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爷爷家炕上睡了一夜,第二天天刚蒙蒙亮,钟铭就醒了。
他侧耳听了听旁边傻柱还打着均匀的小呼噜,便悄没声地意识沉入空间,摘了两个水灵灵的大梨,又“造”了俩硬面饼子,这才把傻柱踹醒。
“起了起了!太阳晒屁股了!吃完赶紧溜!”钟铭把一个大梨塞给迷迷糊糊的傻柱,“一会儿我奶奶起来,又得絮叨半天,咱俩还得陪老爷子练两手,麻烦!”
傻柱啃着清甜多汁的梨,看着钟铭变戏法似的又摸出饼子,早已见怪不怪,只是含糊地问:“铭爷,咱这就回四九城?”
“回?”钟铭咬了一口饼子,含糊不清道,“来都来了,顺道去看看我外公那头儿。让他也瞧瞧,他大外孙子现在有多出息!”
傻柱一听“外公”,立刻想起钟铭吹嘘过的“郭靖后人”、“劈挂拳正宗”,顿时来了精神,连连点头:“好啊好啊!我也去拜见拜见郭老英雄!”
两人胡乱塞完早饭,钟铭溜到厨房,果然看见梁上挂着的几条风干腊肉。他嘿嘿一笑,意念一动,最肥最大的那条瞬间消失,出现在了空间里。做完这一切,他才扯着嗓子对正屋喊:“爷!奶奶!我们走了啊!赶早车!”
不过他也趁着傻柱不注意,在厨房里留下来好几百斤的粮食。这粮食当然就是钟铭的空间里收获的。最开始钟铭并没有种植多少,不过经过几茬后,钟铭空间里的粮食种植面积已经是按万亩计算了。
要不是怕自家爷爷奶奶吓到,他能把他们厨房塞满。至于钟铭的爷爷奶奶看到钟铭留下的几百斤粮食会怎么想?钟铭表示,爱咋想咋想,咱主打的就是个一问三不知。
屋里传来钟大魁中气十足的吼声:“滚吧!小兔崽子!少惹祸!”
奶奶则急匆匆追出来,往钟铭和傻柱手里各塞了两个煮鸡蛋:“路上吃!慢点走!铭子,看着点你兄弟!”
“知道啦!”钟铭应了一声,拉着傻柱一溜烟出了门。
“铭爷,郭老爷子家远吗?”傻柱跟在后面,好奇地问。
“不远,拐过前面那条街,再走俩胡同就是。”钟铭随口答着,眼珠子却滴溜溜乱转,打量着街两旁的店铺,心里琢磨着要不要整点啥保城特产回去。
保城的早晨空气清新,胡同里已有炊烟袅袅。钟铭对去外公家的路更是熟门熟路,穿街过巷,没多久就来到了一处比钟家更显宽敞、门楼也更高些的老宅前。
这宅子透着股习武之家的沉稳气派,门口石墩子都被磨得光滑。钟铭这次没踹门,而是规规矩矩地上前拍了拍门环。
不一会儿,一个三十几岁、眉眼间与钟铭母亲郭家兰有几分相似、但显得更憨厚些的男人开了门,见到钟铭,先是一愣,随即露出惊喜的笑容:“小铭?你咋回来了?快进来快进来!爹!娘!快看谁来了!”
这男人正是钟铭的大舅,郭家英。
“大舅!”钟铭喊了一声,拉着傻柱进了门。
院子比钟家更开阔,地面是夯实的黄土,扫得干干净净,角落里放着石锁、兵器架,架上挂着长枪、大刀,一看就是练家子的地方。
正屋帘子一掀,一个精神矍铄、满头银发却梳得一丝不苟、腰板挺得笔直的老者走了出来,正是钟铭的外公,劈挂拳正宗传人,郭振东。
郭振东看到外孙,眼中飞快地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喜色,但随即板起脸,哼了一声:“哼!我当是谁,原来是你这个小兔崽子!不在四九城好好待着,跑回来淘气?是不是又惹祸了,让你爹妈给撵回来了?”
这时,一个慈眉善目的老妇人也快步走了出来,正是钟铭的外婆。“哎呦我的乖外孙!快让外婆瞧瞧!瘦了!肯定没好好吃饭!”外婆可不管那么多,拉着钟铭的手上下打量,心疼得不行。
“外婆!我想死您了!”钟铭在外婆面前立刻变成乖宝宝,“我吃得好着呢,就是想您做的饭了!”
郭振东又哼了一声,目光这才落到钟铭身后显得有些局促高大的傻柱身上:“这傻大个是谁?”
“外公,外婆,大舅,这是我四九城一个院的兄弟,何雨柱,小名傻柱,他家祖传的厨子,地道的四九城人。”钟铭介绍道,“柱子,这是我外公,外婆,大舅。”
傻柱赶紧鞠躬问好:“郭爷爷好,郭奶奶好,郭叔叔好。”他感觉这郭爷爷比钟爷爷气势还足,眼神跟刀子似的,看得他有点发毛。
郭振东打量着傻柱,点了点头:“嗯,身子骨还算结实,是个练武的材料,可惜年纪大了点,筋骨快定型了。”郭老爷子这是职业病又犯了,看见个人就想着掂量掂量对方筋骨。
钟铭凑上前,笑嘻嘻地说:“外公,您眼光真毒!柱子他祖上也是武林中人呢!跟咱们家还有点渊源!”
“哦?”郭振东挑了挑眉,似乎提起点兴趣,“什么来路?四九城那边的武行,我倒是知道几个姓何的,但没听说有什么出彩的人物。” 他常年待在保城,对四九城武术界不算特别熟悉,但也不是完全没耳闻。
他侧耳听了听旁边傻柱还打着均匀的小呼噜,便悄没声地意识沉入空间,摘了两个水灵灵的大梨,又“造”了俩硬面饼子,这才把傻柱踹醒。
“起了起了!太阳晒屁股了!吃完赶紧溜!”钟铭把一个大梨塞给迷迷糊糊的傻柱,“一会儿我奶奶起来,又得絮叨半天,咱俩还得陪老爷子练两手,麻烦!”
傻柱啃着清甜多汁的梨,看着钟铭变戏法似的又摸出饼子,早已见怪不怪,只是含糊地问:“铭爷,咱这就回四九城?”
“回?”钟铭咬了一口饼子,含糊不清道,“来都来了,顺道去看看我外公那头儿。让他也瞧瞧,他大外孙子现在有多出息!”
傻柱一听“外公”,立刻想起钟铭吹嘘过的“郭靖后人”、“劈挂拳正宗”,顿时来了精神,连连点头:“好啊好啊!我也去拜见拜见郭老英雄!”
两人胡乱塞完早饭,钟铭溜到厨房,果然看见梁上挂着的几条风干腊肉。他嘿嘿一笑,意念一动,最肥最大的那条瞬间消失,出现在了空间里。做完这一切,他才扯着嗓子对正屋喊:“爷!奶奶!我们走了啊!赶早车!”
不过他也趁着傻柱不注意,在厨房里留下来好几百斤的粮食。这粮食当然就是钟铭的空间里收获的。最开始钟铭并没有种植多少,不过经过几茬后,钟铭空间里的粮食种植面积已经是按万亩计算了。
要不是怕自家爷爷奶奶吓到,他能把他们厨房塞满。至于钟铭的爷爷奶奶看到钟铭留下的几百斤粮食会怎么想?钟铭表示,爱咋想咋想,咱主打的就是个一问三不知。
屋里传来钟大魁中气十足的吼声:“滚吧!小兔崽子!少惹祸!”
奶奶则急匆匆追出来,往钟铭和傻柱手里各塞了两个煮鸡蛋:“路上吃!慢点走!铭子,看着点你兄弟!”
“知道啦!”钟铭应了一声,拉着傻柱一溜烟出了门。
“铭爷,郭老爷子家远吗?”傻柱跟在后面,好奇地问。
“不远,拐过前面那条街,再走俩胡同就是。”钟铭随口答着,眼珠子却滴溜溜乱转,打量着街两旁的店铺,心里琢磨着要不要整点啥保城特产回去。
保城的早晨空气清新,胡同里已有炊烟袅袅。钟铭对去外公家的路更是熟门熟路,穿街过巷,没多久就来到了一处比钟家更显宽敞、门楼也更高些的老宅前。
这宅子透着股习武之家的沉稳气派,门口石墩子都被磨得光滑。钟铭这次没踹门,而是规规矩矩地上前拍了拍门环。
不一会儿,一个三十几岁、眉眼间与钟铭母亲郭家兰有几分相似、但显得更憨厚些的男人开了门,见到钟铭,先是一愣,随即露出惊喜的笑容:“小铭?你咋回来了?快进来快进来!爹!娘!快看谁来了!”
这男人正是钟铭的大舅,郭家英。
“大舅!”钟铭喊了一声,拉着傻柱进了门。
院子比钟家更开阔,地面是夯实的黄土,扫得干干净净,角落里放着石锁、兵器架,架上挂着长枪、大刀,一看就是练家子的地方。
正屋帘子一掀,一个精神矍铄、满头银发却梳得一丝不苟、腰板挺得笔直的老者走了出来,正是钟铭的外公,劈挂拳正宗传人,郭振东。
郭振东看到外孙,眼中飞快地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喜色,但随即板起脸,哼了一声:“哼!我当是谁,原来是你这个小兔崽子!不在四九城好好待着,跑回来淘气?是不是又惹祸了,让你爹妈给撵回来了?”
这时,一个慈眉善目的老妇人也快步走了出来,正是钟铭的外婆。“哎呦我的乖外孙!快让外婆瞧瞧!瘦了!肯定没好好吃饭!”外婆可不管那么多,拉着钟铭的手上下打量,心疼得不行。
“外婆!我想死您了!”钟铭在外婆面前立刻变成乖宝宝,“我吃得好着呢,就是想您做的饭了!”
郭振东又哼了一声,目光这才落到钟铭身后显得有些局促高大的傻柱身上:“这傻大个是谁?”
“外公,外婆,大舅,这是我四九城一个院的兄弟,何雨柱,小名傻柱,他家祖传的厨子,地道的四九城人。”钟铭介绍道,“柱子,这是我外公,外婆,大舅。”
傻柱赶紧鞠躬问好:“郭爷爷好,郭奶奶好,郭叔叔好。”他感觉这郭爷爷比钟爷爷气势还足,眼神跟刀子似的,看得他有点发毛。
郭振东打量着傻柱,点了点头:“嗯,身子骨还算结实,是个练武的材料,可惜年纪大了点,筋骨快定型了。”郭老爷子这是职业病又犯了,看见个人就想着掂量掂量对方筋骨。
钟铭凑上前,笑嘻嘻地说:“外公,您眼光真毒!柱子他祖上也是武林中人呢!跟咱们家还有点渊源!”
“哦?”郭振东挑了挑眉,似乎提起点兴趣,“什么来路?四九城那边的武行,我倒是知道几个姓何的,但没听说有什么出彩的人物。” 他常年待在保城,对四九城武术界不算特别熟悉,但也不是完全没耳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