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暖阁问权柄,众僚尽臣服-《朕,朱厚照,开局大杀四方》

  坤宁宫暖阁之中,冰盆换上了新的硝石。

  丝丝缕缕的白气向上冒出。

  却驱不散满室凝重的气氛。

  马文升、韩文、李东阳等人垂手而立。

  他们官袍上还带着西市的血腥气。

  这血腥气与暖阁里的檀香混杂在一起。

  说不出的怪异。

  朱厚照端坐在铺着白虎皮的软榻之上。

  手里转着一枚羊脂玉扳指。

  目光慢悠悠地在众人脸上扫过。

  他并未急着开口。

  此时,暖阁里只有玉扳指碰撞发出的轻响。

  这轻响,像敲在每个人的心坎上。

  “都坐吧。”

  半晌,朱厚照才淡淡开口。

  他指了指两侧的椅子。

  众人赶忙谢了恩。

  小心翼翼地坐下。

  屁股刚沾着椅边。

  就听见朱厚照又问道:“西市的刑,看得还清楚?”

  马文升的手猛地攥紧。

  喉结滚动着,回道:“回陛下,清楚。”

  “清楚就好。”

  朱厚照笑了笑。

  可那笑容却没半点暖意。

  “朕就是怕你们看不清楚,才特意让锦衣卫把铡刀擦得亮些。”

  这话像块冰,扔进滚油里。

  炸得众人心里发颤。

  周经端起茶盏想掩饰慌乱。

  手一抖,茶水洒在衣襟上。

  洇出深色的印子。

  朱厚照没理会他的失态。

  忽然话锋一转:“你们都是内阁、六部的大佬,跟着先帝和朕,也有些年头了。”

  他身体微微前倾。

  目光锐利如鹰。

  “今天朕想问你们一句掏心窝子的话 —— 这内阁,还有你们这些九卿,聚在一块儿议事,对皇权,就没半点威胁?”

  “轰”的一声。

  这话像惊雷炸在暖阁里。

  官员们齐刷刷地站起来。

  吓得脸色惨白。

  马文升更是直接跪倒在地:“陛下明鉴!臣等绝无此心!”

  朱厚照摆了摆手:“坐着说。”

  “朕没说你们有异心,就是问问,有没有这个‘威胁’的可能。”

  众人你看我我看你。

  谁也不敢先开口。

  这问题太刁钻了。

  说有,是自承有罪。

  说没有,又显得太虚伪。

  毕竟刘健、谢迁刚倒台,谁都怕触霉头。

  还是礼部侍郎先按捺不住。

  他是出了名的“会说话”。

  此刻硬着头皮道:“陛下,臣以为…… 没有。”

  “内阁和六部,都是为了大明江山,为了辅佐陛下治理天下,就像…… 就像陛下的手脚,怎么会威胁到陛下呢?”

  这话听着顺耳,却透着股油滑。

  朱厚照挑眉看了他一眼。

  没说话。

  韩文站在一旁,心里暗暗叹气。

  这侍郎是真没长记性,没看见周伦的下场?

  这种时候说漂亮话,纯属找死。

  果然,朱厚照轻笑一声:“为了大明?为了辅佐朕?”

  他拿起案上的奏折,正是刘健之前递的,上面还留着朱批。

  “刘首辅、谢次辅,他们当年也是这么说的。”

  “可结果呢?一个勾结藩王,一个想借漕运逼宫 —— 他们不也说,是为了大明?”

  礼部侍郎的脸“唰”地白了。

  腿一软差点跪下。

  他张了张嘴,想辩解。

  却发现任何话都苍白无力。

  刘健、谢迁就是最好的例子,由不得他反驳。

  暖阁里再次陷入死寂。

  连冰盆消融的声音都听得一清二楚。

  李东阳咳了两声,打破沉默:“陛下,刘、谢二人是个案,不能代表整个内阁。”

  “太宗爷设立内阁,就是为了分担君权,让朝政更顺畅,仁宣二朝能有盛世,内阁功不可没啊。”

  “哦?”

  朱厚照看向他。

  “李大学士是说,祖制不能动?”

  李东阳心里一紧,知道自己说错话了。

  连忙躬身:“臣不是这个意思,只是……”

  “只是祖制最大,对吧?”

  朱厚照接过话头,忽然提高声音。

  “那朕再问问你们,太祖爷还定下规矩,贪污六十贯以上者,剥皮实草!”

  他的目光像刀子,扫过众人。

  “周伦贪了多少?怕是不止六十贯吧?他现在还没上奈何桥呢,要不哪位爱卿去追追他,跟他讲讲祖制?”

  这话刚说完,刚才附和李东阳的户部主事“噗通”跪在地上。

  抖得像筛糠。

  他去年刚贪了五十两。

  此刻听着“剥皮实草”四个字,吓得裤裆都湿了。

  嘴里语无伦次地喊:“陛下饶命!臣再也不敢了!”

  朱厚照瞥了他一眼。

  懒得理会。

  只是望着其他人:“怎么?都没话说了?”

  “刚才不是说内阁没威胁吗?不是说祖制不可动吗?怎么现在都哑巴了?”

  马文升深吸一口气,知道躲不过去了。

  他上前一步,躬身道:“陛下,臣等愚钝,不敢妄议朝政。”

  “朝廷制度如何,内阁权限几何,全凭陛下圣裁。臣等唯有遵旨办事,绝无二心。”

  “全凭陛下圣裁?”

  朱厚照重复了一遍。

  嘴角勾起一抹满意的笑。

  “马大人这话,倒是实在。”

  他站起身,走到众人面前。

  目光扫过每一张惊惧的脸。

  “你们心里清楚,内阁的权力越来越大,从最初的‘票拟’,到后来的‘封驳’,再到现在能串联百官逼宫 —— 这已经不是太宗爷设立的内阁了。”

  “朕不是要废了它,只是觉得,这规矩,该改改了。”

  韩文的心猛地一跳。

  来了!皇爷果然是想动内阁!

  他想起暖阁里那番关于“军机处”的话。

  突然明白,今天这场问话,根本不是征求意见,是通知他们 —— 改革要开始了。

  “陛下圣明。”

  李东阳颤巍巍地开口。

  “臣等…… 臣等都听陛下的。”

  “好。”

  朱厚照拍了拍手。

  “既然你们都没意见,那这事,朕就定下了。”

  他没说要怎么改,也没说什么时候改。

  只是淡淡道:“你们先回去吧,把各自衙门的事理清楚,尤其是那些陈年旧账,该清的清,该报的报,别等朕派人去查。”

  众人如蒙大赦,连忙躬身告退。

  走到门口时,朱厚照忽然叫住马文升:“马大人留步。”

  马文升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转身道:“陛下还有何吩咐?”

  “吏部最近不是有空缺吗?”

  朱厚照道。

  “把京营里那几个识字的士兵,给他们补个实缺,先从主事做起。”

  马文升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 —— 皇爷这是要把自己人塞进吏部!

  他连忙躬身:“臣遵旨。”

  看着马文升的背影消失在暖阁外。

  朱厚照走到案前。

  拿起那幅刘健写的“大明永固”。

  指尖在“永固”二字上重重一点。

  “张永。”

  他喊了一声。

  张永连忙进来:“老奴在。”

  “去告诉陆炳和王守仁,让他们做好准备。”

  朱厚照的声音里带着一丝兴奋。

  “过几日,朕要给他们个新差事。”

  张永心里一动,知道最关键的时刻要来了。

  连忙道:“老奴这就去!”

  暖阁里只剩下朱厚照一人。

  他望着窗外的烈日。

  眼神越来越亮。

  今天的问话很成功,这些文官被周伦的惨状吓破了胆,根本不敢反对他的决定。

  他拿起笔,在纸上写下“军机处”三个字。

  笔力遒劲,带着一股破釜沉舟的决绝。

  “刘健,谢迁,你们看到了吗?”

  他轻声自语。

  “这大明的天,该变了。”

  窗外的蝉鸣依旧聒噪。

  可朱厚照的心里,却一片清明。

  他知道,改组内阁、设立军机处的路不会平坦。

  但他已经准备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