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主动出击与官方青睐-《夜市重生:摆摊开局秒赚百万》

  面对资本从行业、舆论、金融发起的多维打压,苏晚晚深知,仅靠自身力量和商业手段已难以完全破局。她必须找到更强大的背书,而“星火计划”所蕴含的社会价值,就是她最好的敲门砖。

  她让王慧欣精心准备了一份报告,详细阐述了“晚风夜市”从创业到成功的历程,附上了清晰完整的营收和纳税数据,并重点突出了“星火计划”的初衷、实施方案、目前已培训学员数量、以及其中成功实现小规模创业的案例。报告图文并茂,数据扎实,情感真挚。

  随后,她通过唐老人和秦老的一些关系,辗转将这份报告递到了市工商业联合会(工商联)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下属的就业指导中心相关负责人手中。

  起初,并未立刻得到回应。官僚体系有其固有的节奏。

  但苏晚晚没有干等。她让朱珠开启了一系列“透明化”直播:

  · 《带你直击“晚风”中央厨房,看看一碗炒饭的诞生》:展示了现代化、规范化的食材处理流程,远超普通夜市摊点的卫生标准。

  · 《走进“星火”课堂:下岗女工的李姐如何学艺谋新生》:跟踪拍摄了一位中年下岗女工学员的学习过程和心路历程,感人至深。

  · 《对话“晚风”创始人:我们为什么要做“星火计划”?》:苏晚晚亲自出镜,坦诚分享创业艰辛与初心,回应“炒作”质疑,语气平和而坚定。

  这些直播内容,以其极高的真实性和正能量,引发了强烈反响。无数网友被“星火计划”的故事感动,被“晚风”的品质折服。舆论的风向开始悄然转变,那些“虚假繁荣”、“资本泡沫”的论调在铁一般的事实和真情面前,显得苍白无力。

  “这才是真正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 “支持晚风!支持星火计划!” “黑子们睁大眼睛看看!这能叫炒作?”

  强大的民意和扎实的报告,终于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重视。

  一周后,市工商联的一位副部长和就业指导中心的主任,带着调研团队,悄然到访了“晚风夜市”旗舰店和“星火计划”培训课堂。

  没有提前打招呼,是真正的突击调研。

  他们仔细查看了后厨卫生、食材储存、消防设施,翻阅了培训教案、学员档案、采购票据,甚至随机询问了几名学员和店员。

  苏晚晚全程陪同,坦然开放所有区域,对答如流。

  调研结束前,那位工商联的副部长感慨地对苏晚晚说:“苏老板,你们做得很好啊!不仅生意做得好,更难能可贵的是这份社会担当。‘星火计划’实实在在地解决了就业问题,传递了正能量,这才是我们真正需要鼓励和支持的新业态典范!”

  就业指导中心的主任也表示:“这种‘培训 孵化 带动’的模式非常有借鉴意义,我们会认真研究,看看能否在政策层面给予更多支持,比如协调小额创业贷款的绿色通道。”

  官方的高度认可和实质性承诺,如同一道阳光,穿透了资本布下的阴云!

  送走调研团队,苏晚晚和整个团队都激动不已。这意味着,他们终于获得了来自体制内的强大支持!

  很快,工商联的内部刊物和官网刊登了题为《“晚风夜市”:小餐饮大作为,星火计划照亮创业就业路》的专题报道,充分肯定了“晚风夜市”的模式和社会贡献。

  就业指导中心也迅速协调,之前被卡住的“星火”学员小额贷款申请,很快顺利批复了下来!

  那个发表唱衰文章的“着名经济学家”,悄然删除了文章,据说其所在的机构受到了某些“提醒”。

  百味集团试图通过影响行业协会施压的动作,也悄然偃旗息鼓。他们可以打压一个商户,但绝不敢公然与体现着政策导向的官方认可对抗。

  资本的全面围剿,在苏晚晚巧妙地借助官方力量和民意支持后,被彻底粉碎!

  “晚风夜市”的品牌声誉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不仅是一家好吃的店,更是一家有情怀、有担当、被官方背书的“明星企业”。

  “晚晚姐!我们成功了!”朱珠抱着苏晚晚又跳又笑,眼泪都出来了。 林凡也松了一口气,家族内部的质疑声烟消云散,他得意洋洋:“我就说我看好晚晚姐没错吧!” 林雅和王慧欣更是干劲十足。

  苏晚晚看着欢呼雀跃的伙伴们,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但她知道,这只是一个新的开始。

  更大的责任,也随之而来。

  几天后,她接到了市政府办公室的一个正式电话。

  “苏晚晚女士吗?您好,我市正在筹备‘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促进特色消费扩容’系列活动,市领导对您的‘晚风夜市’模式和‘星火计划’十分关注,特邀您作为优秀创业者代表,在下周的启动仪式上发言,并拟授予您‘城市烟火推广大使’的称号,您看……”

  苏晚晚握着电话,心跳微微加速。

  她知道,她即将站上一个更高的舞台。

  “晚风”,终于要吹向更广阔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