局比想象的还要糟糕。

  委员长已经决定迁都重庆,整个国民政府都陷入了一片末日来临般的混乱。

  而戴隐,这个国民政府的特工之王,却连南京是如何被渗透得千疮百孔的都搞不清楚。

  这让戴隐感到前所未有的挫败。

  就在这时,办公室的门被敲响了。

  进来。

  吴融推门而入。

  戴老板。

  回来了?

  戴隐转过身,那双阴鸷的眼睛将吴融从头到脚打量了一遍。

  人都安全送到了?

  报告戴老板,任务完成。

  吴融的声音铿锵有力,除了在南京牺牲的三名警卫排兄弟,其余人员全部安全抵达。

  好。

  戴隐点了点头,走回办公桌后坐下。

  脸上没有什么喜悦的表情。

  救出几个学者,固然是功劳一件。

  但和整个南京的陷落比起来,这点功劳微不足道。

  吴处长,这次你辛苦了。

  戴隐的语气有些疲惫,牺牲的兄弟我会从优抚恤。

  你的功劳我也会记下,等以后再一起论功行赏。

  现在国事艰难,你先下去休息。

  戴老板。

  吴融突然打断了戴隐。

  属下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要向您汇报。

  戴隐的眉毛挑了一下。

  盯着吴融,眼中闪过一丝意外。

  这个年轻人,竟敢打断自己的话?

  什么事?

  吴融没有立刻回答。

  从怀里掏出那个用油布包裹的本子和樱花徽章,走到戴隐的办公桌前,恭恭敬敬地将两样东西放下。

  戴老板,您请看。

  戴隐的目光落在桌上的两样东西上。

  先拿起那个本子,随手翻开。

  当戴隐看到第一页上那些用红笔画了叉的名字时,动作突然停住了。

  赵忠尧、童第周、张长庚。

  每一个名字,都是这次营救行动的核心目标。

  每一个名字后面,都是一个血淋淋的叉。

  戴隐翻到第二页、第三页。

  密密麻麻,全是名单。

  还有详细的行动时间表、刺杀方式、撤退路线……

  戴隐的呼吸逐渐变得急促。

  他放下本子,拿起那枚樱花徽章。

  徽章很精致,材质是纯银的,分量不轻。

  樱花下方的数字“7”清晰可见。

  戴隐将徽章翻转过来,看到了背面那行日文。

  虽然他不懂日文,但那种精致到令人发指的做工,已经说明了一切——

  这绝不是普通的日本特务组织。

  “这是……从哪来的?”

  戴隐的声音压得很低,但每个字都清晰有力。

  “从一个代号的日本特务身上。”

  吴融一字一句地说道:“他伪装成金陵大学物理系的学生,混上了我们的船。”

  “他的任务,是在船上刺杀名单上的所有核心专家。”

  “如果不是我们发现及时,恐怕……”

  吴融没有再说下去。

  但戴隐已经全都明白了。

  办公室里陷入了一片死寂。

  戴隐捏着那枚徽章,手指微微用力。

  他不是因为后怕。

  而是因为——

  兴奋。

  一种猎人发现了新猎物的,病态的兴奋。

  “樱花小组……”

  戴隐咀嚼着这个名字,声音低沉而危险。

  他突然站起身,走到地图前,盯着“南京”那个位置。

  “难怪……难怪南京会丢得这么快……”

  “难怪我们的情报网会被渗透得千疮百孔……”

  “原来,是有这么一个顶尖的特务组织在暗中活动!”

  戴隐猛地转过身,死死地盯着吴融:“吴融,你这次给我送来的,可不是什么惊天大礼那么简单。”

  “你给我送来的,是一把钥匙——”

  “一把打开日本情报战核心的钥匙!”

  他走回办公桌前,重新拿起那个本子,一页页仔细翻看。

  “这上面的名单、时间表、行动方式……都是日本人精心策划的结果。”

  “这说明,樱花小组绝不是临时起意,而是一个长期潜伏、高度专业化的特务组织。”

  “既然有第七号,那就必然还有第一号、第二号……”

  戴隐的眼中闪烁着骇人的光芒:“如果我们能顺藤摸瓜,把这个组织连根拔起……”

  “那不仅是保住了党国的,更是在情报战上,彻底扭转了被动局面!”

  吴融站在原地,一言不发。

  他知道,自己的目的达到了。

  戴隐这条被南京战局搅得心烦意乱的鲨鱼,终于被他扔下的这块新鲜血肉,重新勾起了嗜血的本性。

  “吴融。”

  戴隐突然叫了他的名字,声音恢复了往日的冷静和精明:“你立刻给我写一份详细报告。”

  “从你是如何发现,到如何识破他的伪装,如何将他击毙,每一个细节都不能漏。”

  “我要让军统上下所有人都好好学一学——什么才叫真正的特工!”

  戴隐走到吴融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你很好。非常好。”

  “今晚哪里都不要去,就在这里等我的消息。”

  说完,戴隐抓起桌上的电话,直接拨通了侍从室的红色专线。

  “给我接……”

  他的声音带着一股压抑不住的锐利和决绝。

  吴融垂下眼帘,掩去了眼神中的精光。

  他知道,自己扔下的这颗石子,已经在武汉这个权力的中心激起了第一圈涟漪。

  而这,仅是开始。

  接下来,他要做的,就是在这场风暴中——

  把握主动,步步为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