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冥鬼探的踪迹如同投入古井的石子,在轮回殿内部漾开一圈警惕的涟漪后,迅速归于平静,但水面之下,暗流已然加速涌动。
李芸领命组建的“风信卫”迅速行动起来。她挑选的四名弟子——擅长土遁匿迹的石峰、耳力超群能辨虫鸣鸟语异常的柳听风、心思细腻善于观察痕迹的周薇、以及面容普通极易融入人群的赵小二,各有所长。在李芸的统筹下,两人一组,开始对星陨山脉外围百里进行地毯式的梳理与布控。
他们并未大张旗鼓,而是如同真正的影子,利用地形、植被甚至天气作为掩护。石峰潜入地下,感应地气流动与异常震动;柳听风攀上高树,捕捉风中带来的每一丝不和谐的声音;周薇则仔细检查着泥土、草木上的细微痕迹,哪怕是半个陌生的脚印,一片被无意刮下的衣角纤维;赵小二则扮作采药人,混迹于偶尔出现在山脉边缘的真正采药人之中,不动声色地打探消息。
与此同时,秦无月坐镇巡守堂,面前悬浮着一面由精纯魔元构筑的黑色水镜。水镜之中,映照出的并非具体景象,而是无数条细微的、代表着不同能量气息与生命波动的丝线。其中绝大部分丝线都呈现出代表轮回殿弟子与本土生灵的平和光泽,但就在不久前,一道极其黯淡、散发着阴冷死寂气息的灰色丝线,在触及外围某处魔纹节点后,如同受惊的毒蛇般骤然收缩,随即断裂、消散。
“反应很快,撤退路线干净利落,确实是幽冥鬼探的风格。”秦无月指尖划过水镜,那断裂的灰色丝线残留的最后轨迹被放大,“他在这里……这里……还有这里,停留时间稍长,似乎在测量阵法波动频率,或者……埋下了什么东西。”
她将这几个坐标通过传讯符立刻告知了王明与负责外围阵法监控的苏雨柔。
主殿内,王明看着秦无月传来的坐标,目光沉静。他心念微动,主殿深处那枚作为阵法核心的轮回印雏形散发出一圈无形的波动。与此同时,位于坐标点附近的阵法之力被悄然引动,如同最精密的探针,扫描着那片区域的每一寸土地,每一缕空气。
“找到了。”片刻后,王明眼中闪过一丝冷意。在其中一个坐标点,一棵古树的树心内部,发现了一枚米粒大小、几乎与木质纹理融为一体的透明晶石。晶石内部,封印着一缕极其微弱的幽冥气息,如同一个沉睡的信标。“是‘幽冥印迹’,若非以轮回之力细致探查,几乎无法察觉。此物本身无害,但可作为更高阶幽冥法术的定位道标,或用于远程监控此地能量变化。”
王明并未打草惊蛇,只是以轮回之力在那枚“幽冥印迹”外围悄然施加了一层更隐蔽的封印,将其暂时隔绝,使其无法向外传递信息,但也维持着它表面上的“沉睡”状态。
“看来,幽冥宗对我们很是‘上心’。”王明的声音在陆雪琪、苏雨柔、秦无月和李芸耳边响起,“李芸,风信卫那边可有发现?”
很快,李芸的回报传来:“殿主,弟子周薇在东南方向距山门约八十里的一处隐秘溪谷,发现少量不属于本地的‘阴魂苔’孢子,此物通常生长在极阴之地,且伴有幽冥宗修士活动。另外,赵小二从流云城传回消息,近日坊间有零星传言,说是有陌生的、气息阴冷的修士在打探星陨山的地形和天气规律,出手阔绰,但问完即走,行踪诡秘。”
线索逐渐串联起来。幽冥宗的侦查并非盲目,而是有备而来,甚至可能已经在流云城布下了眼线。
“做的不错。”王明肯定了风信卫的初步成果,“继续监控,重点留意那几个出现‘阴魂苔’和陌生修士打探消息的区域。流云城内的联络点,以稳为主,优先收集信息,暂不主动接触可疑目标。”
“是!”李芸领命,心中对这位年纪轻轻的殿主越发敬佩。其心思之缜密,决断之沉稳,远超同龄人。
陆雪琪清冷的声音响起:“需加强山门巡逻频率,剑意禁制可增加‘触发示警’模式,对特定阴寒气息提高敏感度。”她主动提出了改进防御的建议。
苏雨柔也道:“我可调整‘水镜映影’之术,重点监控那些坐标点附近的水元变化,幽冥之力活动,往往会引起水元细微的污浊与冰寒。”
秦无月则淡淡道:“我可炼制几种针对幽冥之力的特殊魔纹,布设在关键路径,一旦有同源气息靠近,会优先触发,并反向侵蚀其神魂。”
众人纷纷献计,查漏补缺。轮回殿这台新生的机器,在面临外部压力时,展现出了惊人的适应性与凝聚力。
王明将众人的建议一一记下,统筹安排。他深知,这只是暴风雨前的前奏。幽冥宗损失了一个鬼探,埋下的印迹也可能失效,绝不会善罢甘休。下一次到来的,恐怕就不是侦查,而是真正的攻击了。
但轮回殿也并非毫无准备。周天轮回阵的潜力远未完全发掘,众人的实力也在稳步提升,新生的风信卫开始发挥作用。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次事件,殿内核心成员之间的默契与信任,在共同应对危机中悄然增进。
“传令下去,”王明最终下令,“轮回殿即日起,进入半封闭状态。非必要,弟子不得随意出入山门。所有外出任务,需提前报备,并由风信卫评估风险。炼丹、制符不得停歇,储备资源,以应不时之需。”
星陨山脉上空,周天轮回阵的光晕似乎变得更加深邃内敛。山脉之外,风信卫的身影如同无形的网,警惕地注视着四面八方。流云城内,轮回殿的联络点如同蛰伏的种子,默默收集着信息。
幽冥的阴影已然投下,但轮回殿并未慌乱,而是在沉默中磨砺着爪牙,等待着未知的挑战。这场隐藏在暗处的较量,才刚刚开始。风信已动,只待风雨。
李芸领命组建的“风信卫”迅速行动起来。她挑选的四名弟子——擅长土遁匿迹的石峰、耳力超群能辨虫鸣鸟语异常的柳听风、心思细腻善于观察痕迹的周薇、以及面容普通极易融入人群的赵小二,各有所长。在李芸的统筹下,两人一组,开始对星陨山脉外围百里进行地毯式的梳理与布控。
他们并未大张旗鼓,而是如同真正的影子,利用地形、植被甚至天气作为掩护。石峰潜入地下,感应地气流动与异常震动;柳听风攀上高树,捕捉风中带来的每一丝不和谐的声音;周薇则仔细检查着泥土、草木上的细微痕迹,哪怕是半个陌生的脚印,一片被无意刮下的衣角纤维;赵小二则扮作采药人,混迹于偶尔出现在山脉边缘的真正采药人之中,不动声色地打探消息。
与此同时,秦无月坐镇巡守堂,面前悬浮着一面由精纯魔元构筑的黑色水镜。水镜之中,映照出的并非具体景象,而是无数条细微的、代表着不同能量气息与生命波动的丝线。其中绝大部分丝线都呈现出代表轮回殿弟子与本土生灵的平和光泽,但就在不久前,一道极其黯淡、散发着阴冷死寂气息的灰色丝线,在触及外围某处魔纹节点后,如同受惊的毒蛇般骤然收缩,随即断裂、消散。
“反应很快,撤退路线干净利落,确实是幽冥鬼探的风格。”秦无月指尖划过水镜,那断裂的灰色丝线残留的最后轨迹被放大,“他在这里……这里……还有这里,停留时间稍长,似乎在测量阵法波动频率,或者……埋下了什么东西。”
她将这几个坐标通过传讯符立刻告知了王明与负责外围阵法监控的苏雨柔。
主殿内,王明看着秦无月传来的坐标,目光沉静。他心念微动,主殿深处那枚作为阵法核心的轮回印雏形散发出一圈无形的波动。与此同时,位于坐标点附近的阵法之力被悄然引动,如同最精密的探针,扫描着那片区域的每一寸土地,每一缕空气。
“找到了。”片刻后,王明眼中闪过一丝冷意。在其中一个坐标点,一棵古树的树心内部,发现了一枚米粒大小、几乎与木质纹理融为一体的透明晶石。晶石内部,封印着一缕极其微弱的幽冥气息,如同一个沉睡的信标。“是‘幽冥印迹’,若非以轮回之力细致探查,几乎无法察觉。此物本身无害,但可作为更高阶幽冥法术的定位道标,或用于远程监控此地能量变化。”
王明并未打草惊蛇,只是以轮回之力在那枚“幽冥印迹”外围悄然施加了一层更隐蔽的封印,将其暂时隔绝,使其无法向外传递信息,但也维持着它表面上的“沉睡”状态。
“看来,幽冥宗对我们很是‘上心’。”王明的声音在陆雪琪、苏雨柔、秦无月和李芸耳边响起,“李芸,风信卫那边可有发现?”
很快,李芸的回报传来:“殿主,弟子周薇在东南方向距山门约八十里的一处隐秘溪谷,发现少量不属于本地的‘阴魂苔’孢子,此物通常生长在极阴之地,且伴有幽冥宗修士活动。另外,赵小二从流云城传回消息,近日坊间有零星传言,说是有陌生的、气息阴冷的修士在打探星陨山的地形和天气规律,出手阔绰,但问完即走,行踪诡秘。”
线索逐渐串联起来。幽冥宗的侦查并非盲目,而是有备而来,甚至可能已经在流云城布下了眼线。
“做的不错。”王明肯定了风信卫的初步成果,“继续监控,重点留意那几个出现‘阴魂苔’和陌生修士打探消息的区域。流云城内的联络点,以稳为主,优先收集信息,暂不主动接触可疑目标。”
“是!”李芸领命,心中对这位年纪轻轻的殿主越发敬佩。其心思之缜密,决断之沉稳,远超同龄人。
陆雪琪清冷的声音响起:“需加强山门巡逻频率,剑意禁制可增加‘触发示警’模式,对特定阴寒气息提高敏感度。”她主动提出了改进防御的建议。
苏雨柔也道:“我可调整‘水镜映影’之术,重点监控那些坐标点附近的水元变化,幽冥之力活动,往往会引起水元细微的污浊与冰寒。”
秦无月则淡淡道:“我可炼制几种针对幽冥之力的特殊魔纹,布设在关键路径,一旦有同源气息靠近,会优先触发,并反向侵蚀其神魂。”
众人纷纷献计,查漏补缺。轮回殿这台新生的机器,在面临外部压力时,展现出了惊人的适应性与凝聚力。
王明将众人的建议一一记下,统筹安排。他深知,这只是暴风雨前的前奏。幽冥宗损失了一个鬼探,埋下的印迹也可能失效,绝不会善罢甘休。下一次到来的,恐怕就不是侦查,而是真正的攻击了。
但轮回殿也并非毫无准备。周天轮回阵的潜力远未完全发掘,众人的实力也在稳步提升,新生的风信卫开始发挥作用。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次事件,殿内核心成员之间的默契与信任,在共同应对危机中悄然增进。
“传令下去,”王明最终下令,“轮回殿即日起,进入半封闭状态。非必要,弟子不得随意出入山门。所有外出任务,需提前报备,并由风信卫评估风险。炼丹、制符不得停歇,储备资源,以应不时之需。”
星陨山脉上空,周天轮回阵的光晕似乎变得更加深邃内敛。山脉之外,风信卫的身影如同无形的网,警惕地注视着四面八方。流云城内,轮回殿的联络点如同蛰伏的种子,默默收集着信息。
幽冥的阴影已然投下,但轮回殿并未慌乱,而是在沉默中磨砺着爪牙,等待着未知的挑战。这场隐藏在暗处的较量,才刚刚开始。风信已动,只待风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