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柳叶簪-《就这张胡》

  小河村,秋日的凉爽逐渐吹散夏日的闷热,田间的劳作已经被时不时的查看所取代,清脆的绿色开始慢慢变的金黄,青绿相间的时节,带着丰收的希望。

  张老爹带着磊子在地头查看,心里盘算着还有几天可以开始秋收。

  “张叔,你看那是我莲儿姐跟姐夫不?”

  磊子指着村头慢慢走来的一辆牛车问,张老爹剥玉米穗的动作一停,站在田埂上,张望。

  “是是是,走,咱们回家。”

  “叔,路上小心些,我就先回家了。”

  “回去干啥?你不得把我送回去啊?我要是路上摔了,就得怪你。”

  张老爹说完,双手一背,脚下生风就朝着牛车去了,磊子看着腿脚比自己都利索的老头儿,还有送的必要?

  东家发话了,那就跟着吧。进了村子胡兴就放慢了速度,这才看到了张老爹健步如飞的过来。

  “爹~~您慢点儿。”

  胡兴嗷呜喊了一嗓子,停下牛车,长腿一迈就朝张老爹去了。

  张莲一个激灵,下意识就扶住了车帮,眼睁睁的看着那个男人跟自己亲爹来了个“父子重逢”。

  那到底是谁爹?

  胡兴搀着张老爹慢慢往牛车的方向走,磊子在后头东张西望,憋笑到脸红。

  “爹,您咋来了呢,知道我们要回来?”

  胡兴咧着嘴,笑嘻嘻的问。

  “你们回来啥时候让人捎过信儿?我这是去地里看看,磊子眼尖,瞧见你们了。”

  张老爹看了一眼傻笑的女婿,得一脸嫌弃。从第一次见着人开始,这人身上就冒着傻气,都成亲这么长时间了,病情怎么还严重了呢?

  真不知道闺女是看上他啥了。

  “那下次咱们先给您捎个信儿,成不。”

  傻是傻了点,还算听话。

  “这还差不多。”

  说话间,就到了牛车边上了,胡兴把张老爹扶到牛车上坐好。

  “叔,我先回了,明儿再来。”

  “走啥走,你咋总要走呢?他俩回咬人咋滴?”

  “您家人回来了,我该回去了。”

  “别走啊,这么多东西呢,一会儿帮我卸车。”

  胡兴一把拉过磊子,坐在前头。

  姐夫的力气真大。磊子空白的大脑,只飘过这么一句话。

  “会赶车不?”

  胡兴把鞭子递给磊子,磊子赶紧摆手,别说赶车了,坐车都没坐过两次。

  “我教你。”

  然后前头俩人就开始了交流,一会儿的功夫,磊子就上手了。

  张莲看在眼里,总觉得这老牛在针对她,谁赶都成,就她不行呗。

  磊子都能赶,这老牛要是没问题,打死 胡兴她都不带信的。

  老牛感受到视线攻击,不由自主的加快了速度。

  “行啊,第一次赶车就能赶的这么好,这孩子有天分。”

  胡兴真心夸赞,转头就看到了眼神幽怨的媳妇儿。

  “媳妇儿,咋了?”

  “没事儿,就觉得咱家牛该换换了。”

  张莲语气平静,却莫名让人觉得有股凉意。

  这牛虽然年纪大了点,也不至于需要换吧?老牛眼泪汪汪的看着胡兴,可怜兮兮的看着胡兴。

  “算了,留着吧。”

  张莲自己就改了主意,接受自己不会赶车的事实,好像也没啥。

  张老爹从屋里拿了瓜子花生出来,还有几块芝麻糖。

  “爹,你这哄孩子呢?还拿糖。”

  张莲调侃,捏了一块吃,味道好像不大一样,比镇上买的要好吃些。

  “你嫂子拿回来的,说是你哥东家给的,多给点银子多好,他们在镇上也能买个宅子。”

  怪不得,袁家的吃食可不一般。

  “我嫂子身体好些了没?”

  “看着气色好多了,你们来的时候没从他那儿过?”

  “去了,家里没人,就直接回来了。”

  “谁家没人啊?”

  刘娟突然从屋里露了个头出来。

  “嫂子?你在家呢?”

  “昂,今儿早上回来的,我们到家的时候爹没在。”

  “怪不得我们去镇上找不到人。”

  “媳妇儿,咱爹养驴了。”

  胡兴把老牛送到后院,发现多了头驴,兴冲冲的跑出来跟媳妇儿分享。

  “嫂子好。”

  还不忘跟刘娟打个招呼。

  “啥驴,咱家可没驴。”

  “平哥买的,说您想去镇上来回也方便,一会儿让磊子学学赶车,到时候让他赶车。”

  磊子,怎么今天都要教他赶车呀,刚才是牛车,现在是驴车。

  “我刚才还教他赶牛车来着,巧了。”

  “那感情好,不用教了,这会儿就套上试试。”

  刘娟直接拍板了,身上的自信跟过年那会儿简直判若两人。

  只是……话语间,多了几分傲慢。

  胡兴领着磊子去后院套驴车,俩人赶着驴车在村里转了好几圈,村里人想不注意都难。

  磊子在村里人艳羡的目光和窃窃私语中,利利索索的赶着车就进了张家院子。

  “这张家可算是富贵了哈,你看看,牛都没有,直接整上驴车了。”

  “整上了又能咋滴,还不是给个外人赶车?”

  “什么外人啊,没见人磊子进进出出的,比他亲儿子都勤快,这还能是外人?”

  “我说二狗媳妇,你嘴上可积点德吧。”

  “就是,什么话从你嘴里说出来,都变了味儿了。”

  “哎, 你敢说你们心里不是这么想的?”

  “你以为谁都跟你似的?一肚子的坏水儿。”

  “走吧走吧,该干啥干啥去吧。”

  二狗媳妇儿在村里的名声算是臭了,以前嚷嚷的有多欢,现在就有多遭人嫌弃。

  “你们,这一个个口是心非的东西,能是个什么好人。”

  二狗媳妇啐了一口,扭着小腰儿走了。人群之后的陈寡妇,看看手里的大碗,转头也回去了。

  赶车的回去了,张平这个回笼觉也睡醒了,一出来就见他们从驴车上下来。

  “还说睡醒了教磊子呢,多谢妹夫帮忙了。”

  “嗨,闲着也是闲着。”

  胡兴不甚在意,张平也笑得傻乎乎的。

  “哥,你大白天的睡什么觉啊?”

  “三天没睡了,再不睡会儿,我就得噶过去了。”

  张平还有心情调侃,看来睡上一会儿还是恢复了一些体力。

  “当铺这么忙吗?现在当东西的人这么多了?”

  “媳妇儿,你忘了?大哥现在不是在袁家呢, 不在铺子里了。”

  “对哈,我都忘了。”

  张莲讨好的一笑,脸上都是不好意思。

  刘娟没吭声,但是脸上明显没有那么高兴了。

  她男人现在可是大东家都器重的人,镇上哪个人不是恭维着,自家人倒好,连在哪里上工都能忘。

  “哎呀,亏得我还给你买了簪子,你这做妹子的,啧啧啧啧。”

  张平语气阴阳怪气,脸上却是调侃,一看就是在开玩笑。

  “大哥,怪我怪我,是妹妹脑子不好使,这么重要的事情都能忘,哥哥,原谅我吧~~~”

  张脸双手合十,故作委屈的看着张平,企图蒙混过关。

  “给给给给给,买都买了,还能不给你?”

  张平从袖袋里拿出来一只银簪,看样子得有二两重的样子,柳叶形状,用料十足做工精细,没个五两银子怕是买不来吧。

  “真好看,谢谢哥。”

  张莲一把拿过那根簪子,仔仔细细的看了一遍,又兴冲冲的往头上戴。

  刘娟看着那根银簪,眼睁睁的看着张莲接过来,戴在头上,脸色也越来越差,最后直接扔下了一群人,一句话都没说,自己回屋了。

  张莲拿着那根还没有戴上的簪子,戴也不是不戴也不是,看看胡兴,又看看张平,只觉得刚才还觉得漂亮的簪子,此刻烫手的很。

  “哥,你买簪子的时候,没跟嫂子说吗?”

  “说了呀,还是她帮忙挑的。”

  “那还有别的什么吗?”

  “还有副银镯,我看你嫂子戴上了,就拿了簪子给你。”

  算是明白了,感情东西是嫂子挑的,张平根本就没问明白或者他一开始就没说清楚是给张莲的。

  “哥,簪子你拿回去还给嫂子,以后再让嫂子挑东西,记得说清楚。”

  “说了给你的你就拿着,我回头会跟她说的。”

  “算了,你还是拿回去吧,这样嫂子会不高兴,也不值当的因为这个,影响你们俩。”

  “说了不用就不用,行了,你们待着吧,我去看看她。”

  张平皱着眉头也去了后院,留张莲和胡兴两个人站在院子里,秋日的日头,晒得簪子发烫……

  吃过午饭,张莲连午休都没有待,就和胡兴一起回小坎沟了,胡兴看看准备要过夜的东西,一句话都没问。

  一路上,张莲满脑子都是吃午饭的时候刘娟的摔摔打打,倒是没说什么难听话,就是拿放东西的动作都很重。

  “对了,兴子,银子忘了给爹了。”

  “放心吧,我给了。二十两银子,我亲手放到爹手里的。”

  “那就好,那就好。”

  然后,继续保持沉默。

  知道媳妇儿不高兴,胡兴把牛车赶得很慢,就当是散心了。

  “你们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

  从后门进到家里 ,刚到后院就碰上了李氏,还有问了一句。

  “哦,没什么事儿就早点回来了。”

  张莲有气无力的应了一声,就回屋里去了。

  这明显就有什么不对啊,胡兴安置好老牛也跟着过来,却被李氏拦住了。

  刚好,胡兴也有事情要请教李氏,母子俩一个眼神达成一致,直接去了的饭堂。

  胡兴三言两语的把事情说了一遍,刚要问问题,就被李氏拍了一巴掌。

  “好好说,说仔细点,你那一句话带过的,能听出来个啥?”

  “这就是一句话的事儿啊,还能怎么仔细啊。”

  “你听到什么看到什么,就说什么。”

  “有必要吗?”

  “怎么没必要呀,女人之间,每一个字的都是线索。”

  文小点抓着瓜子儿过来一起八卦,事关大嫂,自然是要好好了解了解的。

  “点点,你少吃点瓜子儿,前两天还长口疮了。兴子,点点说的对,你能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尽量仔细点。”

  李氏说着,还抢了点点的瓜子儿自己吃。

  胡兴边回想边断断续续的说,他嘴里那一句话的事儿,恨不能给写出个话本子出来。

  “嗯,这就难办了。”

  其实事情很简单,就是做嫂子的,不太满意做哥哥的给妹子买首饰。对错方很明确,就是张平这件事情办的欠妥了。

  “很严重吗?”

  胡兴紧张的问,他不太懂女人之间这些弯弯绕。

  “事情倒是不严重,严重的是要怎么缓和关系,以后要怎么相处。”

  “啊?”

  “算了,说了你也不懂。 你当谁家都跟咱们家似的,大家关系都好?多少姑嫂不都是明里暗里的比较。”

  李氏满脸嫌弃,你说说这么大个小子就在旁边儿看着呢,还能把事儿给弄成这样,他要是给点儿力……

  算了,现在这样就挺好, 万一像提亲的时候似的,一个用力过猛,再把媳妇儿给作没了。

  “这种事情最好的时机就是当下,你们再回来了,也不好再提这件事情了。先这样吧,下次再见的时候,记得拿个比那簪子贵一点的东西,送她嫂子作回礼。”

  “为啥呀?”

  “点点,你跟他说。我怕我一个忍不住,揍他一顿。一把年纪了,哭起来挺难看的。“

  李氏翻翻白眼,这理解力,简直了。

  “大哥,这还不明白吗?这都是明摆着的了呀。

  嫂子的嫂子生气,无非就是两点,要么是嫂子的大哥没跟媳妇儿商量就话钱了,要么就是觉得花的钱多了,觉得自己吃亏。

  要是当时有准备的话,你们直接给她一个差不多价钱或者更贵重一些的回礼,她心里平衡了,那不就不会有矛盾了吗 。”

  不过这都是些补救的办法,说到底还是人心的问题。

  “大哥,听明白了没?”

  胡兴点头又摇头,文小点深吸一口气,努力保持微笑。

  “算了,照着做就行了,别问那么多了。”

  虽然是自己儿子,李氏真的好想吐槽。

  “别愣着了,去看看你媳妇儿,她心里才难受呢。”

  “哦,好。文这就去。”

  胡兴这才不纠结那个问题了,媳妇儿更重要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