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幕后弈棋-《无题岁岁》

  三皇子被废,沈家倒台,贤妃打入冷宫。这场席卷朝堂的风暴在皇帝的雷霆手段下,看似迅速平息,但其引发的余波却在帝都的权贵圈层中久久回荡。

  梁岁岁自那日宫中回来后,便甚少再公开露面。她无需上朝,青鸾司的日常事务也多交由赵横、钱坚处理,只有紧要事务才会报到她这里。她乐得清闲,整日不是在涵秋院中侍弄花草,便是翻阅古籍,或是调息修炼,巩固自身元婴中期的修为。

  这日,她穿着一身新做的杏子黄缕金百蝶穿花软烟罗长裙,裙摆上的蝴蝶用极细的彩线绣成,随着她的步履摆动,仿佛要振翅飞起。外罩一件月白透影纱的广袖衫,臂弯间挽着一条浅碧色的轻绡披帛。青丝松松绾了个堕马髻,只簪了一支金丝串米珠蝴蝶步摇并几朵新鲜的茉莉花,清新雅致,又带着几分慵懒风情。

  她正坐在院中的紫藤花架下,执着一卷前朝孤本,细细品读。阳光透过花叶,在她身上投下斑驳的光影,静谧美好得如同一幅画。

  青琐轻步走来,低声道:“小姐,睿王殿下派人送来了一些东西。”

  梁岁岁眼皮都未抬,只淡淡道:“念。”

  “是。殿下说,沈家抄没的产业清单已初步整理出来,其中有三处皇庄、五家绸缎庄、两座矿脉以及城外几个田庄,皆是肥得流油的产业。殿下问,小姐可有中意的?”青琐说着,递上一份清单。

  梁岁岁这才放下书卷,接过清单扫了一眼,唇角微勾。皇甫凛这是在向她示好,也是论功行赏。她伸出纤长的手指,在其中一处位于京郊、带温泉的皇庄,以及两家地理位置极佳的绸缎庄上点了点:“就要这几处吧。告诉王爷,剩下的,让他自己看着处置,或是充盈内帑,或是打点其他出力之人,不必再来问我。”

  “是。”青琐记下,又道,“还有,殿下提及,太子那边近来动作频频,似乎对空出来的几个重要职位很是上心,尤其是吏部侍郎和京畿卫副统领这两个位置。”

  梁岁岁端起旁边的茉莉花茶,轻轻吹了吹浮沫,语气悠然:“太子殿下自然是着急的。打掉了老三,他以为前方一片坦途了,自然想尽快安插自己人,巩固势力。只可惜……”她微微一笑,眸中闪过一丝慧黠,“陛下最忌惮的,便是朝堂之上一家独大。”

  她放下茶盏,对青琐吩咐道:“去,将我们之前整理的,关于太子门下那几个候选人的‘趣闻轶事’,挑几件无关痛痒却又足够惹人遐想的,悄悄递给都察院那位素来以‘刚正不阿’闻名的刘御史。记住,要做得干净,像是他自己‘明察秋毫’发现的。”

  青琐心领神会:“奴婢明白。”这是要让太子的人,即便上位,也坐不安稳,同时在皇帝心中埋下对太子急于揽权的芥蒂。

  “另外,”梁岁岁继续道,“告诉我们在京畿卫中的人,最近都安分些,尤其是那位赵都尉,他升迁副统领的资历和能力都足够,只需静观其变即可。”赵都尉是梁胤早年提拔起来的寒门将领,属于帝党,并非太子一系。扶持他上位,既能平衡太子势力,也符合皇帝的利益。

  “是。”青琐再次应下。

  处理完这些事,梁岁岁重新拿起书卷,仿佛刚才只是随口安排了几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她深知,真正的权术,不在于台前的叱咤风云,而在于幕后的运筹帷幄,在于对人心和时局的精准把握。她不需要站在朝堂之上与那些官员争得面红耳赤,只需要在这深宅大院中,轻描淡写地落下几子,便能影响整个棋局的走向。

  过了午时,天空渐渐积聚起乌云,隐隐有雷声传来。很快,淅淅沥沥的雨点便落了下来,打在紫藤花叶上,发出沙沙的声响。

  梁岁岁命人将桌椅挪到廊下,煮上一壶新茶,听着雨声,继续看书。雨丝如幕,将涵秋院与外面的喧嚣隔绝开来,自成一方静谧天地。

  然而,这份静谧并未持续太久。雨幕中,一道身影穿过庭院,快步走来,竟是多日未见的暗影。他依旧是一身黑衣,气息融于雨中,几乎难以察觉。

  “小姐。”暗影躬身行礼,声音低沉。

  “前辈冒雨前来,可是师门有消息?”梁岁岁放下书卷,神色微凝。

  暗影点头,取出一枚用特殊符文封印的玉简:“师尊传讯。他已查到些许关于那‘冥冥中的注视’的线索,似乎与极西之地的‘虚无海’有关。另外,师尊提醒小姐,近期需留意身边出现的陌生修士,尤其是来自南疆或海外之人,可能与小姐的‘根脚’有关。”

  梁岁岁接过玉简,神识探入,片刻后,眉头微蹙:“虚无海…陌生修士…”她收起玉简,对暗影道,“有劳前辈。请回复师尊,岁岁记下了,会多加留意。”

  暗影颔首,身形一晃,便再次融入雨幕之中,消失不见。

  梁岁岁独自坐在廊下,看着院中迷蒙的雨景,指尖轻轻敲着桌面。朝堂的纷争暂时告一段落,但关于自身来历和那神秘注视的谜团,却似乎才刚刚揭开一角。这天下,远比她看到的更加广阔,也隐藏着更多的秘密。

  不过,无论前路有何等风雨,她自岿然不动。

  她端起微凉的茶,轻抿一口,目光再次变得沉静而悠远。

  在这帝都的棋局中,她已从一枚棋子,成为了执棋之人。而更大的天地,正等待着她去探索。