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这还没完-《汉末职场,小兵迎娶何太后》

  帷帐内弥漫着淡淡的兰草香,银钩悬着的纱幔垂落。

  尹姝斜倚在锦榻上,身披罗衣的她露出大片雪白的肌肤。

  一双修长笔直的美腿,勾人心魄。

  凹凸有致的身姿曼妙向上。

  山尖两点红润隐隐可见。

  然而,尹姝抬眼看向身侧的何咸,眉梢却带着几分说不清的幽怨。

  这些日子,何咸倒是常来春园,只是……

  她指尖无意识地绞着。

  心里方才默数到第七个数时,对方的动静便停了。

  此刻,何咸正支着肘喘息。

  额角沁出薄汗,脸色比榻上的素色褥子还要白几分。

  这般病恹恹的模样,比尹姝常年调理的身子还要娇弱些。

  另一边,何咸喘匀了气,心里也老大不自在。

  身侧人一动不动,倒像是尊玉像。

  偏要他费力,时间短不说,还落得一身乏。

  “小凝。”

  见何咸歇的差不多,尹姝扬声唤道。

  帐帘被轻轻掀开,婢女小凝领着另一个青衣婢女走进来,皆是敛眉低目,脚步轻得没声息。

  小凝捧着铜盆与巾帕,那青衣婢女则垂手立在一旁,眼观鼻鼻观心。

  何咸被巾帕擦过手腕时,瞥见那青衣婢女陌生的脸,随口问道:“往日伺候的小翠呢?”

  尹姝眉尖微蹙,语气淡了些:“被妾身禁足了。”

  “禁足?”

  何咸顿了顿,侧过脸看她。

  “嗯,”

  尹姝抬手理了理鬓发,自有风情,“正要与你说,春园今日出了桩事。”

  “何事?”

  “那五十名家兵的队率何林,因不遵号令被撤了职。

  严干新提了个什长做队率,名叫何方。”

  何咸漫不经心地应着:“这倒无妨,横竖都是何家部曲,人忠心便好。”

  “忠心是有的,”尹姝指尖叩了叩榻沿,“只是何林趁严干不在,与何方起了冲突,被打了一顿。”

  “哦?”

  何咸顿时来了点精神,“听闻何林是经年的老兵,上过战场,手上也有些能耐,怎会输给一个什长?”

  “比的是军阵,不是蛮力。”

  “原来如此。”

  尹姝看向那青衣婢女:“小白,你把当时的情形,一字不差说与郎君听。”

  那名叫小白的婢女闻声立刻屈膝跪下,垂着头,声音恭敬:“回主人,今日午时过后,校场上何林队率与何方队率演阵……”

  她从何林挑衅说“南阳汉子凭胳膊根硬”,讲到何方列阵破敌,再到何林输了不认,最后小翠在旁挑唆被何方驳斥,句句清晰。

  连当时众人的喝骂与何方的回话都复述得分毫不差。

  实际上,当时拉住小翠劝对方不要多说的也是她。

  帐内一时静了。

  何咸忽然轻笑一声:“这何方,倒有几分意思。”

  尹姝抬眼望他:“郎君觉得,此事该如何处置?”

  何咸没立刻答话,只看向地上跪着的小白:“那何方驳斥小翠时,真说‘某等家兵部曲,手里的刀,是用来护主家的,不是用来讲私情的’?”

  小白叩首:“是,原话便是如此。”

  “有意思。”

  何咸念叨了一句,躺了下去。

  尹姝一个眼色,小凝和小白忙上前帮忙按捏。

  “到了刺客翻墙、叛军临门的日子,靠这些讲私情,主家的安危能保得住?

  这话是说给我们听的。”

  何咸眯着眼睛,右手自然的抓向小白的胸部。

  小白一个迟疑,并未敢躲避,只当不知。

  “如今雒阳城里风涛渐起,他既有心崭露头角,便该给个机会。

  只是下手未免太急——对了,小翠与他,究竟有何私怨?”

  小白垂着头,声音更显恭谨:“回主人,何林原是小翠的表兄。

  之前在前往雒阳的路上,小翠就嘱托何林,寻由头打了何方十军棍。”

  “哦?竟是这般渊源。”

  何咸低笑一声,五指情不自禁的加大了点力度,目光转向身侧的尹姝,“小翠是你的婢女。

  如何处置,你且拿个主意。”

  尹姝正捻着膝上的素色绢帕,对何咸的小动作假装不见:“小翠心思太活,眼里只有私怨,不适合再留在身边伺候。

  只是她在府里这些年,也算有几分苦劳。

  妾身想着,不如将她赐给何方为妻。

  既解了两人旧怨,也算全了她一场伺候的情分,倒算两全。”

  何咸却摇了摇头,唇角的笑意淡了些:“若对方是何林那般只认蛮力的汉子,你这话倒算恩典。

  可你忘了?

  那何方出口便知军法,能带兵列阵,还识得字墨。

  这般人物,赐个婢女做正妻,反倒成了折辱。”

  “这……”

  尹姝一怔,捻着绢帕的手指顿住。

  她先前只想着化解恩怨,倒没细想何方的才具与志向,经何咸一点拨,才觉自己考虑得确有疏漏,脸颊微微发烫,“那依郎君之意?”

  何咸闭上眼,声音透着几分慵懒:“便赐给何方为妾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终究是府里出去的人,你叮嘱几句。

  她若再忤怒何方,便自己承着吧。”

  帐外的风忽然紧了些,吹得灯穗轻轻摇晃,将两人的影子投在帐壁上,忽明忽暗。

  尹姝应道:“妾身晓得了。”

  “何方那里,也要安抚一二。

  他说的很对,园中安危,还是要靠着家兵部曲。”

  ......

  “你可能还不知道这次讨伐叛军的是谁!”

  严干觉得自己有必要给何方科普一下。

  “去岁张太尉虽然没有彻底平定叛乱,但也大败贼寇,

  收复了凉州人口最多,最富足的武威、北地、安定、汉阳、陇西和武都六郡。

  此六郡在手,不但隔断了张掖郡,而且对金城郡呈包围态势。”

  “如今的凉州刺史耿鄙,那是出自扶风耿氏,大汉的甲等豪族。

  云台二十八将之一耿弇的后人。

  要知道,扶风耿氏在近二百年间,一直活跃军界,可谓是战功赫赫的第一世家。

  当年窦宪北击匈奴,出塞三千里直追至燕然山刻石勒功而归。

  实际的功勋,则应该记在副将耿禀的头上。

  只是后来耿宝做了大将军,权斗失败自杀,耿家才有些没落。

  如今这一次,可是耿家重振军威,再现家族辉煌的良机。

  他们绝对会倾力而为。”

  听到这里的时候,何方也有些诧异。

  史书上几乎一笔带过的凉州刺史耿鄙,居然这么大的背景。

  “这还没完!”

  严干打听到的消息,委实不少。

  “为了确保胜利,耿鄙不但任用颇有手段的程球为治中从事,而且还启用了另外一个军功世家,扶风马家的马腾为军司马。

  扶风马家可也是大汉甲等的豪族!

  两大甲等豪族联手,这还没完......”

  要知道,东汉六大顶级豪族,乃是南阳邓家,南阳阴家,扶风马家,扶风耿家,扶风窦家、安定梁家。

  这六个家族几乎每代都和刘秀家族通婚,导致他们的血脉和皇室几乎混为一体。

  选皇后?

  那必须得从这几个家族里挑!

  也是六大家族对皇族权力侵吞太过,同时彼此争斗,导致逐渐没落。

  至于四世三公的袁家,最早也是皇帝扶持起来对抗这些豪族的。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六大家族在中央权势落寞,但在地方上,几百年的底蕴下来,阡陌连横,仆从田客不计其数,真正的实力绝不可小觑。

  这个时候,何方若不是深知这一段历史,早被震慑的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此刻,只能附和严干道:“还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