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被刘复遗忘的华雄-《穿越三国,我窃取宗室身份》

  初平三年(公元192年)十月,秋高气爽。

  刘复称王后各方反应激烈,但不过都是打打嘴上官司而已。

  期间魏王王后诞下一个儿子,成为刘复第一个孩子。

  如今魏王城扩建完毕,王宫主体部分修建完成,刘复自然要迁移过来。

  巍峨的陈留新城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这座被刘复选定为大魏新王城的巨邑。

  经过一年多的倾力营造,终于展现出其雄踞中原的气魄。

  城墙高厚,范围远超旧城一倍有余。

  如同一条蛰伏的巨龙,拱卫着中心那片更为壮丽的建筑群——崭新的魏王宫。

  王宫主体已完工,虽不及后世长安、洛阳的极致奢华,却处处透着实用与威严。

  黑底金纹的“魏”字大旗在王宫主殿——承光殿的檐角猎猎作响,宣告着一个新兴强权的诞生。

  十月初一,吉日。

  魏王刘复的车驾仪仗,在精锐的玄甲卫队护卫下,浩浩荡荡自临淄抵达陈留。

  沿途百姓夹道欢呼,“魏王千岁”之声不绝于耳。

  刘复来此,不仅仅是地理位置的转移,更象征着魏国权力中枢彻底从稳固的青州,

  移向了面向四方、争衡天下的中原腹心!

  盛大的入城仪式后,

  刘复在承光殿接见了四方来贺的使者、州郡大吏以及为新王城建设立下汗马功劳的工匠代表。

  气氛庄重而热烈,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对新生王权的敬畏与对新都落成的自豪。

  “诸位劳苦功高!”

  刘复身着常服,端坐王位,声音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仪,

  “陈留新城,乃我大魏之基业象征,亦是尔等心血凝聚!

  孤心甚慰!传令,所有参与营建之工匠、民夫,依功绩大小,厚加赏赐!

  免除其家三年赋税!”

  “谢大王恩典!大王万岁!”

  殿内殿外,感激的呼声如潮水般涌起。

  接见完毕,刘复兴致颇高,决定在王宫总管及典韦等近卫的陪同下,

  亲自去尚未完全撤场的部分工地区域巡视一番,

  近距离看看这些缔造了奇迹的劳动者。

  走过巨大的石料堆场,穿过正在铺设最后地砖的广场。

  刘复的目光扫过那些虽然疲惫却眼神明亮的工匠和民夫。

  他们看到魏王亲临,激动得手足无措,纷纷跪拜。

  就在这时,刘复的目光被一个身影吸引了。

  那是一个身材异常魁梧的汉子,正独自扛着一根需要数人合抬的巨木,步伐沉稳地向堆料场走去。

  汗水浸透了他粗陋的麻布短衫,勾勒出虬结如铁的肌肉线条。

  他面容粗犷,一道显眼的疤痕从眉骨斜划至脸颊,非但不显狰狞,反而添了几分沧桑的硬朗。

  最让刘复心头一动的是,此人身上那股沉淀下来的彪悍气息,

  与周围纯粹的工匠民夫截然不同,

  那是千军万马中冲杀过的烙印,即便穿着民夫的衣裳也掩盖不住。

  刘复的脚步停住了。

  他微微眯起眼睛,一个几乎被遗忘的名字瞬间跳入脑海。

  “华雄?”

  刘复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穿透了工地的嘈杂。

  那扛着巨木的汉子身形猛地一顿,仿佛被无形的重锤击中。

  他缓缓放下巨木,动作依旧沉稳,然后才慢慢转过身。

  当他看清被簇拥在人群中央,身着常服却气度非凡的刘复时,

  眼中闪过一丝极其复杂的情绪——有惊讶,有认命,也有一丝难以言喻的平静。

  他拍了拍手上的木屑和尘土,没有像其他人一样惶恐跪拜,

  只是抱拳,微微躬身,声音低沉沙哑:

  “草民……见过大王。”

  周围的官员和侍卫都愣住了,随即典韦眼神一厉,手按上了双戟。

  他当然记得这个曾在虎牢关前耀武扬威,最终被文丑生擒的西凉悍将!

  没想到他竟混迹在民夫之中!

  刘复抬手,止住了典韦和想要呵斥的官员。

  他饶有兴致地上下打量着华雄,一年多不见,这位曾经的董卓麾下猛将似乎洗去了不少戾气,

  眉宇间多了几分沉静,但那股子彪悍的底子还在。

  “文丑把你带回来,孤事忙,倒是把你忘了。”

  刘复的语气听不出喜怒,像是在聊家常,

  “这么长时间,你就一直在工地上?”

  “是。”

  华雄回答得很干脆,

  “一年前修建新城时被派遣来这里,管事的见我有把子力气,安排扛木料,凿石头。

  有饭吃,有地方睡,没人打骂,挺好。”

  “挺好?”

  刘复笑了,

  “堂堂西凉猛将,昔日虎牢关前令诸侯丧胆的华雄,如今甘愿在此做一搬石运木的民夫?

  不觉得委屈?不觉得辱没了你一身本事?”

  华雄抬起头,目光坦然地看着刘复:

  “败军之将,能活命已是侥幸。

  在董太师……董卓手下,打仗是为了升官发财,为了活着,也杀过不少无辜。

  如今,靠力气吃饭,流的是汗,不是血。

  看着自己亲手搬的石头、扛的木料,变成这巍巍城墙,煌煌宫室,心里……踏实。

  不委屈,也不辱没。”

  这番话出乎所有人意料。

  连典韦都露出了些许诧异的神色。

  这华雄,竟似真的安于现状,甚至…乐在其中?

  刘复沉默了片刻,目光锐利如刀,似乎想穿透华雄的表象,看清他内心的真实想法。

  最终,他缓缓开口,语气带着一丝招揽:

  “你这一身筋骨,万夫不当之勇,埋没在尘土木石之中,太过可惜。

  孤的大魏,正是用人之际。

  你若愿从军,孤可让你在典韦麾下,或去张合、文丑军中效力。

  以你之能,建功立业,封妻荫子,指日可待。

  如何?”

  空气仿佛凝固了。

  所有人都看向华雄,等待他的选择。重回军旅,重拾荣光,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机会!

  然而,华雄几乎没有任何犹豫。

  他再次抱拳,深深一躬,语气坚定而平静:

  “大王厚爱,草民心领。

  但草民……不愿从军了。

  刀兵一起,又是尸山血海。

  草民只想在这新城里,凭力气挣口安稳饭吃,看着它一天天变得更坚固,更繁华。

  请大王……成全。”

  典韦眉头紧锁,低声道:

  “主公,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