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这个能回收么-《汉末职场,小兵迎娶何太后》

  晨光透过平乐苑军营的木栅栏,洒在晒得发黄的校场上。

  空气中还飘着淡淡的草屑与兵器铁锈味。

  何方带着何玄、何宝和何林等人,刚踏入营门,便见一队队士卒已列成整齐的方阵。

  玄色劲装外罩着轻便皮甲,手中的长矛大戟举起。

  一个个面容黢黑,比数月前刚从南阳调来时有了肃整的模样。

  何冰身着假侯服饰,快步从方阵前迎上来,双手抱拳躬身:“属下何冰,参见军侯!

  四百零九名士卒已集合完毕,特向你禀告人员去留情况。”

  何方点头,走到校场边的高台上,目光扫过下方的士卒。

  有人眼神坚定,紧握着长矛;也有人神色犹豫,时不时望向营门外,显然是念着家乡。

  他收回目光,对何冰道:“说吧,具体情况?”

  “是。”

  何冰展开手中的竹简:“四百零九人中。

  有一百六十六人请求返乡,一百二十四人愿留下来从军,还有一百一十九人想在雒阳寻份活计,不愿再当兵。”

  “返乡的竟有这么多?”

  何方眉头微蹙,他虽早有预料,却没想到有这么多。

  不过也好......

  何冰连忙解释:“这些弟兄多是家中有妻儿老小的,当初离乡时本就不舍,如今出来数月,恋念故土也是常情。

  其实最早想返乡的有三百多人。

  昨日津口之事传开后,弟兄们私下里议论,说军侯得大将军看重,又肯护着流民,跟着你有奔头,才有不少人改了主意。”

  他顿了顿,语气带了点坦诚:“说句实在话,弟兄们当初来雒阳,多是听说能沾大将军的光。

  想当个管事、谋点轻省差事,谁曾想是来当兵吃苦的?

  前阵子操练紧,人心本就躁动,属下也是借了何玄兄弟的话,才勉强稳住大家。”

  “何玄说什么了?”

  何方好奇问道。

  何冰复述道:“操练的第一天,便有人要造反,何玄兄弟跟大家说,‘大将军把某等从南阳拽到雒阳。怎么可能把某等当蝼蛄,他不怕家里祠堂被人泼粪?......’

  弟兄们一听,觉得在理,才稍稍安了心。”

  何方听得神色古怪,这话分明是他当初跟何玄说的。

  这小子是一字不差地学了去。

  当然,也是因为这段话,何玄这个什长才能升任队率。

  而何方也借着这个事,能从小兵升到什长。

  何玄站在一边,神色不改。

  何方假装沉吟片刻,对何冰道:“想返乡的,不拦着。

  这些人虽练了几个月,可心思不在军营,强行留下,反倒会拖累队伍战斗力。

  我之前许诺过,愿意回家的,每人再给三个月的钱粮。

  你让人尽快清点分发,让他们自行选择几人带队,再行报到大将军府兵曹处讨要名传等物......”

  “遵令!”

  何冰有些意外。

  他本以为何方会劝留,没想到如此干脆。

  那三个月是多发的,相当于领三个月的遣散费。

  “那一百一十九个想在雒阳找活计的,就交给何宝和何林......都是乡里乡亲的,钱粮可以比其他人高一些,但也要勤勉肯干。

  若是偷奸耍滑,休怪不念乡情。”

  何方继续安排,这也是何方带何宝和何林来的原因。

  目前何宝主要在津口,而何林主要在西市。

  之前何方便要两人盘下不少商贾铺坊,正是用人之际,如此一来,正要安置这些人。

  “军侯考虑得周全!”

  何冰和何宝何林连忙应下。

  这样既安置了人,又能为添些产业,还能收集消息,一举三得。

  随后何方开始安排何玄带着愿意从军的士卒。

  接下来他对军中编制要做一定的修整。

  剩下的这一百二十四人,正式编入曲部。

  目前的编制:十人为一什,什长兼着一个伍长的差事,实际上一什依旧是十人;

  五十人为一队,设一名队率,专门小旗指挥,不兼职,算上队率,一队实则五十一?;

  一百人为一屯,设一名屯长,算上屯长,一屯实则一百零三?。

  屯长拿的旗,会相对队率的大一些。

  按正规编制一曲该有五百士卒、十五名基础军官,再加曲军侯和假侯,共五百一十七人。

  但何方是大将军从子,自然会有些特权。

  他已向大将军府报备,额外增编一个护卫屯、一个辅兵屯,各一百零三人。

  护卫屯专司贴身护卫何方、冲锋陷阵。

  辅兵屯负责粮草运输、营垒搭建、修补兵器甲胄,另外医兵也编在这一屯。

  如此一来,这个曲连同何方在内,总计七百二十三人。

  人数已经快赶上北军五校中一校的编制了,妥妥的加强曲!

  当然了,北军五校之设700余人,但那个是不包括辅兵之类的。

  真到战斗的时候,会征发辅兵民夫随同,实际上一校要超过千人,若是粮草辎重多了,或者是照拂那几个骑兵的,甚至会有两千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也就是说,一营两千人,真正打仗的也就那700人,其他人都是服务的......

  至于何方这边,真正打仗的是600人,剩下的100人算是专业技工。

  到时候如果真的出征,肯定会加征民夫之类的干杂活,那个是临时工......

  而何方的精武堂的弟子,也就直接编入了部曲。

  后面领薪水,也是要从朝廷这边领了。

  当然,朝廷的薪水是不够的,差额部分,自然还是何方自己来补齐。

  要想麾下有战斗力,有诱惑的薪资,那是必不可少的。

  精武堂原本有六百多人,再经过筛选,部分继续留守津口精武堂。

  当然后续精武堂还是要补充帮众加训练的,这个就是预备兵。

  如果何方这边的正式士卒因为战斗而减员,相应训练体系出来的士卒,就可以无缝衔接的补充进来。

  “我要的不是凑数的队伍,是能打仗、能护民的精锐。

  留下的弟兄,但是牢直,也会比以前更多。

  战死战伤的抚恤金,也会更多。

  但有一条,若敢偷懒耍滑、临阵退缩,别怪我按军法处置!”

  “愿听军侯号令!”

  不多时,负责分发钱粮的士卒推着粮车、捧着钱袋赶来,想返乡的一百六十六人依次领了物资。

  何方又额外每人送了两匹布。

  不少人对着高台方向拱手道谢,眼神里多了几分感激。

  那一百一十九人也被何宝、何林领去安排铺面的事。

  校场上,最后剩下的一百二十四人,在何冰的指挥下重新列队。

  到了下午的时候,精武堂这边的挑选也已经完成。

  鲍出和李义继续留守津帮精武堂。

  何玄、何东、何春、何奎、凌操、许褚、许定、高超等人编入曲中。

  到了这个时候,根据之前的功勋,也就提拔何玄、何东、何春、凌操、许褚、许定、高超七人为屯长。

  其中何玄依旧负责辅兵屯。

  而许褚负责护卫屯......

  闻听升官,众人也是欣喜不已,对何方的亲密度纷纷增加。

  许褚对何方的亲密度增加2点,到97。

  许定对何方的亲密度增加到74。

  凌操对何方的亲密度直接增加几十点到82......这家伙也是个进取心很强的官迷。

  至于何东和何春,以及何奎也都到100了,系统送给何方的附身卡,他只瞧了几眼,都没有了任何兴趣......

  连鸡肋都算不上。

  “这个能回收么?随便给点钱就行。”

  注:《三国志先主传》注引《英雄记》说:“灵帝末年,备尝在京师,后与曹公俱回沛国,募召合众。会灵帝崩,天下大乱,备亦起兵,从讨董卓。”

  也就是说,刘备和曹操回沛国,是在灵帝死之前。

  据此,又因为曹操和刘备之间并无直接联系,故此虚构(推理)袁绍安排刘备跟随曹操的情节。

  推理原因:1、袁绍养名爱士,无论高低贵贱,都与之相较。

  2、袁绍的叔父袁隗是马融的女婿。刘备的老师卢植是马融的弟子。

  刘备来雒阳,大概率是找老师卢植走关系。

  而卢植和袁隗安排干这活的袁绍接待刘备,就在情理之中了。

  3、袁绍是奔走之友的老大,曹操和袁绍关系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