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刘备托孤-《魂归三国:孙绍的崛起之路》

  五天后。

  宜都郡的秩序已经基本恢复。

  城墙上,“宁皇万岁,天佑大宁”的横幅还挂着,百姓们自发立起的长生牌位,香火依旧鼎盛。

  孙绍站在郡守府的院子里,伸了个懒腰,感觉骨头都快生锈了。

  这几天可把他给闲坏了。

  牛痘一种下去,瘟疫立马就跟见了鬼一样,屁滚尿流地跑了,连个影子都找不着。

  现在整个宜都郡,除了还在隔离区观察的最后几批人,外面已经彻底恢复了正常。

  “陛下,蜀地来的八百里加急!”

  一个亲卫飞奔而入,将一个密封的竹筒递了上来。

  孙绍挑了挑眉,接过竹筒,慢悠悠地掰开封蜡。

  他展开里面的帛书,只扫了一眼,脸上的表情就变得极其古怪。

  那是一种想笑,又得拼命憋着,结果憋得脸皮直抽抽的表情。

  最后,他实在是没憋住。

  “噗!”

  “哈哈哈哈哈哈!”

  孙绍捂着肚子,笑得眼泪都飙出来了,整个人蹲在地上,笑得跟个得了羊癫疯的傻子。

  “我的好二哥啊!你可真是我的大宝贝儿!”

  “你说你没事瞎溜达什么?非要去疫区搞什么亲民秀,这下好了吧?玩脱了吧?!”

  他笑得上气不接下下气,捶着地,发出的“咚咚”声让旁边的亲卫眼皮直跳。

  帛书上的内容很简单。

  蜀汉皇帝刘备,因前些时日心忧百姓,亲自前往巴郡疫区视察。

  结果,回来之后,就一病不起了!

  高热不退,浑身乏力,身上也起了红疹子!

  这症状,跟之前的瘟疫一模一样!

  用脚指头想都知道,刘备这是中招了!

  “活该!真是天见可怜,报应啊!”

  孙绍抹了把笑出来的眼泪,从地上一跃而起,整个人神采飞扬,精神焕发。

  他冲着门外扯着嗓子大吼。

  “林东!”

  “林憨憨!给老子滚进来!”

  “砰”的一声,门被撞开,林东那魁梧得跟头熊一样的身躯挤了进来,一脸的憨厚。

  “绍哥,咋啦?是不是又有人不开眼,惹你生气了?你告诉俺,俺去把他脑浆子打出来!”

  林东一边说,一边把拳头捏得咯吱作响。

  “打什么打,天大的好事!”

  孙绍一把搂住他的胳膊,笑得贼兮兮的,活脱脱一个准备去干坏事的老六。

  “走,哥带你去一个好玩的地方!”

  “咱们去蜀汉,看一场年度催泪大戏!”

  林东挠了挠头,满脸问号。

  “去蜀汉?看戏?绍哥,俺听不懂。”

  “你不用懂,跟着我就行了!”

  孙绍推着他往外走,临出门前,还不忘回头叮嘱了一句。

  “对了!把咱们这次的头号功臣,那头还在产奶的病牛,给老子带上!”

  “咱们这次,是去给二哥送温暖的!空着手去多不好意思!”

  ……

  十天后。

  蜀汉,成都,皇宫。

  整个宫殿都笼罩在一片死气沉沉的氛围之中。

  宫女太监们走路都踮着脚尖,大气不敢喘一口,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恐惧和绝望。

  龙榻之上,刘备的呼吸已经微弱得几乎听不见。

  他的脸颊深陷,眼窝发黑,曾经那双充满仁义和坚韧的眼睛,此刻只剩下了一片浑浊。

  他知道,自己快不行了。

  这该死的瘟疫,就像跗骨之蛆,一点点啃食着他的生命,任凭宫里的御医想尽了办法,也无济于事。

  他的一生,就要这样结束了吗?

  他不甘心!

  匡扶汉室的大业还未完成,天下还未一统,他怎么能就这么走了?

  “咳……咳咳……”

  一阵剧烈的咳嗽,让他差点从床上滚下去。

  他能感觉到,自己的生命正在飞速流逝。

  不行,得在死前,把后事安排好。

  “来……来人……”

  他的声音沙哑得如同破锣。

  一个同样面色蜡黄,身上带着病气的太监,战战兢兢地走了进来。

  现在,整个寝宫里,除了同样染上瘟疫的人,已经没人敢靠近了。

  “笔……墨……”

  刘备用尽全身的力气,说出两个字。

  太监连忙取来笔墨帛书。

  刘备挣扎着,靠在床头,颤抖的手提起了笔。

  那支笔,重若千斤。

  他这一生,都在写字。

  写过讨贼的檄文,写过求援的书信,写过安民的告示。

  可今天,他要写的,是自己的遗书。

  一行浑浊的泪,从他的眼角滑落。

  他想起了自己颠沛流离的前半生,想起了桃园结义的豪情壮志,想起了那些追随他,却战死沙场的兄弟。

  “备……半生戎马,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终不能匡扶汉室,愧对天下,愧对列祖列宗……”

  他的笔尖在帛书上艰难地移动着,每一个字,都浸透了血与泪。

  “死……死不瞑目啊!”

  他写下了给百官的托孤圣旨。

  “朕死后,由太子阿斗继位。望众兄弟、百官,用心辅佐,共渡难关……”

  写到这里,他顿了顿,脑海里浮现出诸葛亮那张永远睿智而冷静的脸。

  他咬了咬牙,写下了那句足以震惊后世的话。

  “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写完这封,他感觉自己身体里的力气已经被抽空了一大半。

  但他还不能停。

  他还有一封信,要写给他那个让他又爱又恨的三弟。

  他重新铺开一卷帛书,提笔写下。

  “三弟孙绍,亲启。”

  “见字如面,二哥……恐不久于人世。”

  写到这里,刘备的眼泪再也控制不住,大颗大颗地砸在帛书上,晕开了墨迹。

  他想起了当年,自己还是刘德的时候,在朱崖郡与那个少年称兄道弟的日子。

  那时候,他们多快活啊。

  虽然之后,因为身份立场,两人斗得你死我活,孙绍那个老六,好几次都把他气得差点当场去世。

  可私下里,这个三弟,对他这个二哥,是真的没话说。

  “二哥这一生,能识你为弟,无憾矣。”

  “蜀地水灾,三弟千里送粮,此恩,二哥没忘。”

  “蝗灾肆虐,又是三弟,不计前嫌,再施援手,此情,二哥铭记于心。”

  “虽立场不同,公事上你我为敌,可私下里,你永远是我的好三弟。”

  “二哥此去,唯有一憾,便是不能再与三弟把酒言欢,听你吹那些天马行空的牛皮……”

  “阿斗懦弱,二哥走后,还望三弟……看在往日情分上,照拂一二……”

  刘备写得泣不成声。

  他将自己所有的不舍,所有的牵挂,所有的兄弟情谊,都倾注在了这封信里。

  写完最后一个字,他彻底虚脱了。

  他将两卷帛书交给那个太监。

  “放……放在门外……让丞相……来取……”

  说完,他便昏死了过去。

  ……

  丞相府。

  当诸葛亮、张飞、赵云等人,看到那两封从宫里传出来的“遗书”时,整个大厅,一片死寂。

  诸葛亮展开那封托孤圣旨,看着上面那句“君可自取”,这位算无遗策的蜀汉丞相,再也绷不住了。

  他噗通一声跪在地上,泪如雨下。

  “陛下!臣何德何能!敢负陛下如此托付!”

  张飞一把抢过圣旨,那眼睛里,瞬间布满了血丝。

  他看完内容,整个人都傻了。

  下一秒,他发出一声撕心裂肺的咆哮。

  “大哥!!!”

  这个燕颔虎须的猛将,此刻哭得像个三百斤的孩子,鼻涕眼泪糊了一脸。

  “大哥!你不能死啊!你死了俺怎么办啊!”

  赵云站在一旁,眼圈通红,紧紧地握着拳头,指甲都掐进了肉里。

  大厅里,哭声震天。

  蜀汉的天,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