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袁绍再逃亡-《穿越三国,我窃取宗室身份》

  审荣打断他们:

  “报仇要紧!等杀了吕布、公孙瓒、张燕,再谈长远!我等如今不过能苟延残喘而已,计较那么多干什么?”

  他眼中的火焰依旧炽烈,却不知自己早已成为陈留王城中那盘棋局上,最关键也最危险的一颗棋子……

  不过可能他知道了也不会在乎。

  他心里如今只有一个念头:

  报仇!报仇!报仇!……

  远在陈留,刘复收到讨逆盟攻破巨鹿小城的消息,正在与谋士们商议下一步计划。

  “冀州已成泥潭,吕布和公孙瓒短时间内无法脱身。”

  刘复道,“传令张合,加强豫州防务,防止周边有人作乱;

  文丑率骑兵进驻兖州边境,随时准备接应青州的难民;

  至于冀州……”

  他看着地图,眼中闪烁着精光,

  “就让这烽烟,再烧得旺一些吧。”

  初平七年,196年,初冬。

  巨鹿郡城瘿陶被一层薄薄的积雪覆盖,却掩不住空气中弥漫的血腥与绝望。

  城墙之上,勉强恢复了一些的袁绍裹着厚厚的裘袍,看着城外密密麻麻的幽州军大营,脸色比这寒冬还要苍白。

  田丰拄着断裂的长矛,左臂缠着渗血的布条,嘶哑地喊道:

  “主公!公孙瓒的白马义从正在集结,恐怕今日就要总攻了!”

  沮授披着沾满霜雪的甲胄,眼中布满血丝。

  他一夜未眠,刚布置好守城器械,就看到斥候慌张来报:

  “先生!于毒、眭固带着黑山军撤了!营寨都空了!”

  “什么?!”

  沮授心头剧震,冲到城楼边缘望去,果然见城南黑山军的营寨已人去楼空,只留下几面歪斜的旗帜在寒风中飘荡。

  他瞬间明白了——张燕从一开始就没打算真心助袁绍,

  所谓的联盟不过是妄图借袁绍名声牵制公孙瓒的幌子,如今见公孙瓒势大,

  偏偏袁绍家底已空,便立刻抽身自保。

  “张燕匹夫!果然贼寇出身,毫无信义!我若不死,必诛此贼!”

  袁绍气得浑身发抖,一口鲜血险些喷出。

  城中本就只有三万残军,黑山军一走,兵力顿时捉襟见肘,连守城都成了问题。

  并且黑山贼逃走的时候带走了不少粮食。

  这若是传出去更会动摇军心!

  没过多久,城外传来震天的号角声。

  公孙瓒军开始攻城。

  公孙瓒亲率的白马义从如同白色洪流,踏着薄雪冲向城墙附近,为登城军士提供箭矢支持。

  “放箭!滚石!”

  田丰厉声指挥,士兵们拼命抵抗,箭矢石块如同雨点般落下,却挡不住幽州军潮水般的攻势。

  公孙瓒身披银甲,立于城下,手中长槊直指城头:

  “袁绍匹夫!献城投降,可饶你不死!否则城破之后,鸡犬不留!”

  “公孙瓒!你这燕地匹夫,也敢妄谈饶我?”

  袁绍在城上怒吼,却难掩声音中的恐惧。

  他知道,大势已去。

  激战至午后,北城城墙终于被攻破一道缺口。

  白马义从如同决堤的洪水涌入城中,与袁军展开巷战。

  田丰手持长剑,亲自斩伤数名幽州士兵,最终力竭被俘。

  公孙瓒看着被按在地上的田丰,冷笑道:

  “元皓先生,降我可享荣华富贵。”

  田丰须发戟张,唾骂道:

  “我岂能降你这篡逆之贼!

  袁公虽败,终是名门之后,你这贼子,也配觊觎冀州?

  我生为袁臣,死为袁鬼,要杀便杀!”

  公孙瓒眼中杀机暴涨:

  “好!成全你!”

  手起刀落,田丰人头落地。

  公孙瓒命人将首级悬于城门,震慑城中残兵。

  此时的袁绍早已没了斗志,在沮授和亲卫的护送下,从东门仓皇出逃。

  沮授为了掩护袁绍,身中三箭,鲜血染红了战袍,却死死挡在追兵面前。

  直到袁绍逃出城去,才力竭倒地,被亲卫拼死救走。

  夕阳西下,瘿陶城彻底陷落。

  公孙瓒骑着白马进入城中,看着遍地尸骸和燃烧的房屋,脸上露出残忍的笑意。

  袁绍带着数十名残兵逃到常山郡界。

  他衣衫褴褛,面色蜡黄,连日的奔逃和惊吓让他咳疾加重,几乎是被人架着前行。

  “韩馥……韩馥若敢不收留我,我定要……”

  话未说完,便剧烈地咳嗽起来,咳出的痰中带着血丝。

  常山太守府内,韩馥正对着炭火取暖,听闻袁绍逃来的消息,吓得手里的茶杯都摔在了地上。

  “他怎么来了?!”

  韩馥面色惨白,在厅内踱来踱去,

  “公孙瓒刚破瘿陶,正势大滔天,他这一来,不是把祸水引到我常山来了吗?

  还有,当年我好心让他驻在冀州,他袁绍却趁机夺了我的地盘,如今落魄又想起我,安的什么心?”

  长史耿武劝道:

  “主公,袁绍虽败,却毕竟是盟友,若不收容,恐遭天下人耻笑。

  不如暂时接纳,待风头过后再做打算。”

  “接纳?”

  韩馥连连摇头,

  “他袁绍素有野心,当年在冀州便容不下我,与我攻伐至今,全靠公孙瓒逼迫才不得不暂时结盟,

  如今他落魄到了我常山,岂会甘心屈居人下?

  万一他暗中联络旧部,夺我兵权,我该如何是好?”

  正在韩馥犹豫不决时,帐外传来沉稳的声音:

  “主公,末将有一计,可解此困。”

  众人抬头,见潘虎身披铠甲,大步走入厅中。

  他如今是韩馥麾下最得力的将领,掌管常山半数兵马。

  潘虎拱手道:

  “主公乃朝廷册封的冀州牧,袁绍落魄来投,主公若收容,正显主公仁义之心,可收揽冀州人心。

  至于公孙瓒,他刚破瘿陶,必然要消化巨鹿之地,短期内未必会攻常山;

  而袁绍……”

  潘虎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末将看他面色蜡黄,咳疾缠身,恐怕已是油尽灯枯,未必能活到明年春天。

  一个垂死之人,又能掀起什么风浪?

  留着他,还能借他袁氏之名,招揽溃散的旧部,增强我常山实力,何乐而不为?”

  韩馥闻言,心中一动。

  潘虎说得有理,袁绍已是将死之人,不足为惧,收容他反而能落下仁义的好名声。

  “好!就依潘将军之计!”

  韩馥拍板道,

  “耿武,你去城外迎接袁公,就说我已备下馆驿,让他安心休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