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海波不平砺新刃-《日曜南明》

  浙东海面,寒风卷着咸湿的水汽,吹拂着靖海营的旗帜。相比于在江南掀起雷霆风暴的朝廷,张煌言此刻面临的局势,同样不容乐观。

  自旅顺奇袭之后,清军沿海各口岸的戒备等级陡然提升了数个档次。巡逻的战船数量增多,航线也变得飘忽不定。更重要的是,来自福建、广东方向的清军水师舰船,已经开始向北集结,虽然主力尚未到达,但其先头部队已给靖海营的活动造成了不小的困扰。

  “大人,哨船回报,金塘岛以东三十里,发现一支清虏船队,约有战船十五艘,其中至少有四艘是大型福船,看样子是耿继茂麾下的闽兵。”袁钰煜指着海图,面色凝重。

  张煌言眉头紧锁。十五艘战船,其中还有大型福船,这已是一支不容小觑的力量。靖海营虽然经过数次战斗的锤炼和扩充,但主力仍是中小型船只,在正面硬碰硬的战斗中,并不占优势。

  “他们动向如何?”张煌言沉声问道。

  “似乎在搜寻我们,航线飘忽,但大致在舟山以北至嵊泗一带海域活动。”

  “看来,是多铎被我们打痛了,从南边调来了援兵。”张煌言冷笑一声,“想把我们堵死在这片海里?”

  “大人,咱们怎么办?避其锋芒,还是……”袁钰煜看向张煌言。

  “避?”张煌言摇了摇头,眼中闪烁着锐利的光芒,“海上争锋,狭路相逢勇者胜!若一味避让,士气受损,活动海域也会被不断压缩,最终只能困守孤岛。”

  他走到海图前,手指点向舟山群岛与大陆之间的几处水道:“他们想找我们决战,我们偏不让他们如愿!传令下去,船队化整为零,以哨、队为单位,利用我们对水文、岛礁的熟悉,分散活动!袭扰他们的补给线,攻击落单的船只,焚毁沿海的哨所!让他们疲于奔命,摸不清我们的主力在哪里!”

  这是典型的游击战术,扬长避短,充分发挥靖海营机动灵活的优势。

  “那……若是遭遇其主力呢?”袁钰煜追问。

  “若遭遇主力,能战则战,不能战则走!绝不可恋战!”张煌言斩钉截铁,“我们的目标是消耗敌人,保存自己,配合朝廷大局,而非争一时之长短!”

  他顿了顿,语气转为深沉:“另外,我们也需要新的‘利器’了。仅靠现有的船只和火炮,面对清虏不断增援的水师,会越来越吃力。”

  他想起了陛下密信中提到的,格物院正在全力研发更适合海战的新式火炮,以及尝试建造更大、更坚固的战船。他知道,朝廷也在为未来的海上决战做准备。

  “告诉弟兄们,接下来的日子,可能会更艰苦。但我们的每一次出击,都是在为朝廷争取时间,都是在削弱清虏的力量!陛下在看着我们,江南的百姓在看着我们!”张煌言的声音提高,带着激励人心的力量。

  “明白!”袁钰煜及周围的将领肃然应命。

  随着命令下达,靖海营这支海上孤军,再次如同水滴融入大海,消失在星罗棋布的岛屿与浩渺的烟波之中。他们将以更加灵活、更加隐蔽的方式,继续履行着袭扰、牵制、破坏的使命,用行动诠释着何为“海上砥柱”。

  而与此同时,南京的朱慈烺,在处理江南肃奸后续事宜的间隙,也再次将目光投向了格物院。他知道,陆上的僵持和海上的压力,最终都需要技术的突破来打破。

  “宋先生,朕需要射程更远、威力更大,但重量更轻,更适合舰船安装和野战机动的火炮!需要能抵御风浪、装载更多火炮的大型战船!需要更可靠、射速更快的燧发枪!”朱慈烺对宋应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宋应星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但也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动力。皇帝的信任和毫无保留的支持,以及前方将士用生命换来的宝贵时间,都让他和格物院的工匠们不敢有丝毫懈怠。工坊内,炉火日夜不熄,敲打声、试验声不绝于耳。一场围绕军事技术的革新竞赛,正在与时间赛跑。

  陆上肃奸,海上砺剑,技术革新……南明这架机器,在朱慈烺的驾驭下,正多管齐下,艰难而坚定地提升着自己的实力,等待着与北方强敌决战的时机。这个冬天,注定不会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