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自寻死路-《魂归三国:孙绍的崛起之路》

  兴古郡城外,凌封带着手下军队缓缓撤离的背影,在太守张通的眼里,那就是落荒而逃的狼狈。

  他站在城墙上,双手背在身后,下巴微微扬起,脸上充满了“一切尽在掌握”的得意。

  “看见没有?”

  他对着身边一脸惶恐的副将,指了指远去的宁国军队,唾沫横飞。

  “一群没卵子的软蛋!”

  “本官只是稍微强硬了一点,他们就吓得屁滚尿流!”

  “什么赈灾?都是借口!就是想来渗透我兴古郡,蛊惑民心!幸亏本官火眼金睛,一眼就识破了孙绍那小子的奸计!”

  副将的嘴唇哆嗦着,想说点什么,却一个字都吐不出来。

  他亲眼看见了那个年轻士兵是怎么死的。

  也亲眼看见了凌封离开时那冰冷得不带一丝人类感情的眼神。

  那不是害怕。

  那是看死人的眼神。

  可张通显然没有get到重点,他此刻正沉浸在自己幻想出的丰功伟绩里,无法自拔。

  “此乃大功一件啊!”

  张通兴奋地搓着手,在城墙上来回踱步。

  “击退宁国奸细,保全一郡之地,维护我大汉尊严!陛下知道了,还不得给本官连升三级?”

  他越想越美,脸上的笑容都快咧到耳根子了。

  “不行,这么大的功劳,必须马上上报给陛下!”

  他猛地一拍大腿,对着副将下令。

  “快!给本官备好笔墨竹简!本官要亲自写奏报!”

  “用八百里加急!让驿卒跑死几匹马都行!务必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把这份天大的喜讯,送到成都,送到陛下的龙案上!”

  ……

  宁国,建业。

  御书房内孙绍静静地坐在龙椅上,手里拿着一份从益州传回来的加急密报。

  密报上,详细记录了兴古郡发生的一切。

  包括那个十八岁士兵的死。

  也包括凌封离开前,说过的每一句话。

  林浩站在下面,连大气都不敢喘。

  他太了解孙绍了。

  这家伙越是平静,就代表他心里的火烧得越旺。

  许久,孙绍才缓缓地放下竹简,他抬起头,看向林浩,脸上居然还带着一丝困惑。

  “浩子,你给朕分析分析。”

  “我是不是对这个世界太温柔了?”

  林浩心里咯噔一下,连忙躬身:“陛下……”

  孙绍摆了摆手,自顾自地说了下去。

  “我派人去救灾,给他们送粮食,送衣服,帮他们盖房子,想让他们活下去。”

  “结果呢?”

  他伸出一根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笃,笃,笃。

  “他们把我的人给杀了。”

  “一个连武器都没带的半大孩子,就因为想扶一把被挤倒的老婆婆,就被人从背后一矛捅穿了心脏。”

  “浩子,你说,这是不是有点太不讲道理了?”

  林浩的额头渗出了冷汗。

  “凌叔现在何处?”孙绍忽然问道。

  一名侍卫立刻上前回答:“回陛下,凌统大人正在交州处理政务。”

  “好。”

  孙绍点了点头。

  “传朕旨意。”

  “命交州牧凌统,即刻点兵十万!”

  “给朕……”

  孙绍顿了顿,嘴角勾起一个冰冷的弧度。

  “踏平兴古郡。”

  旨意下达,林浩和侍卫都是心头一震。

  “另外,传一道密旨给凌叔。”

  “那个叫张通的太守,朕要活的。”

  “朕要让他亲眼看着,他是怎么把他自己,把他全家,把他的一切,都作死的。”

  “朕要让刘备,让曹操,让天下所有人都睁大眼睛看清楚了!”

  孙绍缓缓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远方的天空。

  “动我孙绍的人,是个什么下场!”

  ……

  蜀汉,成都。

  刘备刚刚收到各地汇总上来的灾情报告,正和诸葛亮商讨着如何勒紧裤腰带,从已经空了的国库里再挤出一点钱来赈灾。

  就在这时,一名驿卒连滚带爬地冲了进来,声音嘶哑。

  “陛……陛下!八百里加急!兴古郡大捷!”

  “嗯?”

  刘备愣了一下。

  大捷?

  现在这种时候,哪来的大捷?

  他接过驿卒高高举过的竹筒,带着满腹的疑惑,抽出了里面的奏报。

  只看了一眼,刘备的脸色就开始变了。

  从疑惑,到震惊,再到难以置信。

  最后,他整张脸都涨成了紫红色,呼吸也变得粗重起来。

  “混账!”

  “咔嚓”一声脆响,那份写满了张通“功绩”的竹简,竟被他生生捏碎在手里!

  “蠢货!猪狗不如的蠢货啊!”

  刘备气得浑身发抖,猛地将手里的碎竹片砸向那个还跪在地上的驿卒。

  “大捷?这是催命符!”

  “嘉奖?朕恨不得立刻将他凌迟处死!”

  他像一头被激怒的狮子,在宫殿里疯狂地来回踱步,嘴里不停地咒骂着。

  “孔明!你看看!你看看这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废物,都给朕干了些什么好事!”

  诸葛亮默默地捡起几片还能看清字迹的碎竹,迅速扫了一遍,然后,发出了一声长长的叹息。

  刘备看到诸葛亮的表情,更加抓狂了。

  “他把孙绍递过来的刀子,不仅接了,还亲自捅进了朕的心窝子!”

  “他给了孙绍一个最完美的出兵理由!”

  “为被杀害的赈灾士兵复仇!这个理由够不够光明正大?够不够让天下人同情?”

  “他孙绍现在是正义之师!是讨伐凶手的王师!谁敢说他半个不字?”

  刘备捶着自己的胸口,气得快要喘不上气了。

  “朕能怎么办?派兵去增援兴古郡吗?去保护一个杀害救命恩人的凶手?”

  “那朕这个皇帝,这张脸,我大汉的国祚,还要不要了!”

  诸葛亮摇着羽扇,脸上满是无奈和凝重。

  “陛下,晚了。”

  “张通此举,已是将兴古郡,连同我大汉的道义和颜面,打包一起送给了孙绍。”

  “我们现在,动弹不得。”

  刘备颓然地跌坐在皇位上,整个人像是被抽空了所有力气。

  “不用朕动手了……”

  他喃喃自语,声音里充满了绝望。

  “孙绍……会让他死得很难看。”

  十天后。

  十万宁国大军兵临兴古郡城下。

  领军的,正是交州牧,凌统。

  他看着那座紧闭的城门,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城墙上的张通,腿肚子都在打哆嗦,却还在色厉内荏地叫嚣着。

  “大胆!你们……你们想造反吗!”

  凌统根本懒得理他,只是抬了抬手。

  他身后的十万大军,齐声怒吼,声震四野。

  “交出凶手!血债血偿!”

  “交出凶手!血债血偿!”

  让张通惊掉下巴的一幕发生了。

  兴古郡的城门,从内部被缓缓打开了。

  无数百姓,手持棍棒锄头,从城里涌了出来。

  他们没有攻击宁国军队,反而对着他们跪了下来。

  “请将军为我们做主啊!”

  “张通那狗官,恩将仇报,害了我们的救命恩人!我们不认他这个太守!”

  “王师!请王师入城,诛杀国贼!”

  百姓们欢呼着,拥戴着。

  十万大军,兵不血刃,如潮水般涌入了兴古郡。

  所谓的平定,更像是一场在万众拥护下的公开抓捕。

  很快,面如死灰的张通,就被士兵从太守府里拖了出来,押到了凌统的马前。

  “不……不要杀我……我也是为了大汉……”

  他语无伦次地求饶着。

  凌统居高临下地看着他,眼神冰冷。

  “陛下有旨。”

  “留你一命。”

  “让你亲眼看着我一个一个把你家人在你眼前杀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