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科技让人更轻松-《港岛六0野蛮年代适合穿越重生》

  “艾米丽首相不敢不松口。我让技术部把红地运河的调度系统简化了个版本送过去,他们用着用着,就离不了咱们了。”

  亚旭在那头低笑了声:“法老国那边有动静没?”

  “能没动静吗?,萨达特总统昨天在议会拍了桌子,说要在苏伊士运河修新闸口,还放话要跟咱们比着降价。”

  他顿了顿,指尖在电报末尾敲了敲,

  “不过他们的工程师去红地运河考察了三次,回去连个图纸都没画出来,咱们那套自动化闸口,他们仿不来。”

  电话那头静了片刻,传来翻纸张的声音。

  察托知道亚旭定是在看最新的航运清单,果不其然,下一秒就听见他说:

  “把欧洲到东南亚的航线再优化下,过几天我让技术团队去利物浦,码头的自动化系统得抓紧。”

  他想起三个月前苏伊士运河管理局的人来抗议,说他们搞低价竞争是搅乱市场,当时他笑着回了句:

  “市场从来不看谁定价高低,只看谁走得顺。”

  此刻夕阳正落下去,把特拉维夫的天空染成了暖黄色。

  就在今晚,一个震惊全世界的消息即将发布。

  南亚共和国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将面向全世界的海运河运港口公开招募合作对象。

  承诺参与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的船只和港口,南亚将援建全套的闸口自动调度设备以及装卸调度平台。

  前提就是,订购北极星导航系统的增值服务。

  只要交钱购买服务,任何国家任何港口都可以参与,增值服务包括:

  北极星导航提供的全球精准定位,以及高效通过所控港口的通行效率。

  北极星导航会根据安装了定位系统的船只(定位设备需另行购买).

  出发的时间以及航行的速度,提前为其安排航线沿途的港口补给装卸通航优先权等等贴心服务。

  第2天一早,察托刚走进自己的办公室,办公桌上的内线电话就响了。

  是技术部总负责人马克打来的,声音里带着抑制不住的兴奋:

  “察托先生,北极星系统的最终调试刚跑完最后一轮,定位误差稳定在5米以内,比咱们预期的还准!”

  察托走到窗边,远处有艘星轮航运的货轮正缓缓靠岸,甲板上的集装箱像搭好的积木。

  他对着电话笑了笑:“把港口调度模拟数据给我送来”

  挂了电话才发现掌心竟有些汗。

  三个月前老板第一次提“北极星”计划时,他还捏着把汗——红地运河的自动化闸口虽让星轮占了先机。

  但苏伊士运河终究底子厚,萨达特要是真咬着牙砸钱修新闸口,未必不能扳回一局。

  可北极星系统不一样,这东西像张撒向全球港口的网,只要有船想走得顺,就绕不开它。

  清晨的阳光刚漫进办公室,特拉维夫的通讯社就炸开了锅。

  星轮航运代南亚共和国发布的新闻通稿里,每句话都像往航运圈扔了颗炸弹:

  北极星全球导航系统向所有港口开放合作,凡订购增值服务的港口,南亚免费援建自动化闸口与装卸平台;安装北极星定位设备的船只,能提前三天拿到沿途港口的通行排期。

  最先来电话的是希腊比雷埃夫斯港的港务局长。老头在电话里嗓门发颤:

  “察托先生,你们说的‘精准排期’是真的?我这港里昨天还堵着五艘油轮,卸油的泊位就两个,船长们在无线电里都快吵起来了。”

  察托打开电脑上的模拟演示界面,对着话筒说:

  “我详细跟你说一说,您看,假设油轮A早上八点从亚历山大港出发,航速18节,北极星会根据它的定位算准时间,提前给比雷埃夫斯港发信号。

  系统会自动查询泊位占用情况,要是十点到港时泊位空着,直接安排优先靠岸;

  要是没空,就推荐它先去附近的补给锚地加淡水,等泊位一腾出来立刻通知。”

  话没说完,电话那头传来翻纸的声音,港务局长急着问:

  “那自动化闸口呢?我们这老闸口还是人工拉钢缆,开一次得等半小时。”

  “只要签了合作,南亚的工程队下个月就到,”

  察托指尖在键盘上敲了敲,调出设备清单,

  “新闸口装的是北极星联动的传感器,船刚进航道,闸口的电脑就知道船宽、吃水深度,闸门会自动调高度,不用人碰一下。

  您要是不信,红地运河三号闸口现在就是这套系统,开闸最快8分钟。”

  挂了希腊人的电话,办公室的电话就没停过。

  苏伊士运河管理局的人也来了电话,语气比上周抗议时软了半截:

  “要是我们订了增值服务,你们能保证……红地运河的船不会抢我们的排期?”

  察托对着窗外笑了笑,萨达特昨天还在议会拍桌子说要修新闸口,今天就派人来打听了。

  他慢悠悠地说:

  “北极星只认数据不认人。系统排期只看船的到港时间、货物紧急程度,比如运救灾物资和药品的船肯定优先,这跟哪国的船没关系。

  再说了,你们装了新闸口,过闸速度快了,自己的船也能多跑两趟不是?”

  到了中午,马克冲进办公室,指着察托的电脑屏幕示意他看。

  屏幕上是实时更新的合作申请名单:

  利物浦港、鹿特丹港、狮城港……密密麻麻列了二十多个。

  他指着狮城港的申请函笑:

  “他们港务署说,之前最头疼的是集装箱船和散货船抢航道,现在就盼着北极星的系统赶紧装,省得调度员天天熬夜排计划。”

  察托操作鼠标电脑翻了翻,突然停在“迪拜港”那行。

  马克凑过来看了眼,撇撇嘴:

  “他们还想讨价还价,说能不能先装设备后交钱。”

  “告诉他们不行,”

  察托指尖在屏幕上点了点,

  “但可以给他们看组数据,红地运河装系统前,每天最多过32艘船,现在能过48艘,每艘船省下来的等待时间,够他们多赚两趟运费了。识货的人,不会算不清这笔账。”

  正说着,亚旭的卫星电话打了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