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王府门外,风雪依旧。
礼部侍郎崔远站在廊下,身上那件官袍被风吹得猎猎作响,他却站得笔直,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关切与焦急,丝毫不见被拒之门外的恼怒。
王府的亲兵传完话,便紧闭了大门,将这位京城来的天使,连同他身后的仪仗队,一并隔绝在外。
“大人,这七皇子也太不识抬举了!您代表的可是陛下天恩,他竟敢称病不见,这分明是抗旨!”一名随行的官员压低声音,愤愤不平。
崔远抬起手,制止了他的话。
他望着紧闭的朱漆大门,嘴角反而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意。
“住口。殿下身体抱恙,乃是头等大事。圣上派我等前来,为的便是安抚殿下,岂能因这些繁文缛节,惊扰了殿下清修?”
他声音不大,却足以让周围所有人都听得清清楚楚。
“殿下的病,就是我们的事。来人!”崔远转身,对着自己的随从高声吩咐,“将陛下御赐的千年参、雪顶莲,还有各色名贵药材,即刻送入府中,交由殿下的人调理。另外,传话进去,就说随行的太医乃是圣手,愿为殿下诊治,分忧解难。”
他这番话说得滴水不漏,既彰显了皇恩浩荡,又表达了自己作为臣子的体恤,任谁也挑不出半点错处。
一个时辰后,王府书房。
王伯将一个锦盒放在萧云庭面前的桌案上,打开盒盖,一股奇异的药香混合着冷冽的空气,弥漫开来。
盒中,是一支形态饱满、须根清晰的老山参。
“殿下,崔远的人送来了三大车的药材,指明了要给您补身子。还留下了一名随行的大夫,说是方便随时为您诊脉。”王伯的声音沉稳,眼神却透着警惕。
萧云庭没有去看那支人参,他的目光落在一旁已经被分拣开来的几味药材上。
“王伯,你看看这些东西,有什么门道吗?”
王伯捻起一株通体漆黑、形状古怪的草药,凑到鼻尖轻嗅,又用指甲刮下一点粉末,放在舌尖尝了尝。
片刻后,他的脸色微微变了。
“殿下,此物名为『枯荣散』。”
“哦?是何物?”萧云庭问道,语气平静。
“是一种极为阴损的慢性毒药。它本身不会致命,但会不断侵蚀人的生机与气血,让服用者日渐衰弱,精神萎靡,外在的脉象与症状,与久病体虚、心力交瘁之症一般无二。寻常大夫,绝难分辨。”
王伯顿了顿,继续说道:“最歹毒的是,此物若与大补之物,如这千年参一同服用,非但不能中和其毒性,反而会火上浇油,加速生机的流逝。不出三月,人就会油尽灯枯,外人看来,只会觉得是虚不受补,病入膏肓,神仙难救。”
书房内,空气安静下来。
好一条毒计。
崔远送来的不是药,是催命符。他甚至连借口都想好了,七皇子是自己“虚不受补”死的,与任何人无关。
“他留下的大夫,想必就是来监督我,确保我把这些‘好东西’都吃下去的吧。”萧云庭的语气里听不出一丝波澜。
“殿下英明。”
萧云庭拿起那株『枯荣散』,放在眼前端详。
“王伯,这毒,你能解吗?”
“能解。”王伯的回答简单而有力,“不仅能解,老奴还能让它……为我们所用。”
萧云庭的眼中闪过一丝光芒:“怎么说?”
“殿下若信得过老奴,老奴可以此物为药引,配上一剂猛药。服下后,可让殿下在短时间内呈现出气血逆行、肺腑受损的假象,甚至……可以咳血。但对身体,并无大碍,只需静养两日便可恢复。”
萧云庭笑了。
他要演一出戏,崔远就把最重要的道具送上了门。
“好。就这么办。”萧云庭站起身,“你去安排吧。让崔远留下的大夫‘亲眼’看着你把药材入锅。记住,要表现得感恩戴德,诚惶诚恐。”
“是,殿下。”
“另外,传话出去,就说我喝了御赐的汤药,精神好了些许,明日午时,想请崔侍郎入府一叙,当面感谢天恩。”
王伯眼中闪过一丝讶异,但没有多问,躬身领命而去。
萧云庭走到窗边,看着外面灰沉沉的天。
崔远,你这条毒蛇,既然已经探出了头,就别想再缩回去了。你想看戏,我便演给你看。只是这戏的结局,恐怕不会是你想要的。
……
翌日,午时。
凉州王府,萧云庭的卧房。
崔远在小安子的引领下,踏入了这间传说中废王养病的房间。
房间里光线昏暗,窗户被厚厚的帘子遮挡着,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重得化不开的药味,混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颓败气息。
萧云庭半靠在床头,身上穿着一件宽大的素色寝衣,头发未束,随意地披散在肩头。
不过一夜未见,他整个人像是被抽走了精气神,脸色苍白得没有一丝血色,眼下是浓重的青黑,嘴唇干裂,唯有那双眼睛,在昏暗中亮得有些吓人,带着一种病态的、神经质的光。
“咳咳……咳……”
看到崔远进来,萧云庭便剧烈地咳嗽起来,身体蜷缩着,瘦削的肩膀不住地颤抖。
“殿下!”崔远连忙上前几步,脸上堆满了关切,“您这是怎么了?快躺下,快躺下!是下官的不是,不该来打扰您静养!”
他嘴上说着,眼睛却在不动声色地打量着萧云庭的反应和四周的环境。
“是你……”萧云庭抬起头,眼神涣散地看了他半晌,才认出他来,“你是……父皇派来的……崔侍郎?”
“正是下官。”崔远躬身道,“陛下听闻殿下凤体染恙,心中万分焦急,特派下官前来探望,并送来些许药材。昨日见殿下病情沉重,下官彻夜难安。今日听闻殿下好转,这才敢登门拜见。”
“好转?”萧云庭忽然低声笑了起来,笑声嘶哑,听起来格外刺耳,“是啊,好转了……喝了父皇送来的药,能不好转吗?咳咳咳……”
他一边笑一边咳,眼中竟泛起了泪光。
“崔大人,你告诉我,父皇他……是不是还记得我这个儿子?他是不是……后悔把我送到这个鬼地方了?”
崔远看着他这副模样,心中已信了三分。
一个被流放、被遗忘的皇子,在病重之时,情绪失控,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殿下多虑了。”崔远的声音温和,带着安抚的意味,“陛下乃是天子,心系天下,但对殿下,亦有舐犊之情。只是国事繁忙,难免有所疏忽。陛下时常念叨,说殿下自幼体弱,不知在这北地苦寒之处,是否住得惯,吃得好。”
“住得惯?吃得好?”萧云庭像是听到了天大的笑话,他指着这间简陋的卧房,声音陡然拔高,“你看看!你看看这里!这就是我住的地方!四面漏风!吃的,是发霉的陈米!我堂堂一个皇子,活得连京城里的一条狗都不如!这就是他说的住得惯,吃得好?”
他的情绪激动起来,脸颊上泛起不正常的潮红。
“殿下息怒,保重身体要紧!”崔远心中冷笑,面上却愈发恭敬,“是下官失言。地方官吏怠慢,下官回去之后,定会禀明圣上,严惩不贷!”
“严惩?哈哈哈哈!”萧云庭大笑,笑着笑着,眼泪就流了下来,“没用的……都没用的……在父皇眼里,我早就已经是个死人了。他把我扔到这里,就是让我自生自灭……”
他忽然抓住崔远的手臂,枯瘦的手指用力得指节泛白。
“崔大人,你是个好人。你回去告诉父皇,我不怪他。真的,我不怪他。我只求他一件事……求他……看在我那早死的母妃的份上,等我死了,把我的骸骨送回京城,葬在母妃的身边……我不想……不想一个人孤零零地留在这里……”
他的声音越来越低,说到最后,已是泣不成声,整个人都陷入一种癫狂与悲恸交织的状态。
崔远任由他抓着,眼神闪烁。
他此行的目的,就是试探萧云庭的虚实。眼前的景象,一个被病痛和绝望彻底击垮的皇子,似乎已经给出了答案。
但这答案,来得太容易了些。
崔远此人,生性多疑。他看着萧云庭,忽然话锋一转。
“殿下节哀。说起来,下官当年,也曾受过贤妃娘娘的恩惠。娘娘仁德,不想竟遭此厄运,实在令人扼腕。下官听闻,娘娘当年是因二皇子……唉,宫中之事,真是……”
他话未说完,却故意留下了引子。
这是他最狠毒的一招试探。他要看看,在提到杀母仇人的时候,萧云庭会是什么反应。
如果他暴怒,说明他心中有恨,神志尚存。
如果他无动于衷,那便说明他真的已经疯了,或者……城府深到了极点。
萧云庭的哭声戛然而止。
他猛地抬起头,那双布满血丝的眼睛死死地盯着崔远。
卧房内的空气,似乎在这一刻凝滞了。
崔远的心也提了起来。
“二哥……”萧云庭的嘴唇翕动着,喃喃自语,“你说……二哥?”
他的脸上,露出了一个极为古怪的表情,似哭似笑,似悲似怒。
“不……不是他……不是二哥……”萧云庭用力地摇着头,眼神变得惊恐而混乱,“母妃……母妃是病死的……对,是病死的!父皇亲口告诉我的!你……你不要胡说!你为什么要骗我!”
他猛地推开崔远,双手抱住头,痛苦地嘶吼起来。
“你们都在骗我!都在骗我!母妃没死!她只是睡着了!她会回来的!她答应过我,要带我去看宫外的桃花……”
他语无伦次,彻底陷入了疯癫。
崔远被他推得一个趔趄,站稳后,看着在床上挣扎嘶吼的萧云庭,眼中最后一丝疑虑,也渐渐消散了。
看来,是真的疯了。
贤妃之死,是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多年的压抑和病痛,已经将这个曾经的皇子,变成了一个可怜的疯子。
一个疯子,一个将死的废人,已经没有任何威胁了。
崔远心中大定,正准备找个借口告辞,回京向国师复命。
就在这时,异变陡生!
“噗——”
萧云庭在疯狂的嘶吼中,猛地向前喷出一口血来!
那一口血,又黑又浓,带着一股腥甜的气味,大部分都喷在了他面前的被褥上,还有几滴,溅到了崔远的官袍下摆。
殷红的血迹,在青色的官袍上,格外刺眼。
崔远整个人都僵住了。
“殿下!”
王伯和小安子惊叫着冲了上来。
萧云庭喷出那口血后,身体一软,直挺挺地倒了下去,双目紧闭,人事不省。
“快!快去叫大夫!”王伯嘶吼着,场面一片混乱。
崔远下意识地后退了两步,他低头看着自己袍子上的血迹,又看了看床上那个不知死活的萧云庭,一股寒意从脚底升起。
他不是装的。
装病,装疯,都可以。
但这口血,是装不出来的。这是心脉受损、病入膏肓的征兆!
他真的要死了。
“崔……崔大人……”小安子哭着跑过来,“殿下他……他……”
“不要惊慌!”崔远迅速恢复了镇定,他整理了一下衣袍,用一种沉痛的语气说道,“殿下吉人天相,定会无碍的。本官留在这里,只会添乱。你们好生照料殿下,本官……本官先回驿馆,为殿下祈福。”
说完,他不再停留,转身快步走出了这间令人压抑的卧房。
走出王府大门,外面的风雪吹在脸上,崔远才感觉自己活了过来。
“大人,如何?”亲信立刻迎了上来。
崔远没有说话,他上了马车,才缓缓吐出一口气。
“他快死了。”
“那……我们?”
“等。”崔远闭上眼睛,靠在车壁上,“等他咽下最后一口气。国师要的是一个结果,不是过程。一个死掉的七皇子,才是最让人放心的。”
虽然心中已经有了判断,但崔远的谨慎让他没有立刻下定论。
他决定,再观察两天。
马车缓缓驶离,崔远没有看到,在他身后,王府那扇紧闭的大门后,王伯正扶着“昏迷不醒”的萧云庭,缓步走回内院。
回到书房,萧云庭睁开了眼睛。
他的眼神清明,哪里还有半分刚才的疯癫与虚弱。
“殿下,您这戏,演得可真像。”王伯递上一杯温水,忍不住赞叹道。
萧云庭漱了口,将嘴里残留的鸡血气味冲淡。
“对付这种多疑的毒蛇,不下点猛药是不行的。”他接过王伯递来的毛巾,擦了擦脸,“他现在,应该是信了七八分。但以他的性格,绝不会就此罢手,必然还会继续试探。”
“那我们接下来?”
“等。”萧云庭的眼中闪过一丝冷意,“等他自己露出马脚。同时,把我们的人都撒出去,给我盯紧了崔远和他带来的每一个人。我要知道,他们每天见了谁,说了什么,甚至吃了什么。”
他顿了顿,望向窗外。
“拓跋烈那边,也不知道怎么样了。”
……
千里之外,一条被大雪覆盖的山道上。
一支商队被一伙不明身份的人马拦住了去路。
这伙人个个身手矫健,气息沉稳,为首的是一个戴着黑色面具的男人。
“此路不通,绕道。”面具男的声音冰冷。
拓跋烈伪装成的商队头领,拱了拱手,操着一口西域口音的官话。
“这位好汉,我们是往京城去的商队,有官府的路引。不知是哪条道上的规矩,可否行个方便?”
面具男没有理会他的话,一双锐利的眼睛,上下打量着拓跋烈。
“你的手,不像商人的手。”
拓跋烈心中一凛。
“常年拉车赶路,自然粗糙一些。”
“是吗?”面具男忽然出手,快如闪电,直取拓跋烈的咽喉!
拓跋烈侧身躲过,同时一掌拍出,与对方硬撼一记。
两人各自退后三步。
面具男眼中露出一丝惊讶。
“好身手。你不是商人。说,你是谁?来这里做什么?”
拓-跋烈看着对方,缓缓开口。
“我来找人。”
“找谁?”
“一个叫墨鸦的人。”
听到“墨鸦”两个字,面具男的身体明显顿了一下。
他再次审视着拓跋烈,许久,才冷冷地说道。
“你找他做什么?”
礼部侍郎崔远站在廊下,身上那件官袍被风吹得猎猎作响,他却站得笔直,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关切与焦急,丝毫不见被拒之门外的恼怒。
王府的亲兵传完话,便紧闭了大门,将这位京城来的天使,连同他身后的仪仗队,一并隔绝在外。
“大人,这七皇子也太不识抬举了!您代表的可是陛下天恩,他竟敢称病不见,这分明是抗旨!”一名随行的官员压低声音,愤愤不平。
崔远抬起手,制止了他的话。
他望着紧闭的朱漆大门,嘴角反而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意。
“住口。殿下身体抱恙,乃是头等大事。圣上派我等前来,为的便是安抚殿下,岂能因这些繁文缛节,惊扰了殿下清修?”
他声音不大,却足以让周围所有人都听得清清楚楚。
“殿下的病,就是我们的事。来人!”崔远转身,对着自己的随从高声吩咐,“将陛下御赐的千年参、雪顶莲,还有各色名贵药材,即刻送入府中,交由殿下的人调理。另外,传话进去,就说随行的太医乃是圣手,愿为殿下诊治,分忧解难。”
他这番话说得滴水不漏,既彰显了皇恩浩荡,又表达了自己作为臣子的体恤,任谁也挑不出半点错处。
一个时辰后,王府书房。
王伯将一个锦盒放在萧云庭面前的桌案上,打开盒盖,一股奇异的药香混合着冷冽的空气,弥漫开来。
盒中,是一支形态饱满、须根清晰的老山参。
“殿下,崔远的人送来了三大车的药材,指明了要给您补身子。还留下了一名随行的大夫,说是方便随时为您诊脉。”王伯的声音沉稳,眼神却透着警惕。
萧云庭没有去看那支人参,他的目光落在一旁已经被分拣开来的几味药材上。
“王伯,你看看这些东西,有什么门道吗?”
王伯捻起一株通体漆黑、形状古怪的草药,凑到鼻尖轻嗅,又用指甲刮下一点粉末,放在舌尖尝了尝。
片刻后,他的脸色微微变了。
“殿下,此物名为『枯荣散』。”
“哦?是何物?”萧云庭问道,语气平静。
“是一种极为阴损的慢性毒药。它本身不会致命,但会不断侵蚀人的生机与气血,让服用者日渐衰弱,精神萎靡,外在的脉象与症状,与久病体虚、心力交瘁之症一般无二。寻常大夫,绝难分辨。”
王伯顿了顿,继续说道:“最歹毒的是,此物若与大补之物,如这千年参一同服用,非但不能中和其毒性,反而会火上浇油,加速生机的流逝。不出三月,人就会油尽灯枯,外人看来,只会觉得是虚不受补,病入膏肓,神仙难救。”
书房内,空气安静下来。
好一条毒计。
崔远送来的不是药,是催命符。他甚至连借口都想好了,七皇子是自己“虚不受补”死的,与任何人无关。
“他留下的大夫,想必就是来监督我,确保我把这些‘好东西’都吃下去的吧。”萧云庭的语气里听不出一丝波澜。
“殿下英明。”
萧云庭拿起那株『枯荣散』,放在眼前端详。
“王伯,这毒,你能解吗?”
“能解。”王伯的回答简单而有力,“不仅能解,老奴还能让它……为我们所用。”
萧云庭的眼中闪过一丝光芒:“怎么说?”
“殿下若信得过老奴,老奴可以此物为药引,配上一剂猛药。服下后,可让殿下在短时间内呈现出气血逆行、肺腑受损的假象,甚至……可以咳血。但对身体,并无大碍,只需静养两日便可恢复。”
萧云庭笑了。
他要演一出戏,崔远就把最重要的道具送上了门。
“好。就这么办。”萧云庭站起身,“你去安排吧。让崔远留下的大夫‘亲眼’看着你把药材入锅。记住,要表现得感恩戴德,诚惶诚恐。”
“是,殿下。”
“另外,传话出去,就说我喝了御赐的汤药,精神好了些许,明日午时,想请崔侍郎入府一叙,当面感谢天恩。”
王伯眼中闪过一丝讶异,但没有多问,躬身领命而去。
萧云庭走到窗边,看着外面灰沉沉的天。
崔远,你这条毒蛇,既然已经探出了头,就别想再缩回去了。你想看戏,我便演给你看。只是这戏的结局,恐怕不会是你想要的。
……
翌日,午时。
凉州王府,萧云庭的卧房。
崔远在小安子的引领下,踏入了这间传说中废王养病的房间。
房间里光线昏暗,窗户被厚厚的帘子遮挡着,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重得化不开的药味,混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颓败气息。
萧云庭半靠在床头,身上穿着一件宽大的素色寝衣,头发未束,随意地披散在肩头。
不过一夜未见,他整个人像是被抽走了精气神,脸色苍白得没有一丝血色,眼下是浓重的青黑,嘴唇干裂,唯有那双眼睛,在昏暗中亮得有些吓人,带着一种病态的、神经质的光。
“咳咳……咳……”
看到崔远进来,萧云庭便剧烈地咳嗽起来,身体蜷缩着,瘦削的肩膀不住地颤抖。
“殿下!”崔远连忙上前几步,脸上堆满了关切,“您这是怎么了?快躺下,快躺下!是下官的不是,不该来打扰您静养!”
他嘴上说着,眼睛却在不动声色地打量着萧云庭的反应和四周的环境。
“是你……”萧云庭抬起头,眼神涣散地看了他半晌,才认出他来,“你是……父皇派来的……崔侍郎?”
“正是下官。”崔远躬身道,“陛下听闻殿下凤体染恙,心中万分焦急,特派下官前来探望,并送来些许药材。昨日见殿下病情沉重,下官彻夜难安。今日听闻殿下好转,这才敢登门拜见。”
“好转?”萧云庭忽然低声笑了起来,笑声嘶哑,听起来格外刺耳,“是啊,好转了……喝了父皇送来的药,能不好转吗?咳咳咳……”
他一边笑一边咳,眼中竟泛起了泪光。
“崔大人,你告诉我,父皇他……是不是还记得我这个儿子?他是不是……后悔把我送到这个鬼地方了?”
崔远看着他这副模样,心中已信了三分。
一个被流放、被遗忘的皇子,在病重之时,情绪失控,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殿下多虑了。”崔远的声音温和,带着安抚的意味,“陛下乃是天子,心系天下,但对殿下,亦有舐犊之情。只是国事繁忙,难免有所疏忽。陛下时常念叨,说殿下自幼体弱,不知在这北地苦寒之处,是否住得惯,吃得好。”
“住得惯?吃得好?”萧云庭像是听到了天大的笑话,他指着这间简陋的卧房,声音陡然拔高,“你看看!你看看这里!这就是我住的地方!四面漏风!吃的,是发霉的陈米!我堂堂一个皇子,活得连京城里的一条狗都不如!这就是他说的住得惯,吃得好?”
他的情绪激动起来,脸颊上泛起不正常的潮红。
“殿下息怒,保重身体要紧!”崔远心中冷笑,面上却愈发恭敬,“是下官失言。地方官吏怠慢,下官回去之后,定会禀明圣上,严惩不贷!”
“严惩?哈哈哈哈!”萧云庭大笑,笑着笑着,眼泪就流了下来,“没用的……都没用的……在父皇眼里,我早就已经是个死人了。他把我扔到这里,就是让我自生自灭……”
他忽然抓住崔远的手臂,枯瘦的手指用力得指节泛白。
“崔大人,你是个好人。你回去告诉父皇,我不怪他。真的,我不怪他。我只求他一件事……求他……看在我那早死的母妃的份上,等我死了,把我的骸骨送回京城,葬在母妃的身边……我不想……不想一个人孤零零地留在这里……”
他的声音越来越低,说到最后,已是泣不成声,整个人都陷入一种癫狂与悲恸交织的状态。
崔远任由他抓着,眼神闪烁。
他此行的目的,就是试探萧云庭的虚实。眼前的景象,一个被病痛和绝望彻底击垮的皇子,似乎已经给出了答案。
但这答案,来得太容易了些。
崔远此人,生性多疑。他看着萧云庭,忽然话锋一转。
“殿下节哀。说起来,下官当年,也曾受过贤妃娘娘的恩惠。娘娘仁德,不想竟遭此厄运,实在令人扼腕。下官听闻,娘娘当年是因二皇子……唉,宫中之事,真是……”
他话未说完,却故意留下了引子。
这是他最狠毒的一招试探。他要看看,在提到杀母仇人的时候,萧云庭会是什么反应。
如果他暴怒,说明他心中有恨,神志尚存。
如果他无动于衷,那便说明他真的已经疯了,或者……城府深到了极点。
萧云庭的哭声戛然而止。
他猛地抬起头,那双布满血丝的眼睛死死地盯着崔远。
卧房内的空气,似乎在这一刻凝滞了。
崔远的心也提了起来。
“二哥……”萧云庭的嘴唇翕动着,喃喃自语,“你说……二哥?”
他的脸上,露出了一个极为古怪的表情,似哭似笑,似悲似怒。
“不……不是他……不是二哥……”萧云庭用力地摇着头,眼神变得惊恐而混乱,“母妃……母妃是病死的……对,是病死的!父皇亲口告诉我的!你……你不要胡说!你为什么要骗我!”
他猛地推开崔远,双手抱住头,痛苦地嘶吼起来。
“你们都在骗我!都在骗我!母妃没死!她只是睡着了!她会回来的!她答应过我,要带我去看宫外的桃花……”
他语无伦次,彻底陷入了疯癫。
崔远被他推得一个趔趄,站稳后,看着在床上挣扎嘶吼的萧云庭,眼中最后一丝疑虑,也渐渐消散了。
看来,是真的疯了。
贤妃之死,是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多年的压抑和病痛,已经将这个曾经的皇子,变成了一个可怜的疯子。
一个疯子,一个将死的废人,已经没有任何威胁了。
崔远心中大定,正准备找个借口告辞,回京向国师复命。
就在这时,异变陡生!
“噗——”
萧云庭在疯狂的嘶吼中,猛地向前喷出一口血来!
那一口血,又黑又浓,带着一股腥甜的气味,大部分都喷在了他面前的被褥上,还有几滴,溅到了崔远的官袍下摆。
殷红的血迹,在青色的官袍上,格外刺眼。
崔远整个人都僵住了。
“殿下!”
王伯和小安子惊叫着冲了上来。
萧云庭喷出那口血后,身体一软,直挺挺地倒了下去,双目紧闭,人事不省。
“快!快去叫大夫!”王伯嘶吼着,场面一片混乱。
崔远下意识地后退了两步,他低头看着自己袍子上的血迹,又看了看床上那个不知死活的萧云庭,一股寒意从脚底升起。
他不是装的。
装病,装疯,都可以。
但这口血,是装不出来的。这是心脉受损、病入膏肓的征兆!
他真的要死了。
“崔……崔大人……”小安子哭着跑过来,“殿下他……他……”
“不要惊慌!”崔远迅速恢复了镇定,他整理了一下衣袍,用一种沉痛的语气说道,“殿下吉人天相,定会无碍的。本官留在这里,只会添乱。你们好生照料殿下,本官……本官先回驿馆,为殿下祈福。”
说完,他不再停留,转身快步走出了这间令人压抑的卧房。
走出王府大门,外面的风雪吹在脸上,崔远才感觉自己活了过来。
“大人,如何?”亲信立刻迎了上来。
崔远没有说话,他上了马车,才缓缓吐出一口气。
“他快死了。”
“那……我们?”
“等。”崔远闭上眼睛,靠在车壁上,“等他咽下最后一口气。国师要的是一个结果,不是过程。一个死掉的七皇子,才是最让人放心的。”
虽然心中已经有了判断,但崔远的谨慎让他没有立刻下定论。
他决定,再观察两天。
马车缓缓驶离,崔远没有看到,在他身后,王府那扇紧闭的大门后,王伯正扶着“昏迷不醒”的萧云庭,缓步走回内院。
回到书房,萧云庭睁开了眼睛。
他的眼神清明,哪里还有半分刚才的疯癫与虚弱。
“殿下,您这戏,演得可真像。”王伯递上一杯温水,忍不住赞叹道。
萧云庭漱了口,将嘴里残留的鸡血气味冲淡。
“对付这种多疑的毒蛇,不下点猛药是不行的。”他接过王伯递来的毛巾,擦了擦脸,“他现在,应该是信了七八分。但以他的性格,绝不会就此罢手,必然还会继续试探。”
“那我们接下来?”
“等。”萧云庭的眼中闪过一丝冷意,“等他自己露出马脚。同时,把我们的人都撒出去,给我盯紧了崔远和他带来的每一个人。我要知道,他们每天见了谁,说了什么,甚至吃了什么。”
他顿了顿,望向窗外。
“拓跋烈那边,也不知道怎么样了。”
……
千里之外,一条被大雪覆盖的山道上。
一支商队被一伙不明身份的人马拦住了去路。
这伙人个个身手矫健,气息沉稳,为首的是一个戴着黑色面具的男人。
“此路不通,绕道。”面具男的声音冰冷。
拓跋烈伪装成的商队头领,拱了拱手,操着一口西域口音的官话。
“这位好汉,我们是往京城去的商队,有官府的路引。不知是哪条道上的规矩,可否行个方便?”
面具男没有理会他的话,一双锐利的眼睛,上下打量着拓跋烈。
“你的手,不像商人的手。”
拓跋烈心中一凛。
“常年拉车赶路,自然粗糙一些。”
“是吗?”面具男忽然出手,快如闪电,直取拓跋烈的咽喉!
拓跋烈侧身躲过,同时一掌拍出,与对方硬撼一记。
两人各自退后三步。
面具男眼中露出一丝惊讶。
“好身手。你不是商人。说,你是谁?来这里做什么?”
拓-跋烈看着对方,缓缓开口。
“我来找人。”
“找谁?”
“一个叫墨鸦的人。”
听到“墨鸦”两个字,面具男的身体明显顿了一下。
他再次审视着拓跋烈,许久,才冷冷地说道。
“你找他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