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草药互助角与邻里暖心约-《太极医道传承》

  社区活动中心的木门刚推开,就传来张阿姨爽朗的笑声。她手里攥着个印着碎花的布袋子,快步走到林辰面前,把袋子往石桌上一放,里面的蒲公英干簌簌响。

  “小林啊,可算找到你了!” 张阿姨拉着林辰的手,脸上满是笑意,“我家孙子上周上火,嘴角起了好几个泡,我照着你说的,用蒲公英煮水给他喝,才三天就好了!这剩下的蒲公英干,我带来给大家用,也算尽份力。”

  林辰拿起一小撮蒲公英干,叶子还带着淡淡的黄绿色,闻着有股清苦的香。“阿姨您太客气了,这蒲公英能帮上忙就好。” 他刚说完,就看见赵天宇抱着个笔记本走过来,苏晓冉和胖子也跟在后面,手里还搬着个旧木架。

  “张阿姨好!” 苏晓冉笑着打招呼,指了指木架,“我们正琢磨着,在活动中心找个角落,弄个‘草药互助角’,大家有多余的草药就拿来放这儿,谁有小毛病了,就来取点用,您觉得怎么样?”

  张阿姨眼睛一亮,拍着手说:“这主意好啊!我家阳台还种着薄荷呢,明天就摘点晒干了送过来!上次小宇咳嗽,喝了你们的薄荷水就好,这草药放在身边,比啥都方便。”

  正说着,王奶奶牵着小宇的手走进来,小宇手里还拎着个小竹篮,里面装着几片新鲜的紫苏叶。“我们也来凑份热闹!” 王奶奶笑着说,“小宇昨天在楼下摘了紫苏,说要放在互助角,让大家煮鱼的时候用,去腥还开胃。”

  小宇把竹篮举到林辰面前,仰着小脸说:“哥哥,紫苏叶是我自己摘的,我还洗干净了!老师说,分享的东西才最好吃。”

  林辰接过竹篮,紫苏叶上还沾着水珠,绿油油的特别精神。他摸了摸小宇的头:“小宇真棒,这紫苏叶放在互助角,肯定很多人喜欢。”

  胖子把木架放在活动中心的角落,拍了拍上面的灰尘:“这架子是李大爷找的旧书架,我刚才用砂纸磨了磨,不扎手了。咱们再找块布铺在上面,放草药的时候就不会脏了。”

  苏晓冉从帆布包里掏出几块不同颜色的卡纸,还有一支马克笔:“我准备了分类标签,绿色的写‘叶子类’,比如薄荷、紫苏;黄色的写‘根茎类’,比如蒲公英根、桔梗;红色的写‘用法提示’,把每种草药的用处简单写上去,大家一看就懂。”

  赵天宇翻开笔记本,上面已经画好了互助角的草图:“我还想了个登记本,谁来取草药,就写个名字和取的种类,下次有多余的再补回来,这样草药就不会断档。上次社区办图书角就是这么弄的,特别管用。”

  林辰看着大家忙碌的样子,心里暖暖的。他走到木架前,刚想把张阿姨带来的蒲公英干放上去,脖子上的太极玉佩突然轻轻发热,像有股温温的气流顺着指尖漫到蒲公英干上。原本有些发蔫的蒲公英叶,竟慢慢挺括起来,清苦的香味也浓了几分。

  “咦,这蒲公英怎么闻着更鲜了?” 张阿姨凑过来闻了闻,笑着说,“刚才在我袋子里还没这么香呢,放在这架子上,倒像刚晒干的一样。”

  林辰愣了一下,低头看了看玉佩,又看了看蒲公英干,笑着说:“可能是这架子通风好,草药透气了,香味就出来了。”

  张教授这时背着帆布包走进来,手里拿着个玻璃罐,里面装着晒干的金银花。“我听说你们要弄互助角,特意带了点金银花过来。” 他把玻璃罐放在木架上,“夏天容易中暑,金银花煮水喝能解暑,放在这里正好用得上。”

  “教授,您来得正好!” 赵天宇赶紧把笔记本递过去,“我们想在每种草药下面写用法,您帮我们看看,有没有写错的地方?比如蒲公英,我们写‘煮水治上火,外敷消红肿’,对不对?”

  张教授接过笔记本,仔细看了看,点头道:“没错,不过可以再加一句‘孕妇慎用’,这样更稳妥。还有薄荷,体质虚寒的人少用,也得写上,免得大家用错。”

  苏晓冉赶紧拿起马克笔,在薄荷的用法提示上添了一句 “体质虚寒者慎用”,字写得工工整整,还特意用红笔标了出来。“这样大家看的时候就注意到了,不会弄错。”

  胖子则跑出去找布,没过多久就拎着块浅蓝色的粗布回来,上面还绣着几朵小菊花。“这是刘阿姨给的,她说这块布结实,铺在架子上好看,还能吸潮气,草药不容易坏。” 他把布铺在木架上,用小钉子固定好,又把玻璃罐、布袋子一一摆上去,摆得整整齐齐。

  小宇也没闲着,他拿着苏晓冉剪好的小标签,踮着脚往木架上贴。王奶奶在旁边扶着他,怕他摔着。“贴正点,不然大家看不清楚。” 王奶奶一边说,一边帮小宇调整标签的位置。

  没过多久,互助角就收拾好了。木架上摆着蒲公英干、薄荷、紫苏、金银花,每种草药下面都贴着彩色的标签,旁边还放着赵天宇准备的登记本和一支笔。阳光透过活动中心的窗户照进来,落在草药上,泛着柔和的光。

  居民们听说互助角弄好了,都过来参观。李大爷拿着金银花的玻璃罐看了看,笑着说:“我家老头子总咳嗽,下次来取点金银花,煮水给他喝,比吃药强。”

  有个年轻妈妈指着薄荷问:“这薄荷能不能泡水给孩子喝?孩子夏天总不爱吃饭,听说薄荷能开胃。”

  苏晓冉赶紧解释:“可以的,不过一次别放太多,一片叶子泡一杯水就行,放多了会辣嗓子。您要是不确定,就看标签上的用法,写得很清楚。”

  年轻妈妈点点头,从登记本上写下自己的名字和取的薄荷量:“我先取两片试试,下次我家薄荷长好了,再送过来补。”

  胖子站在旁边,看着大家有序地取草药、登记,忍不住说:“没想到这互助角这么受欢迎!早知道咱们早点弄了,省得大家有小毛病还得跑药店。”

  林辰笑着说:“现在也不晚,以后咱们每周来整理一次互助角,看看哪种草药少了,就提醒大家带过来。要是有居民不知道怎么用,咱们再现场教,这样就更方便了。”

  张教授看着眼前的场景,捋了捋胡子说:“这互助角好就好在‘互助’两个字。草药是死的,人是活的,大家把多余的草药拿出来分享,不仅能帮到别人,还能拉近邻里的距离,这比什么都重要。”

  夕阳西下的时候,居民们渐渐散去,互助角的木架上还剩下不少草药。小宇临走前,又从家里拿来一小把晒干的山楂,放在木架上,说 “山楂泡水酸溜溜的,大家肯定喜欢”。

  林辰和伙伴们收拾好东西,准备回学校。走在社区的小路上,晚风带着草木的清香吹过来,特别舒服。苏晓冉看着手里的登记本,笑着说:“今天有十五个人来取草药,还收了八种草药,下次肯定更多。”

  赵天宇点点头:“我明天把互助角的照片发在社区群里,再写个用法小贴士,让更多人知道。”

  胖子则摸着肚子说:“下次整理互助角的时候,咱们带点绿豆汤过来,大家累了还能喝一口,跟上次办展览一样。”

  林辰看着身边叽叽喳喳的伙伴,又摸了摸脖子上的太极玉佩。玉佩还是温温的,像揣着一颗小太阳。他知道,这个小小的互助角,不只是一个放草药的地方,更是邻里之间传递温暖的纽带。以后,会有更多的草药在这里汇集,更多的温情在这里传递,而这份藏在草木里的心意,会像夏天的阳光一样,温暖着社区里的每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