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世界两极疯狂了-《港岛六0野蛮年代适合穿越重生》

  帕姆泉堡地下深处的战略分析室内,武振邦看着情报局传来的、标注为“绝密-北苏最高苏维埃非正式征询意见稿”的电文译文,饶是他见惯了大风大浪,眉梢也不由得轻轻一挑。

  电文的内容极其惊人,北苏方面通过一个极其隐秘的非官方渠道,试探性地提出:

  为了换取“三角电池”的完整技术授权,或者至少是未来二十年稳定、优先且价格优惠的独家供应,北苏愿意就“调整”远东地区部分“争议领土”的归属问题进行“建设性探讨”。

  电文后附了一份极其粗略的意向区域图,其中赫然包含了外东北地区临近日本海、面积约数万平方公里的一片土地,其范围甚至超出了历史上某些不平等条约所割让的区域。

  “真是……好大的手笔。”

  站在武振邦身旁的秦若雪也看到了电文,倒吸一口凉气,

  “为了电池技术,他们连领土都可以拿出来交易?这简直是……”

  “那本来就是我们的,他们是在慷他人之慨”

  武振邦接过了她的话,语气中带着一丝冷嘲,

  “但这恰恰说明,他们真的急了。他们比阿美人更清晰地认识到,如果不能跟上这次能源和物流革命,他们庞大的国土和资源,在未来可能不仅不是财富,反而是难以管理的负担。”

  他沉吟片刻,手指在那份粗糙的意向区域图上敲了敲:

  “告诉他们,技术授权绝无可能。长期稳定的供应可以谈,但价格和条件需要详细磋商。

  至于领土……我们对此没有预设立场,但任何涉及主权变更的事务,都必须遵循相关的国际法和程序,并且要充分考虑当地居民的意愿。”

  他这话说得滴水不漏,既没有明确接受,也没有拒绝,反而把皮球踢了回去,还套上了“国际法”和“居民意愿”的光环。

  他知道,北苏此举无异于饮鸩止渴,但对方既然把“毒药”递到了嘴边,他不介意看看这瓶“毒药”的成色,以及能从中榨取出多少利益。

  “继续跟进,摸清北苏内部对此事的支持度和底线。

  另外,提醒我们的人,在与北苏的任何谈判中,保持绝对的技术保密。”武振邦对着通讯器吩咐道。

  几乎在北苏这份惊世骇俗的提议送达的同时,阿美利加的特使,一位以灵活务实着称、与华尔街关系密切的副国务卿威尔逊,也以“私人访问”的名义,抵达了南亚地利,并很快获得了与武振邦进行非正式会晤的机会。

  会晤地点安排在帕姆泉堡一间面对印度洋的透明观景厅内,气氛看似轻松,实则暗流涌动。

  威尔逊副国务卿先是高度赞扬了西澳和南亚在科技、环保领域取得的“引领性成就”,然后话锋一转,进入了正题:

  “武先生,阿美利加认识到,世界格局正在经历深刻的变化。一个像西澳这样拥有巨大潜力和责任感的行为体,理应在全球治理中拥有与其贡献相匹配的话语权。”

  威尔逊措辞谨慎,脸上带着职业化的微笑,

  “我们注意到,联合国安理会目前的架构,在某些情况下并不能完全反映当今世界的现实力量对比。

  因此,我们认为,推动安理会改革,吸纳新的、重要的成员,是符合时代潮流的。”

  他稍微停顿了一下,观察着武振邦的反应,然后抛出了核心筹码:

  “如果西澳有兴趣,我们愿意运用我们的影响力,推动你们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当然,这需要一些时间和外交运作,但我们有信心。”

  成为常任理事国!

  这无疑是二战后国际政治舞台上最重量级的门票之一。

  威尔逊相信,这个诱惑,足以打动任何一个有志于在全球舞台上施展抱负的领导者。

  武振邦端着茶杯,轻轻吹了吹浮沫,脸上看不出太多的情绪波动。

  他缓缓放下茶杯,目光平静地看向威尔逊:

  “国务卿先生,感谢贵国的‘好意’和‘看重’。联合国的改革确实有其必要性,一个更具代表性的安理会也确实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威尔逊心中一喜,以为有戏。

  但武振邦接下来的话,却让他脸上的笑容微微一僵:

  “不过,我认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归根结底,取决于其能为世界提供什么样的价值,是解决问题的方案,还是制造麻烦的障碍。

  是靠自身的实力与贡献,而不是某个特定位置的授予。”

  他微微一笑,语气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自信:

  “至于常任理事国的席位……那固然是一种认可,但对我们而言,并非不可或缺。

  我们更倾向于用实实在在的技术、产品和发展模式,来赢得尊重与合作。

  如果有一天,我们真的坐在了那个位置上,我希望是因为世界需要我们坐在那里,而不是某个国家的‘推选’。”

  这番话,软中带硬,既婉拒了阿美“推选”的提议,又隐隐指出,西澳要走的路,是靠自身实力赢得地位,而非接受旧霸权的“恩赐”。

  威尔逊心中暗骂一声“狡猾”,但脸上依旧保持着风度:

  “武先生的见解令人钦佩。那么,在更具实质性的合作方面,比如三角电池技术的共同开发,或者蜂巢物流网络的标准制定……”

  “合作的大门始终敞开,”

  武振邦打断了他,给出了与对待北苏类似的答复,

  “我们可以从基础的技术交流和非核心领域的标准研讨开始。具体的,可以让我们的技术团队对接。”

  送走神色复杂的威尔逊,秦若雪走到武振邦身边,轻声道:

  “一个要卖地,一个要给‘官帽’,这世界真是疯了。”

  “不是世界疯了,是他们终于意识到,旧的游戏规则快玩不下去了。”

  武振邦看着窗外浩瀚的印度洋,目光悠远,

  “他们越是急于交易,就越证明我们走在正确的道路上。不过,土地和虚名……这些都不是我们最终的目标。”

  “那我们的目标是什么?”秦若雪问道。

  武振邦转过身,眼中闪烁着如同星辰般的光芒:

  “我们的目标,是让我们的技术、我们的标准、我们的模式,成为未来世界运转的基石。

  到了那一天,领土会自然而然地回归它应有的归属,话语权也会牢牢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

  而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继续夯实我们的根基,让蜂巢网络覆盖全球,让电驱船舶甚至车辆遍布四海,让清洁能源照亮每一个角落。”

  他顿了顿,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至于他们送上的‘厚礼’……先收着,慢慢谈。谈判的过程本身,就是消耗他们、壮大我们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