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失落的教鞭-《韩教官的专属小迷糊》

  夜深了,书桌上的台灯还亮着。林潇南对着电脑屏幕,手指悬在键盘上方,久久没有落下。文档标题是《关于优化中小学教师非教学任务负担的建议》,而正文,还是一片空白。

  旁边,摊开的是写了一半的教案,旁边堆着厚厚一摞需要手写填写的安全责任书、扶贫走访记录、心理健康排查表。电脑右下角,还有三个未完成的线上培训课程在闪烁提醒。

  她热爱站在讲台上的感觉,热爱看到学生们恍然大悟时亮起的眼神。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她的大部分时间都被这些与教学无关的琐事占据了。备课反而成了需要挤时间完成的“副业”。

  第二天清晨,林潇南眼下带着明显的青黑。吃早餐时,韩彻敏锐地注意到了她的疲惫。

  “昨晚又熬夜了?”

  “嗯,赶材料。”林潇南揉了揉太阳穴,声音有些沙哑。

  送她去学校的路上,韩彻透过后视镜看了她好几次。她靠在车窗上,闭目养神,连阿叙在儿童座椅上咿咿呀呀都无心理会。

  上午第三节课,也许是太累了,也许是积压的情绪到了临界点。当那个总爱插话的男生又一次用荒唐的问题打断教学时,林潇南突然感到一阵眩晕。

  “老师!蝴蝶到底会不会说英语啊?”那个男生嬉皮笑脸地问,显然还记得上次的“梗”。

  教室里响起窃笑声。若是平时,林潇南会耐心引导,但今天,她只觉得所有的声音都像针一样扎在神经上。

  她放下粉笔,深吸一口气,声音不大,却让全班瞬间安静:

  “如果你能把研究蝴蝶会不会说话的心思用在学习上,上次月考就不会不及格了。”

  话一出口,她就后悔了。那个男生的脸瞬间涨红,全班鸦雀无声。这不是她,她从来不会这样讽刺学生。

  午休时间,林潇南躲在教师休息室的角落,眼泪无声地滑落。年级组长找她谈话,委婉地提醒她要注意教育方式。而下午,她还要参加一个关于“校园文化建设迎检材料准备”的会议。

  她打开手机,看着托管中心发来的阿叙午睡的照片。小家伙抱着玩偶,睡得正香。她突然感到一阵刺痛——她把自己最耐心、最温柔的一面都给了工作和学生,回到家时,却常常疲惫得连给儿子讲故事的力气都没有。

  那天晚上,韩彻发现林潇南坐在书房里,对着空白的文档发呆,眼泪一滴滴落在键盘上。

  他什么都没问,只是走过去,从背后轻轻抱住她。

  “韩彻,”她的声音带着哭腔,“我不想当老师了。”

  这句话她说得很轻,却用尽了全身力气。这是她从小到大的梦想,是她引以为傲的职业。

  韩彻沉默地听着她倾诉——写不完的教案之外,还有翻不完的备课本检查,听不完的网课公开课,做不完的义务劳动、扶贫走访、各种迎检准备……

  “我明明是去教书的……”她把脸埋在他怀里,肩膀微微颤抖,“可现在,教学反而成了最不重要的事。”

  韩彻没有立刻安慰,也没有劝解。他只是轻轻拍着她的背,就像哄阿叙睡觉那样。

  等她情绪平复些,他才开口:“还记得我刚调去装备科的时候吗?”

  林潇南点点头。

  “那时候我觉得,不能在一线救火,当消防员还有什么意义。”他的声音低沉平稳,“但现在我明白了,守护的方式不止一种。”

  他擦去她的眼泪:“如果你真的累了,我们就休息。但如果你只是迷失了,我们一起找找回初心的路。”

  第二天是周六,韩彻把阿叙送到苏晴家,带着林潇南去了郊外。站在开阔的山坡上,望着远处连绵的群山,她感觉胸口的闷气稍稍散去。

  “也许……”她轻声说,“我可以尝试做线上教育?只专注于教学本身。”

  “或者开个工作室,”韩彻握住她的手,“教孩子们阅读和写作,就像你一直想做的那样。”

  风吹过她的发梢,带来青草的气息。她想起最初选择考教师资格证时,笔记本上写下的那句话:“愿以萤火,照亮童心。”

  也许离开体制不是放弃,而是换一种方式,找回那个纯粹热爱教学的自己。

  回家路上,林潇南靠在车窗上,看着窗外飞驰而过的风景。

  教育的形式可以改变,但初心不会。她知道,无论未来选择哪条路,身边这个男人都会陪她一起寻找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