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还有个问题-《汉末职场,小兵迎娶何太后》

  “有什么不可能?”

  何方瞥了李义一眼,不动声色的说道。

  “许攸是袁绍的至交好友,怎么会对他有意见!”李义说道。

  何方嘴角一勾。

  系统果然一如既往的靠谱。

  李义现在和他的亲密度是中度厌恶区:晨会必和你杠,周报必挑你刺,电梯里假装玩手机。

  这不,我在给你分析发生了什么事,你不去计较这些事情是否合理,反而杠许攸和袁绍的私人关系......

  “党锢之祸时,为了营救被陷害的士人,袁绍建立奔走之友......”

  李义又开始杠了:“奔走之友,明明是南阳名士何颙首倡建立。”

  “奔走之友只可能是袁绍建立,也只有他能建立。”

  何方冷哼一声,有些不悦道,“义兄,是你们要我讲解的,我和你们分说,你总来抬杠是什么意思。”

  “不不不,正是分说,所以觉得你说的有些不对的地方,提点一二。”李义解释道。

  “那麻烦等我说完!”

  “好的,好的。”

  李义连忙道。

  何方也有些郁闷,李义这一打岔,明显都说偏了。

  就在这时,严干开口道:“何老弟说的没错,这奔走之友,只可能是袁绍建立。”

  “为什么呢?”

  说话的是鲍出,他显然对这些有了兴趣。

  既然是鲍大侠问,何方自然要详细分说一番了:“奔走之友的建立,目的是营救那些受到陷害的士人。

  那首先一点,建立者要有强大的靠山,要有名声。

  不然的话,随便一个县令出动,随便一个权斗,就将直接覆灭。”

  严干点点头,道:“袁绍背靠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

  其少有侠名,又守孝六年,乃是真正的名门清流。

  其居于雒阳时,降低身份倾心结交,士人全部抢着投奔他。

  来的士人不论身份贵贱,袁绍都以与自己平等的礼仪相待,因此来访宾客的各种车辆挤满了雒阳的大街小巷。”

  何方点了点头,接着道:“其实干兄说的,就有第二点,不论身份贵贱,都要结交。

  要救人,有靠山和名声还不够,还要有串联各方的能力。

  牢狱里面要有人,城门守卫也要有人,还要认识一些侠士。

  这样面对突发事件的时候,也能拔剑而起。”

  严干再次补充道:“是啊,袁绍的父亲袁成,就是三教九流,无一不通。

  朝廷权贵豪门自大将军梁冀以下纷纷与他交好。

  大家有什么困难,都愿意听从他的建议,所以当时在京师有谚语:‘事不谐,问文开’。

  袁绍正继承了他父亲的势力、能力和智谋。

  何老弟说的没错,有靠山,有能力,有势力,三者缺一不可。

  奔走之友,也只有他能建立。”

  何方转向李义,接着道:“至于你说的何颙,虽然是南阳名士,不过是老资格,名声大。

  他年轻时与郭泰、贾彪等人游学京师,相交甚好。

  显名于太学后,党人名臣陈蕃、李膺等人都很青睐他。

  陈蕃、李膺失败以后,何颙因与陈蕃、李膺相好,被宦官诬陷,于是改姓埋名,逃亡到汝南郡境内。

  做事情有没有靠山,区别在这里就很明显了,孔融和兄长孔褒收留了张俭。

  随后就只能一门争义,必须有人认罪伏法。

  但袁绍接待了何颙,还结为谕德宣誓的朋友,却什么事都没有。

  袁术甚至以何颙未曾拜访自己,因此非常痛恨甚至想杀掉何颙。”

  这话说的,李义又要抬杠:“那是当地官员没有发现。”

  何方已经懒得理他了,对方又不是他领导,鸟他作甚。

  只是向严干说道:“如果我所料不差的话,奔走之友,应该就是在这段时间筹谋建立。”

  严干点了点头,按着剑柄道:“这世间,总有些事情,是有些人才能做的。”

  这时,鲍出神色古怪道:“何老弟,你说了半天,还没有说许攸为什么不满袁绍呢?”

  “袁绍被大将军征辟之后,成为心腹。

  大将军对袁绍,也是基本纳谏如流。

  袁绍也就趁机牵针引线,把奔走之友的核心人员,基本都安排进了官场。

  何颙现在担任北军中候。

  张邈就任骑都尉。

  而伍琼原本就是城门校尉。”

  “没给许攸安排位置!”

  说到这里,鲍出终于也反应过来,是啊,大家提着脑袋跟你干,就是看你这棵大树,什么时候带着兄弟们上岸的。

  现在大家基本都上岸,就我一个还没有公职。

  “袁绍也是的,这不坏事嘛!!”

  “也不全是,党锢之祸虽然解除了,但宦官们还在。

  斗争还在。

  郎中张钧不就因为冲锋在前,反遭十常侍陷害,被拖入狱拷打致死。

  所以呢,袁绍等人虽然已经上岸了,但奔走之友还需要继续运营。

  何颙、张邈等人名声好,名气大,所以好安排工作。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许攸名声差些,所以袁绍安排他继续忙奔走之友的事情。”

  “原来如此!”

  鲍出点了点头。

  严干的神色有些狐疑。

  何方继续解说:“至于那名尉官,为什么听到你们说是大将军府,就要下黑手。

  因为他姓董,是卫尉董重的族人。

  他本来是来督抓奔走之友,不料遇到你自称大将军府。

  如此一来,瓜田李下,只要把某等抓进去,和奔走之友绑在一起,天子必然雷霆震怒。

  那大将军难逃干系下,董家自然要起势。”

  李义的脸色顿时有些难看,因为大将军几字是他说的。

  他觉得也不怪他,因为他现在出门,都说自己是大将军府的人,好使的很......

  但是这次......

  如果说大将军何进现在明面上最大的敌人,那绝对不是什么何苗,也不是宦官。

  而是卫尉董重。

  毕竟,何进和何苗是异父异母的兄弟,和宦官彼此之间有很多利益交换。

  但和董重,代表的却是势同水火的两股势力。

  一股是皇帝老婆这边的外戚势力,一股是皇帝老妈这边的外戚势力。

  婆媳矛盾,自古以来难以调和,皇家的婆媳更难......

  严干点点头,帮李义开脱道:“原来是董家的族人。

  怪不得,按说这种事情。

  某等报出名号,他就应该放行才对。”

  说完之后,转头看向几人,郑重道:“方弟,义兄、鲍兄。

  事情既然到了这一步,某等都是一根绳上的蚂蚱,正当歃血为盟,共同进退。”

  “正应该如此!”

  何方第一个说道。

  不管怎么说,昨日这个事,他们也算是彼此掌握了黑历史。

  ......

  一时礼毕。

  何方又收获了一波亲密度。

  严干对他的亲密度上涨20点,达到41,进入深度饭友区——开始互相串门蹭饭,知道对方冰箱囤了多少速冻饺子。

  何方:“......”

  鲍出的亲密度上涨5点,69点,还在死党预备区。

  李义对他的亲密度上涨1点,还在中度厌恶区。

  ......

  接下来,四人又商议了一番说辞,彼此对好口供。

  李义把严干拉到一边,小声说道:“还有个问题。”

  说着还瞅了何方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