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口总堂的密室里,烛火跳动,映得四壁阴影重重。
张佳被缚在硬木椅上,秀发散乱,却依旧抬着下巴,眼神里满是杀了我吧的倔强。
不过,自一路被押到这里,何方既没动刑,也没喝斥。
只是让护卫送了点水,偶尔说几句软话。
张佳心里清楚,这不过是攻心的手段,半句也不肯听。
这密室是特制的,隔音效果极好,原本是张磊等人商议秘密事宜的所在,后来也就被何方征用了。
何方眉头紧锁。
系统在手,实际上很多时候,他也不需要严刑逼供,就能知道很多秘密。
当然,亲密度越高,知道的越多。
根据过往的经验,只要超过60,连对方被几个男人睡过都知道。
但张佳原本对他的亲密度就不高,仅有12,经由现在被抓之后,亲密度已经下降到-43。
处于敌对预警区。
互抢客户时能把“合作愉快”咬出牙印,匿名举报信安排上。
无论他是递水、说些“何苦为逆党卖命”的劝诫,还是提几句“若肯招供可保你性命,还给你十万钱”的承诺,亲密度纹丝不动。
这女人对太平道的执念竟深到这般地步,甜言蜜语、利益诱惑全不管用。
看来软的是行不通了。
何方端起案上的陶杯抿了口凉茶,决定和对方讲道理,聊理想,说人生。
“遥想大贤良师当年......”
“呸,你算个什么东西,也配说大贤良师。”
面对张佳的口水射击,何方却不恼,反倒笑眯眯擦掉:“嗯,我知道你是张宁的贴身婢女,早年还在大贤良师身边伺候过一段时日。
太平清领书也抄过不少。”
“啊?!”
张佳猛地瞪大双眼,整个人都僵在椅上。
这事除了张宁和已故的张角,再没第三个人知道,何方怎么会说得分毫不差?!
不等她缓过神,何方又往前凑了凑,压低声音,语气带着几分“秘而不宣”的神秘:“其实,张角是我师兄。”
“何耶?!”
张佳下意识蹦出一句不成调的惊呼,随即又捂住嘴,眼神里满是荒诞与不敢置信。
这怎么可能?
大贤良师什么时候有这么个师弟!
“嗯,你没听过也正常。”
何方故作高深地捋了捋不存在的胡须,“我师父是南华老仙,师兄张角入门比我早三十年。
他学的是‘普度众生’的医道与教义,我学的是‘勘破世局’的术法与权谋。
当年师父送他下山时,曾说他‘心慈则软,善医不善谋’,叮嘱他只可宣扬教义、治病救人,若妄动刀兵,必遭天谴。”
张佳听得脑子嗡嗡作响——她虽觉得这是天方夜谭,可何方说的细节太过真切。
而且大贤良师,好像说过什么南华......而且“善医不善谋”的性子都和张角偶尔对张宁提过的话隐隐相合!
“你……你胡说八道!”
张佳的声音已经发颤,但也没了先前的底气,“大贤良师从未提过有你这么个师弟!”
“他自然不会提。”
何方叹了口气,语气带着几分“恨铁不成钢”,“我入门时他已经出山了。
不过师父早知道他有‘起事之劫’,特意找了我这个关门弟子,说师兄若真闯了祸,再让我收拾残局。
说白了,就是帮他擦屁股。
可惜啊,师兄还是没忍住,耳根子软,被身边人撺掇着动了反心。”
他话锋一转,眼神陡然变得锐利:“我问问你,当年师兄起事,最痛惜的是什么?
是唐周的背叛,对不对?
事前,是不是有人说过唐周,但还不是师兄纵容。
马元义在雒阳筹备了数年,联络了封谞、徐奉等宫内宦官,眼看‘甲子岁举事’的计划就要成了。
结果被唐周捅到官府,马元义被车裂于市,雒阳的太平道根基一夜尽毁,师兄才不得不仓促起事。”
“可‘苍天已死,黄天当立’,说的是‘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甲子未到,天道未合,又怎么能‘大吉’?”
何方语气沉痛,仿佛真在为张角惋惜,“更别说师兄忘了师父的叮嘱。
他本就心软,见不得百姓受苦。
可起事之后,手下人良莠不齐,有的抢粮烧屋,有的屠城害民。
这哪是‘致太平’,分明是造孽!
师父说他‘心慈手软做不得起事’,果然没说错!”
张佳僵在椅上,脸色一阵白一阵青。
她明明知道何方是在胡说八道,可对方说的每一个细节。
唐周背叛的经过、马元义的结局、张角对“甲子举事”的执念,甚至连张角私下里对自己“心软误事”的自嘲,都精准得可怕!
难道他真的是大贤良师的师弟?真的是南华老仙派来收拾残局的......
“你……你怎么知道这么多?”
“因为我是他师弟啊。
你不会觉得我胡说八道吧!”何方义正言辞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忽地拍了拍手,一脸忧郁的看向远方,还真有点忧国忧民的范。
忽地又拍了拍袖子,转头看向张佳,神色洒脱,还真有点道士的范。
张佳苦笑道:“就算你是大贤良师的师弟,可你不应该振臂一呼,把我们聚集起来吗?”
“唉!”
何方一声长叹,“现在的‘太平道’,还是当年的太平道吗。”
“我师兄死后,原本就混乱的太平道彻底分崩离析,成了一盘散沙。
你去看看那些黑山贼,看看四处流窜的黄巾残部。
他们还提‘致太平’吗?还管百姓疾苦吗?”
“南阳的黄巾贼攻破县城,不赈济百姓也就罢了,反倒抢了粮铺、烧了民宅,连老人孩子都不放过。
还有朝歌的黑山贼,占了山头拦路劫掠,商旅百姓苦不堪言。
他们哪里是‘救苦救难’?
分明是一群只知烧杀抢掠的蝗虫。
大贤良师当年的理想,全被糟蹋成了谋财害命的幌子!”
张佳嘴唇动了动,想反驳,却被何方抢了话头:“你说你们是为百姓。
可百姓现在见了‘黄巾’二字,躲都来不及。
这就是你们要的‘太平’?
《太平青领书》里说‘务使民力有余,不致饥寒’,可现在的贼寇,连百姓最后的口粮都要抢,这就是你们遵奉的教义?”
“我……”
张佳张了张嘴,平日里熟记的教义此刻竟一句也说不出口。
她想起跟着张宁四处联络时,见过的那些残部。
有的头领抢了女子就占为己有,有的为了粮草就屠了整个村落。
她当时虽觉不妥,却总想着“乱世难免如此”,可经何方这么一说,才猛然意识到。
那些人早已背离了太平道的初衷,成了真正的祸害。
“你忠于张角,忠于太平道的理想,这没什么错。”何方的语气缓和了些,“可你现在跟着的,不过是一群借‘太平道’之名行劫掠之实的流寇。
你传递的密信,联络的党羽,最终只会让更多百姓遭殃,让大贤良师的名声更臭。
这就是你想看到的?”
烛火摇曳,映着张佳苍白的脸:“那师叔公,我现在应该怎么办?”
“还是致太平,只不过换一种方法,接下来只要听我的话就行。”
何方得到系统的提醒,知道张佳已经信了他。
毕竟亲密度从-43直接提升100点,来到了57。
处于灵魂搭子区——能聊人生理想,也能聊家长里短,互送奇怪礼物。
“噢!”
张佳木然的点点头,忽地反应过来:“师叔公,你脱我衣服做何?”
“自然是探讨一下人生了。”
何方贱兮兮的笑着,哪里还有方才悲天悯人,忧国忧民,以及高风亮节的形象“哎,又不是没做过......你不要这副表情嘛!”
脑子里想的都是麻花豆:cos囚犯......要解锁了。
张佳被缚在硬木椅上,秀发散乱,却依旧抬着下巴,眼神里满是杀了我吧的倔强。
不过,自一路被押到这里,何方既没动刑,也没喝斥。
只是让护卫送了点水,偶尔说几句软话。
张佳心里清楚,这不过是攻心的手段,半句也不肯听。
这密室是特制的,隔音效果极好,原本是张磊等人商议秘密事宜的所在,后来也就被何方征用了。
何方眉头紧锁。
系统在手,实际上很多时候,他也不需要严刑逼供,就能知道很多秘密。
当然,亲密度越高,知道的越多。
根据过往的经验,只要超过60,连对方被几个男人睡过都知道。
但张佳原本对他的亲密度就不高,仅有12,经由现在被抓之后,亲密度已经下降到-43。
处于敌对预警区。
互抢客户时能把“合作愉快”咬出牙印,匿名举报信安排上。
无论他是递水、说些“何苦为逆党卖命”的劝诫,还是提几句“若肯招供可保你性命,还给你十万钱”的承诺,亲密度纹丝不动。
这女人对太平道的执念竟深到这般地步,甜言蜜语、利益诱惑全不管用。
看来软的是行不通了。
何方端起案上的陶杯抿了口凉茶,决定和对方讲道理,聊理想,说人生。
“遥想大贤良师当年......”
“呸,你算个什么东西,也配说大贤良师。”
面对张佳的口水射击,何方却不恼,反倒笑眯眯擦掉:“嗯,我知道你是张宁的贴身婢女,早年还在大贤良师身边伺候过一段时日。
太平清领书也抄过不少。”
“啊?!”
张佳猛地瞪大双眼,整个人都僵在椅上。
这事除了张宁和已故的张角,再没第三个人知道,何方怎么会说得分毫不差?!
不等她缓过神,何方又往前凑了凑,压低声音,语气带着几分“秘而不宣”的神秘:“其实,张角是我师兄。”
“何耶?!”
张佳下意识蹦出一句不成调的惊呼,随即又捂住嘴,眼神里满是荒诞与不敢置信。
这怎么可能?
大贤良师什么时候有这么个师弟!
“嗯,你没听过也正常。”
何方故作高深地捋了捋不存在的胡须,“我师父是南华老仙,师兄张角入门比我早三十年。
他学的是‘普度众生’的医道与教义,我学的是‘勘破世局’的术法与权谋。
当年师父送他下山时,曾说他‘心慈则软,善医不善谋’,叮嘱他只可宣扬教义、治病救人,若妄动刀兵,必遭天谴。”
张佳听得脑子嗡嗡作响——她虽觉得这是天方夜谭,可何方说的细节太过真切。
而且大贤良师,好像说过什么南华......而且“善医不善谋”的性子都和张角偶尔对张宁提过的话隐隐相合!
“你……你胡说八道!”
张佳的声音已经发颤,但也没了先前的底气,“大贤良师从未提过有你这么个师弟!”
“他自然不会提。”
何方叹了口气,语气带着几分“恨铁不成钢”,“我入门时他已经出山了。
不过师父早知道他有‘起事之劫’,特意找了我这个关门弟子,说师兄若真闯了祸,再让我收拾残局。
说白了,就是帮他擦屁股。
可惜啊,师兄还是没忍住,耳根子软,被身边人撺掇着动了反心。”
他话锋一转,眼神陡然变得锐利:“我问问你,当年师兄起事,最痛惜的是什么?
是唐周的背叛,对不对?
事前,是不是有人说过唐周,但还不是师兄纵容。
马元义在雒阳筹备了数年,联络了封谞、徐奉等宫内宦官,眼看‘甲子岁举事’的计划就要成了。
结果被唐周捅到官府,马元义被车裂于市,雒阳的太平道根基一夜尽毁,师兄才不得不仓促起事。”
“可‘苍天已死,黄天当立’,说的是‘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甲子未到,天道未合,又怎么能‘大吉’?”
何方语气沉痛,仿佛真在为张角惋惜,“更别说师兄忘了师父的叮嘱。
他本就心软,见不得百姓受苦。
可起事之后,手下人良莠不齐,有的抢粮烧屋,有的屠城害民。
这哪是‘致太平’,分明是造孽!
师父说他‘心慈手软做不得起事’,果然没说错!”
张佳僵在椅上,脸色一阵白一阵青。
她明明知道何方是在胡说八道,可对方说的每一个细节。
唐周背叛的经过、马元义的结局、张角对“甲子举事”的执念,甚至连张角私下里对自己“心软误事”的自嘲,都精准得可怕!
难道他真的是大贤良师的师弟?真的是南华老仙派来收拾残局的......
“你……你怎么知道这么多?”
“因为我是他师弟啊。
你不会觉得我胡说八道吧!”何方义正言辞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忽地拍了拍手,一脸忧郁的看向远方,还真有点忧国忧民的范。
忽地又拍了拍袖子,转头看向张佳,神色洒脱,还真有点道士的范。
张佳苦笑道:“就算你是大贤良师的师弟,可你不应该振臂一呼,把我们聚集起来吗?”
“唉!”
何方一声长叹,“现在的‘太平道’,还是当年的太平道吗。”
“我师兄死后,原本就混乱的太平道彻底分崩离析,成了一盘散沙。
你去看看那些黑山贼,看看四处流窜的黄巾残部。
他们还提‘致太平’吗?还管百姓疾苦吗?”
“南阳的黄巾贼攻破县城,不赈济百姓也就罢了,反倒抢了粮铺、烧了民宅,连老人孩子都不放过。
还有朝歌的黑山贼,占了山头拦路劫掠,商旅百姓苦不堪言。
他们哪里是‘救苦救难’?
分明是一群只知烧杀抢掠的蝗虫。
大贤良师当年的理想,全被糟蹋成了谋财害命的幌子!”
张佳嘴唇动了动,想反驳,却被何方抢了话头:“你说你们是为百姓。
可百姓现在见了‘黄巾’二字,躲都来不及。
这就是你们要的‘太平’?
《太平青领书》里说‘务使民力有余,不致饥寒’,可现在的贼寇,连百姓最后的口粮都要抢,这就是你们遵奉的教义?”
“我……”
张佳张了张嘴,平日里熟记的教义此刻竟一句也说不出口。
她想起跟着张宁四处联络时,见过的那些残部。
有的头领抢了女子就占为己有,有的为了粮草就屠了整个村落。
她当时虽觉不妥,却总想着“乱世难免如此”,可经何方这么一说,才猛然意识到。
那些人早已背离了太平道的初衷,成了真正的祸害。
“你忠于张角,忠于太平道的理想,这没什么错。”何方的语气缓和了些,“可你现在跟着的,不过是一群借‘太平道’之名行劫掠之实的流寇。
你传递的密信,联络的党羽,最终只会让更多百姓遭殃,让大贤良师的名声更臭。
这就是你想看到的?”
烛火摇曳,映着张佳苍白的脸:“那师叔公,我现在应该怎么办?”
“还是致太平,只不过换一种方法,接下来只要听我的话就行。”
何方得到系统的提醒,知道张佳已经信了他。
毕竟亲密度从-43直接提升100点,来到了57。
处于灵魂搭子区——能聊人生理想,也能聊家长里短,互送奇怪礼物。
“噢!”
张佳木然的点点头,忽地反应过来:“师叔公,你脱我衣服做何?”
“自然是探讨一下人生了。”
何方贱兮兮的笑着,哪里还有方才悲天悯人,忧国忧民,以及高风亮节的形象“哎,又不是没做过......你不要这副表情嘛!”
脑子里想的都是麻花豆:cos囚犯......要解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