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天的阳光比前几日更烈,晒得小区门口的柏油路都泛着油光。李四守着他的新推车,保温桶里的甜茶叶蛋还剩下大半,蛋壳上的裂纹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刺眼。从三天前开始,买蛋的人就一天比一天少,昨天十五斤鸡蛋只卖了不到五斤,今天更惨,一上午过去,只卖出七个 —— 其中五个还是张大妈碍于情面买的。
“李四,要不收摊吧?这天怪热的,蛋放久了也不新鲜。” 卖西瓜的老李头推着车路过,看着他蔫头耷脑的样子,忍不住劝道。老李头的西瓜摊前围满了人,切开的瓜瓤红得发亮,和他这边的冷清形成鲜明对比。
李四扯了扯嘴角,没说话。他摸了摸保温桶,里面的茶叶蛋还是温的,可甜腻的气息此刻闻起来却像钝刀子割心。前阵子抢着买的老主顾们,如今路过时要么绕着走,要么摆摆手说 “吃腻了”。他甚至听见几个老太太在树荫下议论:“甜口的吃多了烧心,还是原来的咸蛋实在。”
这话像针一样扎进李四心里。他当初误打误撞做出甜茶叶蛋,赚了几天快钱,还以为找到了新路子,没想到新鲜感来得快去得更快。翠花昨天还劝他:“做生意不能一条道走到黑,实在不行就换个品类。” 可他除了煮茶叶蛋和卤味,别的啥也不会,换品类谈何容易?
收摊回家的路上,推车的轮子碾过石子路,发出 “咯噔咯噔” 的声响,像他此刻的心跳。推开家门,一股闷热的气息扑面而来,客厅的角落里堆着他从老家带来的旧物 —— 上学时的课本、坏掉的收音机、缺了腿的木凳,还有母亲织的旧毛衣。这些东西放了好几年,占地方不说,也没什么用。
“旧物……” 李四盯着那堆东西,突然眼前一亮。小区里常有老人收购废品,还有人摆地摊卖二手货,说不定这些旧物能换点钱,哪怕弥补一点茶叶蛋的损失也好。他蹲下来翻了翻,课本虽然旧了,但字迹工整,说不定有学生愿意买;那个老式收音机,外壳擦干净了,看着还挺复古,年轻人或许
“李四,要不收摊吧?这天怪热的,蛋放久了也不新鲜。” 卖西瓜的老李头推着车路过,看着他蔫头耷脑的样子,忍不住劝道。老李头的西瓜摊前围满了人,切开的瓜瓤红得发亮,和他这边的冷清形成鲜明对比。
李四扯了扯嘴角,没说话。他摸了摸保温桶,里面的茶叶蛋还是温的,可甜腻的气息此刻闻起来却像钝刀子割心。前阵子抢着买的老主顾们,如今路过时要么绕着走,要么摆摆手说 “吃腻了”。他甚至听见几个老太太在树荫下议论:“甜口的吃多了烧心,还是原来的咸蛋实在。”
这话像针一样扎进李四心里。他当初误打误撞做出甜茶叶蛋,赚了几天快钱,还以为找到了新路子,没想到新鲜感来得快去得更快。翠花昨天还劝他:“做生意不能一条道走到黑,实在不行就换个品类。” 可他除了煮茶叶蛋和卤味,别的啥也不会,换品类谈何容易?
收摊回家的路上,推车的轮子碾过石子路,发出 “咯噔咯噔” 的声响,像他此刻的心跳。推开家门,一股闷热的气息扑面而来,客厅的角落里堆着他从老家带来的旧物 —— 上学时的课本、坏掉的收音机、缺了腿的木凳,还有母亲织的旧毛衣。这些东西放了好几年,占地方不说,也没什么用。
“旧物……” 李四盯着那堆东西,突然眼前一亮。小区里常有老人收购废品,还有人摆地摊卖二手货,说不定这些旧物能换点钱,哪怕弥补一点茶叶蛋的损失也好。他蹲下来翻了翻,课本虽然旧了,但字迹工整,说不定有学生愿意买;那个老式收音机,外壳擦干净了,看着还挺复古,年轻人或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