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易中海下班回来,脸色更加凝重。他在厂里也感受到了一种不同寻常的气氛,车间主任被叫去开会,回来后面色严肃地强调生产纪律,还隐约提到“提高警惕”、“发现异常及时报告”之类的话。他本能地觉得有事发生,却又摸不着头脑。这种无法掌控的感觉,让他非常不舒服。
阎埠贵也从学校同事那听到了点皮毛,大家都不敢明说,只是交换着心照不宣的眼神和含糊的词语“听说西边...”、“上面好像很重视...”。
晚上吃饭时,他忍不住跟家人嘀咕:“这世道,真是山雨欲来风满楼啊...怕不是又有什么大动静?”他小眼睛里闪烁着算计和不安,试图从这模糊的信息中分析出点什么对自己有利的东西。
只有钟铭,跟个没事人一样。晚上照旧钻进空间,巡视他的王国。面粉送走了,仓库区空出大片地方,正好规划新的种植区。
“嗯,下次种点啥呢?棉花得扩大,还得弄点稀罕水果...对了,试试种点花生?榨油香!再找些烟草来种种?未来可以跟我某个小微企业合作合作?”他摸着下巴,又开始琢磨“创收”门路。至于外面因为他掀起的、却被严格限制在一定层面的波澜?呵,关他屁事。深藏功与名,要的就是这个效果。根本没人会把这种惊天动地的事和一个半大孩子联系起来,这让他安全感十足。
他甚至有闲心用意念抓了只空间里养的肥鸡,做了叫花鸡,啃得满嘴流油。
“嗯,手艺见长!不过还是得督促傻柱好好练手艺,以后可以当自己的‘御用厨子’”。他得意地想。
然而,钟铭这份悠闲并没持续多久。
几天后的傍晚,街道办的王主任突然亲自来到了95号院,身后还跟着两个表情严肃、穿着干部服的生面孔。
王主任没像往常那样先跟易中海阎埠贵打招呼,而是直接问道:“钟铭同志在家吗?”
全院顿时安静下来,所有人都停下了手里的活计,目光齐刷刷地看向后院。
易中海心里咯噔一下:区里来的干部?直接找钟铭?难道这小子又在外面闯了什么弥天大祸?竟然惊动了这个级别的人?他心里莫名地闪过一丝期待(希望钟铭倒霉)和紧张(怕牵连院子)。
阎埠贵的小算盘也打不下去了,紧张地扶着眼睛,脑子飞快转着:这架势...不像小事啊!难道钟铭...
傻柱和许大茂也从屋里探出头,一脸好奇和紧张。许大茂更是缩了缩脖子,心想:乖乖,铭爷这是把天捅破了?
钟铭正蹲在屋里研究怎么用意念把棉花纺成线,听到动静,慢悠悠地走出来,脸上还是那副懒洋洋的表情:“王主任?找我?您有啥指示?是不是街道终于认识到我这个四合院唯一的真正民选的联络员的重要性了,要给我发奖金了?”
王主任嘴角抽搐了一下,没接他的话茬,侧身介绍道:“钟铭同志,这两位是区里来的同志,有点事情想向你这位四合院的联络员了解一下。”她的语气比平时正式很多。
那两个干部目光地下打量着钟铭,似乎想从这个看似普通的少年身上看出点什么不同寻常来。
其中一人开口,声音平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度:“钟铭同学,你别紧张。我们就是例行公事,了解一下情况。最近几天,尤其是晚上,你有没有发现什么异常情况?或者,听到、看到什么特别的人或事?比如,有没有看到不认识的大车在附近出现?或者听到什么不寻常的动静?”
全院鸦雀无声,连呼吸都放轻了。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但想法各异:有的担心,有的好奇,更多的是事不关己的观望,甚至隐隐有点幸灾乐祸。
风暴,似乎终于要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刮进这座四合院了。
钟铭会如何应对?他这“深藏功与名”的计划,难道会因为这种常规排查而出现纰漏?
全院的目光都聚焦在钟铭身上,空气仿佛凝固了。易中海手心有点冒汗,既盼着钟铭倒霉,又怕真出大事牵连整个院子。阎埠贵的小眼睛在镜片后飞快闪烁,计算着各种可能性。傻柱攥紧了拳头,有点替钟铭担心。许大茂则缩着脖子,既想看热闹又怕殃及池鱼。
面对两位区干部锐利的目光和全院的注视,钟铭脸上那副懒洋洋的表情丝毫未变,他甚至夸张地掏了掏耳朵,仿佛刚才没听清。
“异常情况?特别的人或事?”他重复了一遍,然后歪着头,做出一副努力思考的样子,“您二位要问这个,那可算问对人了!”
两位干部精神一振,王主任也屏住了呼吸。难道真有线索?
只听钟铭掰着手指头,一本正经地开始数:“首先吧,咱们院前院的小四眼儿,额,不对,是阎埠贵阎老师,他们家煤堆这几天少了起码五块煤球,这算异常吧?他居然敢说是我拿的,天地良心,我钟铭是那种人吗?我要是拿,能只拿五块?”
阎埠贵老脸瞬间涨红,气得想反驳,但在区干部面前又不敢大声喧哗,只能憋着气小声嘟囔:“你...你胡说...”
一位干部皱了皱眉:“同志,我们问的不是这种...”
钟铭根本没理他,继续掰第二根手指:“其次,中院的贾张氏,也就是老贾他媳妇儿,最近骂街的音量降低了起码三个调门,而且平均持续时间缩短了一半以上。这太异常了!我怀疑她是不是生病了?或者憋着什么更大的坏?领导你们得查查!”
贾张氏在自家门口听得清清楚楚,气得差点背过气去,想骂又不敢,只能狠狠剜了钟铭一眼。
两位干部:“......”
王主任赶紧打圆场:“钟铭同学!认真点!区里同志问的是正经事!”
阎埠贵也从学校同事那听到了点皮毛,大家都不敢明说,只是交换着心照不宣的眼神和含糊的词语“听说西边...”、“上面好像很重视...”。
晚上吃饭时,他忍不住跟家人嘀咕:“这世道,真是山雨欲来风满楼啊...怕不是又有什么大动静?”他小眼睛里闪烁着算计和不安,试图从这模糊的信息中分析出点什么对自己有利的东西。
只有钟铭,跟个没事人一样。晚上照旧钻进空间,巡视他的王国。面粉送走了,仓库区空出大片地方,正好规划新的种植区。
“嗯,下次种点啥呢?棉花得扩大,还得弄点稀罕水果...对了,试试种点花生?榨油香!再找些烟草来种种?未来可以跟我某个小微企业合作合作?”他摸着下巴,又开始琢磨“创收”门路。至于外面因为他掀起的、却被严格限制在一定层面的波澜?呵,关他屁事。深藏功与名,要的就是这个效果。根本没人会把这种惊天动地的事和一个半大孩子联系起来,这让他安全感十足。
他甚至有闲心用意念抓了只空间里养的肥鸡,做了叫花鸡,啃得满嘴流油。
“嗯,手艺见长!不过还是得督促傻柱好好练手艺,以后可以当自己的‘御用厨子’”。他得意地想。
然而,钟铭这份悠闲并没持续多久。
几天后的傍晚,街道办的王主任突然亲自来到了95号院,身后还跟着两个表情严肃、穿着干部服的生面孔。
王主任没像往常那样先跟易中海阎埠贵打招呼,而是直接问道:“钟铭同志在家吗?”
全院顿时安静下来,所有人都停下了手里的活计,目光齐刷刷地看向后院。
易中海心里咯噔一下:区里来的干部?直接找钟铭?难道这小子又在外面闯了什么弥天大祸?竟然惊动了这个级别的人?他心里莫名地闪过一丝期待(希望钟铭倒霉)和紧张(怕牵连院子)。
阎埠贵的小算盘也打不下去了,紧张地扶着眼睛,脑子飞快转着:这架势...不像小事啊!难道钟铭...
傻柱和许大茂也从屋里探出头,一脸好奇和紧张。许大茂更是缩了缩脖子,心想:乖乖,铭爷这是把天捅破了?
钟铭正蹲在屋里研究怎么用意念把棉花纺成线,听到动静,慢悠悠地走出来,脸上还是那副懒洋洋的表情:“王主任?找我?您有啥指示?是不是街道终于认识到我这个四合院唯一的真正民选的联络员的重要性了,要给我发奖金了?”
王主任嘴角抽搐了一下,没接他的话茬,侧身介绍道:“钟铭同志,这两位是区里来的同志,有点事情想向你这位四合院的联络员了解一下。”她的语气比平时正式很多。
那两个干部目光地下打量着钟铭,似乎想从这个看似普通的少年身上看出点什么不同寻常来。
其中一人开口,声音平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度:“钟铭同学,你别紧张。我们就是例行公事,了解一下情况。最近几天,尤其是晚上,你有没有发现什么异常情况?或者,听到、看到什么特别的人或事?比如,有没有看到不认识的大车在附近出现?或者听到什么不寻常的动静?”
全院鸦雀无声,连呼吸都放轻了。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但想法各异:有的担心,有的好奇,更多的是事不关己的观望,甚至隐隐有点幸灾乐祸。
风暴,似乎终于要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刮进这座四合院了。
钟铭会如何应对?他这“深藏功与名”的计划,难道会因为这种常规排查而出现纰漏?
全院的目光都聚焦在钟铭身上,空气仿佛凝固了。易中海手心有点冒汗,既盼着钟铭倒霉,又怕真出大事牵连整个院子。阎埠贵的小眼睛在镜片后飞快闪烁,计算着各种可能性。傻柱攥紧了拳头,有点替钟铭担心。许大茂则缩着脖子,既想看热闹又怕殃及池鱼。
面对两位区干部锐利的目光和全院的注视,钟铭脸上那副懒洋洋的表情丝毫未变,他甚至夸张地掏了掏耳朵,仿佛刚才没听清。
“异常情况?特别的人或事?”他重复了一遍,然后歪着头,做出一副努力思考的样子,“您二位要问这个,那可算问对人了!”
两位干部精神一振,王主任也屏住了呼吸。难道真有线索?
只听钟铭掰着手指头,一本正经地开始数:“首先吧,咱们院前院的小四眼儿,额,不对,是阎埠贵阎老师,他们家煤堆这几天少了起码五块煤球,这算异常吧?他居然敢说是我拿的,天地良心,我钟铭是那种人吗?我要是拿,能只拿五块?”
阎埠贵老脸瞬间涨红,气得想反驳,但在区干部面前又不敢大声喧哗,只能憋着气小声嘟囔:“你...你胡说...”
一位干部皱了皱眉:“同志,我们问的不是这种...”
钟铭根本没理他,继续掰第二根手指:“其次,中院的贾张氏,也就是老贾他媳妇儿,最近骂街的音量降低了起码三个调门,而且平均持续时间缩短了一半以上。这太异常了!我怀疑她是不是生病了?或者憋着什么更大的坏?领导你们得查查!”
贾张氏在自家门口听得清清楚楚,气得差点背过气去,想骂又不敢,只能狠狠剜了钟铭一眼。
两位干部:“......”
王主任赶紧打圆场:“钟铭同学!认真点!区里同志问的是正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