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招揽名臣好处多-《汉末职场,小兵迎娶何太后》

  “武角大会?”

  李义有些疑惑的出声,瞳孔急速的颤栗。

  “是的,先让津口周边的精壮汉子比拳脚,挑些身手好的留在身边。

  一来能护着仓库和津口,二来也能攒些可用的人手。”

  何方简单的叙说了一下自己的打算。

  他哪里知道,李义的脑袋已经快烧冒烟了。

  这一刻,他几乎开始笃定,暗子,暗子,一定是暗子!!

  否则无法解释何方这么低的身份,这么多的见识。

  而且以小兵之姿,却行如此大事。

  武角大会,这哪里是武角大会,这明明是借着武角大会的名义,暗中攒下一股隐秘的力量。

  作为大将军府最亲信的幕僚下属,他们职位的核心便是怎么维系大将军府的运转。

  而这些智力超群的人汇聚在一起,又怎么可能不考虑大将军府的未来,即大将军和皇权冲突的问题。

  尤其在前汉和后汉的历史大背景下——两汉掌握实权的外戚,基本没有一个下场好的。

  而何进之所以还活蹦乱跳,其一是与士族结盟,没有充当皇帝的黑手套。

  其二就是天下纷乱,还不安定。

  若是太平一些,恐怕分分钟司隶校尉部的人就要赶到大将军府抓人。

  当今天子并不是什么善男信女。

  天子母亲那边的外戚,当今天子的亲舅舅董宠只不过稍微有点越权,便以矫称永乐太后属请的罪责直接下狱处死。

  上一个外戚宋氏,更是几乎满门抄斩。

  短短的时间内,李义的脑子里不知道过了多少信息。

  他几乎很快就下定主意。

  毕竟在大将军府难有出头之日,那些关东士卒、南阳乡人,他一个左冯翎的人,怎么和别人争坐席。

  走大将军的暗线,则是一条捷径。

  至于何方不是大将军的暗线,这只是一种巧合......李义认为这绝不可能。

  早在第一次见何方的时候,他就对其身份疑虑重重。

  直到怀疑对方是何进的私生子,才豁然开朗。

  现在看看,何方就算不是大将军的私生子,也必然是暗子。

  如是想着,李义道:“武角大会,要顾及的地方方方面面,不知道何队率这边,还有合适的人手?”

  何方心知肚明,却依旧叹气道:“正是无人可用,所以事事亲力亲为,颇觉力不从心啊,义兄还有推荐。”

  李义道:“正有一人推荐。”

  “不知何人?”

  “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义兄,怎可如此,你在大将军府也是有官身的人,来到这津帮,岂不屈才。”

  “哈哈哈,大将军府人才济济,多我一个不多,少我一个不少。

  倒不如来帮兄弟你做事,也能让我这双手脚有处施展。”李义正色道,“更何况,我们兄弟同心,正应该共寻卧榻,相互依附。”

  何方心道,你是把劝严干的词全用在我身上了啊。

  面上却是热情洋溢:“兄弟同心,其利断金,义兄能来,我无恙乎!”

  “待郑君他们的事情安顿好,我便去跟郑君请辞!”

  “好!”

  何方也是心中暗喜,不管怎么说,李义这 80智力能谋事,90政治能理事,放在三国游戏里那也是抢手的能臣。

  当个太守妥妥的。

  如今主动来投,可比自己四处找人省心多了。

  毕竟整个津帮,除了他,也就俞敏的智力64......

  这时,一股微风拂来,丝丝凉意,吹得两人衣袂轻摆。

  “叮!成功招揽名臣李义,激活‘贤才归附’buff,基础名声 10,基础智力 1,基础政治 3,基础魅力 1!

  当前基础属性:统帅27,武力 51,智力 75,政治 24,魅力 53,名声98......”

  “叮!李义对宿主亲密度 10,当前亲密度 66,进入‘死党预备区’。

  李义已认可宿主身份,愿为宿主处理事务......”

  这一连串提示砸下来,何方嘴角微微勾起。

  何方不禁感慨,还只是招揽成功,就这么多好处。

  这才是小投入大回报啊!

  先前为了攻略聂翠,他花了不少心思陪她、安抚她,昧着良心去骗她,最后骗的自己好像都信了。

  如此大费周章,又借用附身卡,最后才完成的攻略。

  最后才获得几颗属性果和基础功法......

  如是想着,他忽然有些郁闷,追问系统:鲍出不算名臣么?

  我招揽他的时候,怎么啥奖励都没有。

  系统:宿主不是增加武力了么,而且鲍出在历史上,始终是白身。

  “你这是赤果果的歧视!”

  “嗯,确实有点。”

  何方:“......”

  系统这么一承认,他倒不好说什么了。

  真是人不要脸,天下无敌。

  就比如你骂一个人做事不讲究,不要脸。

  他连连点头:“对啊,你怎么知道我不要脸的。”

  何解?

  要是能招揽周瑜成功,不知道增加多少属性......

  何方心中嘀咕着,一时,又少不了把细节和李义说清楚。

  其实前期的筹备,主要是比武台的建造。

  冯方那块地要慢慢的拿,就只能先用荒滩那块地,组织一些小的比武。

  原本这些事情,都要何方自己做的,毕竟无人可用。

  现在李义来了正好,便把这个事情交给他。

  不过,现在李义还是郑达的令史,所以该忙的事情还是要忙。

  当晚,李义在雒阳西市摆宴,代表郑达宴请这群望族的管事。

  ......

  雒阳西市的“醉仙楼”刚掌灯,二楼的雅间便已热闹起来。

  木质窗棂上挂着绢灯,暖黄的光透过薄绢洒在案几上,案上摆着炙得油亮的鹿肉、切得整齐的脯酱、盛在铜豆里的腌菜,还有一壶壶温好的酒,香气顺着门缝往外飘。

  李义穿着一身整洁的青布袍,腰间系着大将军府令史印绶。

  列席的有各大望族的管事。

  管事的并不一定是奴仆,很多宗族管事的,都是本族里的子弟。

  也就是说都是世家子弟。

  李义面带笑意,语气恭敬却不谄媚:“桓管事、田管事......今日多亏各位信任,荒滩的临时码头才搭得这般快,郑公特意嘱咐在下,定要敬各位一杯。”

  坐在上首左侧的桓管事是个五十来岁的汉子,锦袍领口绣着暗纹,手里把玩着玉珏,笑道:“李令史客气了,若不是何帮主指点荒滩的路子,我们这些船还在水里堵着呢,该是我们敬何队率才是。”

  说罢,便举杯看向何方。

  “是啊,某等在雒阳,人生地不熟的,以后还要多多仰仗李令史和何队率!”

  何方坐在次席,身边是严干,按说郑达是需要露面的,不过事情多,就让严干先来。

  见桓管事举杯,何方连忙端起酒爵,笑道:“不过是举手之劳,倒是要多谢各位肯出人出物,帮津口解了拥堵的急。”

  “手都举酸了,诸位,先幸酒!”

  李义笑道。

  “幸酒,幸酒!”

  众人也都笑了起来。

  何方仰头饮尽爵中酒,醇厚在舌尖散开,心里却不由得想起前世职场的酒局。

  这般推杯换盏、互道感谢的场面,竟与从前陪客户吃饭时如出一辙,只是如今换了汉末的锦袍与铜樽和酒爵,倒多了几分别样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