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饥荒的低语-《魂归三国:孙绍的崛起之路》

  魏国,许都,皇宫大殿。

  曹操铁青着脸,坐在龙椅上,他的面前,是堆积如山的奏折,每一本,都写着同样触目惊心的词汇。

  物价飞涨!

  市场失序!

  民怨沸腾!

  “诸位爱卿,都哑巴了?”

  曹操的声音不高,却透着一股山雨欲来的恐怖压力。

  “半个月!才半个月!我大魏的市面上,就连一袋盐都快买不到了!谁能给朕解释解释,这是为什么?!”

  殿下文武,一片死寂。

  就在这时,一个身形瘦削,面容严肃的官员站了出来,正是以铁面无私、执法严苛着称的廷尉满宠。

  “陛下!”

  满宠的声音铿锵有力。

  “臣以为,此事绝非简单的市场失灵!背后必有黑手在操控!短短十数日,能调动如此庞大的资金,搅动我大魏数十个郡县的物价,这绝不是普通商贾能做到的!这分明是一场针对我大魏的战争!”

  他顿了顿,眼神锐利如刀,扫过在场的某些官员。

  “臣恳请陛下,立刻下令,封锁各大要道,彻查所有外来商行,以雷霆手段,将这些隐藏在暗处的硕鼠,统统给揪出来!”

  满宠的话,让不少官员脸色微变。

  特别是站在百官前列,那位须发微白,气质雍容的老者,颍川陈氏的家主,陈群。

  陈群闻言,慢悠悠地站了出来,对着曹操躬身一拜。

  “陛下,满大人此言,未免有些危言耸听了。”

  他的声音不疾不徐,带着一种世家门阀特有的沉稳。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如今市场混乱,不过是一些利欲熏心的商人,趁机囤积居奇罢了。自古皆然,不足为奇。”

  “若依满大人所言,大动干戈,封锁要道,彻查商行,岂不是自乱阵脚?此举非但不能平抑物价,反而会造成更大的恐慌,让经济彻底崩溃。届时,动摇的,可是我大魏的国本啊!”

  “老臣以为,当务之急,是安抚,而非镇压。只要朝廷出面,彰显我大魏雄厚的国力,流言蜚语,自然不攻自破。”

  “放屁!”

  满宠当场就怒了,指着陈群的鼻子骂道。

  “陈大人!你这是在为那些发国难财的奸商说话!什么叫不足为奇?现在外面百姓连饭都快吃不上了!你还在这里说什么安抚?再安抚下去,大魏的江山都要被这帮混蛋蛀空了!”

  “满宠!你休要血口喷人!”

  陈群脸色一沉。

  “老夫一心为国,何曾为奸商说话?你执法严苛,不通经济,只会把事情搞得越来越糟!”

  “你……”

  “够了!”

  曹操一声怒吼,打断了两人的争吵。

  他烦躁地揉着眉心,满宠和陈群的话,代表了朝堂上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

  一个主张严打,一个主张怀柔。

  曹操心里跟明镜似的,陈群这老狐狸,嘴上说得好听,心里打的什么算盘,他一清二楚。所谓的“不要过度干预”,不过是怕查到他自己和那些世家门阀的头上!

  这次物价风波,这些门阀豪族,哪个没在背后推波助澜,趁机大捞一笔?

  曹操对陈群的信任,瞬间降低了许多。

  但是,满宠的办法,也太过激进。一旦处理不好,确实容易引发大乱。

  就在曹操犹豫不决之际,他脑中灵光一闪,想到了一个自认为两全其美的办法。

  一个既能彰显君王仁德,又能狠狠打脸那些投机商人的办法!

  “传朕旨意!”

  曹操猛地站起身,声音响彻大殿。

  “立刻!在许都、邺城、洛阳等各大城池,开官仓,放粮!”

  “所有官府粮,一律以风波前的平价出售!”

  他扫视着殿下百官,脸上露出一抹冷笑。

  “朕倒要看看,是那些奸商的钱多,还是朕的粮多!”

  “朕要让全天下的百姓都知道,有朕在,大魏的粮食,就永远吃不完!谁也别想在朕的眼皮子底下兴风作浪!”

  此令一出,满宠眉头紧锁,似乎想说什么,但看着曹操那不容置疑的表情,最终还是把话咽了回去。

  而陈群的眼底,则飞快地闪过一抹不易察觉的讥讽。

  用官仓的存粮去填市场的无底洞?

  真是……天真啊。

  ……

  宁国,建业。

  同样的深夜,御书房内却是一片轻松。

  林浩将一份刚刚收到的加急密报呈给孙绍,脸上带着抑制不住的笑意。

  “陛下,您真是神机妙算!曹操……他真的开官仓了!”

  孙绍放下手中的书卷,接过密报扫了一眼,嘴角控制不住地上扬,最后,他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哈哈哈哈!”

  “好一个曹阿瞒!好一个魏武帝!”

  “他这是嫌我们的仓库装得不够满,主动上门来给我们送补给啊!”

  孙绍笑得眼泪都快出来了,他拍着桌子,对林浩说道。

  “送财童子!这简直就是天字第一号的送财童子!”

  林浩也是忍俊不禁。

  是啊,在陛下这种跨越时代的经济战玩法面前,曹操那些陈旧的帝王心术,显得是那么的幼稚可笑。

  “传令下去!”

  孙绍笑声一收,眼中闪过一道精光。

  “命令我们所有潜伏在魏国的人,立刻行动起来!给我伪装成普通百姓,有多少,就给我买多少!”

  “告诉他们,别客气!曹老板亲自送上门的这份超级大礼,给朕一粒米都不要剩下,统统笑纳!”

  “遵旨!”

  林浩躬身领命,转身快步离去,他已经能预见到,魏国接下来将会是何等混乱的场面了。

  ……

  蜀汉,丞相府。

  诸葛亮没有去睡。

  他已经两天两夜没有合眼了。

  当魏国曹操开仓放粮的消息传来时,蜀汉朝堂之上,亦有不少官员向刘备建议,效仿曹操,以安民心。

  但这个提议,被诸葛亮毫不留情地当场否决了。

  此刻,书房内,只有他和刘备二人。

  刘备看着面带倦容的诸葛亮,忧心忡忡地说道:“丞相,孟德此举,虽有不妥,但亦可解燃眉之急。我蜀中百姓,如今也已是怨声载道,若是我们再不作为……”

  “陛下!”

  诸葛亮打断了刘备的话,他站起身,语气前所未有的凝重。

  “开仓放粮,乃是饮鸩止渴之法!”

  “敌在暗,我们在明。敌人的财力,至今深不可测。我们开仓放出一石粮,他们便能买下一石。我们放出一万石,他们就能吞下一万石!”

  “到最后,只会白白耗尽我们的国库,充实了敌人的粮仓!而真正需要粮食的百姓,又能抢到多少?”

  刘备沉默了。

  他知道,诸葛亮说的是对的。

  “那……依丞相之见,该当如何?”

  诸葛亮走到地图前,目光再次落在了东南角的“宁”字上。

  “解铃还须系铃人。”

  他缓缓开口,“为今之计,只有主动出击,将这只藏在暗处,搅动天下风云的黑手,给彻底揪出来!”

  他转过身,对着刘备深深一拜。

  “臣,恳请陛下,动用‘锦衣’!”

  刘备的瞳孔猛地一缩。

  锦衣,乃是蜀汉最精锐,最神秘的密探组织,由诸葛亮一手创建,直接听命于他,每一个成员,都是万中无一的顶尖好手。

  非到万不得已,绝不动用。

  看着诸葛亮那不容置疑的眼神,刘备终于重重地点了点头。

  “准了!”

  “一切,就拜托丞相了!”

  ……

  魏国,邺城。

  官府的粮仓前,人山人海,乱成一锅粥。

  官兵们声嘶力竭地维持着秩序,但根本无济于事。

  无数双眼睛,都死死地盯着那平价的粮食,充满了血丝。

  然而,真正买到粮食的百姓,寥寥无几。

  更多的是一些身强力壮的汉子,他们挤开老弱妇孺,将一袋袋粮食扛走,消失在街角。

  仅仅一天。

  官仓见底。

  第二天,邺城的粮价,没有像官府预想的那样平稳,反而以一种报复性的姿态,疯狂暴涨!

  比开仓放粮之前,还要高上三倍!

  恐慌,彻底引爆了。

  绝望,压垮了百姓心中最后一根弦。

  “反了!反了!不让我们活,我们就跟他们拼了!”

  一声怒吼,点燃了火药桶。

  数千名饥肠辘辘的百姓,汇成一股洪流,疯狂地冲向了城中最大的粮商——张家的府邸。

  府邸的家丁护院,瞬间就被愤怒的人潮淹没。

  大门被撞开,粮仓被砸开。

  当邺城守将带着城卫军赶到时,暴乱已经失控。

  疯狂的饥民,甚至开始攻击前来镇压的官兵。

  一场血腥的厮杀,在所难免。

  一份由信使跑死了三匹马才送达的加急血书,被快马加鞭,送往许都。

  饥荒的低语,终于在这一刻,变成了震动朝野的怒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