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西湖畔-《南北战争:我与龙娘同居的日子》

  何知行看着子肥泉的背影,有些为难。

  他是不想在这走了,周围湿淋淋的一股阴冷的感觉,高耸的深色方尖碑看得有压抑感,些许不舒服。

  两人早就过了对这些景物感兴趣的年纪——那个八百岁的老不死应该也一样。

  ——但回去……这龙娘可不爱玩电子产品,她不知道干什么就只能干……

  额。

  ……

  似乎还是在这里更好一点。

  ——

  ——

  子肥泉停下了脚步,等着何知行跟上来。

  “怎么了。”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你有没有听过这首诗。”

  ……

  “我是理科生,古诗词默写那六分战术性放弃了——花巨量时间把几十篇古文塞进脑子不如多刷几道圆锥曲线。”

  龙娘叹一口气。

  “好好好,我明白——不是课本上的。苏轼熙宁五年于杭州任通判,于西湖上写下这一首诗——”

  “就是临安——”

  “嗯,我出生时叫这个名字。宋室南迁后才改的名,之前一直叫杭州——那句诗描述的是暴雨中的西湖。”

  子肥泉把手插进口袋,看着方思池中被雨滴溅起的涟漪,眼中漏出一点柔和。

  ……

  原来这龙娘触景生情了——确实是很形象的诗句。

  “——回国后我可以带你玩玩,去西湖上租一条船——当然醋鱼就不必了——之后去拜谒一下岳武穆,他就在旁边——”

  “记得你说要——”

  “——死是什么时候都可以死的,早一日晚一日都一样——沿着苏堤走,净慈寺保俶塔也可以看看,等到太阳下山,游完后去旁边酒店里睡一晚,如果下着暴雨就更好了,诗中的景色就在眼前,可以把窗打开,看着暴雨中的西湖做爱——在船上也不错,就这样做到雨停。”

  ……

  ?

  这龙娘一直没放弃三个月——现在只剩两个半月——后带自己离开,眼下甚至还开出更高的价码了。

  ——当然是她自己认为的高价码。

  何知行这次并没有直接拒绝,在纪念碑大道和送别日前一晚的两次争论对他影响至深——也在之后想了很多。

  他把伞斜搭在肩上,迟疑一会。

  “我当然也想和你一起回去——联合国安理会在力士满遇袭后已经再次召开会议,就《联合国宪章》相关规定再次提出呼吁——京畿的门槛已经要被各国使节踏烂了——这次我们的国家不会再坐视不管——”

  说实话力士满遭袭也未必只有坏处,华夏也并非绝情——

  ——三年前并不是全世界一起开打的,一开始只是北方和南方的局部冲突,之后烈度上升,才有其他国家逐渐加入进来,像迪维娜所属的发蓝西共和国,并没有一开始就响应南约的共同防御条约,半年前才在爱丽舍宫誓师。

  现在华夏看到其他四常——三点五常——竟然拉成这样,也会有下场趋势——可能会慢慢从其他方面放开。

  ……

  “——我不是和你说这些——”

  子肥泉苦笑着摇摇头。

  ……

  你刚刚心里想的什么难道我还不清楚……

  何知行继续道。

  “只要华夏发动进攻,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我们的祖国不再会坐视不管,战争会在三个月内结束——那之后我就和你回去,不用担心——”

  “——‘战争结束’是‘和我回去’的充分条件?”

  ……

  他咧起嘴,子肥泉总算提出了一个自己明白的概念,比念什么古诗好多了。

  “必要条件。”

  ……

  龙娘瞬间拉下脸。

  ——

  ——

  “难道你认为我们的国家在三个月内不能解决这场战争?——现在的局势就像是刚刚平衡的天平,只要一点点小小的砝码就能让一边倾斜——华夏或许不是最强的,但她的下场至关重要——”

  何知行见子肥泉不说话,补充了一句。

  ……

  “——我当然相信我们的祖国。”

  她摇摇头,不想再继续这个话题,走入方尖碑前广漠的小旗间。

  那对母女在附近的一棵树下躲雨,顺便支起伞野餐,妈妈看到了二人,朝这边挥手,又揪过女儿叫小姑娘一起挥。

  ……

  ……

  子肥泉拔起一面北方联邦的小旗,这人或许又在想家,这里一切的一切都和故乡背道而驰。

  “——好久没见过华夏的国旗了。”

  何知行撑着伞站在草地边缘,缓缓点头表示他也一样——眼前八百岁的龙娘和身后象征永恒的方尖碑,似乎形成了一副绝好的构图。

  ……

  “我并非只是吃了中餐才能想起旧事,”

  她叹了一口气。

  “人,话语,景物都可——话说我感觉你就不像这个世界的人,半个月前听到我的姓氏,见到我这双角和尾巴一点惊讶都没有——

  知不知道子姓在国内意味什么?”

  子肥泉蹲下身,猛地把旗插回去,突然质问似地说,面无表情看着何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