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市南巷的风裹着药香与尘土,吹动谢昭宁鬓边一缕碎发。她脚步未停,目光扫过街角那家半掩门扉的药铺,青霜紧随其后,呼吸微促。
“小姐,方才那人……真的就是他?”青霜压低声音,手指不自觉攥紧了油纸包的边缘。
谢昭宁没有回答,只是将琴匣往臂弯里收得更紧了些。袖中指尖轻颤,并非因惧,而是那股熟悉的微麻感自指腹蔓延上来——《心音谱》在靠近某种气息时总会如此,像春冰初裂,细响无声,却震得人心底发沉。
她走得极稳,每一步都落在青石接缝处,仿佛丈量着某种节奏。巷子深处有晾晒的粗布帘子垂落,遮住半边视线。就在她们穿过布帘阴影的刹那,瓦片轻响,不是风动。
谢昭宁猛地拽住青霜手腕,向后疾退三步。几乎同时,数道黑影从两侧屋檐跃下,刀光划破残阳,直逼二人咽喉。
“走!”谢昭宁低喝一声,反手将琴匣置于石阶之上,十指疾拨七弦。一段短促而隐秘的旋律悄然逸出——《乱息引》的起音如蛛丝般扩散,无形无相,却已触入敌人心神。
她闭目,耳听八方。五名黑衣人围拢而来,脚步交错,杀意翻涌。可在这纷乱情绪之中,唯有一股纯粹的冷意藏于左侧屋檐之下——不动如山,却蓄势待发。那是首领,尚未出手,却已锁定她的命门。
琴音微转,谢昭宁倏然睁眼,左手扬袖,一枚铜钱脱指而出,精准击中檐角瓦片。“铛”一声脆响,碎瓦坠地,引得右侧两名黑衣人本能侧首。
便是此刻。
她拉着青霜旋身疾退,踏进窄巷深处,背抵断墙。碎石硌着手肘,冷意透衣。黑衣人步步逼近,刀锋映着斜阳,泛出血一般的红。
“守住门户。”为首的黑衣人终于开口,声音沙哑如磨铁,话音未落,其余四人已呈合围之势压上。
谢昭宁十指再动,琴音骤急,不再是探察,而是扰敌。《乱息引》第二段层层推进,如潮水拍岸,冲击着敌人的心绪。一人脚步微滞,眼神恍惚;另一人猛然甩头,似要挣脱什么。
她知道,这已是极限。琴音能识破情绪,却不能替她挥剑。
就在包围即将合拢之际,一道玄色身影破空而来。
那人自高墙飞掠而下,落地无声,仅凭掌风便震开两名扑近的黑衣人。他立于谢昭宁身前,墨发未束,玉冠微斜,右眼角那道淡疤在暮色中若隐若现。
萧景珩。
他未拔剑,只抬手一拂,袖袍卷起劲风,逼退第三人。第四人横刀劈来,他侧身避过,反手扣住对方手腕,力道一折,刀刃落地。
“谁准你们动她?”
声音不高,却如寒刃入骨。最后一名黑衣人瞳孔骤缩,竟不由自主后退半步。
首领仍立于屋檐之下,沉默片刻,忽而抬手打出一道暗号。剩余三人迅速后撤,几个起落便消失在屋顶尽头。唯有那首领 linger 了一瞬,目光扫过谢昭宁怀中的琴匣,才纵身跃入暗巷,踪影全无。
巷中重归寂静。
谢昭宁靠在断墙上,胸口起伏,指尖仍搭在琴弦上,微微发烫。她望着萧景珩的背影,那玄色锦袍沾了尘灰,腰封上的蛟纹在暮色里黯淡了几分。
他缓缓转身,目光落在她手臂上——衣袖被划开一道口子,边缘渗出血丝,正顺着小臂缓缓滑落。
“伤了?”他问,声音比刚才低了许多。
谢昭宁摇头,“擦破而已。”
萧景珩不语,从袖中取出一方素帕,俯身替她包扎。动作极轻,仿佛怕碰碎什么。她没动,也没说话,只是看着他低垂的眼睫,在脸颊投下一小片阴影。
青霜蜷坐在墙角,喘息未定,手中那包桂花糕依旧紧紧攥着,油纸已被汗水浸出几处深痕。她抬头看向两人,嘴唇动了动,终究没敢出声。
“你怎么会来?”谢昭宁轻声问。
“玄影发现你离府时未带护卫。”萧景珩系好帕子,指尖无意擦过她腕间银铃,发出极细微的一响,“他报我时,你已在南巷。”
谢昭宁垂眸。她记得出发前确曾叮嘱青霜不必惊动他人,原想悄悄查探线索,不料……
“下次,别一个人来。”他说,语气沉稳,却不容置疑。
她抬眼看他,“可我必须来。”
“我知道。”他点头,“但你可以等我一起。”
风穿巷而过,吹起她半束的乌发。银铃又晃了一下,这次,是随着她的心跳。
远处巷口,一只青铜铃静静躺在尘土中,铃舌微晃,似有余音未绝。
萧景珩忽然皱眉,望向那铃。谢昭宁顺着他的视线看去,心头一紧——那铃的形制古旧,纹路繁复,与她在养父遗物中见过的前朝器物极为相似。
她刚欲上前查看,萧景珩却伸手拦住。
“别动。”他低声说,“它不该出现在这里。”
谢昭宁望着那只铃,指尖无意识抚过琴匣第七弦。那道裂痕仍在,昨夜还只是细若游丝,如今却似延伸了些许。
她忽然想起什么,“方才那首领……他看过我的琴匣。”
萧景珩神色一凛。
就在此时,青霜挣扎着站起身,声音发抖:“小姐……您的琴……”
谢昭宁低头,只见琴面之上,不知何时多了一道极细的划痕,从第三弦一直延伸至龙池边缘。那痕迹不深,却正好落在《心音谱》密文隐藏的位置。
她指尖轻触那道痕,心头微震——这不是普通的刀伤,而是以特定角度划出的记号,像是某种回应。
回应她的琴音。
萧景珩察觉她的异样,顺着她的目光看去,眉头越锁越紧。
“他们知道你是谁。”他说。
谢昭宁没有答话。她只是将琴匣轻轻抱回怀中,指节因用力而泛白。暮色四合,巷中灯火未明,街面寂静如死。
远处,那只青铜铃突然轻轻一晃,铃舌撞击内壁,发出一声极轻的“叮”。
“小姐,方才那人……真的就是他?”青霜压低声音,手指不自觉攥紧了油纸包的边缘。
谢昭宁没有回答,只是将琴匣往臂弯里收得更紧了些。袖中指尖轻颤,并非因惧,而是那股熟悉的微麻感自指腹蔓延上来——《心音谱》在靠近某种气息时总会如此,像春冰初裂,细响无声,却震得人心底发沉。
她走得极稳,每一步都落在青石接缝处,仿佛丈量着某种节奏。巷子深处有晾晒的粗布帘子垂落,遮住半边视线。就在她们穿过布帘阴影的刹那,瓦片轻响,不是风动。
谢昭宁猛地拽住青霜手腕,向后疾退三步。几乎同时,数道黑影从两侧屋檐跃下,刀光划破残阳,直逼二人咽喉。
“走!”谢昭宁低喝一声,反手将琴匣置于石阶之上,十指疾拨七弦。一段短促而隐秘的旋律悄然逸出——《乱息引》的起音如蛛丝般扩散,无形无相,却已触入敌人心神。
她闭目,耳听八方。五名黑衣人围拢而来,脚步交错,杀意翻涌。可在这纷乱情绪之中,唯有一股纯粹的冷意藏于左侧屋檐之下——不动如山,却蓄势待发。那是首领,尚未出手,却已锁定她的命门。
琴音微转,谢昭宁倏然睁眼,左手扬袖,一枚铜钱脱指而出,精准击中檐角瓦片。“铛”一声脆响,碎瓦坠地,引得右侧两名黑衣人本能侧首。
便是此刻。
她拉着青霜旋身疾退,踏进窄巷深处,背抵断墙。碎石硌着手肘,冷意透衣。黑衣人步步逼近,刀锋映着斜阳,泛出血一般的红。
“守住门户。”为首的黑衣人终于开口,声音沙哑如磨铁,话音未落,其余四人已呈合围之势压上。
谢昭宁十指再动,琴音骤急,不再是探察,而是扰敌。《乱息引》第二段层层推进,如潮水拍岸,冲击着敌人的心绪。一人脚步微滞,眼神恍惚;另一人猛然甩头,似要挣脱什么。
她知道,这已是极限。琴音能识破情绪,却不能替她挥剑。
就在包围即将合拢之际,一道玄色身影破空而来。
那人自高墙飞掠而下,落地无声,仅凭掌风便震开两名扑近的黑衣人。他立于谢昭宁身前,墨发未束,玉冠微斜,右眼角那道淡疤在暮色中若隐若现。
萧景珩。
他未拔剑,只抬手一拂,袖袍卷起劲风,逼退第三人。第四人横刀劈来,他侧身避过,反手扣住对方手腕,力道一折,刀刃落地。
“谁准你们动她?”
声音不高,却如寒刃入骨。最后一名黑衣人瞳孔骤缩,竟不由自主后退半步。
首领仍立于屋檐之下,沉默片刻,忽而抬手打出一道暗号。剩余三人迅速后撤,几个起落便消失在屋顶尽头。唯有那首领 linger 了一瞬,目光扫过谢昭宁怀中的琴匣,才纵身跃入暗巷,踪影全无。
巷中重归寂静。
谢昭宁靠在断墙上,胸口起伏,指尖仍搭在琴弦上,微微发烫。她望着萧景珩的背影,那玄色锦袍沾了尘灰,腰封上的蛟纹在暮色里黯淡了几分。
他缓缓转身,目光落在她手臂上——衣袖被划开一道口子,边缘渗出血丝,正顺着小臂缓缓滑落。
“伤了?”他问,声音比刚才低了许多。
谢昭宁摇头,“擦破而已。”
萧景珩不语,从袖中取出一方素帕,俯身替她包扎。动作极轻,仿佛怕碰碎什么。她没动,也没说话,只是看着他低垂的眼睫,在脸颊投下一小片阴影。
青霜蜷坐在墙角,喘息未定,手中那包桂花糕依旧紧紧攥着,油纸已被汗水浸出几处深痕。她抬头看向两人,嘴唇动了动,终究没敢出声。
“你怎么会来?”谢昭宁轻声问。
“玄影发现你离府时未带护卫。”萧景珩系好帕子,指尖无意擦过她腕间银铃,发出极细微的一响,“他报我时,你已在南巷。”
谢昭宁垂眸。她记得出发前确曾叮嘱青霜不必惊动他人,原想悄悄查探线索,不料……
“下次,别一个人来。”他说,语气沉稳,却不容置疑。
她抬眼看他,“可我必须来。”
“我知道。”他点头,“但你可以等我一起。”
风穿巷而过,吹起她半束的乌发。银铃又晃了一下,这次,是随着她的心跳。
远处巷口,一只青铜铃静静躺在尘土中,铃舌微晃,似有余音未绝。
萧景珩忽然皱眉,望向那铃。谢昭宁顺着他的视线看去,心头一紧——那铃的形制古旧,纹路繁复,与她在养父遗物中见过的前朝器物极为相似。
她刚欲上前查看,萧景珩却伸手拦住。
“别动。”他低声说,“它不该出现在这里。”
谢昭宁望着那只铃,指尖无意识抚过琴匣第七弦。那道裂痕仍在,昨夜还只是细若游丝,如今却似延伸了些许。
她忽然想起什么,“方才那首领……他看过我的琴匣。”
萧景珩神色一凛。
就在此时,青霜挣扎着站起身,声音发抖:“小姐……您的琴……”
谢昭宁低头,只见琴面之上,不知何时多了一道极细的划痕,从第三弦一直延伸至龙池边缘。那痕迹不深,却正好落在《心音谱》密文隐藏的位置。
她指尖轻触那道痕,心头微震——这不是普通的刀伤,而是以特定角度划出的记号,像是某种回应。
回应她的琴音。
萧景珩察觉她的异样,顺着她的目光看去,眉头越锁越紧。
“他们知道你是谁。”他说。
谢昭宁没有答话。她只是将琴匣轻轻抱回怀中,指节因用力而泛白。暮色四合,巷中灯火未明,街面寂静如死。
远处,那只青铜铃突然轻轻一晃,铃舌撞击内壁,发出一声极轻的“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