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粮仓-《官场:处处失误,火速进步》

  周阳的声音,变得激昂起来。

  周阳一字一顿道:“他们卖的,是标准,是品牌,是健康理念,是一种高品质生活方式的象征!”

  “清河县,拥有两大王牌:天然的富硒土地,和独一无二的‘清河香米’!”

  “这两张牌打好了,我们卖的就不是米,而是‘健康’!”

  他转身,在白板上画出了一个清晰的产业模型。

  周阳继续道:“我的构想,是三位一体的‘高附加值农业’体系。”

  “第一,特色种养。”

  “我们要立刻组织专家,对全县的土地进行一次彻底的微量元素普查,划分出核心的富硒地块。然后,对‘清河香米’进行提纯复壮,制定最严格的有机种植标准,禁止使用任何化肥农药,全面推广‘稻鸭共作’的生态模式!”

  “第二,精深加工。”

  “我们不能只卖原米!我们要建立现代化的加工厂,开发一系列的衍生品。比如,适合婴幼儿的富硒米粉,适合老年人的营养米糊,甚至可以提取米糠中的精华,开发高端的米糠油和护肤品!”

  “第三,品牌营销!”

  “我们要为‘清河香米’创造一个全新的品牌故事!它不仅仅是米,它是‘来自江岚硒谷的生命能量’!我们要邀请国内最顶尖的营销团队,设计最精美的包装,通过线上直播、线下体验店等方式,精准地把它推向一线城市那些最注重健康和生活品质的中产阶级家庭!”

  一番话,如同一道闪电,劈开了众人脑中的迷雾!

  李国强、张建军等人,听得目瞪口呆,心潮澎湃!

  他们种了一辈子地,搞了一辈子农业,从来没想过,普普通通的大米,竟然还能这么玩!

  这哪里是种地?

  这分明是在打造一个农业领域的“奢侈品”!

  周阳的构想,还没有结束。

  他看着已经被彻底镇住的众人,抛出了更具震撼力的部分。

  周阳沉声道:“我们还要利用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建立一个‘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溯源体系。每一袋米,都有一个二维码,消费者一扫,就能看到这袋米是哪块地种的,什么时候播种,什么时候收割,甚至能看到负责这块地的农民伯伯的笑脸!”

  “这叫什么?这叫信任!在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今天,信任,就是最昂贵的附加值!”

  “轰!”

  李国强的脑子,彻底炸了。

  他感觉自己几十年的工作经验,在周阳这套全新的理论面前,被碾压得粉碎。

  他看着周阳,眼神里已经不是敬佩,而是近乎崇拜。

  周阳的团队成员们,此刻也反应了过来。

  他们的眼中,同样燃起了兴奋的火焰。

  他们明白了,周阳不是要复制桃源,而是要在清河,开创一个全新的模式!

  张博第一个站了起来,扶着眼镜,镜片后的眼睛亮得惊人。

  张博激动道:“主任,我明白了!我们的目标客户,不是去菜市场买米的大爷大妈,而是那些愿意花几百块买一瓶进口橄榄油,花几千块办健身卡的都市精英!”

  “我马上带人,对这个群体的消费习惯、购买渠道和品牌偏好,做一次全面的市场调研!三天之内,给您一份详细的报告!”

  孙志刚也紧跟着站了起来。

  孙志刚兴奋道:“主任,您说的那个溯源体系,技术上完全可行!我们可以利用区块链技术,确保数据不可篡改!”

  “而且,我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优化农产品的供应链。根据各大城市的需求预测,提前规划物流路线和仓储节点,最大限度降低损耗,保证大米的新鲜度!”

  两位干将,瞬间进入了工作状态。

  他们的专业和高效,再次让清河县的干部们,见识到了什么叫“顶级团队”。

  李国强激动地握住周阳的手,声音都在发颤。

  李国强哽咽道:“周秘书长……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我……我代表清河县,谢谢您!”

  周阳的“高附加值农业”构想,在清河县,获得了一致通过。

  但想要把这个宏伟的蓝图变成现实,还需要一个关键部门的支持——省农业厅。

  无论是品种审定、有机认证,还是专项补贴,都绕不开他们。

  一周后,周阳带着一份详尽的《关于在清河县试点高附加值品牌农业的方案》,敲开了省农业厅厅长办公室的门。

  听完周阳的陈述,农业厅的几位领导和老专家,却陷入了沉默。

  一位头发花白、在省内农业领域德高望重的老专家,率先提出了质疑。

  老专家皱眉道:“周主任,你的想法很大胆,很有创意,我承认。”

  “但是,风险也太大了。”

  “把我们清河县这个‘粮仓’,全部改去种那种高标准的有机香米,万一市场不认,销路打不开,那我们全县农民的口粮和收入怎么办?这个责任谁来负?”

  另一位处长也附和道。

  处长担忧道:“是啊,你说的那些精深加工、品牌营销,都需要巨大的前期投入。我们农业厅的经费,一直很紧张,恐怕拿不出这么多钱来支持你们搞这个‘实验’。”

  他们的担忧,代表了体制内一种普遍的求稳心态。

  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周阳的方案,在他们看来,太激进了,像一场豪赌。

  面对质疑,周阳没有丝毫慌乱。

  他从容地打开了带来的笔记本电脑,屏幕上,是张博团队连夜赶出来的市场分析报告。

  周阳指着屏幕上的数据,有理有据地反驳。

  周阳坚定道:“各位领导,各位专家,你们的担忧我理解。但我们不能因为有风险,就故步自封。”

  “请看这份报告,去年,我国高端大米的线上销售额,同比增长了300%!一线城市超过六成的家庭,表示愿意为‘更安全、更健康’的食品,支付2-3倍的溢价!”

  “市场,是存在的!需求,是旺盛的!我们不是在赌博,而是在顺应消费升级的大趋势!”

  他又切换了一页ppt,上面是荷兰、以色列等农业强国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