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海仿佛已经看到,未来在自己这栋气派的小楼里,不仅有“港岛良心”的荣誉, 还会有年轻貌美的红颜知己,说不定还能实现“江河湖海”的宏伟目标……
“嘿嘿……”易中海忍不住发出了一声低笑,赶紧左右看看,见没人注意,才重新板起脸,恢复那副“忧国忧民”的严肃表情,但嘴角那抹压不住的笑意,却暴露了他此刻荡漾的春心。
回到95号院,易中海整个人都处于一种亢奋状态。连晚饭时看到阎埠贵和方静茹在饭桌上低声细语、眉目传情,他都不觉得那么酸了,反而有一种“你们且得意,看老子以后找个更年轻更漂亮的”的优越感。
他甚至开始主动找钟铭打听,钱鑫什么时候有空带他去看病。
钟铭看着易中海那副急不可耐、又努力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心里门儿清,这老小子肯定是又遇到什么“桃花”了,而且这“桃花”估计还挺对他胃口,不然不会这么上心。
“急什么?”钟铭慢悠悠地剔着牙,“钱老三这两天在调试新弄来的设备,忙得很。等过两天闲下来,自然带你去。放心,铭爷答应你的事,忘不了。”
易中海只得按捺住心中的急切,连连称是。
当天夜里,易中海躺在床上,翻来覆去,脑子里一会儿是苏曼妮那娇媚的笑脸和窈窕的身段,一会儿是自己病愈后大展雄风、儿女绕膝的美好景象,一会儿又是钟铭承诺的“五湖四海”……
这晚,他失眠了。
而这种混合着欲望、希望和焦灼的失眠,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反复折磨着他。直到钱鑫终于腾出空来,面无表情地通知他:“易先生,明天早上八点,门口等我,带你去见医生。”
易中海激动得差点当场给钱鑫鞠一躬。
他知道,自己通往“幸福”生活的关键一步,终于要迈出了。而那位苏曼妮苏记者,就是他未来“幸福”蓝图里,最亮眼的那一抹色彩。
他暗暗发誓,等治好了病,一定要尽快把这位王记者“拿下”!
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易中海就穿戴整齐,如同要去参加什么重要典礼一般,在他那栋二层小楼门口焦急地踱步。他特意换上了一身看起来比较“体面”但又不过分招摇的深色西装,头发梳得一丝不苟,连皮鞋都擦得锃亮。只是那眼底因失眠而泛起的青黑,以及时不时搓动的手指,暴露了他内心的紧张与期盼。
八点整,钱鑫那辆低调的黑色轿车准时停在了院门口。钱鑫摇下车窗,依旧是那副没什么表情的科技宅模样,对易中海点了点头:“上车。”
“哎!好!好!”易中海连忙小跑着过去,拉开车门钻进副驾驶,动作快得仿佛怕钱鑫反悔。
车子驶出半山,融入港岛清晨的车流。易中海坐在车里,感觉小心肝扑通扑通的乱跳,手心也在不停冒汗。他几次想开口问问是去哪家医院,医生水平如何,但瞥见钱鑫那副“生人勿近”的专注开车模样,又生生把话咽了回去。只能在心里默默祈祷,洋大夫一定要给力,铭爷的金光一定要普照……
钱鑫开车很稳,一路无话,最终将车停在了一栋位于中环、看起来颇为气派的西式建筑前。这并非公立医院,而是一家名为“圣玛丽亚”的私人诊所,环境幽静,装修考究,透着一种这个时代少有的“高级感”和“私密性”。显然,这是钟铭特意让阿坤物色的地方,既要保证医疗水平(相对这个年代而言),又要最大限度保护易中海的“隐私”。
“到了。”钱鑫停好车,率先下车。
易中海赶紧跟上,抬头看了看诊所那鎏金的招牌,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
接待他们的是一个穿着护士服、表情严肃的洋人护士。在钱鑫用流利的英语交流后,护士领着他们穿过安静整洁的走廊,来到一间诊疗室。
诊疗室里坐着一位头发花白、戴着金丝眼镜、看起来颇有权威的约翰牛籍中老年医生,布朗博士。布朗医生态度还算和蔼,但在听完钱鑫翻译的、关于易中海“某些功能存在障碍,影响生育”的主诉后,他那蓝色的眼睛里还是闪过一丝职业性的审视,让易中海浑身不自在。
接着便是一系列在这个时代堪称“详尽”的检查。抽血、验尿……还有一些易中海闻所未闻、甚至觉得羞耻的检查项目。整个过程,易中海都像个提线木偶,红着脸,咬着牙,在心里把当年导致他受伤的那个王八蛋外加他家祖宗十八代咒骂了千百遍。
钱鑫则一直冷静地陪同,偶尔用英语和布朗医生交流几句,询问检查项目的必要性和原理,显得十分专业。这让易中海在窘迫之余,也对钱鑫和铭爷的能量更加信服——瞧瞧,连洋大夫都这么给面子!
检查持续了大半天。当所有报告出来后,布朗医生拿着厚厚的化验单和检查报告,眉头微蹙,对着灯光仔细查看。
易中海的心提到了嗓子眼,紧张地盯着布朗医生的脸,试图从那张布满皱纹的脸上读出吉凶。
钱鑫也站在一旁,默默听着布朗医生的分析。
“……易先生的情况,从检查结果来看,”布朗医生用英语缓缓说道,钱鑫同步翻译给易中海听,“主要是由于过去的创伤,导致了输精管的部分堵塞,以及……相关神经的一些轻微损伤。这确实会严重影响生育能力,并且对……呃,某些功能造成持续性障碍。”
易中海听得心凉了半截,脸色发白,颤声问:“那……那还有得治吗?”
布朗医生推了推眼镜,沉吟道:“以目前的医疗水平,完全根治,恢复到……年轻时的状态,难度很大。手术治疗风险高,且效果不明确。药物治疗……或许能有些改善,但期望值不能太高。”
这话如同寒冬腊月的一盆冰水,兜头浇下,把易中海心中刚刚燃起的希望火苗差点浇灭。他嘴唇哆嗦着,眼神都涣散了,喃喃道:“难道……难道就真的没办法了吗?我觉得我还可以抢救下啊。”
就在易中海万念俱灰之际,钱鑫却开口了,他用英语对布朗医生说道:“医生,我们理解现代医学的局限性。我们老板的意思是,无论中医西医,或者任何其他方法,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都愿意尝试。费用不是问题。”
说着,钱鑫从随身携带的公文包里,取出一个小巧却沉甸甸的锦囊,推到布朗医生面前。锦囊没有系紧,露出里面黄澄澄的光芒——是几根小黄鱼。
“嘿嘿……”易中海忍不住发出了一声低笑,赶紧左右看看,见没人注意,才重新板起脸,恢复那副“忧国忧民”的严肃表情,但嘴角那抹压不住的笑意,却暴露了他此刻荡漾的春心。
回到95号院,易中海整个人都处于一种亢奋状态。连晚饭时看到阎埠贵和方静茹在饭桌上低声细语、眉目传情,他都不觉得那么酸了,反而有一种“你们且得意,看老子以后找个更年轻更漂亮的”的优越感。
他甚至开始主动找钟铭打听,钱鑫什么时候有空带他去看病。
钟铭看着易中海那副急不可耐、又努力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心里门儿清,这老小子肯定是又遇到什么“桃花”了,而且这“桃花”估计还挺对他胃口,不然不会这么上心。
“急什么?”钟铭慢悠悠地剔着牙,“钱老三这两天在调试新弄来的设备,忙得很。等过两天闲下来,自然带你去。放心,铭爷答应你的事,忘不了。”
易中海只得按捺住心中的急切,连连称是。
当天夜里,易中海躺在床上,翻来覆去,脑子里一会儿是苏曼妮那娇媚的笑脸和窈窕的身段,一会儿是自己病愈后大展雄风、儿女绕膝的美好景象,一会儿又是钟铭承诺的“五湖四海”……
这晚,他失眠了。
而这种混合着欲望、希望和焦灼的失眠,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反复折磨着他。直到钱鑫终于腾出空来,面无表情地通知他:“易先生,明天早上八点,门口等我,带你去见医生。”
易中海激动得差点当场给钱鑫鞠一躬。
他知道,自己通往“幸福”生活的关键一步,终于要迈出了。而那位苏曼妮苏记者,就是他未来“幸福”蓝图里,最亮眼的那一抹色彩。
他暗暗发誓,等治好了病,一定要尽快把这位王记者“拿下”!
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易中海就穿戴整齐,如同要去参加什么重要典礼一般,在他那栋二层小楼门口焦急地踱步。他特意换上了一身看起来比较“体面”但又不过分招摇的深色西装,头发梳得一丝不苟,连皮鞋都擦得锃亮。只是那眼底因失眠而泛起的青黑,以及时不时搓动的手指,暴露了他内心的紧张与期盼。
八点整,钱鑫那辆低调的黑色轿车准时停在了院门口。钱鑫摇下车窗,依旧是那副没什么表情的科技宅模样,对易中海点了点头:“上车。”
“哎!好!好!”易中海连忙小跑着过去,拉开车门钻进副驾驶,动作快得仿佛怕钱鑫反悔。
车子驶出半山,融入港岛清晨的车流。易中海坐在车里,感觉小心肝扑通扑通的乱跳,手心也在不停冒汗。他几次想开口问问是去哪家医院,医生水平如何,但瞥见钱鑫那副“生人勿近”的专注开车模样,又生生把话咽了回去。只能在心里默默祈祷,洋大夫一定要给力,铭爷的金光一定要普照……
钱鑫开车很稳,一路无话,最终将车停在了一栋位于中环、看起来颇为气派的西式建筑前。这并非公立医院,而是一家名为“圣玛丽亚”的私人诊所,环境幽静,装修考究,透着一种这个时代少有的“高级感”和“私密性”。显然,这是钟铭特意让阿坤物色的地方,既要保证医疗水平(相对这个年代而言),又要最大限度保护易中海的“隐私”。
“到了。”钱鑫停好车,率先下车。
易中海赶紧跟上,抬头看了看诊所那鎏金的招牌,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
接待他们的是一个穿着护士服、表情严肃的洋人护士。在钱鑫用流利的英语交流后,护士领着他们穿过安静整洁的走廊,来到一间诊疗室。
诊疗室里坐着一位头发花白、戴着金丝眼镜、看起来颇有权威的约翰牛籍中老年医生,布朗博士。布朗医生态度还算和蔼,但在听完钱鑫翻译的、关于易中海“某些功能存在障碍,影响生育”的主诉后,他那蓝色的眼睛里还是闪过一丝职业性的审视,让易中海浑身不自在。
接着便是一系列在这个时代堪称“详尽”的检查。抽血、验尿……还有一些易中海闻所未闻、甚至觉得羞耻的检查项目。整个过程,易中海都像个提线木偶,红着脸,咬着牙,在心里把当年导致他受伤的那个王八蛋外加他家祖宗十八代咒骂了千百遍。
钱鑫则一直冷静地陪同,偶尔用英语和布朗医生交流几句,询问检查项目的必要性和原理,显得十分专业。这让易中海在窘迫之余,也对钱鑫和铭爷的能量更加信服——瞧瞧,连洋大夫都这么给面子!
检查持续了大半天。当所有报告出来后,布朗医生拿着厚厚的化验单和检查报告,眉头微蹙,对着灯光仔细查看。
易中海的心提到了嗓子眼,紧张地盯着布朗医生的脸,试图从那张布满皱纹的脸上读出吉凶。
钱鑫也站在一旁,默默听着布朗医生的分析。
“……易先生的情况,从检查结果来看,”布朗医生用英语缓缓说道,钱鑫同步翻译给易中海听,“主要是由于过去的创伤,导致了输精管的部分堵塞,以及……相关神经的一些轻微损伤。这确实会严重影响生育能力,并且对……呃,某些功能造成持续性障碍。”
易中海听得心凉了半截,脸色发白,颤声问:“那……那还有得治吗?”
布朗医生推了推眼镜,沉吟道:“以目前的医疗水平,完全根治,恢复到……年轻时的状态,难度很大。手术治疗风险高,且效果不明确。药物治疗……或许能有些改善,但期望值不能太高。”
这话如同寒冬腊月的一盆冰水,兜头浇下,把易中海心中刚刚燃起的希望火苗差点浇灭。他嘴唇哆嗦着,眼神都涣散了,喃喃道:“难道……难道就真的没办法了吗?我觉得我还可以抢救下啊。”
就在易中海万念俱灰之际,钱鑫却开口了,他用英语对布朗医生说道:“医生,我们理解现代医学的局限性。我们老板的意思是,无论中医西医,或者任何其他方法,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都愿意尝试。费用不是问题。”
说着,钱鑫从随身携带的公文包里,取出一个小巧却沉甸甸的锦囊,推到布朗医生面前。锦囊没有系紧,露出里面黄澄澄的光芒——是几根小黄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