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图书馆里的悬案线索-《年代:穿书八零,军官老公动心了》

  首都,距离龙牙岛数千公里之外。

  这里没有狂暴的台风,只有初秋午后温和带着凉意的阳光。

  肖芷涵坐在大学图书馆靠窗的位置,阳光透过明净的玻璃洒在她身上,为她镀上一层柔和的金边。

  她的面前摊开着一本厚厚的古代文学史。

  但她的心思早已飞到了那个遥远神秘的海岛上。

  言洲已经走了一星期,她没有收到他任何消息。

  她知道这是纪律。

  但知道不代表不担心。

  她的心里像是揣着一只惴惴不安的小兔子,总在不经意间就怦怦乱跳。

  她只能强迫自己将所有精力都投入到学习中。

  只有在知识的海洋里,她才能暂时忘却那份无时无刻不在的牵挂。

  她正在为一篇关于古代航海与神话传说的论文查阅资料。

  她需要找到一些关于南海区域在古代典籍中的记载。

  图书馆的管理员给她推荐了一批馆藏的地方志和考古期刊。

  这些资料大多很陈旧,纸张泛黄,散发着岁月的味道。

  肖芷涵耐着性子一页一页地翻阅着。

  突然,在一本八十年代初出版的《南海考古发现》的旧期刊里,一篇不起眼的报道吸引了她的注意。

  报道的标题是:着名考古学家陈国栋教授在南海失踪,疑为科考船遇风暴沉没。

  陈国栋这个名字,肖芷涵有些印象。

  她记得在之前的专业课上,老师曾经提到过他。

  他是我国着名的水下考古专家,尤其在古代沉船和海上丝绸之路的研究领域,是泰斗级的人物。

  肖芷涵仔细地阅读着那篇报道。

  报道称陈国栋教授带领一支科考队,乘坐探索号科考船,前往南海某海域进行一次重要的水下考古勘探。

  那次勘探的目标是寻找一艘传说中满载着前朝珍宝的沉船。

  然而科考船在进入目标海域后,就与陆地失去了所有联系。

  当时气象部门报告该海域有强风暴活动。

  经过长时间的搜救,只在海面上发现了一些科考船的残骸和救生设备。

  最终官方将这起事件定性为一起因遭遇极端天气而导致的海难事故。

  陈国栋教授和所有船员,以及船上所有珍贵的科考设备和已经打捞出的部分文物,都随着探索号永远地沉睡在了那片蔚蓝的大海之下。

  这本是一起令人扼腕的悲剧。

  但肖芷涵的直觉却告诉她,事情可能没有那么简单。

  她的目光落在了报道中附带的那张海图上。

  海图上用红色的圆圈标注出了探索号失踪的大致海域。

  那个位置。

  肖芷涵的心猛地一跳。

  她从随身的笔记本里,翻出了一张她自己凭着记忆画出的,顾言洲这次任务地点的简易地图。

  虽然不精确,但大致的经纬度她是记得的。

  她将两张图放在一起仔细地比对着。

  一个发现让她脊背发凉。

  陈国栋教授失踪的海域和顾言洲现在所在的龙牙岛,几乎重合。

  这是巧合吗?

  肖芷涵的呼吸变得有些急促。

  她立刻合上期刊,拿着它找到了图书馆的管理人员。

  “老师,你好。”

  “我想请问一下,关于这篇报道有没有更详细的后续,或者相关的案件卷宗可以查阅?”

  管理员是一位上了年纪的老教授,他扶了扶老花镜看了一眼期刊。

  “陈国栋教授啊,我记得他。”

  “当年他还是我们学校的客座教授呢,我还听过他的课。”

  “可惜了,真是天妒英才。”

  老教授感慨了一句,然后摇了摇头。

  “这起事件早就定性了,就是海难。”

  “后续的报道基本没有了。”

  “至于案件卷宗,那属于公安部门的内部资料,我们图书馆怎么可能会有。”

  听到这里,肖芷涵的心沉了下去。

  线索似乎到这里就断了。

  她有些不甘心,又追问了一句:“那当时有没有什么其他的说法,或者传闻之类的?”

  老教授想了想,似乎回忆起了什么。

  “传闻嘛,倒是有一点。”

  “我记得当时有人说,陈教授他们好像真的找到了那艘宝船。”

  “还有人说,在他们失踪前曾经向陆地发送过一段很奇怪的求救信号,但信号断断续续,内容也无法破译。”

  “不过这些都是小道消息,没有得到官方证实,做不得数的。”

  奇怪的求救信号?

  这几个字让肖芷涵茅塞顿开。

  她立刻想到了顾言洲。

  一个执行秘密任务的军人,一个神秘失踪的考古学家。

  一个盘根错节的走私犯罪团伙,一艘满载宝藏的传说沉船。

  看似毫无关联的两件事,在南海、龙牙岛这两个关键词的连接下,似乎正在构成一幅巨大危险的拼图。

  肖芷涵的后背渗出了一层冷汗。

  她有一种强烈的预感。

  顾言洲这次要面对的,可能不仅仅是一个走私团伙那么简单。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他们的脚下或许还埋藏着一个尘封了多年的,关于宝藏、阴谋和谋杀的惊天秘密。

  而这个秘密足以让任何人为此疯狂,为此杀人。

  不行,我必须把这个发现告诉他,告诉相关部门。

  肖芷涵立刻做出了决定。

  她不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丈夫,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踏入一个可能致命的陷阱。

  但是该怎么告诉他们?

  她只是一个普通的女大学生,她的这些发现都只是基于一些旧报道和不确定的传闻。

  贸然去报警,人家会相信她吗?

  就算相信了,等层层上报下去,又要耽误多少宝贵的时间?

  肖芷涵的脑子飞速运转着。

  她想到了一个人,顾言洲的爷爷顾老首长。

  以顾家的能量和在军中的地位,只有通过他们,才能用最快、最直接的方式将这个重要的情报传递到最该知道的人手里。

  肖芷涵不再犹豫。

  她立刻收拾好东西离开了图书馆。

  她没有回宿舍,而是直接坐上了前往顾家大院的公交车。

  在车上,她将自己的所有思绪和推断都在脑海里重新梳理了一遍。

  她知道这件事非同小可。

  她必须用最清晰的逻辑,最有力的证据来说服那位威严的老人。

  顾家大院。

  顾爷爷正在书房里练着书法。

  听到警卫员报告说孙媳妇来了,他有些意外。

  当他看到肖芷涵一脸凝重地走进书房时,目光变得锐利。

  “丫头,出什么事了?”

  他能看出来,这个一向沉稳的孙媳妇今天很不对劲。

  肖芷涵没有拐弯抹角。

  她将那本旧期刊放到顾爷爷的书桌上,翻到了那篇报道。

  “爷爷,你先看看这个。”

  然后她将自己的发现、推测,以及从老教授那里听来的传闻,条理清晰逻辑严密地全部讲述了一遍。

  顾爷爷静静地听着,脸上的表情从最初的平静慢慢变得严肃,最后化为了深深的凝重。

  他那只握着毛笔的手不知不觉地收紧了。

  等肖芷涵说完,书房里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只有墙上的挂钟在滴答作响。

  过了很久,顾爷爷才长长地吐出一口气。

  他看着肖芷涵,眼神里充满前所未有的赞许和欣赏。

  “丫头,你做得很好。”

  “你比我想象的还要敏锐,还要出色。”

  他拿起桌上的红色电话,拨通一个号码。

  “给我接总参二部,我是顾振国。”

  电话接通后,他的语气不容置疑。

  “立刻给我查一个案子,八年前考古学家陈国栋在南海失踪的案子。”

  “我要所有最原始完整的卷宗,半小时内送到我这里来。”

  挂断电话,顾爷爷看着窗外若有所思。

  “言洲那小子这次的任务,恐怕不轻松啊。”

  肖芷涵的心也跟着揪了起来。

  她知道从这一刻起,龙牙岛上的那盘棋,因为她这个小小的棋子的搅动,即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而远在岛上的顾言洲还不知道,他的任务即将升级。

  等待着他的将是更大的危险和更深的谜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