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方勒住马缰,只见车辚辚马萧萧,百余名宾客持剑带刀。
不用说,又是他的好兄弟,庐江周家大公子,雒阳令周晖。
京师的市长天天这份做派,也是有意思......
不过人说的也对,我带的是自家部曲,不耗费朝廷的钱粮。
也不占用那些县兵差役的私人时间......
就差旁边的人在一起大喊:“周公巡街,生人回避”了。
何方纵身下马,快步上前,还没到跟前,就见队伍中冲出一人:“何老弟,何老弟啊!”
声音中还带着哭腔。
那人旁边跟着个面如冠玉的少年郎周瑜,正一脸无奈的看过来。
冲过来的自然是雒阳令周晖,他跑到何方跟前,躬身行礼,接着就要下跪......
何方哪敢让雒阳令真的跪下来,当即快走两步,死死的搀住周晖。
周晖使劲使了使劲,却没有何方力气大,只得站了起来。
他眼眶还带着点红,握着何方的手道:“大将军府议事的事,我已从家翁(周忠)处听闻。
兄弟你力排众议,怒斥群公,主倡精兵先援甘陵国。
甘陵相国正是伯父崇。
满朝文武多顾内争,唯有你肯挺身而出。
这份情,我记一辈子,我们周家记一辈子!”
何方心中一暖。
此前虽用传授“鏖战之法”刷满了周晖的亲密度。
可此刻人真情流露,语气里的感激不掺半分虚假,他也难免动容。
毕竟不是冷血自私的人。
有时候感情这个东西是相对的,你以为你是钓别人,但过程中何尝不是别人在钓你。
何方拍了拍周晖的手背,叹道:“兄长说的哪里话?
你我早是升堂拜母的交情,甘陵国是周兄伯父所在,也是朝廷疆土,我岂能坐视?
某等都是男子汉大丈夫,不必这般扭捏。”
周晖点点头,侧身让过身后的周瑜,对何方道:“舍弟周瑜字,虽年少,却通兵法、善筹谋。
此次你出征,朝廷舟船调度未必顺畅,我已备下舟船百艘,船夫千名,又征发雒阳民户青壮一千(充作民夫,负责粮草搬运),还有五百周家死士随行。
与你同往,路上也好帮你筹谋一二,应对乌桓骑兵的变数。”
不用说,能这么快调好东西,一方面是周家早有准备,只差一纸诏令。
另一方面,也是周家使钱了......其实很多事情都能做好,就看主事的人愿不愿意花钱。
“此行凶险,周瑜年岁太小......”何方拒绝道。
闻言,周瑜哪里不知道何方心中想法,上前两步,小声说了几句。
何方一怔,旋即点头道:“如此正好。”
周瑜接着道:“舟船和民夫都在孟津备好,一月的粮草备足,只待何兄出发。”
何方道:“事情恐怕没有这么快,大将军今日拟议上奏,最快也要两三日,国家的诏书才能下达。
且此去甘陵国,不但要备足大军的粮草,还要考虑守城的士卒百姓是否缺粮。”
闻言,周瑜皱眉,道:“那要多少粮食?
这几日,家兄大肆购买粮食,一时好多商贾都开始限售了。”
说到这里,他瞬即想出办法:“可留部分舟船在孟津等待何兄,我率他人以行商名义先走,沿黄河一线,再购置些粮草。”
周晖点点头,大手一挥:“如此也好,弟弟,买粮食不必在意价格。
伯父若是有个三长两短,这鸟令我也不做了!”
何方听的眉头直跳,暗想大兄,我的附身卡还没用呢,你可千万别花破产了。
他看向周瑜,正要说话,周瑜早递过来一个放心的表情。
周瑜还是会精打细算的,毕竟不是宗家出身。
一时商议好,周瑜带三百死士和六十艘舟船先走,沿途继续购置粮草和船只。
韩当带着两百名死士和四十艘舟船在孟津等待何方。
庐江周氏,不仅在庐江是第一世家,就是在扬州,也是一州之望族。
所以扬州的很多家族,都和周家有关系或者依附周氏。
吴县的孙氏,自然也是如此。
两家的关系自然不是开始于周瑜和孙策。
而是因为两家素来有关系,所以周瑜和孙策才玩到一块去。
所以呢, 这次由于对付的是乌桓人,所以周氏也就从孙坚那里借调了幽州人韩当。
毕竟这家伙是辽西人,长得人高马大胳膊长,在怎么对付乌桓人方面,可谓是经验丰富。
一时间商议好,周瑜和韩当等人离开之后,周晖这才长出一口气,道:“何老弟,晚上我在听竹轩包了一个大雅间,到时候给你点四个小娘,你可一定要来。”
闻言,何方顿时怔住,道:“这好么?”
周晖一瞪眼,语气中带着一些理所当然,道:“有什么不好的?!
事情都安排妥当了,我们着急也没有用。
不如躺下来,还舒服点。”
何方想了想,觉得这话在理,便点头应道:“行,那你先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我得去军营再安排些事,晚些找你。”
“好的,兄弟,晚上一定要来啊!”
周晖冲着何方的背影,摆了摆手。
......
别过周晖,何方心中的底气又足了几分。
有了周家的财力和人力支持,这次事情大有可为。
一千船夫熟悉水道,一千青壮身强力壮。
到了甘陵,守城时搬运粮草、加固城防,都能派上大用场,绝非可有可无的助力。
一路正走,他又想起一事:自己麾下七百多弟兄,可随军的医者是足够了。
但现在多了这么些的友军,此去甘陵,免不了要帮友军医治伤兵。
若医者不够,不仅会误事,还容易伤了友军间的和气。
想到这里,他当即唤来一名随身随从,叮嘱道:“你速回津帮,给李义传我话:尽可能多抽调医者和正在学医术的帮众。
多备金疮药、止血草这些常用草药,三日内务必赶到平乐苑与我汇合。
切记,让他们把医箱、草药都清点妥当,不可遗漏。”
随从拱手应下,拨转马头便往津帮方向疾驰而去。
安排好这事,何方才抖了抖缰绳,马鞭一扬,催着马儿往平乐苑军营赶去。
其实军营的事本可以慢慢安排,后面再整饬也不迟。
可一想到周晖晚上备的场子,他便不敢耽搁。
就像后世在公司上班,公事归公事,私下里的交情也得维系,能潇洒时总不能扫了朋友的兴。
更何况这顿还不用自己掏腰包,没理由迟到。
马蹄踏过街道,夕阳西下,映着他疾驰的身影。
果然不管在哪朝哪代,“不花钱的带小娘的饭局” 总是让人多了几分急切。
不用说,又是他的好兄弟,庐江周家大公子,雒阳令周晖。
京师的市长天天这份做派,也是有意思......
不过人说的也对,我带的是自家部曲,不耗费朝廷的钱粮。
也不占用那些县兵差役的私人时间......
就差旁边的人在一起大喊:“周公巡街,生人回避”了。
何方纵身下马,快步上前,还没到跟前,就见队伍中冲出一人:“何老弟,何老弟啊!”
声音中还带着哭腔。
那人旁边跟着个面如冠玉的少年郎周瑜,正一脸无奈的看过来。
冲过来的自然是雒阳令周晖,他跑到何方跟前,躬身行礼,接着就要下跪......
何方哪敢让雒阳令真的跪下来,当即快走两步,死死的搀住周晖。
周晖使劲使了使劲,却没有何方力气大,只得站了起来。
他眼眶还带着点红,握着何方的手道:“大将军府议事的事,我已从家翁(周忠)处听闻。
兄弟你力排众议,怒斥群公,主倡精兵先援甘陵国。
甘陵相国正是伯父崇。
满朝文武多顾内争,唯有你肯挺身而出。
这份情,我记一辈子,我们周家记一辈子!”
何方心中一暖。
此前虽用传授“鏖战之法”刷满了周晖的亲密度。
可此刻人真情流露,语气里的感激不掺半分虚假,他也难免动容。
毕竟不是冷血自私的人。
有时候感情这个东西是相对的,你以为你是钓别人,但过程中何尝不是别人在钓你。
何方拍了拍周晖的手背,叹道:“兄长说的哪里话?
你我早是升堂拜母的交情,甘陵国是周兄伯父所在,也是朝廷疆土,我岂能坐视?
某等都是男子汉大丈夫,不必这般扭捏。”
周晖点点头,侧身让过身后的周瑜,对何方道:“舍弟周瑜字,虽年少,却通兵法、善筹谋。
此次你出征,朝廷舟船调度未必顺畅,我已备下舟船百艘,船夫千名,又征发雒阳民户青壮一千(充作民夫,负责粮草搬运),还有五百周家死士随行。
与你同往,路上也好帮你筹谋一二,应对乌桓骑兵的变数。”
不用说,能这么快调好东西,一方面是周家早有准备,只差一纸诏令。
另一方面,也是周家使钱了......其实很多事情都能做好,就看主事的人愿不愿意花钱。
“此行凶险,周瑜年岁太小......”何方拒绝道。
闻言,周瑜哪里不知道何方心中想法,上前两步,小声说了几句。
何方一怔,旋即点头道:“如此正好。”
周瑜接着道:“舟船和民夫都在孟津备好,一月的粮草备足,只待何兄出发。”
何方道:“事情恐怕没有这么快,大将军今日拟议上奏,最快也要两三日,国家的诏书才能下达。
且此去甘陵国,不但要备足大军的粮草,还要考虑守城的士卒百姓是否缺粮。”
闻言,周瑜皱眉,道:“那要多少粮食?
这几日,家兄大肆购买粮食,一时好多商贾都开始限售了。”
说到这里,他瞬即想出办法:“可留部分舟船在孟津等待何兄,我率他人以行商名义先走,沿黄河一线,再购置些粮草。”
周晖点点头,大手一挥:“如此也好,弟弟,买粮食不必在意价格。
伯父若是有个三长两短,这鸟令我也不做了!”
何方听的眉头直跳,暗想大兄,我的附身卡还没用呢,你可千万别花破产了。
他看向周瑜,正要说话,周瑜早递过来一个放心的表情。
周瑜还是会精打细算的,毕竟不是宗家出身。
一时商议好,周瑜带三百死士和六十艘舟船先走,沿途继续购置粮草和船只。
韩当带着两百名死士和四十艘舟船在孟津等待何方。
庐江周氏,不仅在庐江是第一世家,就是在扬州,也是一州之望族。
所以扬州的很多家族,都和周家有关系或者依附周氏。
吴县的孙氏,自然也是如此。
两家的关系自然不是开始于周瑜和孙策。
而是因为两家素来有关系,所以周瑜和孙策才玩到一块去。
所以呢, 这次由于对付的是乌桓人,所以周氏也就从孙坚那里借调了幽州人韩当。
毕竟这家伙是辽西人,长得人高马大胳膊长,在怎么对付乌桓人方面,可谓是经验丰富。
一时间商议好,周瑜和韩当等人离开之后,周晖这才长出一口气,道:“何老弟,晚上我在听竹轩包了一个大雅间,到时候给你点四个小娘,你可一定要来。”
闻言,何方顿时怔住,道:“这好么?”
周晖一瞪眼,语气中带着一些理所当然,道:“有什么不好的?!
事情都安排妥当了,我们着急也没有用。
不如躺下来,还舒服点。”
何方想了想,觉得这话在理,便点头应道:“行,那你先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我得去军营再安排些事,晚些找你。”
“好的,兄弟,晚上一定要来啊!”
周晖冲着何方的背影,摆了摆手。
......
别过周晖,何方心中的底气又足了几分。
有了周家的财力和人力支持,这次事情大有可为。
一千船夫熟悉水道,一千青壮身强力壮。
到了甘陵,守城时搬运粮草、加固城防,都能派上大用场,绝非可有可无的助力。
一路正走,他又想起一事:自己麾下七百多弟兄,可随军的医者是足够了。
但现在多了这么些的友军,此去甘陵,免不了要帮友军医治伤兵。
若医者不够,不仅会误事,还容易伤了友军间的和气。
想到这里,他当即唤来一名随身随从,叮嘱道:“你速回津帮,给李义传我话:尽可能多抽调医者和正在学医术的帮众。
多备金疮药、止血草这些常用草药,三日内务必赶到平乐苑与我汇合。
切记,让他们把医箱、草药都清点妥当,不可遗漏。”
随从拱手应下,拨转马头便往津帮方向疾驰而去。
安排好这事,何方才抖了抖缰绳,马鞭一扬,催着马儿往平乐苑军营赶去。
其实军营的事本可以慢慢安排,后面再整饬也不迟。
可一想到周晖晚上备的场子,他便不敢耽搁。
就像后世在公司上班,公事归公事,私下里的交情也得维系,能潇洒时总不能扫了朋友的兴。
更何况这顿还不用自己掏腰包,没理由迟到。
马蹄踏过街道,夕阳西下,映着他疾驰的身影。
果然不管在哪朝哪代,“不花钱的带小娘的饭局” 总是让人多了几分急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