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书房内的烛火,被皇后那一句诛心之言震得轻轻摇曳,在明黄的墙壁上投下幢幢鬼影。
时间仿佛在这一刻被拉长,每一息都变得格外沉重。
萧承稷坐在龙案之后,那张往日里威严满满的脸上,血色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褪去。他握着朱笔的手,指节因为用力而泛出青白,手背上青筋暴起,像一条条盘踞的虬龙。
他想开口呵斥,想下令将这个疯妇拖出去乱棍打死,可喉咙里却像是被一团烧红的烙铁堵住,发不出半点声音。
那句“你真的……就那么无辜吗?”如同一根淬了剧毒的钢针,精准无误地刺入了他心中最深、最不愿为人所知的隐秘角落。
那是他作为帝王,午夜梦回时唯一的梦魇。
皇后看着他这副模样,脸上的笑容愈发凄凉,也愈发疯狂。她知道,她赌对了。她将自己最后的筹码,也是最致命的筹码,狠狠地砸在了这张牌桌上。
“陛下,怎么不说话了?”她的声音轻飘飘的,却带着一种刮骨的寒意,“您不是最爱贤妃妹妹了吗?不是为了她,这么多年都对臣妾冷眼相待吗?怎么如今臣妾要为您揭开她死亡的真相,您反倒怕了?”
她一步步向前,仪态尽失,发髻散乱,金步摇垂在颊边,随着她的动作一下下地晃动,敲打着殿内死一般的寂静。
“当年,贤妃妹妹查到了什么,您比谁都清楚!她拿着那份能动摇国本的证据,兴冲冲地要来告诉您,以为您会为她撑腰,为您的大业扫清障碍。可她不知道,她要扫清的障碍,恰恰是您最想留下的棋子!”
“您怕了!您怕边关不稳,怕那些手握重兵的将领寒心!所以您需要一个替罪羊,需要一把刀,去处理掉这个‘麻烦’!”
皇后的声音陡然拔高,尖利刺耳,她指着自己的心口,一字一顿地控诉。
“而臣妾,就是您选中的那把刀!您明里暗里地暗示臣妾,贤妃的存在会威胁到启儿的太子之位!您放任臣妾的嫉妒心滋长,看着臣妾一步步设下毒计,甚至……在最关键的时候,您还‘帮’了臣妾一把,不是吗?”
“萧承稷!你敢说,贤妃喝下那碗毒药的那晚,你宫里的太监总管,不是被你派去拖住了原本要去救她的太医?!”
这最后一句质问,如同平地惊雷,在御书房内轰然炸响。
“住口!”
萧承稷终于从那短暂的失神中挣脱出来,他猛地一拍龙案,上面的奏折和笔墨被震得跳了起来。他的双目赤红,里面布满了血丝,那是一种被揭穿了最不堪的秘密后,恼羞成怒的疯狂。
“来人!给朕把这个妖言惑众的疯妇拖下去!堵上她的嘴!快!”
他的声音因为极致的愤怒而变得嘶哑,甚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殿外的侍卫闻声冲了进来,但看到殿内这剑拔弩张,犹如人间炼狱般的场景,一时间竟有些迟疑,不知该从何下手。
皇后看着冲进来的侍卫,不退反进,笑得眼泪都流了出来。
“哈哈哈哈!恼羞成怒了?萧承稷,你杀了我,也堵不住悠悠众口!你以为你做的那些事,就真的天衣无缝吗?你骗得了天下人,骗得了你自己吗?”
她状若疯魔,却又无比清醒,每一个字都像是一记重锤,狠狠砸在萧承稷的帝王尊严上。
一直沉默不语的萧云庭,此刻终于缓缓抬起了眼。
他的目光平静得有些可怕,没有愤怒,没有悲伤,只有一片深不见底的寒潭。他静静地看着自己的父皇,看着他暴怒之下,眼神深处那一闪而过的慌乱与恐惧。
那一丝慌乱,比皇后那一万句控诉,都更加有力。
原来……是这样吗?
原来他敬爱了那么多年的父皇,在他母妃的死因上,扮演了这样一个不光彩的角色。
他不是凶手,却胜似凶手。
他为了所谓的皇权稳固,默许甚至纵容了这一切的发生。
那么多年来,父皇表现出的对母妃的深情怀念,那些在母妃忌日里流下的眼泪,难道全都是假的?全都是演给别人看的一场戏?
一股彻骨的寒意,从萧云庭的脚底,瞬间窜遍了四肢百骸。
他忽然觉得,这富丽堂皇的御书房,竟比北地的冰原还要冷。
他放在身侧的手,不自觉地收紧,指尖触碰到腰间悬挂的一块狼牙。那是拓跋烈离开前,硬塞给他的。狼牙的尖端温润,带着那个人的体温,仿佛隔着千山万水,依然能传递来一丝暖意和力量。
若是阿烈在这里,他会怎么做?
萧云庭的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拓跋烈那双永远明亮而坦荡的眼睛。那个男人,爱憎分明,快意恩仇,从不屑于用阴谋诡计去掩饰自己的目的。
他会用最直接的方式,撕开所有的伪装,让真相大白于天下。
一瞬间,萧云庭心中的迷茫与冰冷,被一股灼热的念头所取代。
他不能就这么算了。
为了枉死的母亲,也为了……不辜负那个远方之人的期望。
他要亲手,将这层包裹在皇权之上的、肮脏的遮羞布,一点一点地扯下来。
“父皇。”
就在侍卫们不知所措,准备上前强行架走皇后的时候,萧云庭开口了。
他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了每个人的耳中,带着一种不容忽视的力量,让所有人的动作都为之一顿。
萧承稷猛地转头看向他,赤红的眼睛里充满了警告和压迫:“云庭!这里没你的事!退下!”
萧云庭没有退。
他缓步上前,走到了大殿中央,对着龙案后的萧承稷,深深地行了一礼。
“父皇,请暂息雷霆之怒。”
他直起身,目光平静地迎上萧承稷的视线,不卑不亢。
“儿臣以为,皇后娘娘今日所言,事关母妃清誉,事关皇家颜面,更事关父皇您的圣名。此事,不应如此草草了之。”
萧承稷的胸口剧烈地起伏着,他指着萧云庭,手指都在发抖:“你……你这是什么意思?难道你也信了这个疯妇的胡言乱语?!”
“儿臣不敢。”萧云庭的声音依旧平稳,“儿臣只信证据。皇后所言是真是假,一查便知。若她是污蔑,正好可以还父皇一个清白,让她死得明明白白。可若……若其中真有隐情……”
他没有再说下去,但话里的意思,已经再明白不过。
这番话,他说得极为巧妙。表面上是为了查明真相,还父皇清白,实则却是将了萧承稷一军。
查,还是不查?
查,就等于承认了皇帝对这件事心存疑虑,等于将自己置于被审视的位置。一旦查出什么,他这个皇帝的威严何在?他那深情人设,岂不是成了一个天大的笑话?
不查,则更是坐实了心中有鬼。今天在场的人,哪个不是人精?皇后这番话,已经在所有人心底种下了一根刺。若强行压下,这根刺只会越扎越深,日后必成大患。更重要的是,他将如何面对萧云庭?这个他如今唯一可以倚仗的儿子,他们父子之间,将产生一道无法弥补的裂痕。
萧承稷死死地盯着萧云庭,他从这个儿子的眼中,看到了一种他从未见过的东西。
那不是孺慕,不是敬畏,而是一种近乎平等的审视。
他忽然意识到,眼前的萧云庭,早已不是那个可以任由他摆布的废王了。他在北地经历的一切,已经将他磨砺成了一把锋利无比的刀,一把……甚至敢于对准自己的刀。
“放肆!”萧承稷色厉内荏地咆哮道,“贤妃一案,当年早已由三司会审,盖棺定论!皇后谋害皇嗣,毒杀宫妃,证据确凿!岂容你在此置喙!你是要为了一个疯妇,质疑朕的决断,质疑大周的律法吗?!”
他试图用皇权和孝道来压制萧云庭。
然而,萧云庭只是静静地看着他,再次开口,声音里带上了一丝几不可闻的悲凉。
“父皇,儿臣并非质疑律法,只是想为母妃求一个真正的公道。当年三司会审,审的是皇后如何下毒,却从未深究过,皇后为何要下毒。如今皇后亲口说出缘由,难道我们不应该听一听,查一查吗?”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一旁已经吓得面无人色,瘫软如泥的萧云启。
“父皇,今日之事,起因是太子构陷儿臣。如今真相大白,皇后与太子罪责难逃。但若皇后所言属实,那么这桩罪孽的源头,又在何处?儿臣恳请父皇,彻查当年贤妃旧案,并以此为由,暂缓对皇后和太子的处置。”
“在真相水落石出之前,他们……还不能死。至少,皇后不能。”
这才是萧云庭的真正目的。
他要保下皇后这条命,从她嘴里,撬出更多关于当年的秘密。
萧承稷气得浑身发抖,他万万没想到,自己会被儿子逼到如此境地。他看着萧云庭那张与贤妃有七分相似的脸,看着那双清澈却又锐利的眼睛,心中竟生出了一丝寒意。
他知道,他今天若是不答应,他与这个儿子之间,便再无转圜的余地。
而皇后,这个疯子,她已经把一切都豁出去了。她看着眼前的父子对峙,忽然又笑了起来。
“萧云庭,你倒真是你母亲的好儿子。比我这个……亲手养大的废物,强多了。”
她的目光转向萧云启,充满了无尽的失望与鄙夷。
萧云启被她看得一个哆嗦,再次拼命磕头:“父皇!父皇明鉴啊!儿臣真的是被冤枉的!都是她!都是这个毒妇逼儿臣的!”
这哭喊声,在此刻显得如此的苍白而可笑。
萧承稷闭上了眼睛,长长地吸了一口气,再睁开时,眼中的暴怒已经褪去,只剩下无尽的疲惫和阴沉。
他知道,他没得选了。
“好……好……好……”他一连说了三个“好”字,声音沙哑得像是被砂纸磨过,“朕就如你所愿!”
他看向萧云庭,眼神复杂难明。
“传朕旨意!”
殿内所有人,包括皇后,都安静了下来。
“皇后柳氏,言行无状,德不配位,着……废去后位,打入冷宫,无朕旨意,终身不得出!”
“太子萧云启,心性歹毒,构陷手足,不堪为储君,着……废黜太子之位,圈禁于东宫,严加看管!”
“至于贤妃旧案……”萧承稷的声音顿了顿,目光沉沉地落在萧云庭身上,“着大理寺、刑部、都察院重组三司,即日重启调查!由……靖王萧云庭,从旁监察!”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
让萧云庭这个受害者之子,去监察自己母亲的案子,这其中所代表的意义,不言而喻。
这是皇帝的妥协,也是一种试探,更是一种无声的警告。
萧云庭心中一片清明,他跪下领旨:“儿臣,遵旨。”
旨意已下,侍卫们立刻上前,一边两个,分别架住了已经失魂落魄的皇后和瘫软在地的萧云启。
萧云启还在徒劳地哭喊着“父皇饶命”,声音越来越远,直至消失。
而皇后,却出奇的安静。
她没有挣扎,也没有再叫骂。在被拖到殿门口的时候,她忽然挣脱了侍卫的钳制,猛地回过头,目光死死地锁定了萧云庭。
她的脸上,没有了疯狂,没有了怨毒,只有一种诡异的平静。
“萧云庭,”她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到了他的耳中,“想知道真相,就去长春宫。”
“你母亲的梳妆台下,有她留给你……最后的‘礼物’。”
时间仿佛在这一刻被拉长,每一息都变得格外沉重。
萧承稷坐在龙案之后,那张往日里威严满满的脸上,血色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褪去。他握着朱笔的手,指节因为用力而泛出青白,手背上青筋暴起,像一条条盘踞的虬龙。
他想开口呵斥,想下令将这个疯妇拖出去乱棍打死,可喉咙里却像是被一团烧红的烙铁堵住,发不出半点声音。
那句“你真的……就那么无辜吗?”如同一根淬了剧毒的钢针,精准无误地刺入了他心中最深、最不愿为人所知的隐秘角落。
那是他作为帝王,午夜梦回时唯一的梦魇。
皇后看着他这副模样,脸上的笑容愈发凄凉,也愈发疯狂。她知道,她赌对了。她将自己最后的筹码,也是最致命的筹码,狠狠地砸在了这张牌桌上。
“陛下,怎么不说话了?”她的声音轻飘飘的,却带着一种刮骨的寒意,“您不是最爱贤妃妹妹了吗?不是为了她,这么多年都对臣妾冷眼相待吗?怎么如今臣妾要为您揭开她死亡的真相,您反倒怕了?”
她一步步向前,仪态尽失,发髻散乱,金步摇垂在颊边,随着她的动作一下下地晃动,敲打着殿内死一般的寂静。
“当年,贤妃妹妹查到了什么,您比谁都清楚!她拿着那份能动摇国本的证据,兴冲冲地要来告诉您,以为您会为她撑腰,为您的大业扫清障碍。可她不知道,她要扫清的障碍,恰恰是您最想留下的棋子!”
“您怕了!您怕边关不稳,怕那些手握重兵的将领寒心!所以您需要一个替罪羊,需要一把刀,去处理掉这个‘麻烦’!”
皇后的声音陡然拔高,尖利刺耳,她指着自己的心口,一字一顿地控诉。
“而臣妾,就是您选中的那把刀!您明里暗里地暗示臣妾,贤妃的存在会威胁到启儿的太子之位!您放任臣妾的嫉妒心滋长,看着臣妾一步步设下毒计,甚至……在最关键的时候,您还‘帮’了臣妾一把,不是吗?”
“萧承稷!你敢说,贤妃喝下那碗毒药的那晚,你宫里的太监总管,不是被你派去拖住了原本要去救她的太医?!”
这最后一句质问,如同平地惊雷,在御书房内轰然炸响。
“住口!”
萧承稷终于从那短暂的失神中挣脱出来,他猛地一拍龙案,上面的奏折和笔墨被震得跳了起来。他的双目赤红,里面布满了血丝,那是一种被揭穿了最不堪的秘密后,恼羞成怒的疯狂。
“来人!给朕把这个妖言惑众的疯妇拖下去!堵上她的嘴!快!”
他的声音因为极致的愤怒而变得嘶哑,甚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殿外的侍卫闻声冲了进来,但看到殿内这剑拔弩张,犹如人间炼狱般的场景,一时间竟有些迟疑,不知该从何下手。
皇后看着冲进来的侍卫,不退反进,笑得眼泪都流了出来。
“哈哈哈哈!恼羞成怒了?萧承稷,你杀了我,也堵不住悠悠众口!你以为你做的那些事,就真的天衣无缝吗?你骗得了天下人,骗得了你自己吗?”
她状若疯魔,却又无比清醒,每一个字都像是一记重锤,狠狠砸在萧承稷的帝王尊严上。
一直沉默不语的萧云庭,此刻终于缓缓抬起了眼。
他的目光平静得有些可怕,没有愤怒,没有悲伤,只有一片深不见底的寒潭。他静静地看着自己的父皇,看着他暴怒之下,眼神深处那一闪而过的慌乱与恐惧。
那一丝慌乱,比皇后那一万句控诉,都更加有力。
原来……是这样吗?
原来他敬爱了那么多年的父皇,在他母妃的死因上,扮演了这样一个不光彩的角色。
他不是凶手,却胜似凶手。
他为了所谓的皇权稳固,默许甚至纵容了这一切的发生。
那么多年来,父皇表现出的对母妃的深情怀念,那些在母妃忌日里流下的眼泪,难道全都是假的?全都是演给别人看的一场戏?
一股彻骨的寒意,从萧云庭的脚底,瞬间窜遍了四肢百骸。
他忽然觉得,这富丽堂皇的御书房,竟比北地的冰原还要冷。
他放在身侧的手,不自觉地收紧,指尖触碰到腰间悬挂的一块狼牙。那是拓跋烈离开前,硬塞给他的。狼牙的尖端温润,带着那个人的体温,仿佛隔着千山万水,依然能传递来一丝暖意和力量。
若是阿烈在这里,他会怎么做?
萧云庭的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拓跋烈那双永远明亮而坦荡的眼睛。那个男人,爱憎分明,快意恩仇,从不屑于用阴谋诡计去掩饰自己的目的。
他会用最直接的方式,撕开所有的伪装,让真相大白于天下。
一瞬间,萧云庭心中的迷茫与冰冷,被一股灼热的念头所取代。
他不能就这么算了。
为了枉死的母亲,也为了……不辜负那个远方之人的期望。
他要亲手,将这层包裹在皇权之上的、肮脏的遮羞布,一点一点地扯下来。
“父皇。”
就在侍卫们不知所措,准备上前强行架走皇后的时候,萧云庭开口了。
他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了每个人的耳中,带着一种不容忽视的力量,让所有人的动作都为之一顿。
萧承稷猛地转头看向他,赤红的眼睛里充满了警告和压迫:“云庭!这里没你的事!退下!”
萧云庭没有退。
他缓步上前,走到了大殿中央,对着龙案后的萧承稷,深深地行了一礼。
“父皇,请暂息雷霆之怒。”
他直起身,目光平静地迎上萧承稷的视线,不卑不亢。
“儿臣以为,皇后娘娘今日所言,事关母妃清誉,事关皇家颜面,更事关父皇您的圣名。此事,不应如此草草了之。”
萧承稷的胸口剧烈地起伏着,他指着萧云庭,手指都在发抖:“你……你这是什么意思?难道你也信了这个疯妇的胡言乱语?!”
“儿臣不敢。”萧云庭的声音依旧平稳,“儿臣只信证据。皇后所言是真是假,一查便知。若她是污蔑,正好可以还父皇一个清白,让她死得明明白白。可若……若其中真有隐情……”
他没有再说下去,但话里的意思,已经再明白不过。
这番话,他说得极为巧妙。表面上是为了查明真相,还父皇清白,实则却是将了萧承稷一军。
查,还是不查?
查,就等于承认了皇帝对这件事心存疑虑,等于将自己置于被审视的位置。一旦查出什么,他这个皇帝的威严何在?他那深情人设,岂不是成了一个天大的笑话?
不查,则更是坐实了心中有鬼。今天在场的人,哪个不是人精?皇后这番话,已经在所有人心底种下了一根刺。若强行压下,这根刺只会越扎越深,日后必成大患。更重要的是,他将如何面对萧云庭?这个他如今唯一可以倚仗的儿子,他们父子之间,将产生一道无法弥补的裂痕。
萧承稷死死地盯着萧云庭,他从这个儿子的眼中,看到了一种他从未见过的东西。
那不是孺慕,不是敬畏,而是一种近乎平等的审视。
他忽然意识到,眼前的萧云庭,早已不是那个可以任由他摆布的废王了。他在北地经历的一切,已经将他磨砺成了一把锋利无比的刀,一把……甚至敢于对准自己的刀。
“放肆!”萧承稷色厉内荏地咆哮道,“贤妃一案,当年早已由三司会审,盖棺定论!皇后谋害皇嗣,毒杀宫妃,证据确凿!岂容你在此置喙!你是要为了一个疯妇,质疑朕的决断,质疑大周的律法吗?!”
他试图用皇权和孝道来压制萧云庭。
然而,萧云庭只是静静地看着他,再次开口,声音里带上了一丝几不可闻的悲凉。
“父皇,儿臣并非质疑律法,只是想为母妃求一个真正的公道。当年三司会审,审的是皇后如何下毒,却从未深究过,皇后为何要下毒。如今皇后亲口说出缘由,难道我们不应该听一听,查一查吗?”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一旁已经吓得面无人色,瘫软如泥的萧云启。
“父皇,今日之事,起因是太子构陷儿臣。如今真相大白,皇后与太子罪责难逃。但若皇后所言属实,那么这桩罪孽的源头,又在何处?儿臣恳请父皇,彻查当年贤妃旧案,并以此为由,暂缓对皇后和太子的处置。”
“在真相水落石出之前,他们……还不能死。至少,皇后不能。”
这才是萧云庭的真正目的。
他要保下皇后这条命,从她嘴里,撬出更多关于当年的秘密。
萧承稷气得浑身发抖,他万万没想到,自己会被儿子逼到如此境地。他看着萧云庭那张与贤妃有七分相似的脸,看着那双清澈却又锐利的眼睛,心中竟生出了一丝寒意。
他知道,他今天若是不答应,他与这个儿子之间,便再无转圜的余地。
而皇后,这个疯子,她已经把一切都豁出去了。她看着眼前的父子对峙,忽然又笑了起来。
“萧云庭,你倒真是你母亲的好儿子。比我这个……亲手养大的废物,强多了。”
她的目光转向萧云启,充满了无尽的失望与鄙夷。
萧云启被她看得一个哆嗦,再次拼命磕头:“父皇!父皇明鉴啊!儿臣真的是被冤枉的!都是她!都是这个毒妇逼儿臣的!”
这哭喊声,在此刻显得如此的苍白而可笑。
萧承稷闭上了眼睛,长长地吸了一口气,再睁开时,眼中的暴怒已经褪去,只剩下无尽的疲惫和阴沉。
他知道,他没得选了。
“好……好……好……”他一连说了三个“好”字,声音沙哑得像是被砂纸磨过,“朕就如你所愿!”
他看向萧云庭,眼神复杂难明。
“传朕旨意!”
殿内所有人,包括皇后,都安静了下来。
“皇后柳氏,言行无状,德不配位,着……废去后位,打入冷宫,无朕旨意,终身不得出!”
“太子萧云启,心性歹毒,构陷手足,不堪为储君,着……废黜太子之位,圈禁于东宫,严加看管!”
“至于贤妃旧案……”萧承稷的声音顿了顿,目光沉沉地落在萧云庭身上,“着大理寺、刑部、都察院重组三司,即日重启调查!由……靖王萧云庭,从旁监察!”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
让萧云庭这个受害者之子,去监察自己母亲的案子,这其中所代表的意义,不言而喻。
这是皇帝的妥协,也是一种试探,更是一种无声的警告。
萧云庭心中一片清明,他跪下领旨:“儿臣,遵旨。”
旨意已下,侍卫们立刻上前,一边两个,分别架住了已经失魂落魄的皇后和瘫软在地的萧云启。
萧云启还在徒劳地哭喊着“父皇饶命”,声音越来越远,直至消失。
而皇后,却出奇的安静。
她没有挣扎,也没有再叫骂。在被拖到殿门口的时候,她忽然挣脱了侍卫的钳制,猛地回过头,目光死死地锁定了萧云庭。
她的脸上,没有了疯狂,没有了怨毒,只有一种诡异的平静。
“萧云庭,”她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到了他的耳中,“想知道真相,就去长春宫。”
“你母亲的梳妆台下,有她留给你……最后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