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血色预警!历史屠刀落下前的倒计时!-《黄埔刚毕业,系统逼我当谍战之王》

  上海,法租界,霞飞路。

  一栋三层高的西式洋房,成为党务调查科在上海的秘密据点。

  这里戒备森严,门口站着穿黑西装的彪形大汉,眼神警惕地扫视着街上每一个人。

  他们是杜月笙派来的人。

  吴融的办公室在二楼,窗外就是繁华的街道。

  但他知道,这车水马龙的繁华只是假象,屠刀已悬于这座城市之上。

  抵达上海的第二天,杨立仁便开始频繁地与各方势力接触。

  法租界总巡、淞沪警备司令部的高级参谋、青帮的大佬……

  每一次会面的记录,每一份往来的密电,都由吴融亲手整理。

  这些文件,不再像南京时那样遮遮掩掩。

  它们被汇总在一个牛皮纸袋里,上面用红色的墨水,写着两个字——“清党”。

  吴融每天都在处理这些文件。

  《上海总工会主要负责人名单及活动规律报告》。

  《关于处置上海地区“异动分子”的若干预案》。

  《行动开始后各部队封锁区域划分图》。

  每一份文件,都在吴融面前,拼凑出一场血腥屠杀的完整面貌。

  他的双手,每天都在触摸这些即将决定数万人命运的死亡名单。

  他必须保持绝对的冷静,将每一个名字,每一个地点,每一个时间,都刻进自己的脑海。

  这天下午,杨立仁外出与黄金荣会面。

  办公室里只剩下吴融一个人。

  他正在整理一批刚从南京紧急送来的绝密档案,记录了全国各地“党内纯洁化”的准备工作。

  当他打开其中一份关于“紧急状态下工人纠察队武器收缴方案”的草案时。

  异变陡生!

  吴融的眼前,那块只有他能看见的系统光幕,毫无征兆地疯狂闪烁起来。

  光幕的颜色,从平日的淡蓝色,瞬间变成了刺眼的血红!

  【警告!警告!检测到极高风险事件!】

  【最高等级预警已触发!】

  一连串急促的警报音,直接在他脑内响起,振得他头皮发麻!

  这是系统自激活以来,从未有过的最高级别警报!

  吴融心脏骤然一紧,他立刻放下文件,目光死死盯住光幕。

  血红色的光幕上,一行行文字浮现,字迹是刺目的猩红。

  【预警类型:系统性、大规模、不可逆清洗行动。】

  【预警代号:四一二。】

  【核心地点:上海、南京、广州、武汉……】

  【行动目标:布尔什维克党人、左派国民党员、工会领袖、进步学生及相关同情者。】

  【预计爆发时间:72小时内。】

  【风险评估:灭顶之灾!

  红色力量将面临建立以来最惨重的打击!】

  【系统建议:宿主处于风暴核心,任何直接干预行为都将导致身份暴露,立刻死亡。

  请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尝试传递模糊预警!】

  “四一二”!

  虽然吴融早就知道这一天的到来,但当系统以如此惨烈的方式,将这场浩劫的倒计时拍在他脸上时,他还是感到了一股从骨髓里渗出的寒意。

  七十二小时!

  历史的屠刀,已经高高举起,只剩下最后三天的时间。

  前所未有的压力,攥住了吴融的心脏,让他呼吸一滞。

  他深知历史的洪流一旦形成,个人的力量何其渺小。

  但他不能什么都不做!

  哪怕只能多救一个人,多保留一颗革命的火种,他也必须去做!

  吴融猛地站起身,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

  大脑在飞速运转。

  直接联系上海的地下党组织?

  不行。

  他现在是杨立仁的心腹,一举一动都在无数双眼睛的监视之下。

  任何异常的接触,都等同于自杀。

  向南京的李强和陈默下令?

  他们远在南京,即便拿到了情报,也很难在这么短的时间内,通过层层封锁,将如此重大的预警,准确无误地送到上海党组织的手中。

  时间,太紧了。

  渠道,太少了。

  怎么办?

  到底该怎么办?

  吴融停下脚步,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他再次看向系统面板上的那句建议:“尝试传递模糊预警”。

  模糊预警……这四个字,点醒了他。

  他不需要将完整的计划全盘托出,那不现实,也太危险。

  他只需要送出几个关键词,组织里的人,自然会明白其中的分量!

  青帮、军队、收缴武器。

  这几个词组合在一起,足以让任何一个有经验的地下工作者,察觉到致命的危险。

  如何传递?

  吴融的目光,落在了办公桌上的一份《申报》上。

  报纸!

  利用报纸的分类广告栏,或者寻人启事,用暗语传递信息!

  这是当时地下工作者常用的联络方式之一。

  虽然有风险,但却是目前唯一可行的方法。

  吴融深吸一口气,心中有了决断。

  他立刻拿起内部电话,拨通了南京的号码。

  这是一个他之前与陈默约好的,绝对安全的紧急备用线路。

  电话响了三声,被接起。

  对面没有声音。

  “是我。”

  吴融的声音压得很低。

  “队长。”

  陈默的声音传来。

  “启动‘惊雷’方案。”

  吴融直接下令。

  “惊雷”,是他们事先约定的最高等级行动代号,意味着有足以颠覆局势的重大事件即将发生。

  电话那头的陈默,呼吸一滞。

  “明白!”

  “我需要你和李强,立刻做三件事。”

  吴融的语速快而不乱。

  “第一,陈默,利用你现在的所有权限,全面监听南京卫戍司令部、警察厅以及所有已知特务机关的通讯。

  我要知道他们每一分的兵力调动,每一个行动指令。”

  “第二,李强,立刻梳理你脑中所有关于‘清党’、‘清查’的文件,找出所有可疑的人事任免和物资调配记录,特别是武器弹药的流向。

  我要一份完整的潜在威胁名单。”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

  吴融停顿了一下,声音变得更加凝重,“想办法,用最快的速度,在上海的《申报》上,刊登一则寻人启事。”

  “启事内容是什么?”

  吴融看着窗外,一字一句地说道:

  “寻胞弟‘汪林’,见字速归。

  母病重,嘱汝‘青帮’勿信,‘戎装’勿亲,家中‘铁器’,务必藏深。

  兄‘立仁’。”

  电话那头,陈默将这二十几个字,死死地记在心里。

  他或许不明白所有暗语的含义,但他知道,这则看似普通的寻人启事,是队长在刀尖上,为组织送出的救命情报!

  汪林,是我党一位在上海牺牲的同志的名字。

  青帮,戎装(军队),铁器(武器),是直接的警告。

  而最后的落款,兄“立仁”,则是最精妙的一笔。

  既点明了危险来自杨立仁所代表的势力,又利用杨立仁的身份,为这则启事做了一层完美的伪装。

  “明白!

  保证完成任务!”

  陈默的声音带着决然。

  他放下电话,后背已是一片冰凉。

  他做完了自己能做的一切。

  剩下的,是与时间的赛跑,也是对同志们智慧的考验。

  他将用自己的方式,直面即将到来的血色黎明,为那风雨飘摇中的红色火种,争夺一线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