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家属院的八卦日常-《年代:穿书八零,军官老公动心了》

  首都的秋天,天高云淡,空气清爽。

  校园里的梧桐树叶开始泛起金黄,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肖芷涵和唐悦的生活也回归了正轨。

  唐悦在肖芷涵的鼓励下,像是变了一个人。

  她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学习中。

  每天第一个到教室,最后一个离开图书馆。

  她变得专注而坚定。

  她要用自己的努力,去挣一个可以和父亲平等对话的资格。

  肖芷涵看着好友的转变,由衷地为她感到高兴。

  这天中午,肖芷涵收到了从老家寄来的一个大包裹。

  不用看寄件人,她就知道,这一定是婆婆张桂芬寄来的。

  包裹用几层布包得严实,还用麻绳捆紧。

  肖芷涵和唐悦费了好大的劲才把它打开。

  包裹一打开,腊肉和酱菜的香味扑面而来。

  里面塞得满满当当,有婆婆亲手做的腊肉香肠,有风干的蘑菇和豆角,还有好几瓶她最爱吃的香菇肉酱。

  除了这些吃的,包裹里还有一双新棉鞋,鞋底厚实,针脚细密。

  最下面,是一封厚厚的信。

  信封上是婆婆那歪歪扭扭像小鸡刨出来的字迹。

  肖芷涵拿起信,心里暖暖的。

  她能想象到,婆婆在灯下,一笔一划写下这封信时的样子。

  那里面,一定装满了对她和顾言洲的思念和牵挂。

  唐悦看着这满满一包裹的爱,羡慕得不得了。

  “芷涵,你婆婆对你可真好。”她酸溜溜地说。

  “简直比亲妈还亲。”

  “你要是吃不完,我可以帮你分担。”唐悦说着,拿起一根香肠闻了闻。

  “真香啊!”

  肖芷涵被她那副馋猫的样子逗笑了。

  “放心吧,少不了你的。”

  “走,咱们回宿舍,我把这些东西分一分,今天晚上就加餐。”

  回到宿舍,肖芷涵拆开了信。

  信纸是带横格的练习本纸。

  婆婆的信和她的人一样,朴实直接,充满生活气息。

  信的开头是惯例的问候。

  问她和言洲在首都吃得好不好,穿得暖不暖,学习和工作累不累。

  然后,就开始了家属院的新闻联播。

  “芷涵啊,妈跟你说,咱们院里最近可热闹了。”

  “对门那个王翠花,你知道吧?她现在可惨了。”

  “自从跟她男人离了婚,被赶出家属院,就没人待见她。”

  “听说她回娘家,她哥嫂嫌她丢人,把她给打了出来。”

  “她现在只能带着她那个闺女,在外面租了个小破屋子住,靠给人家洗衣服,打零工过日子。”

  “前几天我上街买菜,碰见她了,瘦得就剩一把骨头了,头发乱得跟鸡窝一样,身上穿的衣服也脏兮兮的。”

  “她看见我,还想上来跟我说话,我白了她一眼,懒得搭理她。”

  “真是活该!谁让她以前那么缺德,现在遭报应了。”

  张桂芬的字里行间充满了幸灾乐祸。

  肖芷涵看着,忍不住笑了。

  她能想象到,婆婆在写这段的时候,脸上那副解气的表情。

  信的下一段,提到了另一个老熟人。

  “还有那个刘萍,就是后来搬到赵秀莲家对门的那个,你还记得不?”

  “她跟着她男人调走后,日子也不好过。”

  “赵秀莲前两天收到了以前一个老邻居的信,信里说的。”

  “说那个刘萍,心比天高,命比纸薄,到了新单位,还想跟以前一样,装文化人,结果没人吃她那一套。”

  “她男人呢,也因为之前在家属院丢了人,心里一直有疙瘩,对她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两个人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

  “听说前段时间,她男人在外面有了人,要跟她离婚,她闹到了单位,结果被她男人打进了医院。”

  “啧啧,真是可怜哦。”

  虽然嘴上说着可怜,但肖芷涵都能从婆婆的字迹里,看出八卦和得意。

  肖芷涵一边看,一边把信里的内容念给旁边的唐悦听。

  唐悦听得津津有味,就像在听评书一样。

  “哇,你们那个家属院,简直就是个小社会啊。”唐悦感慨道。

  “这些人,简直比小说里的人物还精彩。”

  “是啊。”肖芷涵也笑了。

  这些曾经给她带来过麻烦和困扰的人,如今都成了别人口中的八卦和教训。

  这让她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信的最后,婆婆提到了院子里的孩子们。

  “家里的事,你就别操心了,都好着呢。”

  “赵秀莲家的那个大胖小子,现在已经会爬了,长得虎头虎脑的,可爱得很。”

  “周红家的那对龙凤胎,也快满月了,高健那小子,现在是彻底成了女儿奴,每天抱着闺女,乐得像个傻子。”

  “哦,对了,还有一件好玩的事,我得跟你说说。”

  婆婆在信的末尾卖了个关子。

  这成功地勾起了肖芷涵和唐悦的好奇心。

  到底是什么好玩的事,能让婆婆这么郑重其事地要单独拎出来说呢?

  肖芷涵的心里充满了期待。

  她知道,接下来的内容一定非常精彩。

  这也让她对那个家属院更加思念了。

  那里,有她在这个世界上最牵挂的亲人和最真挚的朋友。

  那里是她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