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八人来到西南边陲的“盐井镇”。此地因盛产井盐而得名,镇外的盐井密密麻麻,卤水在阳光下泛着晶莹的光,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咸味。然而这咸香中,却藏着两大家族的积怨——镇东的白家与镇西的陆家,为了争夺最大的“自流井”,已经斗了三代人,近来更是水火不容,屡屡发生械斗。
“那自流井的卤水最浓,出盐率比别处高三成,谁占了它,就等于握住了镇里的钱袋子。”镇上的老盐工坐在盐堆旁,边晒盐边叹气,“前几日白家的人偷偷往陆家的盐井里投了石灰,陆家的人半夜就把白家的盐仓给烧了,再这么闹下去,怕是两家人都要家破人亡。”
白家现任家主白老爷子脾气火爆,手里握着镇里半数的盐商;陆家则由年轻的陆公子主事,心思活络,引进了新的熬盐法子,生意渐渐盖过白家。
八人抵达时,正赶上两家人在自流井旁对峙,白家子弟手持扁担,陆家护院挥舞着棍棒,眼看就要动手。
“都给我住手!”马嘉祺纵马上前,挡在中间,“不过一口盐井,值得你们拼得你死我活吗?”
白老爷子吹着胡子瞪眼:“这是我们两家的事,外人少管!”
陆公子却拱手道:“少侠说的是,只是白家屡屡挑衅,我们也不能坐以待毙。”
宋亚轩注意到自流井旁有一块石碑,上面刻着“同治三年,白陆合凿”的字样:“看来这口井本是两家合挖的,为何如今反目成仇?”
老盐工叹了口气:“说来也是冤孽。三十年前,白老爷子的儿子和陆公子的爹一起下井修井,结果井壁坍塌,两人都没上来。白老爷子说是陆家的人操作不当,陆家说是白家的人偷工减料,就这么结下了仇。”
八人决定查清当年的真相。他们找到当年参与修井的老工匠,老人已经卧床不起,听到询问,浑浊的眼睛亮了起来:“那天……是井绳断了……不是人的错……是绳子年久失修……两家的年轻人都想护住对方,结果一起掉下去了……”
原来当年的意外只是个悲剧,两个年轻人甚至在最后一刻还在互相推让求生的机会,只是两家长辈被悲伤与愤怒冲昏了头脑,才将仇恨延续至今。
八人将老工匠的话转告给白老爷子与陆公子,又带他们去看了那两位年轻人当年一起刻的盐井标尺,上面还留着两人的名字。
白老爷子看着标尺,老泪纵横:“我儿……他从小就护着陆家那小子……”
陆公子也红了眼眶:“我爹常说,白家哥哥比亲哥哥还亲……”
仇恨的坚冰在亲情与回忆中融化。两家人决定共同管理自流井,所得利润一半用于改善盐工待遇,一半用于修缮盐井,还在井旁立了块新碑,刻上“和为贵”三个字。
离开盐井镇时,盐工们正在晾晒新出的井盐,雪白的盐粒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空气中的咸味仿佛都带上了几分清甜。贺峻霖拿起一块盐晶,笑道:“这盐是咸的,可化解了恩怨,倒品出点回甘来。”
宋亚轩从怀中取出一个木雕,是一口小小的盐井,用盐井镇的青石刻成,井口还刻着一圈波纹,像是卤水在荡漾。他递给刁刁:“这盐井能滋养一方人,却也能滋生恩怨。就像这卤水,要经过提炼才能成盐,人心也要经过沉淀,才能明辨是非。”
刁刁接过木雕,指尖轻轻拂过井口的纹路,轻声道:“仇恨就像未提炼的卤水,又苦又涩,唯有放下,才能尝到生活的甘甜。”她抬头看向宋亚轩,眼中的笑意如同盐井的阳光,明亮而温暖。
马蹄声在盐田旁渐行渐远,自流井的水波在风中轻轻荡漾。八人知道,江湖的恩怨有时就像这盐井的卤水,看似无解,实则只需一点理解与宽容,便能沉淀出最纯粹的善意。他们的故事,也将如同这井盐的滋味,在岁月的酝酿中,留下咸淡相宜的印记。
“那自流井的卤水最浓,出盐率比别处高三成,谁占了它,就等于握住了镇里的钱袋子。”镇上的老盐工坐在盐堆旁,边晒盐边叹气,“前几日白家的人偷偷往陆家的盐井里投了石灰,陆家的人半夜就把白家的盐仓给烧了,再这么闹下去,怕是两家人都要家破人亡。”
白家现任家主白老爷子脾气火爆,手里握着镇里半数的盐商;陆家则由年轻的陆公子主事,心思活络,引进了新的熬盐法子,生意渐渐盖过白家。
八人抵达时,正赶上两家人在自流井旁对峙,白家子弟手持扁担,陆家护院挥舞着棍棒,眼看就要动手。
“都给我住手!”马嘉祺纵马上前,挡在中间,“不过一口盐井,值得你们拼得你死我活吗?”
白老爷子吹着胡子瞪眼:“这是我们两家的事,外人少管!”
陆公子却拱手道:“少侠说的是,只是白家屡屡挑衅,我们也不能坐以待毙。”
宋亚轩注意到自流井旁有一块石碑,上面刻着“同治三年,白陆合凿”的字样:“看来这口井本是两家合挖的,为何如今反目成仇?”
老盐工叹了口气:“说来也是冤孽。三十年前,白老爷子的儿子和陆公子的爹一起下井修井,结果井壁坍塌,两人都没上来。白老爷子说是陆家的人操作不当,陆家说是白家的人偷工减料,就这么结下了仇。”
八人决定查清当年的真相。他们找到当年参与修井的老工匠,老人已经卧床不起,听到询问,浑浊的眼睛亮了起来:“那天……是井绳断了……不是人的错……是绳子年久失修……两家的年轻人都想护住对方,结果一起掉下去了……”
原来当年的意外只是个悲剧,两个年轻人甚至在最后一刻还在互相推让求生的机会,只是两家长辈被悲伤与愤怒冲昏了头脑,才将仇恨延续至今。
八人将老工匠的话转告给白老爷子与陆公子,又带他们去看了那两位年轻人当年一起刻的盐井标尺,上面还留着两人的名字。
白老爷子看着标尺,老泪纵横:“我儿……他从小就护着陆家那小子……”
陆公子也红了眼眶:“我爹常说,白家哥哥比亲哥哥还亲……”
仇恨的坚冰在亲情与回忆中融化。两家人决定共同管理自流井,所得利润一半用于改善盐工待遇,一半用于修缮盐井,还在井旁立了块新碑,刻上“和为贵”三个字。
离开盐井镇时,盐工们正在晾晒新出的井盐,雪白的盐粒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空气中的咸味仿佛都带上了几分清甜。贺峻霖拿起一块盐晶,笑道:“这盐是咸的,可化解了恩怨,倒品出点回甘来。”
宋亚轩从怀中取出一个木雕,是一口小小的盐井,用盐井镇的青石刻成,井口还刻着一圈波纹,像是卤水在荡漾。他递给刁刁:“这盐井能滋养一方人,却也能滋生恩怨。就像这卤水,要经过提炼才能成盐,人心也要经过沉淀,才能明辨是非。”
刁刁接过木雕,指尖轻轻拂过井口的纹路,轻声道:“仇恨就像未提炼的卤水,又苦又涩,唯有放下,才能尝到生活的甘甜。”她抬头看向宋亚轩,眼中的笑意如同盐井的阳光,明亮而温暖。
马蹄声在盐田旁渐行渐远,自流井的水波在风中轻轻荡漾。八人知道,江湖的恩怨有时就像这盐井的卤水,看似无解,实则只需一点理解与宽容,便能沉淀出最纯粹的善意。他们的故事,也将如同这井盐的滋味,在岁月的酝酿中,留下咸淡相宜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