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双雄争珠,方明的抉择-《夜市重生:摆摊开局秒赚百万》

  港岛之行,因三井物产的突然介入,变得愈发波诡云谲。方明很清楚,无论是黑石的财务压迫,还是三井的产业渗透,对他和明珠集团而言,都是巨大的挑战,但也蕴含着将危机转化为机遇的可能。

  他没有急于回应任何一方,而是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带着团队密集地拜访了多家在港的金融机构、律师事务所和商业咨询公司。他像一个海绵,疯狂吸收着关于国际资本运作、跨境并购、以及应对不同文化背景商业伙伴的知识和经验。系统的【资本博弈】技能树在大量实践信息的冲击下,经验条缓慢而坚定地增长着。

  同时,他授意楚月,通过公开渠道和私人关系,深入收集关于黑石集团和三井物产近期在亚太区,尤其是在大中华区的投资动向和风格分析。

  信息逐渐汇聚,一幅更清晰的图景呈现在方明面前:

  黑石集团 风格激进,追求短期(3-5年)的高额财务回报,擅长运用杠杆和复杂的金融工具,一旦投资,会极力推动企业进行激进的扩张、重组甚至分拆上市,以实现资本退出。他们对明珠的兴趣,更多是看中了其快速复制和高增长的潜力,想要将其包装成一个资本故事。

  三井物产 则截然不同。作为综合商社,其投资视野往往长达十年甚至数十年,追求的是战略协同和产业链控制。他们投资一个企业,往往是为了获取其技术、渠道、或者将其纳入自身的全球供应链体系。

  他们对明珠的兴趣,很可能在于其独特的“共生”供应链模式和深入中国基层市场的渠道价值,想要借此深化其在华消费品领域的布局。

  “一个想杀鸡取卵,一个想牵牛入圈。”方明在团队内部会议上,一针见血地总结道,“无论选择谁,如果我们自身不够强大,不够警惕,最终都可能沦为资本的附庸。”

  “那我们是否可以考虑……两边都接触,让他们相互制衡?”楚月提出一个大胆的想法。

  方明沉吟片刻,摇了摇头:“在绝对的实力差距面前,玩弄平衡术风险极高,很容易引火烧身,被两家同时视为敌人。我们现在需要的是时间和发展空间,而不是同时树敌。”

  他做出了一个决定:暂时不与任何一家进行深入谈判,但保持沟通渠道畅通。 他要利用这两家巨头的关注,作为提升自身价值和争取更好条件的筹码,同时,加速推进自身的独立发展计划。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

  几天后,方明同时收到了两份措辞正式、但内容极具冲击力的“合作建议书”。

  来自黑石集团的建议书,提出了一个名为“明珠亚洲”的激进扩张计划:由黑石牵头,联合几家国际资本,向明珠注资20亿美元,帮助其在未来18个月内,横扫亚洲主要城市,开设超过50家大型生活广场,并推动其最快在三年内于纳斯达克或港交所上市。作为代价,黑石要求获得明珠集团35%的股权,以及包括一票否决权在内的多个重要董事会权利。

  来自三井物产的建议书,则显得“温和”许多:三井希望以战略投资者身份,投资5亿美元,换取明珠15%的股权,不寻求控股权,但要求与明珠成立一家合资公司,共同运营和管理明珠旗下的所有供应链业务,并且,明珠未来所有新项目的核心设备及部分高端食材,需优先采购三井体系内的产品。

  两份建议书,如同两份包装精美的毒药。

  接受黑石,明珠将失去灵魂,成为资本快速催熟的怪物,可能在疯狂的扩张中迷失自我,最终被拆分出售。

  接受三井,明珠将失去根基,命脉所在的供应链被控制,逐渐沦为三井庞大商业帝国的一个下游渠道。

  方明将两份建议书扔在桌上,脸上露出一丝冷嘲。

  “他们终究还是小看了我们。”他对身边的楚月和小林说道,“他们都以为,我们会被这巨额的资本和看似美好的蓝图所迷惑。”

  “那我们……”小林看着方明,等待着他的决断。

  方明站起身,走到酒店房间的落地窗前,俯瞰着脚下这座资本永不眠的城市。他的眼神坚定而清澈。

  “回复他们。”方明缓缓开口,声音沉稳有力,“感谢黑石集团和三井物产的厚爱。明珠集团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节奏和路径。我们坚信,只有扎根于本土文化、服务于最广大民众需求的模式,才能拥有最长久的生命力。目前,我们更倾向于依靠自身积累和志同道合的国内伙伴稳步发展。对于两位提出的具体合作方案,我们认为与明珠的长期战略存在较大分歧,暂无法接受。”

  这是明确的、不留余地的拒绝!

  楚月和小林都感到一阵心惊肉跳。同时拒绝两大国际巨头,这需要何等的魄力和底气!

  “另外,”方明转过身,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以集团名义,发布一则公告。内容如下:鉴于公司业务发展良好,现金流充裕,经董事会决议,明珠集团决定暂缓B轮融资计划,将主要依靠自身盈利和银行授信支持后续发展。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同时,我们将启动‘明珠供应链深度优化项目’,计划在未来两年内,投入巨资,在全国范围内建设三个现代化的区域中央厨房和冷链物流中心,进一步提升供应链效率和掌控力。”

  这一手,堪称绝妙!

  暂缓融资,是对黑石“资金饥渴”论调的有力回击,展示了明珠强大的自我造血能力。

  自建供应链中心,则是直接针对三井控制供应链野心的最强硬回应,表明明珠绝不会将命脉交于他人之手!

  消息一出,立刻在港岛金融圈和内地商业界引起了巨大震动!

  所有人都看到了方明和明珠集团的硬气与格局!面对国际资本的威逼利诱,他们选择了最难、但也最堂堂正正的道路——独立自主,夯实内功!

  “这个方明,是个人物!”不少圈内人发出这样的感叹。

  黑石集团的凯文·史密斯在办公室里摔了杯子,他没想到方明如此“不识抬举”。

  三井的佐藤一郎则眯着眼睛,看着那份公告,脸上看不出喜怒,只是对助理吩咐:“继续关注,这个年轻人,不简单。也许……我们需要改变一下策略了。”

  港岛之行,方明虽然没有签订任何合作协议,但他成功地向全世界展示了明珠集团的独立性和强大潜力,赢得了尊重,也震慑了不怀好意的觊觎者。

  他知道,拒绝只是开始。两大巨头绝不会轻易放弃,未来的斗争将更加复杂和隐蔽。

  但他已然无所畏惧。

  帝国的基石,在一次次风浪的洗礼中,正变得愈发坚不可摧。

  方明站在维港的晚风中,遥望着对岸祖国内地的方向。

  那里的市场,才是他真正的根基和力量的源泉。

  接下来,是时候将港岛汲取的经验和展现的气势,转化为国内战场更强大的推进力了!

  “楚月,订机票。”方明收回目光,语气果断,“我们回国。渝都的项目,该全面加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