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阳谋对阳谋!杨立仁,你的棋子活了!-《黄埔刚毕业,系统逼我当谍战之王》

  南京,党务调查科。

  杨立仁办公室的窗帘拉得很严实。

  一盏台灯,在黑暗中划出一圈孤独的光。

  他将一份绝密电报扔在桌上。

  纸页的边缘,被他捏得有些卷曲。

  “报告长官……轰炸区域为空……”

  “未发现任何有价值目标……”

  “大部分炸弹,落在了空地上!”

  杨立仁脸上没有表情。

  他站起身,在光圈里踱步。

  皮鞋踩着地板,发出一下又一下的闷响。

  太干净了。

  整个行动,像一拳打在棉花上。

  敌人提前避开了所有打击点。

  仿佛手里有他的剧本。

  “天火”计划,参与者不超过五人。

  都是他亲自挑选的,忠诚无需怀疑。

  吴融?

  杨立仁停下脚步。

  他亲手把吴融送上了去上海的火车。

  最完美的不在场证明。

  那问题出在哪里?

  他的目光落在墙上的中国地图上。

  江西苏区那块红色,像一道丑陋的伤疤。

  情报,一定是在某个他不知道的环节,被送了出去。

  “咚、咚。”

  门被敲响。

  “进来。”

  林婉儿端着热茶走进来,脚步很轻。

  她把茶杯放在杨立仁手边。

  “处长,空军司令部送来的调查报告。”

  她递上一份文件。

  杨立仁拿起报告,快速扫过。

  纸上全是借口。

  “……目标区域气象突变,云层过厚……”

  “……侦察机遭遇不明无线电干扰……”

  “……判断为红军运气好……”

  杨立仁把报告摔在桌上。

  纸张散了一地。

  运气?

  他不信这个。

  他只信情报和子弹。

  这漏洞百出的解释,比承认情报泄露更让他心烦。

  说明泄密的人,层级很高。

  高到能让空军用这种可笑的理由来搪塞他。

  是谁?

  杨立仁的后背,感到一丝凉意。

  他像个在黑屋子里挥刀的人。

  不知道背后站着谁。

  更不知道下一刀会砍向哪里。

  “处长,吴科长已经抵达上海,入住了汇中饭店。”林婉儿低声说。

  “知道了。”

  杨立仁挥挥手。

  “你出去吧。”

  “是。”

  林婉儿带上门,把杨立仁和他的猜忌,一起锁进黑暗里。

  ……

  两天后,上海外滩,汇中饭店。

  大堂里铺着厚厚的波斯地毯。

  一个男人缓步走入。

  他穿着考究的三件套西装,戴着金丝眼镜。

  面容俊朗,气质沉静。

  他对酒店经理说了一句流利的德语。

  经理立刻亲自上前迎接。

  “欢迎您,霍夫曼先生。”

  “谢谢。”

  吴融,现在的身份是“阿尔伯特·霍夫曼”。

  一位来自瑞士银行的投资顾问。

  他的护照、银行流水,都无懈可击。

  【身份伪造功能已启动】

  【身份:阿尔伯特·霍夫曼】

  【背景:德裔瑞士籍,苏黎世联合银行高级代表】

  【消耗精神能量:100点】

  顶楼的豪华套房。

  吴融脱下外套,走到落地窗前。

  黄浦江上,轮船来来往往。

  他拿起房间的内线电话。

  “接洗衣房。”

  一个沉稳的声音传来。

  “您好,这里是洗衣房。”

  “我的衬衫,需要熨烫。”吴融说。

  “好的,先生。请问是哪种?”

  “领口绣着‘书库’图案的那件。”

  电话那头停顿了一秒。

  “明白,我马上到。”

  十分钟后,房门被敲响。

  李强穿着酒店员工制服,推着服务车进来。

  他一进门就反锁。

  “吴兄。”

  “书库。”

  李强从服务车夹层里,拿出一卷图纸。

  “汇丰银行安保路线图。三班岗,每班十二人,换岗误差不超过五秒。”

  他又拿出一个火柴盒大小的金属片。

  “微型窃听器,已经装在信贷部经理和英国大班的办公室。”

  李强语速很快,吐字清晰。

  像一台精密的机器。

  “做得好。”吴融看着图纸。

  “重点关注一个叫方德利的人。”

  “方德利?华人信贷经理?”李强有些意外,“他只是个中层。”

  “杨立仁的棋子,大多都放在不起眼的位置。”

  吴融的意识沉入系统。

  【启动‘人才洞察’。】

  他的目光扫过李强带来的人事档案。

  视线落在“方德利”的照片上。

  一行数据浮现。

  【姓名:方德利】

  【忠诚度:国民党军委会情报二处(75%),个人利益(25%)】

  【心理状态:高度承压,对被利用的现状极度不满,有被抛弃的危机感。】

  【策反突破口:不公正的待遇、对未来的恐惧。】

  【系统建议:此目标存在高度策反可能。成功率80%。】

  吴融的指尖,在方德利的名字上轻轻一点。

  一枚完美的棋子。

  他的脑中,《高级策反课程》的要点自动浮现。

  一个计划,开始成形。

  ……

  上海,汇丰银行年度慈善晚宴。

  水晶吊灯下,人影晃动。

  吴融端着一杯香槟,以“霍夫曼先生”的身份,在人群中穿行。

  他的目光,锁定在角落里一个人。

  方德利。

  他正陪着笑脸,给自己的英国上司史密斯,介绍一份信贷方案。

  “史密斯先生,这个方案,能为银行在纺织业多争取百分之二十的利润。”方德利的语气很谦卑。

  史密斯心不在焉地翻了两页。

  他把报告扔在旁边的桌上。

  “方,想法不错,但太激进了。”

  “我们是银行,不是冒险家。”

  这时,一个侍者端着托盘走过。

  侍者的脚步有些不稳,正好撞在史密斯身上。

  托盘上的红酒,眼看就要泼在史密斯昂贵的礼服上。

  方德利眼疾手快,一把将史密斯拉开。

  满满一杯红酒,结结实实地泼了他一身。

  暗红的酒液顺着他的白衬衫往下流。

  “哦!该死!”侍者满脸惊慌。

  “滚开!”史密斯厌恶地看了一眼狼狈的方德利。

  他又瞪了一眼侍者,整理了一下领结,转身就走。

  他甚至没跟方德利说一句话。

  方德利僵在原地。

  他手里还捏着那份被酒浸湿的报告。

  墨水晕开,像一滩干血。

  周围的人投来目光,有同情,也有嘲笑。

  他像个小丑,独自站在舞台中央。

  他默默走到阳台。

  晚风吹在他湿透的西装上,很冷。

  他摸出一根烟,点了好几次才点着。

  “史密斯先生,不太欣赏有才华的下属。”

  一个平静的声音,在他身后响起。

  方德利猛地回头。

  是那个备受瞩目的瑞士银行家,霍夫曼先生。

  吴融走到他身边,也靠着栏杆。

  “一个好的方案,需要一个懂得欣赏它的伯乐。”吴融看着楼下的车流。

  “更需要一个能让它实现的舞台。”

  方德利没说话,猛吸了一口烟。

  烟头的火星,在他眼前明明灭灭。

  “方先生。”吴融转过头,看着他。

  “我观察你很久了。”

  “你的才华,不应该只用来给别人挡酒。”

  吴融的每个字,都像小锤子,轻轻敲在方德利的心上。

  “一件工具,用得顺手时,主人会夸奖几句。”

  “一旦有了裂痕,或者有了新工具,它唯一的下场,就是被扔进垃圾堆。”

  方德利握着烟的手,开始发抖。

  “霍夫曼先生,我不明白你的意思。”他的声音有些沙哑。

  “你明白的。”

  吴融从口袋里拿出一张烫金的名片,递过去。

  “有些鸟,天生就不应该被关在笼子里。”

  他没有再多说,转身走回了宴会厅。

  留下方德利一个人,站在阳台的阴影里。

  方德利低下头。

  他看着手心那张冰凉的名片。

  上面只有一个名字“阿尔伯特·霍夫曼”。

  还有一个酒店房间的电话号码。

  他捏紧了名片。

  金属的边角,硌得他手心生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