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的霞光透过便民服务站的玻璃窗,给墙上的 “离谱但管用” 锦旗镀上了一层暖金色。李四坐在折叠桌前,手里捧着一个厚厚的蓝色账本 —— 这是翠花特意给他买的,用来记录服务站的收支。他翻着账本,手指划过密密麻麻的数字,嘴角却忍不住微微上扬。
“修电风扇:5 元;拍生日视频:10 元;帮买蔬菜:3 元;对接修冰箱:0 元……” 他一项项念着,最后翻到月末总结页,上面用红笔写着 “本月总收入:286 元,总支出(工具、耗材):210 元,净利润:76 元”。
“才 76 块啊。” 李四挠了挠头,却一点都不沮丧,反而把账本合上,推到一边,目光投向桌上堆着的东西 —— 张奶奶送的南瓜馒头、赵姐做的酱菜、李婶烙的韭菜盒子,还有孩子们画的贴满整面墙的涂鸦,“可比 76 块值钱多了。”
大黄趴在他脚边,叼着玩具球蹭了蹭他的裤腿,像是在问他在看什么。李四弯腰摸了摸它的头:“大黄,咱们来盘点盘点,这服务站开了这么久,都收获了些什么。”
他先伸手摸了摸挂在 C 位的锦旗,指尖拂过 “暖心又逗乐” 五个金字,眼前瞬间浮现出那天张奶奶带着邻居们举着锦旗走进来的场景 —— 他紧张得差点摔了扳手,还以为自己闯了祸,结果是满满的惊喜。“这是咱们的第一份收获,邻居们的认可,比什么都金贵。”
接着,他拿起桌上的手机,点开短视频账号。粉丝数已经从最初的几十人涨到了三千多,最新一条 “服务站成小区据点” 的视频点赞量破了两千,评论区里全是温暖的留言:
“看你们一起搭猫窝,真羡慕这样的邻里情!”—— 粉丝 “远方的家”
“小李修东西的样子真认真,翠花吐槽的样子也好可爱!”—— 粉丝 “吃瓜群众”
“大黄什么时候单独开个账号?我第一个关注!”—— 粉丝 “爱狗人士”
“下次搞包粽子活动记得直播,我跟着学!”—— 粉丝 “南方小厨”
李四一条一条地看着,笑得眼睛都眯成了月牙:“你看,这是第二份收获,这么多粉丝支持咱们,还有人想跟着学做粽子呢。” 他把手机凑到大黄面前,“你看,大家都
“修电风扇:5 元;拍生日视频:10 元;帮买蔬菜:3 元;对接修冰箱:0 元……” 他一项项念着,最后翻到月末总结页,上面用红笔写着 “本月总收入:286 元,总支出(工具、耗材):210 元,净利润:76 元”。
“才 76 块啊。” 李四挠了挠头,却一点都不沮丧,反而把账本合上,推到一边,目光投向桌上堆着的东西 —— 张奶奶送的南瓜馒头、赵姐做的酱菜、李婶烙的韭菜盒子,还有孩子们画的贴满整面墙的涂鸦,“可比 76 块值钱多了。”
大黄趴在他脚边,叼着玩具球蹭了蹭他的裤腿,像是在问他在看什么。李四弯腰摸了摸它的头:“大黄,咱们来盘点盘点,这服务站开了这么久,都收获了些什么。”
他先伸手摸了摸挂在 C 位的锦旗,指尖拂过 “暖心又逗乐” 五个金字,眼前瞬间浮现出那天张奶奶带着邻居们举着锦旗走进来的场景 —— 他紧张得差点摔了扳手,还以为自己闯了祸,结果是满满的惊喜。“这是咱们的第一份收获,邻居们的认可,比什么都金贵。”
接着,他拿起桌上的手机,点开短视频账号。粉丝数已经从最初的几十人涨到了三千多,最新一条 “服务站成小区据点” 的视频点赞量破了两千,评论区里全是温暖的留言:
“看你们一起搭猫窝,真羡慕这样的邻里情!”—— 粉丝 “远方的家”
“小李修东西的样子真认真,翠花吐槽的样子也好可爱!”—— 粉丝 “吃瓜群众”
“大黄什么时候单独开个账号?我第一个关注!”—— 粉丝 “爱狗人士”
“下次搞包粽子活动记得直播,我跟着学!”—— 粉丝 “南方小厨”
李四一条一条地看着,笑得眼睛都眯成了月牙:“你看,这是第二份收获,这么多粉丝支持咱们,还有人想跟着学做粽子呢。” 他把手机凑到大黄面前,“你看,大家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