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落进紫薯糕-《爱吃紫薯糯米丸的刁刁的新书》

  立秋那天,文化馆飘着淡淡的桂花香。宋亚轩把新采的桂花撒在紫薯糕上,金黄的小花落在紫莹莹的糕体上,像撒了把碎星。马嘉祺端着刚沏好的桂花乌龙走进来,看她对着糕点拍照,忍不住说:“别拍了,再拍就凉了。”

  “要记录下来嘛,”她举起手机晃了晃,屏幕上是层层叠叠的紫薯糕,“这是今年第一份秋点,得存进文化馆的‘时光相册’里。”她忽然想起什么,“对了,下午有个亲子活动,教小朋友做桂花紫薯球,你负责揉面团?”

  “没问题,”马嘉祺把茶杯递过去,“不过得说好,揉坏了可别怪我。”他上次揉糯米面团时没掌握好力道,差点把盆底戳穿,被贺峻霖笑了好几天。

  亲子活动热闹非凡。孩子们围着桌子捏紫薯球,有的捏成歪歪扭扭的圆,有的干脆搓成长条,说是“紫薯蛇”。宋亚轩耐心地教他们团球,马嘉祺在旁边帮忙递馅料,偶尔被孩子的小手沾得满身紫薯泥,也只是笑着摇头。

  有个小男孩举着自己捏的球跑过来,奶声奶气地说:“马叔叔,我的球会滚!”说着就把球往地上放,眼看就要摔碎,马嘉祺眼疾手快地接住,笑着说:“这个球太调皮,得让它在烤箱里待一会儿,就乖了。”

  烤箱“叮”的一声响时,满屋子都是甜香。孩子们捧着自己做的紫薯球,脸上沾着紫薯泥,像群小花猫。宋亚轩举着相机拍照,镜头里,马嘉祺正帮一个小女孩擦掉嘴角的糕渣,阳光透过窗户落在他身上,温柔得像幅画。

  活动结束后,贺峻霖抱着剩下的紫薯糕啃,含糊不清地说:“亚轩姐,明年咱们搞个‘紫薯丰收节’吧,请个戏班子来,再搭个戏台子,肯定热闹。”

  “好啊,”宋亚轩笑着点头,“到时候让你唱压轴戏。”

  “别别别,”贺峻霖连忙摆手,“我还是负责拍照吧,马哥和亚轩姐合唱《紫薯谣》才合适。”

  马嘉祺没接话,只是默默把一块撒满桂花的紫薯糕放进宋亚轩手里。她咬了一口,桂花的香混着紫薯的甜在舌尖散开,忽然觉得,所谓秋天,就是桂花香里藏着的甜,是烤箱里慢慢膨胀的期待,是身边人递过来的那一块,刚好温热的紫薯糕。

  傍晚,两人坐在院子里的秋千上,分食最后一块紫薯糕。桂花落在他们发间,像藏了些细碎的秘密。宋亚轩靠在马嘉祺肩上,看着天边的晚霞说:“明年丰收节,我要做个超大的紫薯塔,层高就按咱们认识的年数算。”

  “好,”他轻轻应着,握住她的手,“我帮你搭架子,再在塔尖插面小旗子,写上‘我们的故事’。”

  晚风带着桂花香和紫薯的甜,吹过文化馆的窗棂,吹过爬满藤蔓的秋千架。这场关于紫薯的故事,还在继续生长,像秋日的稻穗,沉甸甸的,藏着数不清的甜。而那些未说出口的期待,早已融进彼此的眼神里,像,自然而然,甜得刚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