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我想见坊主-《汉末职场,小兵迎娶何太后》

  来莺儿,本名来莺。

  正史之中寻不到她的片言记载,生平过往多出自野史轶闻。

  可野史虽 “野”,未必全是虚妄:在后世亳州的曹操公园正中,至今立着一株很大很大的大树,名为 “来莺柳”。

  相传便是为纪念这位东汉歌姬所植。

  何方望着舞台上月白裙裾翻飞的身影,脑海中不自觉闪过关于来莺儿的传说。

  她本是汉末有名的乐伎,与曹操的纠葛流传着多个版本,却都绕不开 “情” 与 “义” 二字。

  最广为人知的,是她入曹操府中为歌姬后,与侍卫王图暗生情愫,事泄后曹操欲斩王图,她却主动请命代死,只求死前为曹操训成一支歌舞团。

  待歌舞团练就,曹操惜其才德欲赦她,她却执意赴死,以全气节。

  版本间的差异,多在相识之缘:有说曹操早年便救过落难的她,有说她流落四方时被曹操收留,更有一版道她本是被王图所救,却被掌权后的曹操借势纳入府中。

  这般 “挟势娶别人老婆” 的桥段,倒真贴合曹操的印象。

  “公子?”

  云袖轻唤一声,将何方的思绪拉回。

  他侧头望去,见云袖与锦书正相互递着眼色,眼底藏着几分不易察觉的醋意与无奈。

  来莺姊姊容貌绝、歌声清、舞姿妙,这般佳人在场,哪个男子能不动心?

  便是她们这些女子,也忍不住暗自赞叹,更遑论身边人。

  恰在此时,吴懿的声音传来,带着几分打趣:“何兄弟,这般倾城佳人,远观便好。

  身边有云袖、锦书相伴,才该多珍惜身边人才是。”

  这话一出,绿绮与轻雪当即软了身子,往吴懿身侧靠了靠,媚眼如丝,满是期待。

  吴懿却未多顾,话锋一转,语气严肃了些:“这来莺儿,是听竹轩从凉州费尽心力弄来的。

  留在此处定有深意,绝非你我这般身份能轻易沾染的。”

  他抬手朝斜对面二楼雅座指了指。

  何方顺着望去,正是方才瞥见的曹操,此刻他探出半个身子,还在撒钱。

  与此同时,眼神紧紧锁着舞台上的来莺儿,情绪难掩激动。

  “那位便是曹操,曹孟德,现任议郎。”

  吴懿的声音不高,“他父亲曹嵩是当朝大司农,位列九卿。

  祖父曹腾更是历经四帝的大长秋,在宫中用事三十余年,门生故旧遍布朝野。

  前太尉桥玄、张温,凉州三明的张奂等,都是他提拔的人。

  就这等家世,曹议郎几次找听竹轩坊主,想为来莺儿赎身,都被干脆拒绝了。

  而且被拒绝后,曹操也只能敢怒而不敢言。”

  “哦?”

  何方心头一震,瞬间收敛了方才的恍惚,惊奇道,“这听竹轩究竟是何来历,竟有这般底气,连曹氏的面子都敢驳?”

  吴懿嘴角勾起一抹了然的笑,缓缓吐出四个字:“南阳来氏。”

  何方瞳孔微缩,随即恍然大悟。

  南阳来氏,那可是东汉第一流的世家大族,底蕴深不可测,而且是顶尖的那种,与超一流世家只差一线。

  其先祖来汉,在汉武帝时便是楼船将军杨仆麾下的副将,立过军功。

  本朝开国之际,先祖来歙更是光武帝刘秀的表叔,既是姻亲,亦是重臣。

  新朝时,来歙因刘氏姻亲身份被王莽拘禁,幸得门客营救才脱险;后来辅佐刘秀平定天下,战功赫赫,可惜最终遭刺客刺杀。

  虽然后来汉明帝评定云台二十八将时,因私人原因未将来歙列入,却丝毫掩不住来氏的显赫。

  东汉一朝,来氏常与皇室联姻,族中子弟多在朝中任要职,论根基,比许多老牌士族还要深厚。

  难怪听竹轩敢拒曹氏,有这般世族撑腰,自然有恃无恐。

  何方再看向舞台上的来莺儿,忽然明白:她姓 “来”,怕本就是南阳来氏改的姓。

  听竹轩留她在此,恐怕是有其他的打算。

  雒阳的风月场,也藏着门道啊。

  如是想着,何方冷静下来,暗想自己最近有点飘了。

  一个小小的队率,居然也敢觊觎如此之人。

  就好像后世,自己是一个公司的保安队长,居然想占有国内最红的女星。

  真是不知道死是怎么写的。

  津帮帮主也不行。

  后世香港一个黑帮的家伙,不就因为打了女星一巴掌,直接被人给做了。

  来莺儿这种鲜艳的东西,是大佬玩物啊。

  如是想着,何方返回座位,顺势将云袖、锦书揽在身侧,对吴懿笑道:“听竹轩背靠南阳来氏,财力与背景自然没得说,只是这宴乐之态,倒显得有些粗鄙不堪了,实在是糟蹋美人。”

  “粗鄙?糟蹋?”

  吴懿刚端起的酒杯顿在半空,满脸诧异,“何兄弟这话何意啊?”

  何方指了指楼下仍在掷钱的宾客:“你看,众人喝彩全凭嗓门,赏钱也只顾着往台前扔,乱糟糟的像市集杂耍,少了几分雅致。

  若只是图热闹倒也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可听竹轩既有来莺儿这等佳人,又有来氏做靠山,本该有更显格调的玩法,才配得上这份底蕴。”

  吴懿疑惑道:“雒阳城里的乐坊,哪个不是这般掷钱喝彩?

  听竹轩已是有规矩的,换了别的地方,还有人直接往舞姬身上抛钱呢,那才叫失了体面。”

  在他看来,听竹轩有来莺儿这般绝艺,又有雅座分隔。

  已是上流乐坊宴乐的范本,怎会与 “粗鄙” 沾边?

  这不是说他没品吗?

  何方接着道:“我倒有个想法,能让听竹轩的宴乐既不失热闹,又添几分雅致,只是这事得跟坊主当面说才好。

  吴兄能不能设法请坊主过来一叙?就说有关于‘宴乐新制’的要事相商。

  若是说的好,当使这乐坊天下闻名,引流潮流。”

  吴懿心里一动 。

  他虽与听竹轩常有往来,却也只见过管事,从未与坊主直接对话。

  若今日能请动坊主,一来能在何方面前显显自己的本事;

  二来若何方的 “新想法” 真能被采纳,往后他在听竹轩也能多几分体面。

  请客喝酒不说打折,带带人过来能上三楼,岂不更显厉害。

  至于何方说的若是没有什么新意,那是大将军家的队率,与我有什么关系。

  稳赚不赔的事。

  他目光看向身旁的绿绮。

  绿绮算是听竹轩的“老”人了,与管事相熟,让她去传话最合适。

  “你去后堂一趟,跟管事说,就说将作大匠之子吴懿与大将军府的人在此。

  有关于听竹轩宴乐革新的要紧事,想请坊主移步一叙。

  就说此事若成,对听竹轩的名声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