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立仁的指尖,在那份嘉奖报告上轻轻划过。
“吴融”两个字,被他的指腹反复摩擦,墨迹都有些模糊。
周成被处决,委员长的怒火暂时平息。党务调查科的危机,解除了。
可他心里的危机,却刚刚开始。
他赢了官邸的审判,却输给了自己内心的那个“鬼”。
吴融递上的那把刀,太完美了,完美到让他不寒而栗。
这个人,能在所有人都陷入恐慌时,冷静地找到一个替罪羊。
这个人,能在短短时间内,就为这个替罪羊构建出一套无懈可击的罪证逻辑。
这份能力,已经超出了“优秀”的范畴。
这是鬼才。
一个不受控制的鬼才,比一万个敌人更可怕。
杨立仁站起身,走到窗边,看着楼下匆匆行走的手下们。
他不能杀吴融。
在南京杀掉一个刚刚立下“奇功”的副组长,无异于自掘坟墓。
但他必须让这颗棋子,离开自己的棋盘。
或者说,离开南京这张主棋盘。
他拿起电话。
“通知所有股级以上干部,十分钟后,到大会议室开会。”
……
党务调查科,大会议室。
空气里还残留着几天前那场“点名杀人”的血腥味和恐惧。
所有人都正襟危坐,低着头,连呼吸都小心翼翼。
大门被推开。
杨立仁走了进来,他的步子不快,但每一步都踩在所有人的心跳上。
他站到主位前,目光环视全场。
“‘净土’泄密案,已经告破。”
他的声音很平静,听不出喜怒。
“主犯周成,畏罪自杀。从犯十余人,已全部收押。”
他停顿了一下,看着台下众人。
“这次事件,暴露了我们内部存在严重的问题。
但同时,也涌现出了一批忠于党国、能力出众的栋梁。”
他的目光,缓缓移动,最终落在了情报一组的区域。
钱峰的身体瞬间绷紧。
“行动组钱峰组长,不畏艰险,彻夜追查,首功一件。”
钱峰立刻站起:“全赖处长指挥有方!”
“情报一组吴融副组长,”杨立仁的声音提高了一些,“临危不乱,洞察敏锐,为案件的迅速侦破,提供了决定性的方向。当记大功!”
吴融站起身,微微躬身。
“属下分内之事。”
杨立仁看着他,脸上第一次露出了近乎于“欣赏”的表情。
“很好。”
他示意两人坐下,然后话锋猛地一转。
“案子虽然破了,但国之忧患,远未结束!”
会议室的温度,再次降了下去。
“我们在江西焦头烂额,可诸位想过没有,在关外,在东北,帝国之虎狼,对我中华大地的觊觎,何曾停歇一日!”
“皇姑屯事件至今,东北局势堪忧!我们的情报工作,在东北,几乎是一片空白!”
“关东军的兵力部署,军火储备,战略动向……我们两眼一抹黑!委员长多次申斥,说我们党务调查科,是聋子,是瞎子!”
杨立仁一掌拍在桌上,发出沉闷的响声。
“国难当头,总要有人,去最危险的地方,为党国燃起第一把火!”
他的目光,再次变得锐利,锁定了吴融。
“我决定,成立‘东北对日特别行动组’,专职负责关外一切情报工作!”
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东北,那是什么地方?
那是关东军的地盘,是日本人的天下。
国民党的势力早就被连根拔起,派去的人,九死一生。
这根本不是任务,这是流放,是送死!
“这个组长,必须由我们调查科最顶尖的人才来担任。”
杨立仁一字一句,清晰地说道:
“吴融!”
全场死寂。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吴融身上。有同情,有幸灾乐祸,有不解。
杨立仁这是疯了吗?把一个刚刚立下大功的鬼才,扔到那种地方去?
“吴融同志,”杨立仁的语气变得恳切,
“你在黄埔时期,就对日军战术有过深入研究。
这次破案,又展现了你无与伦比的分析能力。
你是这个组长最合适,也是唯一的人选!”
“我给你最高权限!人、财、物,一路绿灯!
只要你能把东北这盘棋给我下活了,回来之后,我保你前程无量!”
一番话说得情真意切,冠冕堂皇。
釜底抽薪。
明升暗降。
所有人都听懂了。
吴融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自己的风纪扣。
他看着杨立仁,脸上没有一丝被“发配”的怨怼,也没有接到“重任”的激动。
只有平静。
“遵命,处长。”
三个字,掷地有声。
杨立仁看着吴融那张古井无波的脸,心中那股寒意,又一次升腾起来。
他本以为会看到不甘,看到愤怒,或者至少看到一丝迷茫。
可是什么都没有。
吴融接受了,接受得如此坦然。
杨立仁忽然觉得,自己不是在流放一个威胁,而是在放一头猛虎出笼。
……
会议结束,吴融回到办公室收拾个人物品。
林婉儿端着一杯咖啡进来,放到他桌上,动作流畅自然。
“吴副组长,这是您之前
“吴融”两个字,被他的指腹反复摩擦,墨迹都有些模糊。
周成被处决,委员长的怒火暂时平息。党务调查科的危机,解除了。
可他心里的危机,却刚刚开始。
他赢了官邸的审判,却输给了自己内心的那个“鬼”。
吴融递上的那把刀,太完美了,完美到让他不寒而栗。
这个人,能在所有人都陷入恐慌时,冷静地找到一个替罪羊。
这个人,能在短短时间内,就为这个替罪羊构建出一套无懈可击的罪证逻辑。
这份能力,已经超出了“优秀”的范畴。
这是鬼才。
一个不受控制的鬼才,比一万个敌人更可怕。
杨立仁站起身,走到窗边,看着楼下匆匆行走的手下们。
他不能杀吴融。
在南京杀掉一个刚刚立下“奇功”的副组长,无异于自掘坟墓。
但他必须让这颗棋子,离开自己的棋盘。
或者说,离开南京这张主棋盘。
他拿起电话。
“通知所有股级以上干部,十分钟后,到大会议室开会。”
……
党务调查科,大会议室。
空气里还残留着几天前那场“点名杀人”的血腥味和恐惧。
所有人都正襟危坐,低着头,连呼吸都小心翼翼。
大门被推开。
杨立仁走了进来,他的步子不快,但每一步都踩在所有人的心跳上。
他站到主位前,目光环视全场。
“‘净土’泄密案,已经告破。”
他的声音很平静,听不出喜怒。
“主犯周成,畏罪自杀。从犯十余人,已全部收押。”
他停顿了一下,看着台下众人。
“这次事件,暴露了我们内部存在严重的问题。
但同时,也涌现出了一批忠于党国、能力出众的栋梁。”
他的目光,缓缓移动,最终落在了情报一组的区域。
钱峰的身体瞬间绷紧。
“行动组钱峰组长,不畏艰险,彻夜追查,首功一件。”
钱峰立刻站起:“全赖处长指挥有方!”
“情报一组吴融副组长,”杨立仁的声音提高了一些,“临危不乱,洞察敏锐,为案件的迅速侦破,提供了决定性的方向。当记大功!”
吴融站起身,微微躬身。
“属下分内之事。”
杨立仁看着他,脸上第一次露出了近乎于“欣赏”的表情。
“很好。”
他示意两人坐下,然后话锋猛地一转。
“案子虽然破了,但国之忧患,远未结束!”
会议室的温度,再次降了下去。
“我们在江西焦头烂额,可诸位想过没有,在关外,在东北,帝国之虎狼,对我中华大地的觊觎,何曾停歇一日!”
“皇姑屯事件至今,东北局势堪忧!我们的情报工作,在东北,几乎是一片空白!”
“关东军的兵力部署,军火储备,战略动向……我们两眼一抹黑!委员长多次申斥,说我们党务调查科,是聋子,是瞎子!”
杨立仁一掌拍在桌上,发出沉闷的响声。
“国难当头,总要有人,去最危险的地方,为党国燃起第一把火!”
他的目光,再次变得锐利,锁定了吴融。
“我决定,成立‘东北对日特别行动组’,专职负责关外一切情报工作!”
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东北,那是什么地方?
那是关东军的地盘,是日本人的天下。
国民党的势力早就被连根拔起,派去的人,九死一生。
这根本不是任务,这是流放,是送死!
“这个组长,必须由我们调查科最顶尖的人才来担任。”
杨立仁一字一句,清晰地说道:
“吴融!”
全场死寂。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吴融身上。有同情,有幸灾乐祸,有不解。
杨立仁这是疯了吗?把一个刚刚立下大功的鬼才,扔到那种地方去?
“吴融同志,”杨立仁的语气变得恳切,
“你在黄埔时期,就对日军战术有过深入研究。
这次破案,又展现了你无与伦比的分析能力。
你是这个组长最合适,也是唯一的人选!”
“我给你最高权限!人、财、物,一路绿灯!
只要你能把东北这盘棋给我下活了,回来之后,我保你前程无量!”
一番话说得情真意切,冠冕堂皇。
釜底抽薪。
明升暗降。
所有人都听懂了。
吴融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自己的风纪扣。
他看着杨立仁,脸上没有一丝被“发配”的怨怼,也没有接到“重任”的激动。
只有平静。
“遵命,处长。”
三个字,掷地有声。
杨立仁看着吴融那张古井无波的脸,心中那股寒意,又一次升腾起来。
他本以为会看到不甘,看到愤怒,或者至少看到一丝迷茫。
可是什么都没有。
吴融接受了,接受得如此坦然。
杨立仁忽然觉得,自己不是在流放一个威胁,而是在放一头猛虎出笼。
……
会议结束,吴融回到办公室收拾个人物品。
林婉儿端着一杯咖啡进来,放到他桌上,动作流畅自然。
“吴副组长,这是您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