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调方传药技 稚子承初心-《太极医道传承》

  天刚亮,神农庙的门就被推开了。林辰背着药筐走进来,筐里装着刚采的新鲜薄荷和艾草 —— 昨天有村民说,旧草药包敷久了,膝盖会有点发燥,他想试着调整配方,让药效更温和。

  刚把草药摊在石桌上,就听见一阵小跑声。小石头举着个用绳串起来的野山楂,冲进庙里:“林医生!俺采了山楂,给你当零食吃。俺还想跟你学认草药,昨天你教的薄荷,俺记住叶子是尖尖的了!”

  林辰接过山楂,笑着把他拉到石桌旁:“好啊,今天咱们一边调草药包,一边认草药,你要是能认出三种,我就教你做小草药包。”

  小石头赶紧点头,眼睛盯着桌上的草药,小手扒着桌边,生怕错过细节。

  没过多久,赵村长带着几位村民来了。王奶奶手里拿着个旧草药包,递到林辰面前:“林医生,你看看这包,用了快半个月,现在敷着总觉得膝盖发燥,是不是草药放多了?”

  林辰接过草药包,打开闻了闻。旧包里面的艾草味还很浓,薄荷味却淡了不少。他摸了摸胸口的玉佩,玉佩突然微微发热,一股暖意顺着指尖传到草药包上 —— 像是在提醒他,薄荷的比例该加了。

  “不是放多了,是薄荷挥发得快。” 林辰把旧包的草药倒出来,分开放在纸上,“之前的配方是艾草三、薄荷一,现在咱们调成艾草二、薄荷一,再加点晒干的金银花,清热又不燥,敷着更舒服。”

  苏晓冉从背包里拿出晒干的金银花,分给大家:“这些金银花是之前在山上采的,晒干后用着方便,村里要是有谁上火,煮水喝也管用。”

  村民们围在石桌旁,跟着林辰调配方。王奶奶把艾草、薄荷、金银花按比例混好,装进新纱布里,缝好后递到林辰面前:“林医生,你看看这样对不对?俺眼神不好,怕比例弄错了。”

  林辰接过草药包,玉佩的暖意又轻了点 —— 说明比例刚好。他笑着点头:“对,就是这样。缝的时候针脚密点,免得草药漏出来;用之前煮十分钟,药效更足。”

  小石头蹲在旁边,看着大家调草药,突然指着金银花问:“林医生,这个是不是能泡水喝?上次俺娘上火,你让她喝的就是这个。”

  “没错,你认得真准!” 林辰摸了摸他的头,“金银花是凉性的,上火的时候煮水喝,很快就好了。你再看看,哪个是薄荷?”

  小石头赶紧指着薄荷,大声说:“这个!叶子尖尖的,闻着凉凉的!”

  赵村长在一旁笑着说:“这娃记性真好,以后肯定能学好认草药,等林医生回城里,俺们村里也有小‘医生’了。”

  调完配方,大家开始一起做草药包。有的剪纱布,有的混草药,有的缝包,庙里热闹得很。小石头也想帮忙,林辰就找了块小纱布,给他装了点薄荷和金银花,教他简单地缝边。

  小石头的小手捏着针,慢慢往纱布上扎,虽然针脚歪歪扭扭,却缝得很认真。缝好后,他举着小草药包,跑到王奶奶面前:“奶奶,你试试俺做的包,能帮你降燥!”

  王奶奶接过小包包,贴在膝盖上,笑着说:“真凉快!俺的膝盖不燥了,小石头真能干,以后能帮村里做草药包了。”

  中午,村民们留林辰和苏晓冉吃饭。饭桌上摆着金银花煮的水、薄荷拌的黄瓜,还有用新配方做的草药包热敷过的鸡蛋 —— 都是用今天调的草药做的,清爽又养生。

  “以前俺们只知道草药能敷,没想到还能吃、能泡水。” 赵村长喝着金银花水,笑着说,“现在村里的人,不管是关节疼还是上火,都知道用草药调理,不用再跑老远的路去镇上买药了。”

  林辰喝着水,胸口的玉佩暖暖的。他想起白胡子老头说的 “传承不是神通,是仁心”,现在他终于明白,所谓传承,就是把自己会的知识,一点点教给村民,让他们能自己照顾自己,让这山村的日子,越来越安稳。

  饭后,林辰带着小石头去草药地。地里的薄荷苗已经扎根了,绿油油的叶子在风里晃。林辰指着薄荷苗,对小石头说:“你看,薄荷要多晒太阳,叶子才会香;浇水的时候别浇在叶子上,容易烂。以后你要是有空,就来看看这些苗,帮它们拔拔草。”

  小石头赶紧点头,蹲下来,小心地拔掉薄荷苗旁边的杂草:“俺记住了!俺每天都来,不让草欺负苗。”

  林辰站在旁边,看着小石头认真的样子,又摸了摸胸口的玉佩。暖意从玉佩里渗出来,绕着他的指尖,像是在认可他的做法 —— 传承不只是他一个人的事,是要让更多人参与进来,让这份仁心,在山村一代代传下去。

  傍晚的时候,大家把做好的草药包分发给村民。每户都拿到了新配方的包,还有一张写着用法的纸。王奶奶拿着草药包,拉着林辰的手说:“林医生,真是谢谢你。以前俺们腿疼只能忍着,现在有了这包,再也不用遭罪了。”

  林辰笑着说:“不用谢,这是大家一起做的。以后要是草药不够了,就去地里采,咱们自己种的草药,用着放心。”

  准备回城时,小石头抱着他做的小草药包,跑到林辰面前:“林医生,这个包给你。你要是上火了,就敷在额头上,能凉快。下次来,你还要教俺认新的草药好不好?”

  林辰接过小包包,摸了摸小石头的头:“好,下次来教你认蒲公英。你要好好照顾地里的薄荷苗,等我来的时候,要是苗长得好,我就教你做薄荷茶。”

  车子开动时,村民们站在村口挥手。小石头举着他的小铲子,大声喊着:“林医生,俺会好好照顾苗的!你早点来!”

  林辰看着窗外渐渐远去的青山、绿油油的草药地,还有村民们的笑脸,摸了摸胸口的玉佩。暖意还在,心里踏实得很。他知道,神农的传承,已经在这山村扎了根 —— 扎在村民们互助的手里,扎在小石头认真的眼里,扎在每一个平凡又温暖的日子里。

  回到城里,林辰把小石头做的小草药包放在桌上。苏晓冉看着包,笑着说:“你看,这就是传承吧?不只是你教他们,他们也在影响你,小石头现在比谁都认真。”

  林辰点了点头,看着小包包,心里亮堂堂的。他想起白胡子老头的话,想起村里的日子,突然明白,最好的传承,不是记住多少知识,是把知识变成能帮人的事,是把仁心,变成能暖人的行动。

  晚上,林辰躺在床上,摸了摸胸口的玉佩。月光透过窗户洒进来,落在玉佩上,泛着淡淡的光。他好像能看到,小石头在草药地里拔草的样子,村民们在神农庙做草药包的样子,王奶奶敷着新草药包笑的样子 —— 这些画面,都是传承的样子,都是他要守护的样子。

  他知道,青山村的 “温暖奇遇” 还会继续,而他带着这份传承,会一直走下去 —— 用草药的温,用仁心的暖,把这份温情,传给更多人,让更多的山村,都能有这样的暖,这样的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